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奇妙的同心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8 奇妙的同心圆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6-15 17:4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
奇妙的同心圆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奇妙的同心圆》出自浙美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课。同心圆是一个神奇的图形,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代表的是一种祥和,象征完美与和谐。从古到今,人们对同心圆的设计、运用从未间断。在本课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同心圆的自然之美、设计之美和文化之美,体验用色彩的形式表现同心圆的奇妙变化。同心圆的课堂需要一直呈现着一种美丽的色彩关系,同心圆的奇妙在于色彩关系,在于图案,在于组合方式,在于排列方式,这才是真正的奇妙同心圆,如同康定斯基的《方块与同心圆》,孩子都是画画的大师,难怪康定斯基的创作灵感也来自于他们!然而他多了一种艺术家的思考,多了一些色彩关系,多了装饰风格中的排列组合,多了艺术的张力。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初次尝试用水粉作画,教师在作业前的提示需要明确、具体,比如从哪一个杯子里拿的,仍放回到这个杯子,比一比画好后谁的桌面和小手最干净等。
3教学目标
造型与表现目标:了解同心圆的自然之美、设计之美和文化之美。体验用色彩的形式表现同心圆的奇妙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同心圆的粗细、颜色和组合等变化而呈现的不同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升对美术造型活动的持久兴趣。
4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表现出同心圆的奇妙变化而呈现的不同美感。
难点:表现出同心圆的美感。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猕猴桃,简单介绍猕猴桃。
2、切开猕猴桃,放大,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3、提问:像这样一圈一圈天然形成的图案,你还在哪里见过?
4、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在冬瓜、洋葱、年轮中;远看蜘蛛网;水滴落到水面上荡漾开的波纹……
5、小结:像这样以一个圈为中心,外面一圈、一圈、又一圈不断长大的图形,叫同心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同心圆的奇妙。出示课题《奇妙的同心圆》。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感受猕猴桃的圈圈美,探究到大自然的圈圈美。同心圆的自然之美就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开始了。粗的、细的、多的、少的,里面的、外面的,
用儿童化的语言将孩子的心与同心圆紧紧的圈在了一起,“滴-嗒”当小水滴落到水面,荡漾开圈圈水波的视频画面出现时,同心圆的自然之美呈现到了极致,这样直观,美美的,自然的引出同心圆的概念。
活动2【讲授】(二)牛刀小试
1、教师提问:你能用画笔像小水滴一样在纸上画一个同心圆吗?
2、出示要求:挑选一种水粉颜色,在纸上快速地画出一个同心圆。(提示把笔在纸杯上舔一舔,去掉多余的水分,画好后把笔放回原来的杯子里)
3、展示学生的作品。请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
【设计意图】:“你能用画笔像小水滴一样在纸面上画一个同心圆吗?”孩子们怀着心中对同心圆的自然之美的那一份激动,用画笔在纸上画下心中最初的同心圆。那是自然之美与孩子纯真心灵的第一次碰撞,那是孩子们对同心圆之美最率性的涂鸦式表现。
活动3【活动】(三)示范探究
教师挑选几幅学生的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解决笔触、粗细、色彩,采用教师示范和师生合作示范的方式。
【设计意图】:当孩子们将涂鸦式的同心圆粘贴在板上时,他们第一次尝试到了绘画的喜悦,结合学生作品,教师现场点评示范,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圈圈的变化,在这样和谐的师生互动情境中,感受同心圆的粗细变化,探究活动渐渐深入。“用什么方法能使这个同心圆更漂亮?”“加颜色”在教师一次次的巧妙引领下,学生从自由的色彩搭配到自我审美和个性有意识的色彩搭配,有强烈的,有柔和的,同心圆的色彩变化关系在他们的笔下快乐的展现着。
活动4【练习】(四)进一步尝试练习
1、多媒体出示要求:尝试用不同的色彩,粗细不一的圈,画出奇妙的同心圆。
2、在练习前出示三幅同心圆作品,请学生找出哪一个是温暖的同心圆,哪一个是安静的同心圆,哪一个是活泼的同心圆,说一说为什么?
3、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展示部分有想法的作品,让他们看看作品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的地方?学生会发现,作品加了一些点、小线条等,看起来更加活泼了。针对作品中的点加得太多的画面,教师让学生意识到要适量地添加。
【设计意图】:温暖的同心圆、安静的同心圆、活泼的同心圆,都是针对儿童的特点设计的将较为抽象的色彩关系变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形象易懂。
活动5【作业】(五)作业展示、讲评
请学生说一说,哪一幅作品是与众不同的?你觉得它特别在哪里?教师及时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被极大的鼓舞,美术活动的兴趣定会持久延续的。
活动6【活动】(六)名作欣赏
1、简要介绍康定斯基,出示其单幅《方块与同心圆》作品。
2、尝试简单的组合。
【设计意图】:“你们都是画同心圆的大师,但真正的大师俄罗斯有一位,他是谁呢?”“他最喜欢喝小朋友在一起,一边听音乐,一边画同心圆……”边解读康定斯基的创作过程,边拼摆康定斯基的同心圆作品引出同心圆的组合变化之美。“当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组合它们,不仅单张有单张的美,这样放有这样放的好看……”让孩子们生动的感受同心圆的组合变化之美。这不仅是深入浅出的名作欣赏或教学环节的自然过渡,更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对艺术的深层解析,还有孩子与艺术大师的一次亲密握手。
活动7【作业】(七)课堂延展
结束语:今天我们见证了同心圆的奇妙,我们的艺术家也在生活中见证了同心圆的奇妙。漫步在校园里,有用卵石组成的同心圆,走进福建,用同心圆建造的围屋,它在告诉我们,那里的人们是多么的团结,走进我们的中国天坛,它正展示着我们同心圆的博大内涵,它虽有不同的圆环,却有着同一个圆心。就像我们实验学校,老师是个大圆,班上的我们就是其中的小圆,我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文明向上的班集体。
【设计意图】:孩子们带着对同心圆之美最火热的情感,走进生活中的同心圆,走近校园,走近围屋建筑,走近天坛,走近设计师眼中的同心圆之美,感受同心圆的文化内涵、祥和圆满。最后通过轻松贴切的生活比喻,孩子们明白,同心圆无处不在,只要圆心在,我们就会永远在一起。这是学生审美素养的再一次提升,这是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生活与艺术的最美妙的交融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