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19 06: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黝黑(yǒu)
炽热(chì)
稽首(qǐ)
擂鼓助威(lèi)
B.逃窜(cùan)
确凿(záo)
弄堂(nòng)
即物起兴(xìng)
C.倒坍
(tān

犷野(guǎng)
毋宁(wú)
险象迭生(dié)
D.憎恶(zēng)
木讷(nè)
绯闻(fěi)
如法炮制(pá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啜泣
震撼
共商国事
谈笑风生
B.荒谬
部署
郑重其事
利害得失
C.恻隐
家具
莫衷一是
不可名状
D.旁骛
萧索
各行其是
合辙押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庆期间,前来地下大峡谷观光的游客鳞次栉比
B.近来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C.近段时间,乐天让地萨德事件持续发酵,已引爆成为令韩国举国上下震惊的危机
D.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临沂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B.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的抽样检测力度,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D.现代人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切忌不要熬夜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2月17日,鲁南高铁临沂至曲阜段将全面开工,沿线设临沂北,费县北,蒙山,泗水南4个新建车站
B.因为雾霾严重,汽车在滨河大道上行驶时时,只能看到两侧半米以内和前方一、二米范围内的地面
C.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不知道.”他耸了耸肩膀:“这是动物学中,特别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6.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 
 》,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对科举制度进行深刻批判,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
7.《 
 》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8.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6)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8)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把下面的三个短句变换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1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阅读,会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变得美丽无比。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每一次阅读,都是开始一次神秘莫测的旅程,充满未知与喜悦; 
 , 
 , 
 ;每一次阅读,都是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大门,充满想象与期待……阅读,就是眺望丰盛生命的窗口。
 
二、阅读理解
12.古诗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①,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②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
【注释】①适:出嫁。②事适母:服侍嫡母(宗法制度下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面而不顾 
 ②数问其故 
 ③文多故不悉载 
 
(2)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孰视之
B.何陋之有
C.
辍耕之垄上
D.公将鼓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统为之饮食衰少。
②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4)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5)你认为骆统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淡定之美
付秀宏
①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宠辱不惊的心态,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没有什么比“淡定”更合适的了。沉着是人性的禅定,镇定是人格的魅力,只有淡泊一切是非非才会拥有淡定的神韵。
②淡定是一种卓尔不群的人生态度,曾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经沧海,风浪不惊,手把青秧插稻田,抬头便见水中天。这是一种修炼到极致的境界,真所谓“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③很多人急躁,心无挂碍,不断释放,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也曾经赢得一方天地,但终因打打杀杀,遍体鳞伤。而暮年一到,就如同一个人经历了一场大变故,突然噤声起来,他彻悟了一般,自言自语道:淡定是时间和心性的必修课,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还是淡定的好。
④我喜欢淡定的从容缜密,这是在眼下放过却又转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过来重视的“淡处理”。利用淡定之态,会赢得思考的时间,会拂去心智的浮尘。抖落了事物本身的外物包裹,超越情绪,打开心窗,守住内心的宁静,想办法求得世间的另一种平衡,在人生旅程中会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⑤有一次,我曾生气地指责那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个惹恼我的人,一位朋友说,是你心里不平,淡定的修为不够。他们有错,并不是大错,你的一根手指指向他们,三根手指便指向了自己。是呀,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看来,反省自己,观照内心,不是很容易能做到。淡定之态,需要忍住一时恨,赢得三天的回旋时间,想清楚是不是该动嘴、出手,即便动嘴、出手,该怎样去做,后边的事才会心有定数。少年、弟子、朋友要江湖不老,唯有相逢一笑,须知淡定是最好的积福。淡定的男人最睿智,淡定的女人最优雅。
⑥一个人做到了淡定,能掌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握得与失、取与舍之间的平衡,不因逞能和置气告别当下的生活。淡定的人,不苛求,也不虚荣,一切随缘,有原则线,但更有临界点,这样反因定力深厚,绽放出生命的更多活力和光彩。
⑦淡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丽。淡定的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人不冲动,不窝囊,淡定的人才会更幸福,才做得了大人物。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拥有如同太极拳一般的外部柔适而内力无穷的最佳运行状态。如果说勇敢之美是用生命见证灵魂的大小,那么淡定之美则是用头脑经营生命的厚度。勇敢者并非轻薄,淡定者往往深邃。
(选自2016年12月26日《襄阳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话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
,结尾得出结论﹣﹣淡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丽。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第⑤段,作者通过引述自身经历,从反面论证“淡定之态,需要忍住一时恨”的观点。
C.文章结尾告诉我们,淡定的人不冲动,不窝囊,要勇敢,淡定的人才会更幸福,才做得了大人物。
D.作者通过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来阐述道理。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2)下列不能证明“淡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丽。”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洪应明
B.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于丹
C.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
D.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3)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淡定”,淡定的人往往拥有怎样的人生姿态?(用原文回答)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棵会开花的树
①我老家的小山村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边缘,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童年的记忆里就是多沙少水。村子的前面也有一条河,可是这条河除了发洪水之外几乎常年干涸。村子里只有一眼深水井,遇到天旱,它能干到连一碗水也打不上来。多数的时候,人们吃水只能到二里多地外的一个山泉去挑水吃。
②同样是农村,住在几十里外的姥姥家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就不同了,姥姥家不是沙地,有水的地方自然不缺少绿色,再加上姥爷身体好又勤劳,姥姥家的院子不仅栽着杏树,种着黄瓜、西红柿,最令人羡慕的是姥姥家的窗前有一个大花池,从春到夏开满了鲜艳的花朵,招蜂引蝶。而妈妈所在的学校更让人向往,办公室窗前是一排高高的大熟季,开得高兴了能捧出碗大的花朵。还有学校院子里的五角枫、梧桐……每次去妈妈的学校,我总会摘各种各样的叶子带回家。
③妈妈带了花种和树苗回来,我和弟弟们都兴奋地围着观看,只有奶奶不高兴,说妈妈“净干没用的”。
④妈妈先是把树苗栽进院子里,那是一个弱弱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的、翠绿到让人不忍心碰的小树苗,细细的枝条。我们问妈妈这是什么树,妈妈说是会开花的树。因为它太弱小,怕被踩到,又怕被家里那淘气的鸡或馋嘴的猪吃掉,于是妈妈把一个破瓦盆的底子敲掉,给花树做了个房子罩在上面。接下来就带领我们姐弟砌花池。
⑤如今早已经记不得当年和弟弟抬水浇花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有多苦,只记得每到下雨的时候,都是我最快乐的节日,我会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所有能盛水的器皿都放到外面去,过后把这些雨水用来浇花。我第一个看到花池子里的花种发芽,看到它们从土里伸出了头,高兴得不得了,我不想告诉别人,想等它长高些给大家一个惊喜。事实上除了我也没人太在意这个,于是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花池边儿流连一会。
⑥奶奶虽然表现得不屑一顾,但多数的时候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都是她在照料,松土、上肥、浇水,小小的花池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先是指甲桃打了苞,接着是喇叭花张了嘴,我家的窗前竟然也飞来了蜜蜂和蝴蝶。而那株住在瓦盆里的花树也不甘寂寞,就在大家的目光都投在那些花花朵朵上的时候,它也从瓦盆里伸出小手来,一摇一摇地招手。
⑦秋天来了,那棵小树苗已在不知不觉中冲出瓦盆,亭亭地有了小树的模样。更为惊人的是,它竟在第二年的夏天开了花,成了一棵真正的花树。
⑧那个夏天,它细细的枝条上长出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米粒一样的花苞,一直含着不肯绽放,以至于让人等得失去耐心,甚至怀疑它不是花蕾而是卷在一起的树叶。终于在一个要下雨的日子,我放学后一进院子远远看到那株翠绿的小树突然脱胎换骨,除了枝干,通身的粉。我急急地跑到跟前,呀,竟然一粒粒的花蕾都张开了笑脸,灿灿地开遍了全身,这些花儿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装扮成了一棵美丽的花树。这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要知道,这是我的树我的树呀!它不仅是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棵树,而且还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呀!
⑨那一天,我一直站在那株小树下,看它在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雨中绽放,看它在雨中飘下片片细碎的雪一样的花瓣铺陈在地上,我,任凭雨水在头上身上流淌……多少年后当我读到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马上就会联想到我家的那棵花树﹣﹣“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不同的是,席慕蓉的树是开在阳光下,而我的花树只在雨中绽放。要知道,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来说很要紧,一开花就下雨的树无异“喜报”,我家的花树奶奶就叫它“报喜树”,还有人叫它“晴雨树”,天上有了云彩,人们就跑到我家的院子里看花树开没开,要是开了就不用出工了,等在家里“雨歇”。
⑩花树陪伴了我五年,到我离开老家时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这棵树已高过了墙头。这棵树弥合了我与老家的裂痕,让我对那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山村有了根的认同。如果说灯和水是我童年的两大隐痛,一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家里所有的灯不论长得什么样,但必须是亮的,不管是卧室还是客厅,从不用朦胧的光。而对于水的节俭却是刻在骨子里,哪怕去别人家做客,只要听见有水龙头没关紧的流水声,我总忍不住要冲过去给人家关上。唯有花树却是刻在我心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一直在寻找老家的那棵花树的品种,想知道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向别人描述时却又表述不清,终没有确切答案,遗憾的是至今不知它的学名。
(1)课文第①自然节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家乡的多沙少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
10
⑩段画线句“这棵树弥合了我与老家的裂痕,让我对那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山村有了根的认同”,应该怎样理解?
(3)第⑧段的“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和第⑨段的“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4)任选一个角度品析下面的语句。
我急急地跑到跟前,呀,竟然一粒粒的花蕾都张开了笑脸,灿灿地开遍了全身,这些花儿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装扮成了一棵美丽的花树。
 
三、写作表达,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16.人生旅程中,我们的心头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常有一种情感,或是快乐,或是感动,或是温暖,或是惆怅,或是惦念……这些情感总能让我们领悟,催我们进步,促我们成长。
请以“常有
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内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卷面书写:根据相关内容的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九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28分,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黝黑(yǒu)
炽热(chì)
稽首(qǐ)
擂鼓助威(lèi)
B.逃窜(cùan)
确凿(záo)
弄堂(nòng)
即物起兴(xìng)
C.倒坍
(tān

犷野(guǎng)
毋宁(wú)
险象迭生(dié)
D.憎恶(zēng)
木讷(nè)
绯闻(fěi)
如法炮制(páo)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擂鼓助威”应读作“léi

zhù
wēi”;
B.“逃窜”应读作“táo
cuàn”;
C.正确;
D.“绯闻”应读作“fēi
wén”.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啜泣
震撼
共商国事
谈笑风生
B.荒谬
部署
郑重其事
利害得失
C.恻隐
家具
莫衷一是
不可名状
D.旁骛
萧索
各行其是
合辙押韵
【考点】14: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解答】A.
错误.“共商国事“应为“共商国是“;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庆期间,前来地下大峡谷观光的游客鳞次栉比
B.近来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C.近段时间,乐天让地萨德事件持续发酵,已引爆成为令韩国举国上下震惊的危机
D.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以法
【考点】26:正确使用词语.
【分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关联词要掌握其固定搭配
【解答】A词语运用不恰当,鳞次栉比,多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而非指人多;
B词语运用不恰当,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多用于褒义,不符合语境;
C词语运用恰当;
D词语运用不恰当,追溯指逆流向河流的源头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本末
,语境中表达的是“追赶”不符合语境.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临沂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B.临沂市食品药品监督局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的抽样检测力度,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D.现代人要改变“亚健康”状态,就必须合理的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切忌不要熬夜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缺主语,“为临沂市民”之前加“这”;
B正确;
C“培养”改为“提高”;
D“切忌不要”删除其一;
故选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2月17日,鲁南高铁临沂至曲阜段将全面开工,沿线设临沂北,费县北,蒙山,泗水南4个新建车站
B.因为雾霾严重,汽车在滨河大道上行驶时时,只能看到两侧半米以内和前方一、二米范围内的地面
C.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不知道.”他耸了耸肩膀:“这是动物学中,特别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考点】56:标点符号.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解答】A项四个地点之间要用顿号;
B项“一、二”表示约数,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
C正确;
D项的冒号应为逗号;
故选C.
 
6.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 儒林外史 》,从多方面描绘士大夫的精神面貌,
对科举制度进行深刻批判,是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本题考查名著的作品、作者和人物形象.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令我们在捧腹大笑中深思人性丑陋的根源.
答案:《儒林外史》
 
7.《 论语 》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综合,解答此题要依据平时自己的积累.
【解答】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解答此类题时,要靠平时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要“博闻强记”,对作品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答案:《论语》
 
8.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段中的“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解答】根据“拷问”“押送兵”“生命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属于自己只有一次”等字眼判断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他从匪兵手中救出了被抓的红军战士朱赫来而被被关押审问的情节.
答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他(保尔 柯察金)从匪兵手中救出了被抓的红军战士朱赫来.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3)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6)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8)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雪拥蓝关马不前
(重点字:拥)
(2)山山唯落晖
(重点字:晖)
(3)鸡声茅店月
(重点字:茅)
(4)老木沧波无限悲
(重点字:沧)
(5)至今遗恨迷烟树
(重点字:遗)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濯清涟而不妖
(重点字:涟)
(8)入则无法家拂士(重点字:拂)
 
10.把下面的三个短句变换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①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②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③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考点】75:续写
补写
改写句子.
【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改写,解答此题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首先要弄清各句意,思考各分句的内在联系,然后选择得体的词语或关联词进行转换,注意语词的适当的增删,解答完后,要再读确认.
【解答】解答此题
,先读、后改、再读来完成转改写,如本题,可将①句的“事实”变化后融入②句中,③可作为连续的结果陈述到后边.
答案: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11.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阅读,会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变得美丽无比。每一次阅读,都是开始一次神秘莫测的旅程,充满未知与喜悦; 每一次阅读 , 都是启动一次魅力无穷的行走 , 充满新奇与渴望 ;每一次阅读,都是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大门,充满想象与期待……阅读,就是眺望丰盛生命的窗口。
【考点】77:仿写语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解答】找出所给句子的规律,注意语意连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每一次阅读,都是启动一次魅力无穷的行走,充满新奇与渴望.
 
二、阅读理解
12.古诗鉴赏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约客》是南宋诗人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赵师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解答】(1)本题考查意境鉴赏的能力.分析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诗句的意境,其实也就是抓住诗句中的主要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诗句所描述的画面再现出来.此题中只要围绕“时节、雨夜、池塘、蛙声”展开合理想象组织语言即可,注意,此题只要再现画面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抓住诗中关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键词语,“不来”,说明朋友没有来,作者是独自一人,再著一“闲”,就将诗人内心的“寂寞”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答案:
(1)梅子成熟的季节,在乡村的夏夜,点点雨滴敲打着屋檐.长满青草的池塘传来阵阵蛙声
(2)寂寞
参考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
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①,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②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 骆统传》)
【注释】①适:出嫁。②事适母:服侍嫡母(宗法制度下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面而不顾 回头看 ②数问其故 屡次,多次 ③文多故不悉载 全部 
(2)下列句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A.孰视之
B.何陋之有
C.
辍耕之垄上
D.公将鼓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统为之饮食衰少。
②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4)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5)你认为骆统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杀害.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自己的)饮食.他的姐姐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么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于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句意为:脸朝前不回头看.顾:回头看
②句意为:多次询问他原因.数:屡次,多次
③句意为: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悉:全部
(2)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
“见统甚哀之”,句意为:见骆统这样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很为他难过.“之”,代词,他,指代骆统.A,代词,他;B,宾语前置的标志;C,动词,到,往;D,音节助词,不译.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衰少:减少;句子翻译为: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
②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诚:果真,确实;是:这样;句子翻译为: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饥荒时骆统为了同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乡和远方的客人,自己缩减粮食,并不是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段末写他由此出了名,是因为他的母亲分发施舍.故选C.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形象.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送别母亲与饥荒时骆统为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了同乡和远方的客人,自己缩减粮食,体现了他的年少懂事,与贤德爱民.第二自然段主要写骆统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答案:
(1)①回头看
②屡次,多次
③全部(每空1分)
(2)A
(3)(①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②确实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
(4)C
(5)
年少懂事,忧国忧民,较高的军事才能.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淡定之美
付秀宏
①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宠辱不惊的心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态,没有什么比“淡定”更合适的了。沉着是人性的禅定,镇定是人格的魅力,只有淡泊一切是非非才会拥有淡定的神韵。
②淡定是一种卓尔不群的人生态度,曾经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沧海,风浪不惊,手把青秧插稻田,抬头便见水中天。这是一种修炼到极致的境界,真所谓“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③很多人急躁,心无挂碍,不断释放,也曾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经赢得一方天地,但终因打打杀杀,遍体鳞伤。而暮年一到,就如同一个人经历了一场大变故,突然噤声起来,他彻悟了一般,自言自语道:淡定是时间和心性的必修课,幸福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还是淡定的好。
④我喜欢淡定的从容缜密,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这是在眼下放过却又转过来重视的“淡处理”。利用淡定之态,会赢得思考的时间,会拂去心智的浮尘。抖落了事物本身的外物包裹,超越情绪,打开心窗,守住内心的宁静,想办法求得世间的另一种平衡,在人生旅程中会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⑤有一次,我曾生气地指责那个惹恼我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的人,一位朋友说,是你心里不平,淡定的修为不够。他们有错,并不是大错,你的一根手指指向他们,三根手指便指向了自己。是呀,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看来,反省自己,观照内心,不是很容易能做到。淡定之态,需要忍住一时恨,赢得三天的回旋时间,想清楚是不是该动嘴、出手,即便动嘴、出手,该怎样去做,后边的事才会心有定数。少年、弟子、朋友要江湖不老,唯有相逢一笑,须知淡定是最好的积福。淡定的男人最睿智,淡定的女人最优雅。
⑥一个人做到了淡定,能掌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握得与失、取与舍之间的平衡,不因逞能和置气告别当下的生活。淡定的人,不苛求,也不虚荣,一切随缘,有原则线,但更有临界点,这样反因定力深厚,绽放出生命的更多活力和光彩。
⑦淡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丽。淡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定的人不冲动,不窝囊,淡定的人才会更幸福,才做得了大人物。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拥有如同太极拳一般的外部柔适而内力无穷的最佳运行状态。如果说勇敢之美是用生命见证灵魂的大小,那么淡定之美则是用头脑经营生命的厚度。勇敢者并非轻薄,淡定者往往深邃。
(选自2016年12月26日《襄阳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章先提出话题,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
,结尾得出结论﹣﹣淡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丽。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第⑤段,作者通过引述自身经历,从反面论证“淡定之态,需要忍住一时恨”的观点。
C.文章结尾告诉我们,淡定的人不冲动,不窝囊,要勇敢,淡定的人才会更幸福,才做得了大人物。
D.作者通过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来阐述道理。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2)下列不能证明“淡定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美丽。”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D 
A.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洪应明
B.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于丹
C.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
D.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3)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淡定”,淡定的人往往拥有怎样的人生姿态?(用原文回答)
【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是一篇议论文.第一段提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出本文的论题:淡定.第二段到第六段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对论题进行论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力.根据最后一段中的“淡定的人不冲动,不窝囊,淡定的人才会更幸福,才做得了大人物.“可知,淡定与勇敢无关,是相对的两种态度.故第三项分析有误,故选C.
(2)本题考查为论点补充论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据的能力.论据应与论点紧密契合,也就是论据要能证明论点的正确.认真阅读四个选项中的句子可知,最后一项所说为诚信,与淡定无关,故选D.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根据文本中的“宠辱不惊的心态““能掌握得与失、取与舍之间的平衡,不因逞能和置气告别当下的生活““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拥有如同太极拳一般的外部柔适而内力无穷的最佳运行状态“可以作答淡定的含义.
答案:
(1)C
(2)D
(3)“淡定”即“宠辱不惊的心态”.淡定的人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能掌握得与失、取与舍之间的平衡,不因逞能和置气告别当下的生活”(或“不苛求,也不虚荣,一切随缘,有原则线,但更有临界点”),“不冲动,不窝囊”(或“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拥有如同太极拳一般的外部柔适而内力无穷的最佳运行状态”).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棵会开花的树
①我老家的小山村位于科尔沁沙地的边缘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童年的记忆里就是多沙少水。村子的前面也有一条河,可是这条河除了发洪水之外几乎常年干涸。村子里只有一眼深水井,遇到天旱,它能干到连一碗水也打不上来。多数的时候,人们吃水只能到二里多地外的一个山泉去挑水吃。
②同样是农村,住在几十里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外的姥姥家就不同了,姥姥家不是沙地,有水的地方自然不缺少绿色,再加上姥爷身体好又勤劳,姥姥家的院子不仅栽着杏树,种着黄瓜、西红柿,最令人羡慕的是姥姥家的窗前有一个大花池,从春到夏开满了鲜艳的花朵,招蜂引蝶。而妈妈所在的学校更让人向往,办公室窗前是一排高高的大熟季,开得高兴了能捧出碗大的花朵。还有学校院子里的五角枫、梧桐……每次去妈妈的学校,我总会摘各种各样的叶子带回家。
③妈妈带了花种和树苗回来,我和弟弟们都兴奋地围着观看,只有奶奶不高兴,说妈妈“净干没用的”。
④妈妈先是把树苗栽进院子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里,那是一个弱弱的、翠绿到让人不忍心碰的小树苗,细细的枝条。我们问妈妈这是什么树,妈妈说是会开花的树。因为它太弱小,怕被踩到,又怕被家里那淘气的鸡或馋嘴的猪吃掉,于是妈妈把一个破瓦盆的底子敲掉,给花树做了个房子罩在上面。接下来就带领我们姐弟砌花池。
⑤如今早已经记不得当年和弟弟抬水浇花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有多苦,只记得每到下雨的时候,都是我最快乐的节日,我会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所有能盛水的器皿都放到外面去,过后把这些雨水用来浇花。我第一个看到花池子里的花种发芽,看到它们从土里伸出了头,高兴得不得了,我不想告诉别人,想等它长高些给大家一个惊喜。事实上除了我也没人太在意这个,于是我每天上学放学都要在花池边儿流连一会。
⑥奶奶虽然表现得不屑一顾,但多数的时候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都是她在照料,松土、上肥、浇水,小小的花池渐渐地热闹了起来,先是指甲桃打了苞,接着是喇叭花张了嘴,我家的窗前竟然也飞来了蜜蜂和蝴蝶。而那株住在瓦盆里的花树也不甘寂寞,就在大家的目光都投在那些花花朵朵上的时候,它也从瓦盆里伸出小手来,一摇一摇地招手。
⑦秋天来了,那棵小树苗已在不知不觉中冲出瓦盆,亭亭地有了小树的模样。更为惊人的是,它竟在第二年的夏天开了花,成了一棵真正的花树。
⑧那个夏天,它细细的枝条上长出米粒一样的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花苞,一直含着不肯绽放,以至于让人等得失去耐心,甚至怀疑它不是花蕾而是卷在一起的树叶。终于在一个要下雨的日子,我放学后一进院子远远看到那株翠绿的小树突然脱胎换骨,除了枝干,通身的粉。我急急地跑到跟前,呀,竟然一粒粒的花蕾都张开了笑脸,灿灿地开遍了全身,这些花儿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装扮成了一棵美丽的花树。这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要知道,这是我的树我的树呀!它不仅是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棵树,而且还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呀!
⑨那一天,我一直站在那株小树下,看它在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雨中绽放,看它在雨中飘下片片细碎的雪一样的花瓣铺陈在地上,我,任凭雨水在头上身上流淌……多少年后当我读到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马上就会联想到我家的那棵花树﹣﹣“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不同的是,席慕蓉的树是开在阳光下,而我的花树只在雨中绽放。要知道,这一点对于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来说很要紧,一开花就下雨的树无异“喜报”,我家的花树奶奶就叫它“报喜树”,还有人叫它“晴雨树”,天上有了云彩,人们就跑到我家的院子里看花树开没开,要是开了就不用出工了,等在家里“雨歇”。
⑩花树陪伴了我五年,到我离开老家时这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棵树已高过了墙头。这棵树弥合了我与老家的裂痕,让我对那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山村有了根的认同。如果说灯和水是我童年的两大隐痛,一直到今天依然是这样,家里所有的灯不论长得什么样,但必须是亮的,不管是卧室还是客厅,从不用朦胧的光。而对于水的节俭却是刻在骨子里,哪怕去别人家做客,只要听见有水龙头没关紧的流水声,我总忍不住要冲过去给人家关上。唯有花树却是刻在我心上最美丽的一道风景。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一直在寻找老家的那棵花树的品种,想知道它到底叫什么名字,向别人描述时却又表述不清,终没有确切答案,遗憾的是至今不知它的学名。
(1)课文第①自然节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家乡的多沙少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第=
10
⑩段画线句“这棵树弥合了我与老家的裂痕,让我对那个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小山村有了根的认同”,应该怎样理解?
(3)第⑧段的“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和第⑨段的“我又一次忍不住流泪”,两次流泪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4)任选一个角度品析下面的语句。
我急急地跑到跟前,呀,竟然一粒粒的花蕾都张开了笑脸,灿灿地开遍了全身,这些花儿紧紧地簇拥在一起装扮成了一棵美丽的花树。
【考点】9D: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作者深情的回忆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了自己种下的和第一棵会开花,会预知天气的树.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②),叙述我的老家多沙少水,妈妈带回一棵树,我们一起将它种在院中;第二部分(③~⑨),写小树在我们一家的关爱与照料下,不断长高,在一个将要下雨的夏日午后,它开出了一树的花,我静看它在雨中绽放,心中无比的喜悦与感动;第三部分(⑩),写花树陪伴了我五年后,我离开了家乡,至今它还在我心中有抹不去的记忆,但我依旧不知它的名字.
【解答】(1)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用分析.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⑥深化作品主题.
文章在文首交代家乡的环境,很明显是为下文喜欢姥姥家有水有花,在家里种树种花,后来花树能预知天气,被称为是“报喜树”做铺垫.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
“我与老家的裂痕”,指的是家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乡多沙少水,生活不方便,让我不喜欢老家.树弥补了裂痕,指的是这棵开花的树,让我看到了家乡有希望与色彩,让我对家乡有了留恋之情.
(3)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分析.结合前后文内容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来看,第⑧段流泪,是因为看到自己种下的树终于开花,心里感到高兴,是兴奋的泪.第⑨段作者流的泪是看到诗句“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而想到家乡的开花树,这次流下的是感伤、悲悯的泪水,也是对花树,对故乡的思念的泪.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选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本句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主要抓住句中的拟人手法分析;若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可以抓住我看花时心情展开.
答案:
(1)写“家乡多沙少水”,交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为下文喜欢姥姥家有水有花,在家里种树种花做铺垫.(意近即可)
(2)家乡多沙少水,生活不方便,没有生机,“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我”不太喜欢老家.但有了这棵开花的树,让“我”看到了希望与色彩,让“我”更加留恋家乡,不能忘本.(意思对即可)
(3)泪.第⑨段作者流的泪是看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到诗句“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而想到家乡的开花树,花开得太不容易了,这次流下的是感伤、悲悯的泪水,也是思念的泪水.(意近即可)
(4)从修辞的角度: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花蕾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张开如笑脸一般,热烈喜庆,一朵挨着一朵,开满了整棵树,灿烂美丽,语言生动形象.
(言之成理即可)
从描写的角度,作者先写“我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看花时急迫的心情,再写一粒粒花,后写一树花,由点到面,层次清晰,让人感受到了花的灿烂和人的欣喜.(其他角度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三、写作表达,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16.人生旅程中,我们的心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头常有一种情感,或是快乐,或是感动,或是温暖,或是惆怅,或是惦念……这些情感总能让我们领悟,催我们进步,促我们成长。
请以“常有
在心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考点】L2:半命题作文.
【分析】该题是半命题作文,其目的是考查学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是否做一个有心人,关注自己的成长体验.这篇作文打开思路容易,想写好有点难度.
【审题立意】本题目是“常有xx在心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头”,要求写记叙文,题目中包含着记叙的要素,暗示了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应以“我”为主,写“我”的情感体验;显示了事件的性质,所写事件必须是给人带来“xx”美好体验的事件,还要写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交代清楚为什么会产生“有份xx在心头”的结果.
【思路点拨】选材可从两个角度思考: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一是自己得到亲人、师长、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爱和帮助,内心感到甜蜜;二是自己为他人提供了帮助,受到了赞扬而感到xx.
【文体选择】本题目明确要求:自定文体.但文体最好选择记叙文,难度较小.
【解答】【例文】
常有甜蜜在心头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年悄然逝去.三年的点点滴滴早已深埋在我的心底.让我最难忘怀的仍是那一刻的甜蜜.
清晨,太阳尚未完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全探出身子,半掩在云层中.夹着丝丝暖意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又是美好的一天.我踏着轻快的脚步,在清风吹拂中走进教室.
叮叮…上课铃声打断了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我的思绪,今天月考成绩就要出来了.看着抱着一叠试卷走进教室的老师,心里一阵激动.老规矩,仍是由老师将达到优秀的试卷发给那些好学生们,听着分数越来越低,却仍旧没有我的名字,我不禁变得忐忑起来.果然,没有我.看着最后被老师随意发下的试卷,上面一片鲜红,刺痛了我的双眼.抬头望向窗外,天空也不再明亮.带着些许灰暗,似乎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老师不知何时走到了我的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身旁,拿起了那张鲜红的试卷,却一言不发,在这种深深的压抑气氛中,我低下了头,静待暴风雨的来临.可是,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
我愕然抬起头,心里不知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是什么滋味.原以为老师会一顿大骂,却不想…可我却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反而感到无比的失落.老师是对我太失望了吗?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风拍打着窗户,雨一滴一滴地从玻璃上滑下,像落进了我的心里.忽然,一声闷雷在天空炸响,我恍然回神,身旁同桌善意提醒:“老师喊你去办公室.”
我一步一步地向老师的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办公室走去,心里却像一团乱麻,不知老师会如何对待我,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终于到了办公室门口,我怯怯地喊了声报告,老师却十分温和地说:“赶快进来,别被雨淋湿了.”我不由吃惊地抬起头,心里的忐忑一下子消失了.出人意料的是,没有想象中狂风暴雨般的批评指责,老师像长辈一般问起我的日常生活,像有一股暖流注入我的身体,我不由地放松下来.我开始主动和老师讲起我这次的失误,并向老师保证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老师笑了:“我相信你.”看着老师和蔼的面庞,我只觉得心里一阵甜蜜.
出了老师的办公室,暴风雨不知何时已经过去,被大雨冲洗过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我不由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
那一刻,常有甜蜜在心头.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亲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父亲离开后,儿子进屋,不一会就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卷面书写:根据相关内容的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考点】L4:材料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语段,是一个父亲和儿子的对话,我们的写作思路应该从这些句子中得出,本作文写作难度较大.
【审题立意】从“用心看世界”、“聆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听内心的声音”等角度去写,表达“很多时候,你寻找的东西就在身边”、“悠悠我心,不骄不躁”等主题,都是可以的.这个题目也在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并且进行思考和分析,可以写故事,也可以做点评,给学生思考和写作的空间很大.
【形式创新】在文章开头、结尾、揭示中心处扣题,点明中心词语,最好能把“中心词语“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这样从结构上来看调理较为清晰.
【误区指南】考生不要对材料进行改编和扩写,而是透过材料获得新的写作思路.
【文体选择】从作文的文体上来看,我们的考生既可以写成记叙文,以叙事为主.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形式创新】在形式上,可以采用日记体、书信体等.
【解答】【例文】
学会静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的是静,宁静.
静,是于喧嚣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的生活中的心灵的憩息.人们说世界太吵,世界太热闹,生活太累.何不效仿古人来寻觅一片宁静,给心灵一个憩息的港湾?晋代陶潜挥一挥衣袖,远离官场的明争暗斗,独自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然和静;王维赋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动人,爱上了这独有的宁静,于是有了“王孙自可留”.这宁静是生活的本真,是一种独善其身的修为.
静,是一种品德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是生活沉淀里头的人生独悟.禅房花木深,禅师于此静修思考,得到的是对生命的透彻认识.每每有人询问何以如此淡然,只对予简单的话语,便安静地走开,而询问者茅塞顿开.这便是静的智慧.禅师在潮起潮落的生活中独悟其真谛,以此教化浮躁的人,这就是一种品德.所以静以修身,使心似琉璃是很重要的.
静,沉静下来,能够看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得更高更远.浮生若梦,社会如此多艰,大多数人容易迷失方向,于是沉沦,得过且过.马云曾说的“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就是这个道理.大多数人,他们只懂得拼命地往前跑,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坚持,最终能走到胜利的彼岸.但是他们都见不到后天的太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尚未学会沉静下来看看周遭的风景,分析现在的处境以及适合自己的位置.由此可见,成功并不只需要奋力地拼搏,同时还得具备一分沉静.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用心观赏这一运动变化着的世界,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者不期而至的财富.
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样让自己持有一份宁静?
其实很简单.闲暇的午后
( http: /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打开窗子,看一下仿若水晶般纯蓝的天空,感受那细微微的风,然后对蓝天,微风以及自己微笑.这就是一种安静,它可以把所有的不快与压力放下,享受从心底渲染出来的宁静美.或者于庭前漫步,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或者于淡淡阳光倾泻的午后,坐在椅子上,听优美流畅的音乐…此皆宁静之法.
世界很浮躁,但是我们要把欲说还休的疲倦去掉,让心似琉璃,宁静修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