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从“神”到“人”——古希腊人文精神起源 从“囚”到“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启蒙运动从“囚”到“人”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囚”到“人”
——文艺复兴发现……威严、庄重……呆板、无动于衷……发现……颓废、精神不振……恐怖、荒淫……发现……亲情、柔情……美丽、善良…… 神学阴影笼罩下的欧洲,基督教对人的观点是: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证明肉体是罪恶的王国。上帝将人类的始祖逐出伊甸园,罚其终身劳苦。人只有抑制情欲和欢乐,忏悔错误,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恒的幸福。人本身是鄙贱的,应该消极处世,把一切寄托于来世。人是神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探思想之源——黑暗的欧洲中世纪 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探思想之源——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寻现实之源——资本主义萌芽中的意大利 背景一 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含有明显的反商意识,也连带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的倾向。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于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背景二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寻现实之源——资本主义萌芽中的意大利 1、中世纪,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障碍。
3、意大利特殊的人才结构和历史文化背景。
4、黑死病引发的社会危机和内心反省。究文艺复兴之质“文艺复兴”真是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吗?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岀来。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外衣? 伟大的简·胡斯余火未熄的骨灰被不光彩地掷入莱茵河,这是对全世界的警告:教皇体制仍然是至高无上的统治。维克里夫的尸体被官方执行人焚烧了,他告诉列斯特下的农民,枢密院和教皇还能把手伸进坟墓里。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不容其他思想传播。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究文艺复兴之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之“旗帜”——人文主义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用人性贬低神性,以人权否定神权,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体味人文主义封建教会 “神是很伟大的,人是非常渺小的,人必须听从神的摆布。”人文主义 “就人的智慧而言,人的高贵超过天神。”体味人文主义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肯定人性,重视人性封建教会:“人的幸福不在今生今世,而在飘渺的来世。”人文主义:“人的幸福就在现实生活中,人有追求幸福追求财富,歌颂爱情的权利。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同时也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享受者。”体味人文主义中世纪神学 VS 人文主义肯定人性,重视人性要求现实享乐封建教会:信仰上帝才是唯一正确的信仰,认为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视古代科学文化为“异教”。“不学无术是真正虔诚的母亲” 。崇尚科学,追求知识人文主义:“教徒中的名人,也曾隐入错误中……读所有这一类著作都要有充分的自由进行批判,而没有不加怀疑地接受的义务,否则一切研究的道路都要被阻塞,后人用以讨论语法和叙述中难题的优秀的智慧就要被剥夺。 ”走进文学世界 感悟人文主义走进文学世界 感悟人文主义给我一只绿鹅 父亲将女人形容为“祸水”、“绿鹅”是受什么观念束缚?儿子在五光十色的世界里唯独看上 “绿鹅”说明什么? 抨击禁欲主义,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的享受。走进文学世界 感悟人文主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走进艺术世界 感悟人文主义走进艺术世界 感悟人文主义评价人文主义 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
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恩格斯 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从“囚”到“人”
——宗教改革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东正教天主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第一次分裂1054年第二次分裂16世纪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 灵魂得救的途径: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进入修道院是最佳途径。 因行称义 精神束缚赎罪卷价目表 赎罪券的功能
当你购买赎罪券的银钱叮当落在箱子里,你的亲人就从炼狱的火焰中出来了。因信称义 人要释罪而得到灵魂的拯救,其前提条件就是对上帝的笃诚信仰,……对上帝致最高的崇拜。这样,上帝就……施荣耀于人,称人为”义人”,灵魂得到拯救。与上帝对话 与教皇对话 精神自由 第27条: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0条:当教皇说赦免一切惩罚时,并不真的指所有的惩罚,而仅仅是指他本人所施于人的惩罚。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世俗人变成了僧侣。
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 马克思 欧洲思想解放历程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
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
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 中世纪时期人实际上是“囚”,过渡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们冲破宗教思想的束缚,追求“以人为本”,但这一时期片面强调了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使人的自然属性得到极大体现,好比“人”的那一撇,那一捺又代表了什么呢?【课堂延伸】欢迎指正……推荐书目:
《基督教笼罩下的西欧》,安长春著。
《人的发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李平晔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
《欧洲文明十五讲》,陈乐民著。
《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赵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