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数
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参考公式:柱体体积公式,锥体体积公式(其中为底面面积,为高):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为球的半径).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集合,,若,则实数的值是
A.
1
B.
2
C.
3
D.
2或3
2.
sin300°等于( )
A.﹣
B.
C.﹣
D.
3.
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C.
D.
4.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则等于
A.
4
B.
5
C.
6
D.
7
5.
下列函数为奇函数的是
A.
B.
C.
D.
6.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在区域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
B.
C.
D.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32
B.
16+16
C.
48
D.
16+32
8.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的值是,则输出的值是
A.
2
B.
4
C.
D.
9.
已知函数,则
A.
9
B.
C.
D.
10.
.
A.
B.(0,1)
C.(1,2)
D.(2,3)
11.
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
12.若将函数y=2sin(3x+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则|φ|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要求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
13.已知,则
.
14.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1,则实数等于_______.
15.已知向量,向量,若,则_______.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②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③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中,已知角的对边分别为,,,,求的最大内角与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所示,为正三角形,平面,且,试在上确定一点,使得平面.
19.(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0.(本小题满分10分)
某市为增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面向全市征召义务宣传志愿者,现从符合条件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100名后按年龄分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若从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志愿者参加广场的宣传活动,则应从第3,4,5组各抽取多少名志愿者?
(2)在(1)的条件下,该市决定在第3,
( http: / / www.21cnjy.com )4组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2名志愿者介绍宣传经验,求第4组至少有一名志愿者被抽中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圆:交于点两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请问是否存在实数k使得(其中为坐标原点),如果存在请求出k的值,并求;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
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C
2.A
3.
D
4.C
5.D
6.D
7.B
8.B
9.A
10.C
11.A
12.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
14.
15.
16.
②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解:由于,所以是的最大内角;
利用公式:,
又因为,
所以,
由正弦定理:得.
故的最大内角为和.
18.解:取中点为,取中点为,连结
在中,分别是边的中点,
∴且,
又∵且,
∴且,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又∵平面,平面,
∴平面.
故中点即为所求的点.
19.解:(Ⅰ)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则,,
因为,,成等差数列,
所以,即,
整理得,
由于,所以,
故的通项.
(Ⅱ)因为,
所以.
20.解:(1)第3组的人数为,第4组的人数为,第5组的人数为,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志愿者,所以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60名志愿者中抽取6名志愿者,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第3组:;第4组:;第5组:.
所以应从第3,4,5组中分别抽取3人,2人,1人.
(2)记第3组的3名志愿者为,第4组的2名志愿者为,则从5名志愿者中抽取2名志愿者有,,,,,,,,,,共10种,其中第4组的2名志愿者至少有一名志愿者被抽中的有,,,,,,,共7种,
所以第4组至少有一名志愿都被抽中的概率为.
.
21.解:(1)由题意可得,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过点A(0,1)的直线方程:y=kx+1,即:kx-y+1=0.
由已知可得圆C的圆心C的坐标(2,3),半径R=1.
故由,解得:.
故当,过点A(0,1)的直线与圆C:(x-2)2+(y-3)2=1相交于M,N两点.
(2)设M;N,
由题意可得,经过点M、N、A的直线方程为y=kx+1,代入圆C的方程(x-2)2+(y-3)2=1,
可得,
∴,
∴,
由,解得k=1,
故直线l的方程为y=x+1,即x-y+1=0.
圆心C在直线l上,MN长即为圆的直径.
所以|MN|=2
开始
输入x
结束
输出y
是
否
M
C
E
B
D
M
C
E
B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