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 2 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4 比R 六年级上册 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比的基本性质(2)化简比探究点 1比的基本性质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同学们猜想看看,比也有这样的一条性质吗?如果有,这条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1. 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及比与除法的关系)在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2. 探究比的基本性质(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及比与分数的关系)6∶8=(6×2)∶(8×2)=12 ∶ 16=6∶8=(6 ÷ 2) ∶(8 ÷ 2)=3 ∶4=在分数中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归纳总结:小试牛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填空。1. 15 ∶( )=( )∶15= 3 ∶5= 2. =21 ∶( )=14 ∶6=( ) ∶183.( ) ∶( )=0.75=( )÷24=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 )或( )相同的数 ( ),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259 30 942 3 418 3 4 乘除以0除外 3 470( )探究点 2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问题:哪些是整数比?哪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的?(一)明确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小结: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而且又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叫最简单整数比。 18︰27 4︰9 3︰15 4.5︰9 5︰6 7︰11(二)化简整数比例1:
“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这两面联合国旗的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分别是多少?反馈交流:5是15和10的什么数?为什么要除以5? 15︰10=(15÷5) ︰(10÷5)=3︰2
180︰120=(180÷60)︰(120÷60)= 3︰2小结:通过上面两个比的化简,你能说说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吗?化简整数比时,前、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简方便。(三)化简分数比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自己尝试解决。小结: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分数时,怎样把它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方法一: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方法二:先求比值,再将结果写成比的形式。(四)化简小数比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0.75︰2自己尝试解决。小结:当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是小数时,怎样把它化
成最简单整数比?先把比的前、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0.75∶2=(0.75×100)∶(2×100)=75∶200=(75÷25)∶(200÷25)=3∶8(五)化简小数和分数混合比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0.125︰自己尝试解决。 可以先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化简,也可以先把分数转化成小数再
化简。想一想 议一议: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不同?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除以
后 项根据比的性
质,前、后
项同时乘或
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一个数(整数、小数或分数)一个比(可以是分数的形式)32 ∶ 16=32 ÷16=232 ∶ 16=
(32÷16)∶
(16÷16)=2∶1
(注意:不能写成2)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比
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化简分数比的方法: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或先
求比值,再将结果写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形式。归纳总结:3.化简小数比的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的
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转化成整数比,
再化简。归纳总结:前项后项同时乘,乘的因数要相同。
前项后项同时除,除数大小也相同。
乘除都把0除外,比值不变很好懂。
基本性质记得牢,化简确实很简单。知识拓展: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我们把这个比称为黄金比(约为 0.618︰1)。当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长度的比大致符合黄金比时,常常会给人以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所以,设计许多物品时都含有黄金比这一因素。知识拓展:问题:1. 你听说过“黄金比”吗?4. 你还了解生活中的黄金比吗?课下查阅相关 的资料。3. 找一找除了a︰b之外还有其他线段长度
符合黄金比吗?2. 出示图片欣赏,介绍黄金比。 (c和a也符合黄金比)小试牛刀问题:自己尝试解决;反馈交流。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32︰16 =2︰148︰40=
6︰50.15︰0.3=
1︰25︰114︰91︰5===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这叫 做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方法: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
的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化简分数比的方法:方法一:先把比的前项
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
数比,再化简。方法二:先求比值,再将结果写成
比的形式。
3.化简小数比的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的小
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
化简。
4.化简小数和分数混合比的方法:可以先把小
数转化成分数再化简,也可以先把分数转化成小数
再化简。
1.小法官,巧判断(1)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意义相同。( )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比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
(3)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1∶3,面积之比是1∶9。( )
(4)小亮与小科体重的比是3∶4千克。( )
(5)明明和妈妈去年的年龄比是1∶4,今年的年龄比还是 1∶4。( ) ××× × √2.化简比,我能行5∶61∶35∶810∶340分钟∶20小时千克∶200克3.数学与生活 两艘赛艇,甲艇1.2小时行48千米,乙艇1.5小时行75千米。
(1)写出甲、乙两艘赛艇行驶路程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2)写出甲赛艇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
出比值。
(3)写出甲、乙两艘赛艇行驶速度的最简单的整数比。(1)48∶1.2=480∶12=40∶1=40(2)48 ∶75=16 ∶25(3)(48 ÷ 1.2) ∶(75 ÷ 1.5)=40 ∶50=42∶5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一第4题、第
5页题、第6题。
Thank you! 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
课题
比的基本性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自主探究,猜测验证。
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环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规律,大胆猜想并通过举例、论证等方法进行验证,使学生经历“大胆猜想——小心验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巧妙点拔,层层深入。
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步步深入,充分发挥教师在关键处的点拨作用,使学生理解化简比的意义,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同时能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不同之处。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经历发现、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学习难点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化,并能熟练地化简整数、分数、小数比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复习。
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5.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2.回顾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汇报a÷b= =a∶b(b≠0)
3.举例说明商不变的性质。
4.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5.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1)引导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猜测比的基本性质。
(2)验证猜测的性质是否成立。
①指导学生,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举例、合作验证。
②集体评价学生汇报的验证过程和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比的基本性质。
(4)探讨:为什么0除外?
2.探究化简比的方法。
(1)PPT课件出示教材50页例1。
引导学生自学,明确要求。
(2)组织学生根据例1(1)列出比,并自主化简比,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汇报板演,师生评价。
(4)出示例1(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
(5)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化简比的方法。
3.探究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组织学生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
1.(1)纷纷尝试猜测比的基本性质,大多数学生都模仿分数或除法的性质进行描述,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设想一个比,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验证猜测。汇报验证过程,集体进行评价。
(3)根据验证过程,尝试表述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小组合作交流,为什么0除外。(因为除以0没有意义)
2.(1)认真阅读例题。讨论化简比的意义,明确应该利用比的基本性质简化比。
(2)根据例1(1)题意列出比,并尝试自主化简比。
(3)汇报化简整数比的过程。
(4)讨论、交流并尝试化简,完成讨论、交流化简比的过程和方法。
(5)小组内讨论、总结化简比的方法并汇报。
3.小组内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并汇报,明确:化简比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前后项是互质数,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比值是前项除以后项的商,是一个具体的数,可以用分数、小数和整数来表示。
3.判断。
(1)8∶10=(8+10)∶(10+10)
=18∶20(×)
(2)12∶16=(12÷6)∶(16÷4)
=2∶4(×)
(3)0.8∶1=(0.8×10)∶(1×10)
=8∶10(√)
(4)比的前项乘以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除以3。(×)
4.化简比。
35∶45=(7)∶(9)
360∶450=(4)∶(5)
0.3∶0.15=(2)∶(1)
18∶=(27)∶(1)
6∶0.36=(50)∶(3)
=(3)∶(16)
三、训练深化(9分钟)
1.巩固训练:完成教材第53页第4、5题。(巩固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2.拓展提高:完成教材53页第6题。(化简比)
1.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同桌互检,进行评价。
2.学生独立完成,并明确化简比前要统一单位。
5.解决问题。
商店购进苹果的箱数是梨的1.6倍,写出商店购进苹果的箱数和购进梨的箱数的比,并化简。
1.6∶1=16∶10=8∶5
答:购进苹果的箱数和购进梨的箱数的比为8∶5。
四、总结收获(4分钟)
1.老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比的基本性质
15∶10=(15÷5)∶(10÷5)=3∶2
内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用途:化简比。(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整数比化简方法:除以最大公约数。
分数比化简方法:先化成整数比,或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
小数比化简方法: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六、教学反思
我是在学生已经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本课的,本课内容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索,渐渐由旧知归纳出新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初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