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6.3生物的起源与进化单元检测(含解析)(新版)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生物下册6.3生物的起源与进化单元检测(含解析)(新版)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18 17:3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一、夯实基础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
A.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火山口
2.(泰安)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说明(  )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B.原始地球上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原始地球上复杂的有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3.科学家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顺序是(  )
①诞生原始生命
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③构成独立的体系
④形成有机大分子.
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4.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5.竹节虫的身体形态与竹枝十分相似,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  )
A.环境改变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上帝创造的结果
D.模仿环境的结果
二、能力提升
6.(石家庄)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
D.生命的产生过程:无机小分子合成有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聚合成有机、有机大分子形成原始生命
7.(杭州)如图是米勒实验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中甲烷、水蒸气、氢气、氨气四种气体用于横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横拟闪电
C.烧瓶中的清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8.(常州)下列关于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的单细胞动物进化为原始的无脊椎动物
B.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C.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
D.原始的爬行类进化为原始的哺乳类
9.如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
,这些物质来自于

(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

(3)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

(4)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

(5)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由
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三、课外拓展
10.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长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1.如图是三种脊椎动物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动物的呼吸器官是[
]
(2)图乙所示动物能在陆地上生活与它用
呼吸密不可分;
(3)图丙所示动物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4)根据这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特定,请你从生物生活环境推测,其进化总趋势是

四、中考链接
12.(内江)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
A.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13.(石家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一般而言,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生物化石和比较解剖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D.一般而言,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
14.(台州)针对目前滥用青霉素等抗菌药物的现象,医学界提出:“能不用药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

(2)青霉素的经常作用对细菌起了
作用,这种作用是定向的,使发生耐药变异的细菌生存下来,结果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引起药效下降。
(3)当然,药物选择口服还是注射不能一概而论,例如静脉注射较口服用药的优点之一是见效快,原因是静脉注射药物不需要经过人体的
系统而直接进入血液。
参考答案
1.C【解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B【解析】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D【解析】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②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④形成有机大分子→③构成独立的体系→①诞生原始生命。
4.B【解析】物种A比物种B出现得晚,且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由此判断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高等;由于物种B出现在较早的地层里,物种A出现在较晚的地层里,所以物种B比物种A出现得早。
5.B【解析】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竹节虫的身体形态与竹枝十分相似有利于生存,以达尔文的进化论分析,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6.B【解析】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7.D【解析】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8.B【解析】原始的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原始的两栖类进化为原始的爬行类;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所以原始的鱼类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都是由原始的爬行类进化来的。
8.(1)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火山喷发释放出的气体;(2)紫外线、雷电、高温;(3)A;(4)B、C、D;(5)非生命物质
10.D【解析】啄木鸟只有舌伸长才能捕捉到树缝内的昆虫,不是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注射抗生素之前,不是使用抗生素后才的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故蛇的四肢由于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进的习性;颈鹿具有较长的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1.(1)①;鳃;(2)肺;(3)④;肺;⑤;气囊;(4)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析】(图中甲是鱼类,乙是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D是家鸽,属于鸟类,①是鳃、②是尾鳍、③是气管、④是肺、⑤是气囊;比较以三种动物呼吸器官的结构,可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2.C【解析】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白色,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小猫的毛色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是一种变异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
13.C【解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等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一般而言,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
14.(1)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2)选择
(3)消化
【解析】(1)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发挥杀菌作用,但对人体细胞无害.从细胞结构分析,其原因是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2)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自然选择作用,这种作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3)静脉注射较口服用药的优点之一是见效快,原因是静脉注射药物不需要经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而直接进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