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号的由来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我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还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来表示相加。公元6世纪,印度人开始把单词的缩当成运算符号。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N·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当加号,“+”是在橫线上加一竖来表示增加的意思。1514年,荷兰数学家V·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之一,后来又经过法数数学家F·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但直到1630年才得到公认。(共16张PPT)
6.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我吃了3块饼。
我吃了1块饼。
爸爸吃了 张饼,
妈妈吃了 张饼。
8
3
8
1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8
3
=
+
8
1
8
1
3
+
=
=
2
1
8
4
2
1
8
3
=
+
8
1
提示:
计算熟练后,此步可以省略不写。
思考:1.怎样计算呢?
2.你是怎样想的?
3.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计数单位相
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归纳总结: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小试牛刀
1.列式并计算。
5
4
5
2
2
+
5
2
=
+
5
2
=
2.计算。
9
2
=
+
9
5
=
7
2
+
7
5
7
5
2
+
=
7
7
1
=
9
7
9
5
2
+
=
探究点 2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
8
3
-
8
1
我吃了3块饼。
我吃了1块饼。
爸爸吃了 张饼,
妈妈吃了 张饼。
8
3
8
1
和 可以直接相减吗?为什么?
=
8
3
-
8
1
8
3
8
1
8
1
3
-
=
=
4
1
8
2
4
1
=
8
3
-
8
1
8
1
3
-
=
=
4
1
8
2
4
1
8
3
=
+
8
1
8
1
3
+
=
=
2
1
8
4
2
1
总结:
1.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吗?
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归纳总结:
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同分母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即已
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
算。 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减。
知识拓展: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不会有分子是0的情况,
但在计算时有时会出现分子是0的情况。如
=
8
3
-
8
3
=0。
8
3-3
8
0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相加减,计算并不难;
分母若相同,分母就不变;
遇加分子加,遇减分子减。
小试牛刀
1.列式并计算。
=
7
6
-
7
2
7
2
6
-
=
7
4
2.计算。
=
6
5
-
6
1
=
1
6
5
-
3
2
=
/
3
2
=
10
7
-
10
1
10
1
7
-
=
5
3
5
3
6
4
=
10
6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7
5
2
1
6
1
5
4
1
1
=
9
4
+
9
5
=
17
2
+
17
3
=
12
7
-
12
5
=
8
9
-
8
1
=
12
5
+
12
1
=
15
19
-
15
7
一根长方体木头,第一次用去它的 ,第二次用去它的 。
①两次一共用去这根木头的几分之几?
②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这根木头的几分之几?
10
1
10
3
10
1
+
10
3
=
5
2
10
3
-
10
1
=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