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写双绝 得法《口技》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写双绝 得法《口技》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5 16:12:45

文档简介

演写双绝
得法《口技》导学案
一课一目标:
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再加入恰当的议论的写法的好处及运用
资料锦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
作用:①语言生动形象②呈现画面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作用:①激发想象力②补足真实性③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
描写中议论的作用: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描写中议论的作用:①引起读者共鸣②引导读者对描写对象的理解深度③画龙点睛
本节课的主问题:口技全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口技表演绝不绝,作者写得绝不绝,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体会口技中写法: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议论的作用
1、找原句
2、翻译
3、说作用
拓展练习:找出下面诗歌中的侧面描写及好处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孩,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种桑,常常到城南角采桑叶,篮子上系着青丝带,提柄是用桂枝做成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上佩着明月珠;下身穿着浅黄色丝裙,上身穿着紫色的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抚摩胡子(注视她)。年少的人看见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耕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把住犁耕地,锄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握着锄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罗敷的美貌。
写作训练:仿照口技第2、4段写一段话,用“正面描写”
加“议论”
加“侧面描写”
的方式,突出事物的美。(200——300字)(共11张PPT)
演写双绝
得法《口技》
宽城三中
王治钧
一课一目标
体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再加入恰当的议论的写法的好处及运用
描写中议论的作用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描写中议论的作用:①引起读者共鸣②引导读者对描写对象的理解深度③画龙点睛
本节课的主问题
口技全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口技表演绝不绝,作者写得绝不绝,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
作用:①语言生动形象②呈现画面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作用:①激发想象力②补足真实性③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
体会口技中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议论的作用
1、找原句
2、翻译
3、说作用
拓展练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秦氏的楼台。秦家有个美丽的女孩,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种桑,常常到城南角采桑叶,篮子上系着青丝带,提柄是用桂枝做成的。头上梳着倭堕髻,耳上佩着明月珠;下身穿着浅黄色丝裙,上身穿着紫色的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抚摩胡子(注视她)。年少的人看见罗敷,摘下帽子只戴纱巾。耕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把住犁耕地,锄地的人看见罗敷,忘记了握着锄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罗敷的美貌。
写作训练
仿照口技第2、4段写一段话,用“正面描写”
加“议论”
加“侧面描写”
的方式,突出事物的美。(200——300字)
宽城美图
文段示例
2017年6月3日,晚饭后,我骑着单车在滨河街闲游。倏的,眼前一亮,水泥路面变成了金黄。眼睛霎时被金色的光源吸过去,那是镶嵌在宽城县城南山上的金色的莲花状的云,金晃晃的从山巅冒出来,好像翻涌的水花,又像是金色莲花开放,只不过花瓣的生长速度快了千百倍,似乎还淌着金水珠呢。奇迹!真是奇迹,美轮美奂,鬼斧神工。行人禁不住拿出手机收精彩,好多司机也凑热闹,一时间竟然堵满了这撒了黄金的滨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