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期末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期末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6-19 06:38:03

文档简介

课件81张PPT。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近日点 ,远日点 。角速度:线速度:速度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轨道形状365日6时9分10秒
(1恒星年)23时56分4秒
(1恒星日)周期方向太阳地轴绕转中心公转自转快慢 150/时
(两极为0)从赤道向两极递减(1近7远)近快远慢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9月1日20时,某天文小组用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
A. 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 20时56分4秒 D. 20时3分56秒A赤道黄道黄赤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23026`N赤道23026`S返回4。什么时间段内太阳直射北半球?什么时间段内太阳直射南半球?3。什么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什么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往南移?2。5月12日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往哪里移动?23026`N赤道23026`S请读上图回答:
1。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几次?赤道上呢?南北回归线上呢?北回归线以北呢?2210北北12.22—6.226.22—12.223.21—9.239.23—3.2123026`N赤道23026`S5.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位于远日点还是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远日点较慢读右图,回答:
1。图中B点在A点的
面。
2。图中C点在A点的
面;
3。图中D点在A点的
面;
东北东北NS一、昼夜交替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地球的运动(主要是地球的自转)一个太阳日(24小时)——晨昏线太阳高度角>0°<0 °= 0 °+-0o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半圆线是晨线;
由昼半球更替到夜半球的半圆线叫昏线 。判别晨线和昏线的方法S昏
?
线
昼弧
?

晨线夜弧



线 NAB图1中,AB是 线。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四地的纬度分别为:A、 B、 C、 D、 。90oN66o34 ′N23o26 ′N0o◆地方时与时差(一)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1)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等,不同经线上地方时不相等;
(2)计算地方时,考虑的经度而不是纬度。150 ?1小时10 ?4分钟2、3、特殊的地方时:4、几个重要的时区:12点、0点、6点、18点北京:东8区120°E?中央经线伦敦:0时区?中央经线0°1、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思考:
图中B点现在的时间 。8点图中E点的地方时是 点
图中F点的地方时是 点
图中C 点的地方时是 点1206此时北京时间是 点14图中B点 点日出, 点日落,
B点夜长 小时4208日出日落计算太阳高度应用 5、如右图所示,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 点;C点的地方时是 点;A点的地方时是 点;此时北京时间是 点。12181510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②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秒。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5、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6、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某地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分钟)/4 例1、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答案:14点4分 例2、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解析:①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②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答案:110°W◆地方时与时差(二)区时计算(1)当余数< 7.5°时,时区为 N时区;
(2)当余数> 7.5°时,时区为 (N+1)时区1、已知某地经度,求其时区2、已知某地所处时区,求该时区中央经线和时区范围中央经线度数 = 时区数 * 15 °
时区范围 =(中央经线 + 7.5°)(二)区时计算3、时区差计算:同区相减,异区相加4、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所求地点区时=已知地点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如:东8区与东3区时区差:8 – 3 = 5东8区与西3区时区差:8 + 3 = 11 如:纽约时间(西5区)是3点钟的时候,北京时间是什么时候?思路:(1)先求两地时区差;
(2)再求北京时间答案:16点1、国际日界线:180o172.5oE172.5oW东十二区西十二区西边东边减1天加1天跨过日界线,日期换算:东减西加(三)日期界线2、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地方时0点钟的经线(其经度需要进行计算)读上图,完成下列问题:
(1)NA的经度为 ,NP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180°60°E22418时24时12时6时0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早、数值大、相加相减数值小、晚、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作用力: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
产生偏向的力。2、偏转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3、判别方法:
右手法则(北半球) 左手法则(南半球)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及静止的物体不偏转经典例题7第15题读右图,思考:1。太阳光线之间是什么关系?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是什么关系?3。晨昏线通过图中圆的什么地方?4。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是多大?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太阳高度发生什么变化?平行垂直圆心90度递减23o26 ′N23o26 ′S66o34 ′N66o34 ′S23026`N赤道23026`S◆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秋分)时,北半球昼 夜 ,越往北面,昼越 ,夜越 ;太阳直射
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此时北半球是 日(节气),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仔细观察并思考: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春分)时,北半球昼 夜 ,越往北面,昼越 ,夜越 ;太阳直射 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此时北半球是 日(节气),北极圈以北出现 现象
长短长短北回归线夏至长短短长南回归线冬至极夜极昼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 (昼夜长短情况),此时,晨昏线与 重合。经线昼夜平分如:读图回答问题(阴
影表示黑夜)
(1)该图是 日
的光照图
(2)此时,晨昏线圈与
某一条经线圈相重合,
其中昏线的经度是 ,
晨线的经度是 .
(3)此时,太阳直射点
在P、Q两点中的 点,
其经纬度为 。
(4)此时北京时间为 .春分或秋分60°E120°WP(0°,30°W)22点太阳直射北半球,往北走,昼变 夜变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往南走,昼变 夜变 。仔细观察并思考: 当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 当太阳直射点往南移运动时,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是 。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 夜 ;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昼 夜 。昼变长夜变短昼变长夜变短长短长短 1、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 2、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长短长短 3、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越往哪个半球走,就昼越长夜越短
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用图中字母填空解答:
?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到??????????。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到??????????。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
(4)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 到?????????? 。
(5)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的时段是从??????????? 到?????????? 。a cb dd a c dd b (广东2002年高考)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BA、① B、② C、③ D、④  4、 相同纬度地区昼长 ,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 。   5. 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 小时和 小时。   6. 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 小时。相等夜长240122、昼夜长短的计算:(1) 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昼长 = 白昼弧度数/15°(单位:小时) 。N18(2) 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昼长 = 日落时刻 — 日出时刻3、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1)晨线上是日出,昏线上是日落,计算出晨昏线上某点的地方时即可知该纬度的日出日落时间 (2)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某地一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其方法如下:日出时刻 = 12 — 1/2昼长;
日落时刻 = 12 + 1/2昼长经典例题7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的经度约为 ( )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2.该日可能在 (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3.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BAA判断下面三幅图分别代表北半球的哪三个节气?春分或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是 度,从直射点往南北两侧太阳高度
(递增、递减)?90递减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 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 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 向 递减;赤道南北两侧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北两侧南北两侧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某点离太阳直射点的距离越近,其正午太阳高度就越 ;反之,则越 。▲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某点太阳高度与其离直射点距离之间的关系大小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思考并回答: 北回归线以北的点, 月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月 日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点, 月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月 日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赤道上的点, 月 日(或 月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月 日(或 月
日)达一年中的最小值。23026`N赤道23026`SH=90° — 纬距纬距:所求点所在纬线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
线之间的纬度距离某点正午太阳高度(H)的计算公式:▲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问当北半球夏至日时,求北京(40°N)、海口(20°N)、悉尼(33°S)的正午太阳高度。解析:
北京: H =90°-纬距=90°-(40°-23°26`)
= 73°26’
海口:H =90°-(23°26`-20°)=86°34`
悉尼:H =90°-(33°+23°26`)=33°34`▲ (三)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某地一天中,太阳最高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点。由此可根据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其他地点的地方时。2、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朝向的关系 (1)日影长短: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 ;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 。
(2)日影朝向:物体在太阳直射点以南——日影朝 ;物体在太阳直射点以北——日影朝 。(或者说:一般太阳方位与日影朝向 )短长南北相反第24、25题 25.当上题中竿子的日影子最短时,地球上晨线上的纬度如下图所示。已知K在H的西南方向,则图中点H的经度是( )
A.125°E B.55°W C.120°E D.130°E 某日,一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太阳高度:在巨型圆靶(下图中的圆是以0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竿子,A1、A2、A3、A4、A5分别是秆子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的轨迹)。回答24~25题:
24.在图中以O为原点,兴趣小
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用虚线表
示),最合理的是( )
A.南1 B.南2
C.南3 D.南4BA3、太阳高度与日照面积的关系 结论:太阳高度越低,日照面积越 ,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就越 ;反之则反是。大少经典例题9的(1)、(2)题 图4-21是我国北京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经典例题9的(1)、(2)题 【Hmin即当地全年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北半球为12月22日(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南半球为6月22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4、太阳高度与楼间距(L) L= h(楼高) ×cotHmin例题: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答案:34.7 m 5 、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经典例题10的第(3)题例题:某地(120°E、30 ° N)某屋主欲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 D 北极星高度 (大于、等于、小于)北半球观测者当地的地理纬度。拓展1——北极星高度与当地地理纬度的关系等于经典例题5 北极星高度:是指北极星光线(如CD)与地平面(如AD)的夹角(如∠CDA) 当地地理纬度:是指当地与地心的连线(如DO)同赤道面的夹角(如∠ DOB)。赤道 例题:(2005年广东卷)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36°34′N, 90°E
B. 60°N, 150°E
C. 30°N, 90°E
D. 53°26′N, 150°EC经典例题5(如下)拓展2——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极昼或极夜等于互余练习12-15题 北极星光直射北极点,而春、秋分日
太阳光直射赤道,两种光线都随纬度变
化而变化,这是共性;但因地球在黄道
面上绕太阳运行,太阳光有周年回归现
象,不是永远直射赤道,这是两种光线
的差异性,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某地测得此刻北极星光与地面
的夹角为40.5°,则该地纬度为 ( )
A.40.5°N B.40.5°S
C.49.5°N D.90°N
13.这一天观测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
A.40.5° B.49.5°
C.26° D.23.5°
14.若此刻为某年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时正,则K地时间为(阴影部分为南半球) ( )
A.3月21日16时 B.9月23日18时
C.12月22日18时 D.6月22日16时ACC拓展3——太阳周日视运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拓展2——太阳升起、落下的方位与季节的关系 3、太阳直射赤道(即春秋分日)时,大部分地区太阳从 方位升起, 方位落下;正东正西经典例题9的(3)、(4)题东北西北都朝向正北习题16、17、18题 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16~18题。
16.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该地的经度是 ( )
A.100°E B.110°E
C.125°E D.130°E
18.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CBB◆四季更替(1)从天文含义看四季: 夏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 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 、太阳 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科夏两季的过渡季节。(2)从气候统计看: 一般把 三个月划分春季; 三个月划分夏季; 三个月划分秋季; 三个月划分冬季。五带的划分赤 道0023o26 ′N66o34 ′Nˊ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oN90oS23o26 ′S66o34 ′S◆五带划分五带的划分赤 道0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
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0023o26 ′N66o34 ′Nˊ90oN90oS23o26 ′S66o34 ′S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
A、热带范围变大 B、温带范围变大
C、寒带范围变小 D、与现在一样A 结论:黄赤交角变大,热带与寒带的范围 ,温带的范围 ;黄赤交角变小,热带与寒带的范围 ,温带的范围 。变大变小变大变小赤 道0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
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地球公转知识回顾◆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类型(1)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圆柱投影图斜视图极点俯视图侧视图 局部图(2)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北极圈内为极夜)圆柱投影图斜视图极点俯视图侧视图局部图 S N圆柱投影图斜视图极点俯视图侧视图 (3)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昏线与极点相交)判断下列日照图所属日期日照图的判读方法: 1、确定南、北极:在侧视图上→上北下南;在俯视图上→北逆南顺。
2、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是昼半球的中心点。
3、确定特殊点的地方时:6点、18点、12点、0点。
4、确定太阳出没时刻:某地日出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没时刻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赤道上全年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在极昼、极夜的区域则没有日出、日落现象。
5、确定昼夜长短:由晨昏线分割的同一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可以通过读经度差数进行判断。
6、确定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以直射点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或纬距)。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 右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8~11题:
8.甲地位于丁地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9.从甲地飞往丁地的最短
距离的飞行方向是:( )
A.向东北飞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
C.向西北飞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飞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先迎来新年曙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这天,北极圈上的白昼时间为:( )
A.0小时 B.6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DBBBS27.读右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l)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
)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
坐标是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
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夏至23o26′,180o晨4824BA 28.右图中G是上下两图的连接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经纬位置是 。
(2)北京时间是 月 日 时。
(3)图中B在D的 方向,C在A的 方向。
(4)写出B、D两地的昼长时间:B ,D 。
(5)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NS(23o′26N,0o)62220正南正北8小时16小时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两图中的A点是否是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2.两图是否是同一日期?熟悉各种图示的转换按照下列左图所示昼夜分布情况,在右图中用阴影作出夜半球示意图,并标明A点的位置。A作图练习作地球侧面光照图(以6月22日为例)
1.画圆
2.黄道面、赤道面(两者角度)
3.地轴:与赤道垂直
4.晨昏线:与黄道垂直
5.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6.经线 
7.自转方向
8.昼夜半球作图训练 画出北半球冬至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附带在图中标出南北极圈和地球自转方向),并简要说明理由。知识结构画太阳光照图时应注意:
1、直射点所在纬度;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3、太阳光线为平行光线;
4、夜半球表示出来;
5、标出日期。
结论六大结论:1、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2、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4、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5、哪个点离太阳直射点的距离越近,其正午太阳高角就越大。6、某地正午太阳高度(H)的计算:H=90 — 纬距3、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越往哪个半球走就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冬至日春、秋分日◆归纳小结:某日某地杆影的长短变化示意图第一行星地球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BDDAD 6-10 CCDBA 11-15 CADBC
16-20 AAADC 21-25 ADCAB二、双项选择题26-30 AD AD CD AB CD31、(1)A (2)5时 45oE 180o (3)C>B>A(0o,135oW) (4)温度太阳光线(过强紫外线)(5)①纬度低,节省燃料、发射效率高并可延长卫星寿命;②射向多、射向范围大,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卫星均可发射;③方便大型运载火箭通过海上运输;④安全,火箭各级落区都在海洋32、(1)110oW 160oE 70oE 160oE (2)夏至 (3)连接图中丙、D两点,左下区域为夜半球
(4)6月23日6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