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彩旗飘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进行拼摆,组合成不同的彩旗形状。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搭配,做出不同效果的彩旗。
3、用绘画、剪贴等方式添加装饰图案。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对色彩有了直观的感受,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制作彩旗。然而学生由于年龄小,独立思考的能力弱,更依赖于老师,制作时喜欢模仿老师的范作或书本上的作品。
因此,教学重点在于“变”字,通过教师的“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做出“百变彩旗”,渗透“求变意识”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埋下基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彩旗飘飘
(一)说一说——了解彩旗
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圣诞节和元旦节就要来临了,你们会用什么东西来装点节日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作品,在很多节日里我们可以见到它,因为它节日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了,你们说它是什么东西啊?
学生回答:彩旗
2、很好,那么我们会在哪些地方看到这些彩旗呢?一起来看看吧。
①运动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彩旗
②广场上也有树立彩旗
③过节的时候也会悬挂彩旗
3、彩旗欣赏完了,有哪位聪明的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悬挂彩旗?
有纪念意义
②为了庆祝节日,增添喜庆热闹的气氛)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彩旗飘飘》
(二)变一变——举一反三
1、彩旗特点
教师:制作彩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了解彩旗的结构,看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旗面,手棒)
教师示范
教师:老师先示范制作一个旗面,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仔细了。(先将长方形的纸对折,剪一刀,注意不能将折横剪掉了,打开看看是什么形状?
老师课前做好了三角形旗面,看看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同样也是折好的长方形,我从这里一直剪到对角)
老师再展示另一个旗面,小朋友们思考一下,如何剪才能得到这个形状的旗面呢?(在接近中点的位置沿右上角剪下去,打开后就得到下面这个旗面。注意了它和三角形旗面不同的是,三角形旗面从起点处就开始剪了,而它是从中间位置开始剪的)
最后这个形状的旗面非常新颖,有谁知道了它的裁剪方法?
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还有哪些不同形状的旗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举一反三”,学生的尝试,引导学生剪出“百变彩旗”,渗透“求变意识”,也解决了教学重点。
学生尝试
老师已经展示了这么多的彩旗,同学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节日制作一个独特的旗面呢?小朋友制作的同时老师一边播放音乐,音乐停止,小朋友就要放下手上的东西,双手放好,坐端正,速度最快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张老师亲手制作的好印象大拇指。
展示交流
好,时间到。这是某某制作的旗面,设计得十分有趣,但是设计好的旗面拿在手上方便吗?所以我们要给旗面增加手棒,我们可以在没有裁剪的一侧这出一小边,粘上双面胶,然后将小棒放在折横的位置,压一下便粘住了。接下来就请小朋友将自己的旗面装上手棒。
设计意图:在展示交流中让学生看到彩旗的更多变化,进一步渗透“求变意识”。
(三)加一加——锦上添花
1、设想彩旗
教师:彩旗的外形剪好了,那么旗面如何装饰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归纳出彩旗装饰的方法。
2、方法归纳
方法一:贴一贴
教师:我们可以在旗面上用彩纸拼贴各种几何形。(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彩旗装饰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方法二:画一画
教师:我们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花纹。(教师示范)
(四)看一看——欣赏评述
设计意图:欣赏彩旗作品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启发,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五)做一做——细心创作
1、作业要求:可以独立创作一面彩旗,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彩旗。提示:彩旗可以是一个主题的内容,如六一节、运动会、动漫节、植树节等。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展一展——装扮教室
设计意图:在彩旗的展示中进一步体验制作的乐趣,了解自己和他人作品,教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学生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