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第4单元 阶段质量测评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练习:第4单元 阶段质量测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3 22: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质量测评(四)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基础积累(共15分,每小题3分)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闺门(ɡuī)
          
麾下(huī)
长嗟(juē)
藁街(ɡǎo)
离黍(shǔ)
浊醪(liáo)搔首(sāo)
砥柱(dǐ)
喜(ténɡ)
初暝(mínɡ)
殷勤(yīn)
玉簟(diàn)
舴艋(zhà)
寒蛩(qiónɡ)
击楫(jí)
穹庐(qió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长嗟(jiē),浊醪(láo
),喜(shènɡ)
,舴艋(zé
)
2.改正下列诗句中的错别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心在天山,身老仓州。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销—消,篷—蓬,仓州—沧洲,销—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诗谩有惊人句  
谩有:空有
B.红藕香残玉簟秋
秋:同“愁”,发愁
C.当年万里觅封侯
觅封侯:指寻求建功立业
D.信着全无是处
信着:随便写
【解析】 B项,秋:在秋天显出凉意。
【答案】 B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苏轼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与自号“放翁”的陆游词风相近,都豪放雄浑。
B.青莲居士、少陵野老、东坡居士、板桥依次是李白、杜甫、苏轼、郑燮的别号。
C.“三苏”是指宋代的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他们三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
D.《扬州慢》里“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的“杜郎”,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
【解析】 A项,苏、辛是豪放派,陆游不属于豪放派诗人;C项,唐宋八大家中没有范仲淹,而是曾巩;D项,杜郎是指杜牧。
【答案】 B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自己的最高理想,表达了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诉衷情》中再现了陆游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3)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二、阅读鉴赏(40分)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卜算子①
漫 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③,舍我其谁也?
【注】 ①这首词是辛弃疾因力主抗金遭贬,赋闲在江西农村时所作。②李蔡:李广堂弟,才能平庸,元朔五年被封为乐安侯。③力田:汉代掌管农事的小官。
(1)赏析这首词上片所运用的主要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词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李蔡才能平庸,被封侯,而“夺得胡儿马”的李广,却终生困厄,两相对比,可见词人的愤愤不平。(2)本题考查对词人情感的把握能力,答题时要通过审读作者和注释,做到知人论世,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困厄,末句中的“力田”小吏,显然是其愤激之语。
【答案】 (1)运用了对比手法,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做对比,突出了李广的悲剧命运。作者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
(2)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语,作者通过“力田非我莫属”,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
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 ①沈:同“沉”。②绿蚁:一种美酒。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时,首先要依据词的内容概述梅花的形象特点,突出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特点,然后联系上下片分析,上片抓住“玉洁冰清”,下片抓住“美丽高洁”分析。
【答案】 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认真阅读诗歌内容,仔细找出这首词运用的比喻、拟人、借代三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①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
②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剔透,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
③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
8.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感皇恩
陆 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1)上片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是如何写景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片用“秋空”“江渚”“漠漠孤云”“雁声”等意象营造了冷清开阔的意境。作者采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先写视觉所见的“秋空”“江渚”“漠漠孤云”,接着写听觉,并由“雁声”引出作者的联想。
(2)本词体现出的作者心情是矛盾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片前两句说用不着自己怀抱壮志去担当大任,后两句又说再三思忖只有辞官东归,回到故乡山阴的石帆山下,去种三亩菱为生,实际上这是积极的理想找不到出路,被迫要作消极的归隐之计,所以前两句只不过是愤激的反语罢了,而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曲折、更为深沉的感慨,后两句也是闲淡中抑制着内心的愤激,深藏着内心的痛苦罢了,体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
姜 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②黄昏雨。  第四桥③边,拟共天随④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 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吴松:即今吴江市,晚唐诗人陆龟蒙的故乡。②商略:商量、酝酿,准备。③第四桥:即吴松城外的甘泉桥。④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词作的上片。(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既写出了燕雁随季节而飞并非有意,又喻示诗人任凭天然之意和漂泊江湖之感;中间句写山容阴沉不开,似呈清寂愁苦之色;后句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写出雨意酣浓垂垂欲下之江南烟雨风景;拟人手法使无情物着有,道出了无限沧桑之感。
(2)前人说“今何许”三字,语意丰富,涵盖深广,请简析其中含义和全词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把握。第一问是要就“今何许”含义的理解,是反问,也是自问;“何许”包括何时、何地、何事多重意义。第二问要注意结合全词的意思回答。
【答案】 “何许”有何时、何处、为何、如何等多重含义,故“今何许”包含着今是何世、世运至于何处、为何至此、我又如何面对等意。词人正是在这反问中,怀古伤今,表达了怀念古人、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虞美人·春愁
陈 亮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 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曾多次上书孝宗皇帝陈述恢复方略,均无功而返。在长期的乡居中,被奸人陷害,屡遭牢狱之灾,几乎被杀。但他的志向丝毫未改。
(1)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东风、春雨、衔泥的燕子、海棠、啼月的乌鸦、月、梨花。
(2)这首词题为“春愁”,作者所愁的到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春光易逝。云淡风轻的天气,正是引人快意的时候,却时时有雨,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花儿凋谢,全部落入泥土,无春色可言了。②年华易逝,然而生平坎坷,壮志难酬(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三、语言表达(15分)
11.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5分)
庭院里玉兰树在蝉鸣声中舞蹈,不时送来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伴着蝉鸣和幽香,小女孩长大了,渐渐读懂了①苏东坡的豪放,②李白的飘逸,③李清照的婉约,④杜甫的沉郁,⑤柔美的朱自清和⑥犀利的鲁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句子的顺序决定语言的连贯。分析6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字数不得增减。找到其内在的关系,按时间顺序排列。
【答案】 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苏东坡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鲁迅的犀利和朱自清的柔美。
1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5分)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入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________。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①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②但可爱、高贵、魅力这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③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④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⑤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可爱”“高贵”“魅力”判断⑤②相连,根据“既”“也”判断②④相连。“它们”指代“邪恶、低贱、粗暴”,故①③相连,所以答案是⑤②④①③。
【答案】 ⑤②④①③
13.阅读下面的“电子支付平台业务”框架图,请把这个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做图文转换题时,针对某一点要求,要将流程反复比照,得出的结论一定要客观,在此基础上组织简洁语言,才会有准确性、科学性。
【答案】 铁路资金收入与清算系统设置“电子支付平台”,交由12306网站、铁路客票系统执行,铁路客票系统也联通12306网站,旅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终端、手机电话、网络银行借助互联网先在12306网站上进行订购、支付现金操作,然后到车站售票窗口或TVM机上取票,也可以直接在售票窗口、TVM机上购买。
四、写作训练(50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枯树和篱笆,本无美可言,却凭借紫藤萝和牵牛花,成就了一道道风景。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涉及两类事物,一类是紫藤萝和牵牛花,另一类是枯树和篱笆,它们各自借助对方而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双方的依存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由此可以展开联想,在人类社会中也有这样的最佳搭档,比如配合默契、互补的相声演员,比如各类流行音乐组合,比如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等。当然,也可以展开反向联想,因为没有合作互助意识,不善于借助外物而影响发展的人和事也是比较多的。据此,可以有如下立意:①助人亦助己;②合作共赢;③借助外物成就自我;④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