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拐弯儿处的回头(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拐弯儿处的回头(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7 20:15:5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拐弯儿处的回头
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亲表达爱的方式,感受文中和生活中的亲情。(难点)
2.学习作者用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弟弟遇到爸爸后有什么表现?此时他最渴望什么?
二思:面对弟弟受伤,爸爸有什么表现?弟弟有什么感受?
四拓:你觉得“拐弯儿处的回头”能成为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吗?
三探:在拐弯儿处,弟弟他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核心问题:“拐弯儿处的回头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父爱?
父爱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在家附近的巷(xiàng)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bēng)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哭丧着脸”“跷起”近似于撒娇的表情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弟弟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的心理。
不料爸爸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不料”即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的意思。“不料”一词加上后面的“只”字,写出了爸爸淡漠的态度。与前一句中的“满以为”形成强烈的对比,为下文弟弟的伤心、委屈、生气作铺垫。
他觉得爸爸一点儿也不关心他。就在他大发牢骚(sāo)的时候,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愿表现出来罢(bà)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走到前面拐弯儿的地方,一定会回头看你的。”
思考(重点):同学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同学的话对父亲的冷淡行为作出了解释,点明了父爱的特点是含蓄、深沉,父爱是无声的。同学的话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为下文父亲的回头埋下了伏笔。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儿处的回头。
思考:文章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感慨,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了平凡、含蓄、真实、深沉的父爱,使读者也产生了共鸣并为之感动。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拐弯儿处的回头”表现出是一种平凡、含蓄、真实、深沉的中国式的父爱。
“拐弯儿处的回头表现出了一种怎样的父爱?
1.一读:弟弟遇到爸爸后有什么表现?此时他最渴望什么?
弟弟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此时弟弟最渴望得到爸爸的同情和怜爱。
串珠问题:
2.二思:面对弟弟受伤,爸爸有什么表现?弟弟有什么感受?
爸爸只是简单地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
3.三探:在拐弯儿处,弟弟他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爸爸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这一瞬间的回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
4.四拓:你觉得“拐弯儿处的回头”能成为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吗?
“拐弯儿处的回头”能成为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爱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父亲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儿女的爱,但从他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们就足以感受到他那深沉、含蓄的爱了。“拐弯儿处的回头”这一动作浓缩了全部的父爱,所以成为一个父爱的代表性的动作。
弟弟划破脚——希望被安慰 
爸爸简单说几句——产生误解
拐弯儿处的回头——感动 
拐弯儿处的回头
刹那一瞟寄父爱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课文结构
经过
感慨 找到代表父爱的动作
本文讲述的是弟弟划破了脚,父亲当面没多说什么,却在拐弯儿处不经意似的回头看弟弟的故事,表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含蓄的爱。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父爱如山
父亲有一封用香烟纸写给我的信,多年来我一直带在身边。信的内容只几十个字——
周儿:本星期本要给你送去大米及生活费,因正值农忙,夜里还要看守秧苗,所以抽不出空,你先跟亲近的同学暂借一下,过一段时间再给你送去。其他勿念。祝进步!父亲字。
那是我在八十里外小镇读高一的第二个学期,时值梅雨涨水,马路淹没的淹没,冲坏的冲坏,我不敢回家去取米取钱了,便去信让父亲送来。我收到父亲这封写在香烟纸上的信,心里有点生气。
我在学校里本来就穿得破破烂烂的,现在还叫我跟同学借钱借饭票,多难为情呀,不送算了,我自己回去取!
星期六早上,我正准备回家,父亲突然出现在教室走廊里,左肩扛着一蛇皮袋大米,右手提着一个兜着两罐腌酸菜的网袋,歪头寻着教室的号码慢慢走来,裤管一高一低挽着,凉鞋有一只断了鞋带,鞋跟吊起的泥水溅满裤子。正是课间操时候,同学们都在往外拥,我犹豫了一下,想暂时不见父亲,但很快又果断地跑过去,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爸,你来了!”“怕你等不及,就送来了。”父亲简单地说。我想说几句感激的话,却一句都说不出来,父亲坐了会儿就回去了,说晚上还要守秧苗。
多年来,我一直为自己当时竟然冒出不敢当着同学们的面迎接父亲的那个念头而惭愧,我也一直为自己能在瞬间果断走向父亲而坦然和欣慰。
一年春节回家,我装作无意提起这事。不料父亲见我旧事重提,先开口了:“其实我当时一到走廊边上就看到你了,但我装作没看到,我在想我儿子会不会因为自己父亲这个寒酸样,就不敢当着同学的面来认我,我等着你过来叫我。你没让父亲失望。”
我心里着实一阵愕然,没想到父亲其实早就考验过我了。父亲接着说:“孩子,爸今天要跟你讲另外一个故事。几十年前,有个穷孩子上山砍柴时跌倒把腿弄伤了,他的父亲就背着他到十多里以外的小学读书,每天早晚两趟,一背就是一个多月,而那个儿子,其实不是那位父亲亲生……”“谁?”我惊觉起来。”那个儿子是我,那位父亲,就是你祖父!”我再次愕然,转身蹲在慈祥的祖父面前,泪如雨下……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岁末到家》蒋士铨)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代北州老翁答》张谓)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国学诵读
【关于父亲的成语】
父为子隐、父严子孝、干父之蛊、诗礼之训、徒读父书。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与父爱有关的名言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淮南子》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诗经》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著
父爱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达 芬奇
拓展积累
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塞万提斯
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冰心
父子之情在心,而不在于血肉关系。——席勒
父亲!对上帝,我们无法找到一个比这更神圣的称呼了。——华兹华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这是一篇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的文章,短小而精悍,朴实而感人,本文揭示了一个伟大而凝重的主题:父爱无言。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结尾的“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给人启示:爱有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想:默读课文。课文中几次写到“拐弯处的回头”?“拐弯处的回头”表现出父亲怎样的爱呢?
点拨: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眼睛要一直向下看,不要漏字,也不要一目十行,更不要回读。初读时,速度可以慢一点儿,每一句都要读懂,边读边思考题中提出的问题。
答案:文中三次写到“拐弯处的回头”。“拐弯处的回头”表现出父亲深沉、含蓄的爱。
说:通过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我们可以想象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把你想到的和同学说一说。
1.弟弟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
2.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
....
...

答案:
1.“满以为”有“完全认为”的意思。“只是”是“仅仅是”的意思,“简单”即“简简单单”。通过这几个词,我们可以想象出,弟弟百分之百认为爸爸会心疼自己,而且会表现得特别明显,哪知爸爸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完全没放在心上,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走了,大大出乎弟弟的预料。
2.“不经意”是“不注意,不留神”的意思。“瞟”是“斜着眼看一下”的意思。通过“不经意”和“瞟”我们可以想象出,爸爸不是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对孩子的爱比较含蓄、深沉。你看,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还是忍不住回过头来,爸爸那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瞅的动作,多么感人呀!
练:作者找到了“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请你也找一找能代表家长爱你的动作或语言,简要地写下来。
答案:示例:在我小的时候,每到夏天最热的时候,妈妈就把我放到树荫下,然后给我扇扇子,而自己却用手帕擦汗。
背: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点拨:课文第四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结果。同学们可以按父亲和弟弟各自的表现这个思路来熟读这个自然段,然后抓住关键词和重要句子来整体识记,这样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1.秋天到了,马路上到处(chǔ
chù)是落叶,该怎样处(chǔ
chù)理这些落叶呢?
2.我们计划(huá
huà)周六去公园划(huá
huà)船。
3.抓鱼时,鱼拼命挣扎(zhā
zhá),一不小心便扎(zhā
zhá)破了手,他随意包扎(zā
zhá)了一下。














二、读拼音,写词语。
wěi
qu

jìn
huái

zhōng

pèng
dào
xún
zhǎo
 
 








怀



三、选字填空。
【附 父】 依(  )  
(  )母
【绷 朋】 (  )友
紧(  )
【巷 港】 (  )子
海(  )
【郊 效】 (  )果
(  )外
【弯 湾】 水(  )
(  )曲










四、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
2.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
不约而同
半信半疑
五、句子练习。
1.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愿表现出来罢了。(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向前走去。(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示例:其实爸爸早已为我准备了生日礼物,只是还没有告诉我罢了。
爸爸挺起胸,迈着大步向前走去。1.《拐弯儿处的回头》教案
教材简析
《拐弯儿处的回头》是一篇带有浓浓父子情的文章,它让学生感悟到父爱很平凡,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只要引领学生潜心读文,用心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就能有个性化感悟,体会到父爱平凡中蕴涵着的伟大。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发展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读懂课文,理解父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课件配乐:爱的协奏曲,同时辅以父亲与孩子的画面。)
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站在不远处支持着我们。也许他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帮我们,但他关注的目光,其实就是一种力量。这个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我们的父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与父亲有关。
2.(板书:拐弯儿处的回头)齐读课题。
(一节课开始的导语,虽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概括内容
1.想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手中的文章,读完后想一想: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2.指1~2名学生说。
边说边引导学生评价,注意引导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评价。教师适当予以示范。
预设: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果真,爸爸在拐弯儿处回头了,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阅读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自读自悟,获得初步感受,并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这一步是精读的准备,也是个性化阅读的实践。)
三、再读课文,交流体验
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父亲这一回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那么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也被感动了呢?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做上小记号。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
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3)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话,(课件出示:爸爸依然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看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找到“好像”被省略了,省略号变成了句号,还有“瞟”改成了看。
你觉得这样改写行不行?为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体会到“好像”是弟弟的一种猜测,失去它就变成了肯定语气。省略号说明弟弟心里还想了很多,这里没有写出来,在读的时候注意拖音和停顿。“瞟”有掩饰的“看”,不像看那么直接,更突出了父爱的含蓄。指导朗读。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同学们谈了真实的体会。是呀,世界上爸爸对孩子的爱有千万种。有的是直接坦白,恨不得把“爸爸爱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有的是平淡含蓄,点滴之中露真情;或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你认为这里爸爸对儿子的爱是属于哪一种呢?
2.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注意引导从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入手来谈)
3.这份淡淡的、含蓄的父爱,如果不用心去体会,是很难感受到的。让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体会——:“爸爸依然……”引读。
(以情感共鸣为切入点,让学生与作者所创作的情景氛围交互融合,相互渲染,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1.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回头,却改变了弟弟的心情与看法。这样的改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身临其境就更好了。我建议,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课本剧表演好吗?在这个活动中,我来扮演爸爸,同学们来扮演弟弟。(随机问几名同学)你是谁?(我是弟弟)你们大家都是谁?我是谁?你们应该称呼我为?(弟弟,爸爸)
2.请看大屏幕,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在这里呢?(课件出示要求:默读全文,想想爸爸回头的前后你都有那些感受,是怎样变化的?
场景1:受伤的弟弟在回家的途中遇见了亲爱的爸爸!此时弟弟……;
场景2:看到受伤的弟弟,爸爸却只是简单说了几句,竟自己走了,此时弟弟……
场景3:终于,在拐弯儿处,弟弟看到了爸爸的回头,此时弟弟……
3.“弟弟”们,你们之间也要交流交流,真的理解了吗?一会儿,我们可要对话的呀!
预设1:
师:孩子!当受伤的你在被同学护送回家的途中遇见了我这个爸爸,你心里是怎样想的?你是从哪句话里体会出这种心理的?
生:想得到你的关心。“他哭丧着脸,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满以为会得到一点儿同情与怜爱。”
师: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句话。(课件出示,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里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这段话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呀!这种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生:轻声读,再次体会写法。
预设2:
师:面对你跷起的伤脚,我只是简单说了几句,便自己走了——此时你觉得……
生:觉得很委屈,很伤心,很生气,觉得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师:于是你——
生:大发牢骚。
师:你会怎样发牢骚呢?看看谁的语言最符合弟弟当时的心情?
生:表达不满。
预设3:
师:孩子,本来你有满腹牢骚,可是终于,在拐弯儿处,你看到了我的回头!此时你又——
生:被打动了。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虽然这一切只发生在……眼里还闪着泪光。”(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这是怎样的泪光?
生:高兴的、感动的、激动的、幸福的……
师: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通过演示、朗读、体会,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实现自我建构。)
六、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1.此时此刻,闪着泪光的你想对我说点什么?
2.就是这一回头,这一瞬间的动作,使你们竟如此动情,因为这个动作凝结着深深的父爱呀。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4自然段,表达出此刻你心中的感受吧。(齐读)
3.此时此刻你还想对你周围的小伙伴说点什么吗?或者还有许多小朋友因为感受不到爸爸那含蓄的父爱而苦恼,你们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
4.这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你、我、他,也感动了作者,所以作者在结尾也深情地说——一名同学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5.如果把这拐弯儿处的回头浓缩成一个词语,你会用什么词?“父爱”(板书)
(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七、深情总结,回归生活
父爱,它是那样深沉,那样含蓄,需要我们去——发现和体会。一个会发现爱、会感受爱的人,是快乐的,是感恩的,更是幸福的。就如作者和弟弟,就在父亲的一个动作中发现了父爱。这篇文章是否也勾起了你对父爱的回忆呢?你的爸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甚至是一个表情,……是否也让你深深地感动了呢?不妨在课后,仿照本文的写法,把你感受到的父爱用笔写下来,你们说好吗?
(紧紧围绕文本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从多角度、有创意的讨论、交流到有创造性的写,一气呵成,求异阶段与求同阶段,水乳交融,使学生的情感在求异中发展,在求同中升华。)
板书设计
1 拐弯儿处的回头
看似平凡 蕴涵伟大
父爱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说说“拐弯儿处的回头”——父亲这一简单朴实的动作,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二、识字训练
   1.我们在读懂课文的同时又认识了几个字,请看大屏幕(出示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同桌以互评互帮的形式认读、巩固、检查生字。
   2.展示识字成果。
    (以字卡的形式)
  三、写字训练
  (一)看。
   1.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按结构进行分类。
   2.同桌之间交流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3.总结:
     左右结构:拐、划、扎、碰、疑、终、郊
     左中右结构:附
     上下结构:弯、委、寻
     半包围结构:屈
     独体字:父
  (二)写。
   1.征求学生意见,有针对性地指导。
    预设:
    碰:石字旁靠左,稍瘦小,偏低,口字稍小,右侧点低撇高,上横稍短下横稍长,中间结构均匀,力求做到规范、端正。
    疑:这个字字形较复杂,左右结构,左上角匕字稍高,左下角矢字右捺变点,右侧结构稍大,笔画舒展,要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尽量做到整体结构和谐美观。
    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上扁下大,上半部分是“亦”字的变体,下半部分是由3笔组成,“横折”“横”“竖折折钩”。
   2.拿出写字本,按要求书写。
  (三)评。
   1.组织全班同学借助投影评议部分学生写字的优缺点。
   2.教师对有问题的字给予纠正,并做进一步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四)改。
   1.学生对照优秀作业订正自己的写字作业。引导学生自主检查,自主修改。
   2.同桌交换作业,互批互改。
  四、课堂总结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领略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书写生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让我们今后多读书、多观察,用心去发现爱、感受爱,享受人世间无限的爱。(共31张PPT)
有一种爱,含蓄深沉,不露痕迹;有一种爱,宽广博大,深藏于心。这就是父爱。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拐弯儿处的回头。那拐弯儿处看似不经意的回头一瞥(piē),将父爱定格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虽然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所有人感动不已,因为这里充满着作者的深情,充满着父亲与儿女之间的真情。
拐弯儿处的回头
1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怜爱、牢骚、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另”上小下大,撇要出头。
guǎi
我会写

竖画宜短;“弓”的起笔在横中线上。
wān

左高右低,右边起笔略向下,竖略长。
jiāo

“刂”竖和竖钩要直,间距适当。
huá

“扌”竖画顿笔起,要写直。


左窄右宽,整个字要写紧凑。


“石”要写小一些。
pèng

“女”的横略长,托住上面。
wěi

“尸”下横较短,撇伸展,“出”中间一竖到底。


注意笔画间的穿插迎让,最后一笔出捺脚。


横撇、捺相交处在田字格的中心。
jiǔ

上小下大,
下部横
要长。
xún

第一撇为短撇,下面是先写撇再写捺。


左窄右宽。“纟”最后一提要有力。
zhōng









xiàng
bēng
sāo

chà
xiāo
shùn
我会认
委屈 
绷带
qu
bēng
易读错字

huá(划船)huà(计划)

zā(包扎)
zhá(挣扎)
多音字
郊游:
委屈:
牢骚:
注视:
理解词语
到郊外游览。
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造句:无缘无故地遭到批评,他感到很委屈。
烦闷不满的情绪。
造句:虽然他发了半天牢骚,但还是把任务完成了。
注意地看。
造句: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窗外。
瞬间:
打动:
半信半疑:
不约而同:
理解词语
转眼之间。
使人感动。
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造句:现在有些广告自吹自擂,令人半信半疑。
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一致。本课指弟弟和他的同学没有事先商量,而一起停下了脚步。
造句:我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拐弯儿处回头显真情。写弟弟划破脚,爸爸当面没有多说什么,但在拐弯儿处看似不经意的回头,表现了父亲对儿女深沉而含蓄的爱。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找到了能代表父爱的动作。写拐弯儿处的回头是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
示例:父爱如山,深沉而又博大;父爱如伞,为我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我清洗心灵;父爱如路,伴我走完人生。
对于父爱,有人这样说:父爱如海,深沉而又宽厚;父爱如酒,令人回味无穷。你觉得父爱还像什么?
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弟弟的脚被石头划破了,包扎后被几个同学送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碰见了爸爸,爸爸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说了几句。弟弟大发牢骚,但一个同学告诉他,爸爸肯定会在拐弯儿处回头看他。果真,爸爸在前面的拐弯儿处回头了,这个情景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1.读拼音,写词语。
(1)今天挨爸爸的批评,我心里觉得很wěi
qu(  
)。
(2)去年春天的那次jiāo
yóu(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回家路上我pèng
jiàn(   )了爸爸。
(4)我xún
zhǎo(   )了很久的那本词典,今天zhōng
yú( 
 
)找到了。
终于
委屈
郊游
碰见
寻找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包扎
chù
到处
chǔ
处理
huá
划船
huà
计划
zhā
扎破

3.选词填空。
(1)老奶奶十分(  
 )她的外孙女,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她。
(2)老师(  
 )地摸着我的头说:“天太冷了,多穿件衣服,要不会生病的。”
(3)他总是因为自己的( 
  )被责罚。
(4)获得冠军的那一刻,他(  
 )地跳了起来。
怜爱 疼爱
冲动 激动
激动
疼爱
怜爱
冲动
4.按要求写句子。
(1)几个同学送弟弟回家。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个同学把弟弟送回家。
 
弟弟被几个同学送回家。
(2)我在寻找动作。(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里闪着泪花。(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
弟弟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