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母亲的账单 课件(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母亲的账单 课件(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7 20:16:20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账单,本来是记载货币、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而在母亲给儿子开出的账单上,所有项目的开支都是“0芬尼”。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账单上“0芬尼”的背后隐含着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无私的爱。母爱无私,母爱无价!课文以“母亲的账单”为题,不但新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母亲的账(zhàng)单
2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索取、如愿以偿、小心翼翼”等词语。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左窄右宽,右部撇、捺宜舒展。

我会写

“占”第二笔左边不
出头。
āi

左窄右宽。“焦”四横间距均匀。
qiáo

“阝”的竖向下长伸,出锋收笔。
yóu

“勿”三撇间隔均匀,第三撇稍长。


上部笔画要紧凑,下部略宽。
rán

上部横钩短,下部撇、捺舒展。
qiàn

左短右长,“工”末笔变提。
xiàng

左部底横上提,右部撇舒展。
zhù

左窄右宽。“免”的“口”较扁。
wǎn

“亻”撇短竖长,“尝”第二横稍长。
chánɡ

“忄”左点低,右点高;“平”竖长且直。
pēnɡ

外框长方形;“韦”横向笔画间距均匀。
wéi








zhàng
kuǎn
qiǎn
suǒ
cān

xiū

我会认
收款 
索取  偿还
kuǎn
suǒ
易读错字
cháng

jué(发觉)
jiào(睡觉)

sì(相似)
shì(似的)
多音字
账单:
索取:
报酬:
款项:
理解词语
记载货币、货物出入事项的单子。
向人要(钱或东西)。
造句:我们不要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索取的“小皇帝”。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
造句:种花栽树,是我应尽的义务,我不要报酬。
为某种用途而储存或支出的钱(多指机关等进出的数目较大的钱)。
慈爱: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理解词语
(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而充满怜爱之情。
造句:母亲的慈爱,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指愿望实现。
造句:他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那辆遥控汽车。
感到难为情,很不好意思。
造句:这次数学考试全班就我一个人没达到优秀,我羞愧万分。
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本文中指小彼得偷偷地走近妈妈的身旁。
造句:她蹑手蹑脚地来到了妈妈的身后,大喊了一声,把妈妈吓了一跳。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彼得给妈妈开账单。写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妈妈给彼得开账单。小彼得看了母亲的账单后感到羞愧万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示例: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作为子女的我们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是应该的,是不应该要报酬的。
说一说你怎么看待小彼得给妈妈开账单这件事?
初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彼得因帮妈妈做事而给妈妈开了一张账单,得到了60芬尼的报酬,正高兴时,却发现妈妈也给自己开了一张账单,报酬共计0芬尼。小彼得羞愧万分,把那60芬尼小心翼翼地塞回了妈妈的围裙口袋里。
1.读拼音,写词语。
shāng
diàn
qiàn
tiáo

rán
bāng
zhù
cháng
huán
xiàng

zhōu
wéi
pēng
rán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堵塞
dān
单独
shàn
姓单
jué
jiào
感觉
睡觉
sài

要塞
3.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没有完成任务的小明深感(    )。
(2)回答不出问题的李华在同学面前露出了(    )的表情。
羞愧 惭愧
羞愧
惭愧
4.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 常到 瞧一瞧 做生意的 他 商店里 去(连字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得向妈妈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常到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一瞧。
彼得索取报酬。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5.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迎面便是美丽的大花坛。
(  )花坛里有十多种奇花异草,中间还有一棵翠绿的塔柏。
(  )这个花坛高一米多,有半间教室那么大。
(  )花坛的外围摆着二十多盆正在盛开的月季花。
(  )花坛最后面靠墙种着一排向阳花,茂盛的绿叶把花坛里的花儿衬托得更加美丽。
5
1
3
2
4(共30张PPT)
母亲的账(zhàng)单
2
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重点)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课文里出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怎样的账单?
二思: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有哪些不同?
四悟:这两份账单分别表明小彼得和妈妈怎样的心理或感情?
三探: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核心问题:文章为什么以“母亲的账单”为题?
母爱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这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张账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60芬尼
思考:从小彼得的账单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取回生活用品、送信、帮大人干活”,说明小彼得既能干又勤快,是个大人的好帮手;“一直听话”说明他乖巧、懂事;“写账单”说明他聪明、有头脑。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看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
探究:为什么妈妈没有把60芬尼当面付给彼得,而是放在餐盘旁?
妈妈没有将60芬尼直接给彼得,而是放在餐盘旁边,妈妈是想通过事情的过程,让彼得自己领悟道理,从误区中走出来,可见妈妈的良苦用心。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cháng),要把这笔钱放进自己口袋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张给他的账单。
发现“一张给他的账单”指出下文与这张再次出现的账单有关系,为下文设下悬念。
阅读方法解密:认识过渡句
什么是过渡句?
过渡句就是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
作用有哪些?
过渡句能使文章前后联系密切,衔接自然,条理清晰,使读者易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有的过渡句还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答题模式:
这句话中的……紧承上文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引起下文,整个句子承上启下,使文章前后联系密切,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思路清晰。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母亲的账单”体现了无私的爱,同时以春风化雨般的方式教育小彼得,使小彼得思想上发生转变,所以文章以“母亲的账单”为题,表达出文章的主旨,既渗透了母爱,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文章为什么以“母亲的账单”为题?
1.一读:课文里出现了几份账单,分别是怎样的账单?
课文中出现了两份账单,一份是彼得写给妈妈索要报酬的账单,一份是妈妈写给彼得的账单,上面的报酬是0芬尼。
串珠问题:
2.二思:小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有哪些不同?
小彼得从取回生活用品、送信、帮大人干活、一直听话几个方面折合成合计60芬尼的账单。妈妈从为儿子在家里的10年幸福生活、10年的吃喝、生病的护理、慈爱几个方面为彼得开出了0芬尼的账单。彼得的账单是他为妈妈做的事情索要报酬,把付出折合成了金钱;妈妈的账单是她为小彼得付出的辛劳和关爱,但是不要报酬。
3.三探: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1)通过小彼得给妈妈的账单和妈妈给小彼得的账单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2)两份账单的对比,巧妙地教育了小彼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3)通过对比既刻画了一个有智慧、会教育孩子的妈妈的形象,又塑造了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的形象。
4.四悟:这两份账单分别表明小彼得和妈妈怎样的心理或感情?
小彼得给妈妈开账单的行为表明:他已经懂得了劳有所获,但他还不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他不明白世间有些情感、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甚至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妈妈的账单一方面表明妈妈既想以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小彼得,又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可见妈妈对孩子爱得无微不至,也可以看出妈妈是个有智慧、会教育孩子的母亲;另一方面表明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辛劳是不要钱的,是不计回报的,表现出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彼得给母亲开的账单——60芬尼
妈妈给彼得开的账单——0芬尼
母亲的账单
金钱有价
母爱无价
课文结构
本文记述了母亲接到儿子彼得的账单后,付给儿子报酬并给他开出一张欠款为0芬尼的账单,巧妙地对儿子进行教育的故事,赞扬了无价的母爱,也说明了彼得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这则故事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来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颜六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仁,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她就在煤
母爱无言
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像小山,一点点地增多,自己没舍得吃一粒。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个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半晌无语。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白居易)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豫章行》李白)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孟浩然) 
国学诵读
【谜语】
把你从小养育大,冷暖饿饱都牵挂。你有困难她忧虑,你有成绩她称夸。人人都说她最亲,世上不能没有她。
(谜底:母亲)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看到那张写着“0芬尼”的账单,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无私,母爱的无价。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抚养长大,父母无私无悔、无怨无求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倾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代价!这一切不能用数字来算计,更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可伶天下父母心,愿我们做儿女的多对父母体谅一点,回报一点。
想:默读课文。小彼得和母亲分别给对方开了一张账单。对比这两张账单,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小彼得和妈妈的。
点拨: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将两份账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答案:小彼得开账单是为了给自己的一点点付出索取报酬,他的这种行为虽然很幼稚,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妈妈开账单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妈妈是心甘情愿把所有的精力和爱献给孩子的,别无所求,表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
说:小彼得为什么感到羞愧万分?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答案:(1)妈妈账单上的“0芬尼”使小彼得知道妈妈为自己做了那么多事情、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却都没有向自己索要报酬,那自己做这点事情又有什么理由谈报酬呢?相比之下,自己是多么自私啊!所以小彼得感到羞愧万分。
(2)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她们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尽自己所能为孩子考虑。作为儿女的我们,不应该只考虑自己做了什么,而应该更多地考虑为父母做些什么。尽管我们无法回报父母所有的爱,但我们也要最大限度地报答父母。
蹑手蹑脚 
有情有义 
 
有____有____  不____不____  没____没____
练:照样子写词语。
答案:
有声有色 
有胆有识 
有始有终
 
不卑不亢 
不理不睬 
不屈不挠 
没头没脑 
没根没据
一、判断下面加点字注音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账单(zhǎng)
(  )
欠款(kuǎn)
(  )
派遣(qián)
(  )
索取(sù)
(  )
害羞(xiū)
(  )
机翼(jì)
(  )
瞧见(jiāo)
(  )
怦怦(píng)
(  )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1.你要想得( 
 )到这本书,就得( 
 )和我一起完成任务,你觉得(  
)这个条件怎么样?
2.看你的样子,似( 
 )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似( 
 )的。
dé 
děi 
de
sì shì





de

děi
shì

二、读拼音写词语。

cǐ    

rán    yóu
xìn  
shāng
diàn 
 bāng
zhù

cháng
 
 
xiàng

qiàn
tiáo
wǎn
fàn
 
 


















四、选词填空。
1.奶奶最( 
 )孙女,什么事都顺着她。
2.爷爷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最( 
 )的教育事业。
3.彼得有一个(  
)的母亲。
热爱 慈爱 疼爱
慈爱
疼爱
热爱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账单被母亲拿了起来。(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得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彼得向妈妈索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把账单拿了起来。
这些账单被彼得送往邮局寄走。
彼得索取报酬。2.《母亲的账单》教案
教材简析
《母亲的账单》是本单元的主体课文,是亲情教育的好教材。课文讲述了儿子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母亲给了小彼得60芬尼的报酬,也开了一份账单,小彼得看到母亲的账单后,十分羞愧,他感受到了妈妈无私的爱。课文从“账单”入手,以“账单”为线索,巧妙地将两位主人公结合在一起,并分别展示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突出了爱的主题,歌颂了母爱的无私、无价。
设计理念
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朗读训练;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的,是不求回报的。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报答母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母亲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4.板书课题,写到账字时停下来,对学生说,这个账字是一个贝字旁,说明和什么有关 (和金钱有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也可问同学、老师,把句子读通顺。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说说主要内容。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悟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读彼得和彼得母亲的两份账单,课件出示这两份账单。
彼得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10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3.读读彼得写给妈妈的账单,想想他为什么会开出这样一个账单。
4.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母亲的账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自己的妈妈,想象一下10年来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学生自由发言)
5.对比着读两份账单,引导学生体会两份账单的不同。
(1)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账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账单。
(2)时间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10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的付出是一天或两天。
(3)报酬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分文不取,而彼得向妈妈索取60芬尼。
6.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小彼得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默读,用笔圈出描写小彼得动作的词。
(2)说说从小彼得的动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感受小彼得的羞愧。)
(3)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2课时
一、教师范读
二、指导朗读,在读中加深感悟
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读出自己对文章的感悟,抒发对伟大母爱的情感。
三、积累内化
1.完成课文后“练”的内容。
2.完成“自选词语”填空。
3.识字。
(1)自由认读。
(2)同桌互认互考。
(3)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
(4)出示卡片指名认读。
4.写字。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
(1)“藏”:重点指导笔顺。
(2)“邮”:记准音是“yóu”,不能读成“yōu”,注意左右竖的位置。
四、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