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
一、按原文填空。(每题6分,共36分)
1. 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21·世纪*教育网
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2-1-c-n-j-y
3.《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4. 运用拟人手法,承上启下,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思念感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 。【来源:21cnj*y.co*m】
5.《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形成鲜明对比。
6. 《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www-2-1-cnjy-com
二、?阅读《石壕吏》回答下列问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是一首叙事诗,也具备记叙的六要素。请从诗中一一举出来。(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老妇的致词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其大意(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从“吏呼一何怒”中,能看到差吏怎样的一副嘴脸?(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的结尾写“独与老翁别”。请你用100左右的文字,把分别的场景描叙出来,并说说诗人当时怎样的感受。(12分)21教育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加黑的字。?(每个2分,共12分)???
① 国破山河在(??????? ) ② 浑欲不胜簪(??????? )???21·cn·jy·com
③ 吏呼一何怒(??????? )???????????? ④ 死者长已矣(??????? )???www.21-cn-jy.com
⑤ 请从吏夜归(??????? )???????????? ⑥ 急应河阳役(??????? )
四. 课外文段阅读:???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①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②,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③?
(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①语(yù):告诉。?? ② 王(wàng):统一天下。?? ③ 与:语气助词,无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翻译下列句子(每题5分,共10分)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cnjy.com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按原文填空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二、阅读《石壕吏》回答下列问题。1. 时间:“暮”;地点:“石壕村”;主要人物:“老妇”;事情的起因:“有吏夜捉人”;经过:“听妇前致词”;结果:“独与老翁别”。?2. 分3 层:……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 A. 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应征作战,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B. 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 C. 写老妇自请应役。?? 3. 感受到差吏一副残暴凶横的嘴脸。?? 4. (文字略)表达出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三、 ① 国都???? ② 简直??? ③ 多么???? ④ 完结???? ⑤ 跟从???? ⑥ 应征?四. 课外文段阅读:?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 用了两个事例,一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一是“为长者折枝”,说明一个人是否想有所作为,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3. 尽管孟子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其进步的倾向,但从“天下可运于掌”来看,其主要目的还是为统治阶级称霸天下服务的,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4. ①(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 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什么 原因呢?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