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6.1.2 数的运算(1)
6 整理和复习
“六一”快到了,同学们为欢庆“六一”在精心
准备,瞧,有的折幸运星,有的做蝴蝶结,还有的
买来矿泉水,真热闹!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运算的意义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比较 (2)四则运算的特殊例子
(3)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4)四则运算的顺序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运算的意义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比较
28+36= 36-28=
36÷28= 28÷36=
0.9×40= 40÷0.9=
24×12= 12÷24=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
2.每一种运算都有怎样的意义?
加法: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叫做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
另 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
想一想:整数乘法与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在意义上有何异同?
(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
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整数和分数相乘有时可以表示几个相同分数相加,
有时可以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两个分数相
乘表示求其中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比较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
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
除法的意义在数学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只是
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的意义从表述方式上有所
扩展,出现了一个数的几点几倍或几分之几。
探究点 2
四则运算的特殊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
1.组长分工,一人记录,其他人汇报。
2.用含有字母a的算式整理四则运算的特殊例子。
3.每一种情况举例验证。
4.时间:5分钟。
a+0=( ) a-0=( )
a×0=( ) 0÷a=( )
a×1=( ) a÷1=( )
1÷a=( ) a×a=( )
a-a=( ) a÷a=( )
a+a=( )
a
a
0
0
a
a
0
1
a2
2a
a
1
探究点 3
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观察下列算式,说一说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26+32=58
58-26=32
58-32=26
1.6+2.7=4.3
4.3-1.6=2.7
4.3-2.7=1.6
125×8=1000
1000÷125=8
1000÷8=125
2.5×4=10
10÷2.5=4
10÷4=2.5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
思考:你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简便运算
互为逆运算
互为逆运算
1.由48×32=1536,可知480×0.32=( ),
0.48×3.2=( )。
2.由21.45÷15=1.43,可知2.145÷15=( ),
214.5÷0.15=( )。
153.6
1.536
0.143
1430
探究点 4
四则运算的顺序
请在小组内讨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是什么?可以举例说说。
5400-2940÷28×27
说说这两道计算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2)×,÷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4)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
面的。
小试牛刀
计算下面各题,先想一想需要注意什么。
73.05-3.96
27.5×1.4
3.12÷15+4.71
12.5×28-193
略
数的运算(1):
(1)运算的意义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
算的比较
(2)四则运算的特殊例子
(3)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
(4)四则运算的顺序分马
从前有一位老年人,在他临终时,三个儿子围在床前。他对儿子们说:“我有十七匹马,留给你们,三个人分。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
勉强说完这几句,老人就去世了。三兄弟执行遗嘱时,一致认为这些马是父亲生前心爱之物,决不能将其中任何一匹劈成几块瓜分。但是遗嘱又要完全照办,如何是好呢?
正巧,这时他们的老娘舅骑马赶来了,听完事由,眉毛一扬,说:“我来分。”
猜猜看,老娘舅怎样分马?
因为希望每人得到的马都是整数匹,所以根据遗嘱,在分马的时候,马的匹数应该是三个分母的公倍数。分母2、3、9的最小公倍数是18,因而在分马时的马匹总数最好能成为18的倍数。老人留给儿子们的马是17匹,老娘舅把自己带来的一匹马临时借出来凑数,共有18匹马参加分配。
准备就绪,老娘舅开始宣读和执行遗嘱:
“……分马的时候,老大呢,出力最多,得总数的二分之一……”宣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9匹马,让老大领过去。
“老二嘛,得总数的三分之一……”读到这里,老娘舅数出6匹马,让老二领过去。
“老三最小,你呀,就拿总数的九分之一。”读完最后这一句,老娘舅数出2匹马,让老三领过去。
三位晚辈分到手的马,总和恰好是父亲留下的17匹。
9+6+2=17。
分马场地上的18匹马,现在剩下最后一匹,这当然就是老娘舅自己带来临时借用的那匹,依然物归原主。(共13张PPT)
6.1.2 数的运算(2)
6 整理和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了六年,已经学习了几种运算?还记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吗?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运算定律 (2)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运算定律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1.回忆学过的运算定律,完成教材77页表格。
2.思考:运算定律的用途?
3.交流:在运用运算定律时,应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4.汇报: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全班汇报交流。
38+14+16=38+(14+16)
a+b+c=a+(b+c)
6×7=7×6
a×b=b×a
13×4×5=13×(4×5)
a×b×c=a×(b×c)
(100+2)×6=100×6+2×6
(a+b)×c=a×c+b×c
运用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
提示:
1.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相类似,它们是
加法、乘法内部的规律。
2.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正、逆的灵活应用,它是乘
法和加法(或减法)间的规律。
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a+(30+8)=( + )+8
2. +82= +18
3.45× =32×
4.25×(4+8)= × + ×
a
30
18
82
32
45
25
4
8
25
探究点 2
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
10.47-5.68-1.32
5.39-2.88-1.39
3900÷4÷25 5700÷5÷57
你能简便计算下面各题吗?并想一想运用了
什么运算性质?
用字母表示所运用的运算性质,在小组内讨
论注意的问题。
1.减法性质。
a- b- c = a- (b + c)
a- b- c = a - c - b
2.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 a÷(b×c)
a÷b÷c=a÷c÷b
提示:
要注意性质的逆运用,特别是去掉括号后运
算符号的改变。
5700÷(57÷9)能进行简便计算吗?试一试吧!
a÷(b÷c)=a÷b×c
除法的运算性质的类比变形:
5700÷(57÷9)
=5700÷57×9
=100×9
=900
小试牛刀
计算下面各题。
数的运算(2):
(1)运算定律
(2)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
80.7×8.7+8.07×13
540÷45÷2 582-157-182
×153-0.6×53
=80.7×8.7+80.7×1.3
=80.7×(8.7+1.3)
=80.7×10
=807
=0.6×153-0.6×53
=0.6×(153-53)
=0.6×100
=60
=540÷(45×2)
=540÷90
=6
=582-182-157
=400-157
=243(共10张PPT)
6.1.2 数的运算(3)
6 整理和复习
估算也称概算。对于某些计算,不求出或不
需要求出准确数,使得数达到接近准确得数的一
种方法,叫做估算。
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估算操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
米,估算一块地的产量是多少千克,利用估算检
验笔算或工具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等。
估算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估算的策略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估算的策略
举例说明估算的应用,你知道哪些估算策略?
(1)7.99×9.99与80比,哪个大?
(2) 比1大吗?
(3)妈妈带100元去书店买书,她买了两本文学书,
每本20.6元;又花39.6元买了一本汉语词典;之
后,妈妈还想买一本家庭菜谱,有两本菜谱可
供选择:薄本的13.7元,厚本的23.8元。请帮妈
妈估算一下,这时她的钱够买哪一本?
取近似值法:取近似值法就是先对算式中的数
取近似值,最好是取整十整百的数,然后再进行计
算,这样计算起来就简单多了。取近似值的方法尤
其适用于多位数的乘法。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可以
取不同的近似值。
例如,95×43,可以将95看成90,将43看成40,
那么就是计算90×40了;还可以将95看成100,将
43看成40,接下来计算100×40就行了。
估算计算策略:
小试牛刀
六年级有5个班,1至5班的人数依次为:43、40、41、44、42,学校小礼堂有200个座位,如果召开六年级毕业典礼,需要加椅子吗?
40×5=200
因为除了2班的人数是40外,其余每个班
的人数都略大于40,所以要加椅子。
数的运算(3):
估算的策略
497×8≈ 6284÷7≈
402×298≈ 391×51≈
312+597≈ 551-298≈
4000
900
120000
20000
900
250
(1)判断791+118=809 结果是否正确。( )
(2)小红1分钟最多能打39个字,一篇作文共
1 025个字,小红能在20分钟内打完这篇作
文吗?( )
(3)奶奶在超市买了6.70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
营业员计算奶奶应付多少钱。( )
×
2.判断下列情况哪些可以用估算解决问题,可以的
在后面的括号里画“√”,不可以的画“×”。
√
×
(1) 红光小学多媒体教室一共有l8排,每排有22个座位。
如果350名师生来听课,够坐吗
(2)老师有一次去超市购物,下面是购物清单。你能
估算出老师花了多少钱吗?
18×22≈360(个) 360>350
答:350名师生来听课,够坐。
15.6+25.6+19.2+3.3+3.8
≈15 + 25 + 20 + 5 + 5
=70(元)
答:老师大约花了70元。(共15张PPT)
6.1.2 数的运算(4)
6 整理和复习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解决问题的步骤 (2)解决问题策略的提高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解决问题的步骤
例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
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 。两个班共交了
多少件作品?
(1)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分成几个主要步骤?每一步做什么?
(2)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几种方法?你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3)需要借助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吗?
(4)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自主解答并思考以下问题:
画线段图分析
六(1)班
六(2)班
比六(1)班多
32件
①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
②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
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实际是求32的 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件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
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
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试牛刀
书店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
为16.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百
分之多少?
(16.5-15)÷15=0.1=10%
答: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0%。
探究点 2
解决问题策略的提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分析题意,还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你能说出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本金、时间、利率、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收入、支出、结余
收入-支出=结余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说给小
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方法:
(1)综合法(正推法):从已知信息入手,利
用已知信息看能解决什么问题,直到求出
未知数。
(2)分析法(逆推法):从所求的问题出发,
逐步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依次推
导,直到问题解决。
小试牛刀
学生夏令营组织远足,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 km。实际2.5小时就走完了原定路程。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多少千米?
(11.25÷2.5)-(11.25÷3)=4.5-3.75=0.75(km)
答:实际比原计划每小时多走0.75 km。
首先:理解题意,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
其次: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
后算什么;
再次: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最后: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是解决问题的一
个步骤,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一列长138米的高速动车,匀速通过一座长272米的大桥。
已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10秒,这列动车每秒
行驶多少米?
(1)阅读与理解:已知这列高速动车长( )米,大桥
长( )米,还知道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的时间
是( ) 秒,所需解答的问题是
( )。
138
272
10
这列动车每秒行驶多少米
(2)分析与解答:
①求这列动车每秒行驶多少米,需要根据( ) =
( )÷ ( )来解答,已知这列动车行驶的
时间是( )秒,行驶的路程是( ) +( )
=( )(米)。
②列式解答:( + )÷( )=( )(米)
答:这列动车每秒行驶( )米。
(3)总结与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知道了火车过桥行
驶的路程=( )+( )。
速度
路程
时间
10
272
410
138
272
10
41
41
桥的长度
火车本身的长度
138
30÷(1+25%)=24(只)
4.5÷ =10.5(小时)
3
7
(1)
(2)
3. 某商品现价是85元,比原价便宜15%,现价比原价
便宜多少元?
85÷(1-15%)=100(元)
100-85=15(元)
答:现价比原价便宜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