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17 17: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 2016.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考查范围:必修I全册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1.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古代的( )21*cnjy*com
A.宗法制??????? B.分封制??C.世袭制?????? D.皇帝制
2.“(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3.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4.公元前6世纪末,促使雅典民主制确立的执政官是( )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5.罗马法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来源:21cnj*y.co*m】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6.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 )
A.《大宪章》的颁布 B.议会制度的出现
C.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形成
7.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颁布《独立宣言》 B.建立邦联制
C.推行三权分立 D.实行总统制
8.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9.20世纪初,列强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次“亮相”是指:( )
A.八国联军侵华 B.英法联军侵华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巴黎和会
10.下列口号中,全面反映了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罢课、罢工、罢市”
11.下列哪一条约突出地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1教育网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 下列历史事件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 )
①五四运动  ②武昌起义  ③南昌起义  ④百团大战
A.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是同学在网上搜到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关键词“列宁”、“四月提纲”、“攻打冬宫”,这个历史事件应该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
14.“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这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歌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1937-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这说明抗日战争( )21*cnjy*com
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C.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D.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16.1980年8月,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7.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反映出( )
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美国依然可以独领世界
18.“人大”代表带“围脖”(“微博”的谐音)出席“两会”已很平常。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的进步,才燃起了代表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这反映了( )【出处:21教育名师】
A.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B.科技进步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民主性
19.下列两幅图代表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九二共识”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个历史事件表明中国外交(  )
A.坚定奉行友好同盟政策????????????????????????
B.力图打破西方国家封锁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21. (14分)外交与内政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前期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21cnjy.com
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一切对外交涉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构造了近代外交机构的雏形。
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的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迈出了创建使领制度的第一步。郭嵩焘在屈辱中就任驻英国大使,揭开了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序幕。
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外务部。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构,中国外交走向正规。
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专门化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
(1)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的变化。(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6分)
2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张治平在《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一书中谈到: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1)根据材料和所学,说明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设置“分权”的本质区别。(4分)
材料二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美国政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该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宪法的演变
主要内容
1954年宪法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975年宪法
取消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比过去狭小;国家依照法律在一定时期内剥夺地主、富农、反动资本家和其他坏分子的政治权利。
1982年宪法
加强民主与法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1999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依据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宪法演变进程的认识。(4分)
2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
——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
——孔庆茵 《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基本的反击”的真实目的。并简要分析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1·c·n·j·y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50年代后期开始的近半个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局面”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结束的主要原因。(5分) 答案21·世纪*教育网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B
D
C
C
D
A
C
C
A
D
B
B
C
C
B
C
D
二、非选择题:
21.
(1)从宗藩制度向近代外交制度转型;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锁国到开放;从临时性兼管机构到正式的专门机构,并开始设置驻外机构。(8分)21·cn·jy·com
(2)原因: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深;列强的要求和推动;中外联系的加强;统治者政策的调整;社会发展的要求;西学东渐;外交官的努力(6分)(只要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22.
(1)区别:古代中国是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的分工。(2分)古代雅典的“分权”是民主政治的体现。(2分) www.21-cn-jy.com
(2)特点:人民主权(主权在民),宪法至上 。4分)
原因:西方启蒙思想影响。(2分)(写继承英国宪政精神也可给2分)
(3)认识:过程曲折艰难;法治化程度不断加深。(4分)
23.
(1)真实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分)
原因: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2分)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2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www-2-1-cnjy-com
(2)影响:世界被分割成两部分;严重破坏世界和平;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状态。(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1-c-n-j-y
原因:苏联解体;(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