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并运用字词。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羊皮筏子的常识。
3、把握文章主旨,领会本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4、学习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精神品质,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1、领会本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2、学习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精神品质。
教学方法:
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营造气氛,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感受汹涌澎湃的气势。)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奔腾不息的黄河孕育了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黄河那汹涌澎湃的气势更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不屈向上的人格。作为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袁鹰先生的文章《筏子》,看看他笔下的黄河大水车、羊皮筏子及“黄河的主人”们是如何与黄河进行抗争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并运用字词。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羊皮筏子的常识。
三、简介作者。
作者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天涯》、《运行》、《京华小品》以及《袁鹰散文选》等。袁鹰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他的散文深含着诗的因子,充溢着诗情画意。
四、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61年,正是我们的国家的“困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三年自然灾害”。造成“困难时期”的原因,除了自然灾害,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1958年,“大跃进”的狂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热,使我们的生产不讲科学,光靠干劲,造成了浮夸风,造成了对国家经济的严重打击。作者强调“勇敢和智慧,镇定和机智”,是有针对性的。
五、了解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一种特殊的摆渡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
六、自主学习。(结合字典、注释扫除障碍)
1、生字注音。
吞噬(shì)
湍(tuān)急
艄公(shāo)
浏(liú)览
篙(gāo)子
化险为夷(yí)
胆惊心悸(jì)
如履(lǚ)平地
2、解释词语。
吞噬:吞食。
浏览:大略地看。
如履平地:像在平坦的地上走一样。履,鞋。这里作动词,走。
化险为夷: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夷,平坦。
七、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的题目是《筏子》,其内容只是为了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绍筏子这一交通工具吗?
明确:本文的题目虽为“筏子”,但本文重点是写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精神品质。
八、作业。
1、背诵课文倒数第二段。
2、文中出现的十个四字成语,请找出来,并用其中四个成语写一段话。
一泻千里
万马奔腾
风平浪静
乘风破浪
提心吊胆
目不转睛
马不停蹄
惊涛骇浪
化险为夷
如履平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领会本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
2、学习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智的精神品质。
3、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三、重点研读课文倒数第二段。
1、艄公“值得景仰和赞颂”,是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具有“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经验和判断”
的精神品质。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分析?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①“那位艄公······破浪前行。”从正面写出了艄公的勇敢、镇定、细心、老练。
②“岸上看的人······戏弄着微波。”用岸上的人的紧张与乘客的从容作比较,以乘客的大胆来衬托艄公的技艺高超。
③“黄河滚滚······胆惊心悸。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黄河,最终是为了写艄公。即把黄河的气势写得越充分,越形象,就也能衬托出艄公的技艺和勇敢、沉着、冷静的品质。
④“像突然感受到······贴着水面漂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表现羊皮筏子的体积小,承载重,行进速度快,表现危险。它与黄河的惊涛骇浪放在一起,确实是不相称的。但正是这种不相称,使得羊皮筏子的驾御者——艄公的技艺高超得到了突出和强调。换句话说,对比反差越强烈,艄公的形象就得到越大的强调。
⑤“眼前这只筏子······直射向雁滩。”用比喻写出了筏子的速度之快,再次暗写艄公的技艺高超。
⑥“他站在小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粗不细的篙子。”写渡河工具的简陋,意在说明,战胜黄河的惊涛骇浪主要靠人,更能突出艄公的经验和判断、勇敢和智慧和镇静和机智。
教师总结:
A、由艄公的表现,黄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凶险、筏子的轻小、看客的紧张、乘客的从容和工具的简陋,都能够体现和衬托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经验和判断。
B、写法:
对比衬托。
2、“化险为夷”中“化”的原因仅仅是该段中所说的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智、经验和判断”吗?
明确:“化”的原因当然不仅仅在于艄公,乘客的意志、毅力和细心也是不可缺少的。
3、该段中哪句话最为深刻?从全文来看,这句话仅仅是对艄公的赞美吗?
明确:最深刻的句子是“就凭他的勇敢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慧,镇静和机智,就凭他的经验和判断,使得小小的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化险为夷,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从全文看,这不仅是对艄公的赞美,而且是对包括乘客在内的征服自然的人类的赞美。
4、作者说“艄公应该是更值得景仰和赞颂的”,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明确:只凭天不怕地不怕的大胆冲劲是不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要战胜艰难险阻、征服自然还得靠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只有大胆镇静与小心智慧相结合,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四、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波涛汹涌的黄河及艄公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上驾驭羊皮筏子的情景,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定和机智战胜惊涛骇浪的精神,阐明了征服自然还得靠沉着、细心、机智和毅力的道理。
五、课堂练习。
(一)学以致用。
1、“啊,请你再定睛瞧一瞧吧,那上面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句中划线的语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2、文中写黄河的大、深、急,分别用哪些景象衬托?
明确:
1、不能删。划线句更能表现出人们的惊奇程度,传神地刻画了岸上的人逐个点数时的惊叹感佩之情。
2、写黄河的大,以大水车的大和筏子的小衬托:
写黄河的深,以人们害怕的心情衬托;
写黄河的急,以羊皮筏子的急行状态衬托。
(二)思维拓展。
1、黄河,亿万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早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去了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的气势。因此,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的活动高潮,请你为这一公益活动写一句广告词。
2、除了植树造林外,还有哪些措施能使黄河恢复生机?
六、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于“黄河”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