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上冀教版1.2近似数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上冀教版1.2近似数 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6-15 07:49:12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4课时
近似数

生活中的大数
JJ
三年级上册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认识近似数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我国的观赏花卉有2230多种。
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300余种。
探究点
认识近似数
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例如:
某小学有学生1213名,有时说,这所小学有学生大约1200名。
1200是1213的近似数。
1213≈1200
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
有时说,这所中学有学
生大约3000名。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2904
≈3000
小试牛刀
1.横线上的数是准确数的在(  )里画“○”,是近似数的在(  )里画“
”。
(1)数学书100面左右。(  )
(2)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  )
(3)河北省是长城途经距离最长、保存最完好的省份,境内长城遗存约2000千米。(  )
(4)广场上容纳了观众7000余人。(  )
(5)实验中学有学生2924名。(  )






2.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412≈(  )   
287≈(  )
985≈(  )
623≈(  )
2015≈(  )
2990≈(  )
400
300
1000
600
2000
3000
3.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1)5900=6000
(  )
(2)985和1032的近似数都是1000。
(  )
(3)8
49≈8000,方框中最大能填9。
(  )
(4)4815的近似数只有4800。
(  )
×

×
×
归纳总结:
1.一个与准确数相接近(比准确数略大或略小)的数,叫做这个准确数的近似数。
2.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取相邻的整十数,也可以取相邻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因此,一个数的近似数大多不是唯一的。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夯实基础(选题源于教材P10练一练)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3638个。
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227个。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约产鸡蛋3600个。
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天约产鸡蛋200个。
2.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2)苹果树可能有多少棵?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1)梨树可能有多少棵?选择合适的答案画√。
435
383
547
519
639
720
691
758

3.填空。
一台冰箱的价钱是2193元,约是
元。
一头大象重4840千克,约重
千克。
2200
4800
4.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85≈
448≈
1025≈
523≈
282≈
3902≈
3900
990
450
1030
520
280
4.填空:
519的近似数可以是(  ),也可以是(  )。
520
500
易错辨析
辨析: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取相邻的整十数,也可以取相邻的整百、整千、整万……的数;因此,一个数的近似数大多不是唯一的。


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近似数的意义,会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要求同学们课前调查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调查的结果和方法?
生1: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是1206人。
师: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学校的人数大约是1200人。
生2:我的调查方法是登录我们学校的网站。通过这个调查我知道了1206人是我们学校学生的准确数值。而1200人是大概的数值。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师:我们可以将上面调查的数据调换吗?
我们学校大约有1206名学生?
我们学校有1200名学生?
生:不能,1206人是和实际完全符合的人数,不能用大约,而1200是估计的人数,不是准确的。
师:是啊,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和准确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字来描述事物,这些数字就是“近似数”,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我们学校大约有1200名学生”,这就是近似数。
2.出示“鸟类和花卉”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图中的两句话。
师: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1300和2230是鸟类和花卉的准确数量吗?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生1:这两个数都不是准确数。
生2:1300余种意思是1300多种……
生3:2230多种,也是指多于2230种,不是准确地说就是2230种。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近似数,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用近似数来描述事物。
(课件呈现“中学、小学人数”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哪个数是准确数,哪个数是近似数?
生1:2904和1216是准确数,3000和1200是近似数。
师:我们应该说3000是2904的近似数,1200是1216的近似数。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准确数和近似数?
如果一个数据是准确的,和实际完全相同,在数学上,我们说这个数据是准确数。
如果一个数据是大概的,和实际比较接近,在数学上,这个数据是近似数。
3.认识“≈”。
(课件出示“2904≈3000,1213≈1200”)
兔博士:“≈”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也让学生了解近似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近似数,学会了用近似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判断一个数据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的方法?文字中可能会有哪些提示词语呢?
生1:约…
生2:…左右
生3:…多
生4:近…
师讲解:像人口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领土面积是难以测量的,用水量不是固定的。这个时候都要用到近似数。在我们这个阶段,我们学数的作用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记忆。
四、布置作业。
教材“练一练”第1、4题。
板书设计
近似数
与准确数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904≈3000
1216≈1200
3000是2904的近似数
1200是1216的近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