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方法与过程: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认识金钱至上观念的丑恶,体会作者对于下一代的希望寄托。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内心世界,理解文本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打开书本第100页,上面有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先生,他就是我们本篇课文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
请同学简介作者。
展示名家左拉对于莫泊桑作品的评价。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体会一下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打出课题)
二、感知文本
1、理清人物关系——利用课后练习,展示人物关系图
2、整体感知课文——铜钱的图像展示
3、人物分析——“我”
我们发现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言语、态度等是在不断的变化的,这些内容又是通过谁的眼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
——“我”=若瑟夫
整篇小说中“我”的作用与形象
作用之一:文章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事的主体,以“我”的眼光、感受、评价,来展开情节,起着穿线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若瑟夫对于叔叔于勒的态度。
——品味语言: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朗读整段与最后一句话)
分析“这是我的叔叔”:
——认定叔侄关系,亲情仍在;
分析“父亲的弟弟”:
——对父亲指责,至少是埋怨;对父亲惊恐、躲避态度的不理解;
4、人物分析——“菲利普夫妇”
那么,让我们回到文中再去看看对于亲兄弟于勒,菲利普夫妇的具体表现又如何呢?
——根据于勒境况的不同,所表现的: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的变化,从中体会到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
自私虚伪、冷酷无情、
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分析“我的亲叔叔”:(朗读)
——强烈同情心,感情真挚动人
“我”的形象——若瑟夫:心灵纯洁、明辨是非、
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作用之二: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以及对未被腐蚀的下一代的希望。
6、手写板书:
7、主题揭示:
除了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之外,在文中还有一些“拜金主义”的小人物,你能找到吗?——看上二姐的小公务员
为什么你如此认为?你能抓住文中词语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看来这种金钱至上的观念并非只是菲利普夫妇所特有的,就像我们所学习过的《故乡》中的闰土、杨二嫂一样,作者所展现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的大环境下造就的典型代表。
揭示主题: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变化,批判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以金钱至上的冷漠关系,并对下一代寄托了希望。
(一幅对联;名人对于金钱的看法)
作业:
让我们一起来读小说的结尾,作者写到此就嘎然而止,不禁让老师想到这么2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当然我们是不可能要求莫泊桑写续集的,他留给读者的是想象的空间,这也就是故事设置的悬念所在。
续写:
当菲利普一家回到家门口,发现那个衣衫褴褛的于勒找上门来,将发生一个怎样的情景?当于勒拿出多年的积蓄表示来还钱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呢?发挥想象,抓住人物特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来描写。(共23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系列公开课课件
11.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每一篇都是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左拉
名人评莫泊桑
我的叔叔
——莫泊桑
兄
弟
叔侄
人物关系图
父母和子女
于勒
若瑟夫(“我”)
菲利普夫妇
(菲利普——克拉丽丝)
于勒说赚了钱要回来并赔偿菲利普的损失
行为不正
糟蹋钱
船长证实卖牡蛎的人是于勒
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像于勒
盼
赶
怕
躲
菲利普夫妇
思考:
整篇小说中
的作用与形象
“我”是小说事情叙述者,小说以“我”的眼光、感受、评价,来展开情节,起着穿线的作用。
作用之一:
品味语言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若瑟夫:有同情心、有正义感
的形象:
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以及对未被腐蚀的下一代的希望。
作用之二:
动动脑,你能行:
对于勒称呼的变化图
坏蛋、流氓、无赖
分文不值的人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有办法的人
这个小子、家伙
这个贼、讨饭的
菲利普夫妇的态度
富
穷
于勒的境况:
穷
性格特点:
自私虚伪、冷酷无情、
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于勒说赚了钱要回来并赔偿菲利普的损失
行为不正
糟蹋钱
船长证实卖牡蛎的人是于勒
发现卖牡蛎的老水手像于勒
不变的是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的观念
变化的是菲利普夫妇的态度随于勒的经济情况而变化
变化的
不变的
盼
赶
怕
躲
菲利普夫妇
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变化,批判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至上关系。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
骨肉恰如陌路人。
世态炎凉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当菲利普一家回到家门口,发现那个衣衫褴褛的于勒找上门来,将发生一个怎样的情景?当于勒拿出多年的积蓄表示来还钱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情景呢?发挥想象,抓住人物特征,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法来描写。
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