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做一棵大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树的外型、结构和自然美的特征,用陶泥的立体造型的方法表现大树。学习简单的泥塑工艺,用黏土(橡皮泥或彩泥塑一棵大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捏塑一棵大树,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以及对陶泥的压、揉、搓、捏、刻,培养陶泥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对泥塑的兴趣。了解各种树的有关知识、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多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制作一颗大树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2学情分析
1.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2.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这是学生第一堂陶泥课,所以他们会很激动。我们学生对大树是有感情的,我们学校是果园学校,树木很多。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各种树的不同美感,抓住树的特征表现不同的树。
教学难点:能用立体泥塑方式表现“向四周生长”的树枝。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做一棵大树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去了解有关大树的知识
2.教师布置有大树背景的展板
3.每个小组准备一棵树,营造树的氛围
一、情境创设趣味导入
美的曙光——泥
猜猜,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
他们就在你们面前——
泥吧!小树枝啊!
泥土和大树一直为人类默默奉献着,今天就来学习这节课就来让泥巴中长一棵大树出来!(揭开课题——做一棵大树)
活动2【活动】二 快速演示 初步体验
1.种子在哪里呢
孩子们,请用一小团泥,做一颗“种子”。
教师示范用小泥团做一颗“种子”,一边做一边想,这颗种子会长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
说一说你刚才用了什么方法做出的种子
2.把种子种下去吧。
和种子说句话,把种子包裹在泥块中,种下去。
3.老师这里有一颗神奇的小树种,我和它说句话把它种下去。会长成一棵什么样子的树呢 请看——
一边演示一边提问:你觉得老师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在做这棵大树呢
感激之情、崇敬之情,热爱之情……
4.老师刚才怀着感激、崇敬之情做了这棵树,因为大树是人类的好朋友,你知道大树能为人们提供什么帮助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大树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活动3【活动】三 观察欣赏 体验探究
三
观察欣赏
体验探究
(一)讨论欣赏,分析大树形状特点
1.回忆讨论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树呢 它最有特点的是什么
银杏树……
2.欣赏大树
我们一去大自然看看吧!
A这是什么树
银杏树。这是一棵美了千年的树,所以被称为是活化石
B这是什么树
胡杨树。在沙漠里也能生长!传说能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你从这里看到了什么
强大的生命力!
C这是什么树
椰子树。它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职业伸展开来就像——
D这是什么树
榕树。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
最神奇的是树枝上能生出根,挂下来深入地底,又长成一棵树,所以被称为是独木成林的树。
E这是最好客的树
黄山迎客松——沿着石壁而生,张开手臂,就像迎接客人。
还有面包树、香樟树、柳树等等。
(二)细致观察,了解大树结构特征
1.分析树的结构
虽然这些树千姿百态,各有特色,但他们的结构是一样的。想一想,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树干、树枝、树叶、树根。
树根是给大树提供养分的,树枝长在树干上,树叶能光合作用
2.分析树各个结构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那么树的这些组成部分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吗 你知道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吗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学习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一起来学习学习提示:
一起读——
读清楚观察任务了吗
请大家排好队,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校园里的大树
分析内容:
A请观察树根组的小朋友汇报
树根(分布):有的朝四周,有的朝下长,交叉密集
交叉密布。
B树干(形状、纹理):圆锥,肌理。
C树枝(粗细变化、分布):有粗有细,向四周生长
有粗有细,离树干越近越粗,朝哪个方向生长的呢
张开双手,演示出一棵大树的样子
让我们掌声送给他们
D树叶(疏密变化):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一起来读一读“密不透风、疏可走马”
活动4【活动】四 自学识图 尝试探索
四
自学识图
尝试探索
1.了解制作步骤,学生体验制作乐趣
了解了树的相关知识之后,有没有信心用泥塑的方法来做一棵大树呢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老师的种子是怎么长出一棵大树的 哪些步骤
你来说——
学生:先做树干,再做树枝,还有老师没有做的树叶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换个学习方法,你们能不能根据步骤图以自学的方式来做一做大树呢 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一边做一边思考: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怎么解决
2.反馈尝试结果,解决疑难杂症
分享的时刻到了——
来说说看你们尝试到哪一步了呢 你在动手的过程中有碰到什么困难吗 你发现了什么解决的妙方了吗
学生回答。
学生:站不稳:把树干的底部加粗,使其呈现出锥形便于站稳。
学生:要倒下来:树要倒下来是因为底盘不稳,需要把树干底部加粗。
学生:树枝、叶子粘不住,容易掉:用小刀或指尖轻抹在连接处,使其能无缝隙的粘合;或用牙签棒拼接。
学生:树叶的制作:用大拇指和食指取一小块泥,轻轻挤压平,捏出或切出树叶形状,并用工具刻画出叶脉,捏塑法将树叶固定在树上。
3.进一步深入探索大树制作方法
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个疑惑,怎么做可以让你的树与众不同呢
学生讨论回答:改变造型
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可以改变树的姿态,(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示范)如弯腰、倾斜等。还可以突出树的特征,比如树干上的肌理变化,让你的树变得与众不同。
A看一看同龄人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呢
颜色的搭配
树叶的疏密
树枝的方向……
B大师们又能给你什么灵感呢
做上鸟窝
树干与众不同
当作人来表现……
活动5【练习】五 继续创作 造型体验
五
继续创作
造型体验
同学们又找到了这么多秘诀,现在给你一片沙漠,你能为他种一棵树,让沙漠变成绿洲吗
和你的种子说句话,将您的种子种下去吧——
创作要求:独立或合作用泥塑的方法制作一棵大树
表现出大树的优美姿态及特点。
3.提示:(1)树干粗一点,创作的大树能稳固的站立住。(2)能把树枝“向四周生长”的特点表现出来。(3)把树叶疏密特点表现出来。
活动6【导入】六 展示评价 分享收获
六
展示评价
分享收获
展示形式:学生将做好的大树托在手上举起欣赏评价,然后种到“沙漠”上。
说一说您这棵树最特别的地方,将树种到沙漠上。
感谢同学们的努力将沙漠变成了绿洲,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看着孩子们精彩的体现,听完同学大树有话对我们说了
同学们,这是我们一起努力让沙漠变成了绿洲,你能说说这哪一棵树是你做的吗 你做的大树体现了树的哪一个特点呢 你最喜欢谁的树,为什么
4.课堂小结
延伸
看着孩子们把沙漠变成了绿洲,树有话对我们说了!
“我仅仅是一棵树吗 ”
我仅仅是一棵树吗
有人说
树
是站立的人
人
是走动的树
让我们和树一样
千万条根深入地底
岁月刻画着年轮
不断学习
吸收营养
向着阳光
一圈一圈
向外长
一寸一寸
向上成长
活动7【练习】课后作业
回去画一画你喜欢的树
做一个像树一样生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