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短文两篇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7 16: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 陋室铭》练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翻译下面句子:
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
⑴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⑵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短文两篇 陋室铭》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翻译下面句子:
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
⑴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⑵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惟吾德馨。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D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短文两篇 爱莲说》练习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

的高尚品质。(2分)
3、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短文两篇 爱莲说》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单单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清水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
通达事理、不趋炎附势
的高尚品质。(2分)
3、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本文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答: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莲的高洁三个形象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