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瞬间的精彩 课件+教案(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瞬间的精彩 课件+教案(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6-14 12:32:26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瞬间的精彩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二课
摄影的定义
借助于照相机或电影摄影机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经过拍摄和暗房工艺或电子技术的制作,塑造真实、生动、具体,并有感染力的艺术画面。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因借助光线所以又称“光的绘图”。
摄影
摄影
●请介绍你拍过的最满意的作品,
并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
说一说
说一说
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平凡的视觉图像。
希望工程系列之一·大眼睛 (摄影) 解海龙
捕捉瞬间
捕捉瞬间
●你看到的是一张什么样的脸?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画面中前面的人物清晰,你感觉会怎样?
●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希望工程系列
(摄影) 解海龙
大鼻涕
小光头
摄影家解海龙与长大后的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合影。
捕捉瞬间
捕捉瞬间
小结
小结
画面构成成分:
主体:画面结构中心、视觉焦点。
客体:画面中陪衬主体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
揭示内容的成分,在构图中有均衡画面、
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巴黎穆夫塔尔街(摄影
)卡蒂埃·布勒松,1954
法国
主体
客体
背景
●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男孩?
神气十足
动作
表情

(笑容、眼神)
(步履、昂首)
是如何突出主体的?
平凡的题材,因自然、真实的人物神态,而成为纪实摄影的代表作。
捕捉瞬间
捕捉瞬间
小训练
小训练
●请用面部表情表达出
以下神情:
悲伤
激动
轻蔑
深情
●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物表情和场景表现你的学习生活?
幸福(摄影)
2011
金云钟
●请说出你身边令人感动的一幕。
说一说
说一说
生活感动心灵,镜头记录感动。
●你怎么理解这幅作品?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景?
思考
·
练习
思考·练习
●你印象中的服装设计师是什么样?
山里的裁缝(摄影)舒和平
●瞬间的捕捉,倾注了摄影者的情感,
体现了摄影者的知识和审美修养以及
技术掌握程度。摄影不是相机在表
达,而是摄影者的自我表达。
小结
小结
●摄影具有语言的功能:记述事实、
表达情感、阐述观念。
嬉戏(摄影)
现代
李舸
●动势的冲突矛盾运用得当,画
面会更为生动。
探讨构图
探讨构图
海潮
(摄影)
任国恩
线的律动
点的节奏
点线结合构成画面的韵律
探讨构图
探讨构图
精彩源自那一瞬间点(海鸟)和线(海浪)的交集。

同一场景,比较两者构图的
差别并说说它们各自给你的
感受。
思考
·
练习
思考·练习
小结
小结
构图的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
2.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
事物。
3.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
感悟色彩
感悟色彩


暖色调
冷色调





感悟色彩
感悟色彩
喧闹的黄色点燃了整幅画面,大面积的黄色与下方零星的暖色小花,形成了面积上的对比与色彩上的呼应。
(摄影)
现代
王春林
1.顺光:对象的体积感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
光线塑造形体的一般规律
选择光线
选择光线
守望者
(摄影)
芦寒
晨读
(摄影)
徐建
2.侧光: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强烈。
选择光线
选择光线
3.逆光: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
选择光线
选择光线
(摄影)
现代
王春林


图中山的阴影如国画的留白,达到了以暗衬明、以简衬繁的作用。三块明的面积形成呼应,树形成了暗块面和下方亮面之间的明暗交界线。三组树之间的疏密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平衡关系。
选择光线
选择光线
小结
小结
●不同光线下的场景或人物给人的感
受不同,光线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摄影人要经得起等待,善于捕捉,
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请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一幅摄影作品,并针对这幅作品写出100—200字的短文。
课后拓展: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中
的某个场景。
活动一
活动一
总结
总结
●一幅好照片要有鲜明的主题,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画面必须简洁,选择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第2课
瞬间的精彩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领域: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摄影的乐趣;
2、知识领域:掌握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选材、构图等;
2学情分析
由于摄影和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瞬间的精彩》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掌握照相机的基本功能,领略摄影构图的特征和方法,解决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怎样拍好题材以及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等问题。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本课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引导学生能将课堂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体会美、创造美、捕捉美,最终起到丰富生活、美化心灵的作用。
3重点难点
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
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3、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主体。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中的摄影作品,探讨其中的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问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自拍下一张比它们还漂亮的照片 总结学生的回答后导入——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就来学习《瞬间的精彩》,它会满足大家的心愿。(2分钟)
(二)新课学习:(40分钟)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以照相机和感光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拍摄者使用照相机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思想感情。
看看大家都很熟悉的谢海龙的《我要读书》,感觉如何
生:虽然画面上只有一个小姑娘,但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简洁,主体突出。
师:一张《我要读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当年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在2005年从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后,进入了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但一直以来,她也在关注希望工程,在到处宣传。她业余时间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就是公益活动。
如何找到摄影的最佳视点
学生讨论什么叫视点,如何如何找到摄影的最佳视点
教师小结:
视点是指观察景物的角度,即从何处去观察景物。对于摄影来说,视点便是相机的拍摄位置,当你确定了要拍摄的物件之后,首先要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把从不同角度得
到的印象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视点。而这个视点,便是我们要采用的拍摄位置。
最佳视点,应选择有利于主题表达的角度。各种角度都有各自的表现特点,只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那就是合适的角度。摄影者面对的景物,除了那些平面的绘画、图案、文稿、图表等,绝大多数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和底面,这些面各自展示出自己的特征。那么,从哪一个面去观察景物的形态才最美呢 我们应如何选择最佳视点 这需要从视点的距离、方向和高度三方面来考虑。
摄影的基本构图方法:
三分构图法
对称式构图法
非对称式构图法
三角式构图法
对角式构图法
S形式
V形式
Z形式

作业布置:
作业:
拿一张比较硬的纸,在上面划矩形四边形的孔,把通过孔看到的景色用线条的方式表现下来。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3分钟)
我们本节课学习了:摄影艺术的基本概念、欣赏了《我要读书》等多种著名的照片,从中悟出了如何找到摄影的最佳视点及视点的概念;摄影的构图方法:三分构图法、对称式构图法、非对称式构图法、三角式构图法、对角式构图法、S形式、V形式、Z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