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4.2蒸腾作用》课件+视频素材(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3.4.2蒸腾作用》课件+视频素材(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19 17:05:42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什么往往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森林附近地区往往降雨较多,为什么?第二节蒸腾作用 思考:植物体吸收的大部分水分又到哪里去了呢?一、植物的蒸腾现象甲: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 壁水珠多。
乙: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 袋内壁水珠极少。 用两个干燥透明并且不漏气的塑料袋,分别套在花盆中两根大小相似的枝条上,袋口扎紧(注意不要连花盆一起套进去,只能套住茎和叶,最好在套前浇一次水),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植物的蒸腾现象讨论: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有水珠产生。想一想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是从叶片里来的。是从叶片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是从气孔散发出来的。 气孔的结构与调节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的,保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较薄。当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比内壁扩张的多,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散发出来。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细胞壁恢复原状,气孔关闭。结论: 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
为什么说水分只能从叶片的气孔中散发出来呢 ? 叶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可防止叶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说水分只能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出去。 袋内的水珠是以液体形式从气孔中流出来的呢?还是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来的呢?是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的。(二)、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1、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2、部位 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上也能少量进行。水分蒸腾示意图大气

气孔

叶肉细胞

根茎叶的导管

根毛

土壤中的水分
蒸腾作用的过程3、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导管(根茎叶中)叶肉细胞气孔大气中蒸腾量的大小由什么来控制?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探究植物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同学课下活动. 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那么,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炎热的夏天,一只手是干燥的,另一只手沾满了水,哪一只手感到凉爽?为什么? 沾满水的手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水分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意义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意义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意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由此可见,蒸腾作用不是在浪费水,而是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树下面的树荫,没有阳光照射,气温较低;另外,大树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分别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湿度和氧。思考引言中提出来的问题2、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或花草为什么要遮阴?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3、森林附近地区,往往降雨较多,这是什么原因? 所以说,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因此,大规模地植树造林是减轻干旱、调节气候的一种重要措施。我国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1、概念2、过程3、对植物生活 的意义总结1、蒸腾作用主要在……进行
A、叶片 B、茎和叶 C、叶柄和嫩茎 D、气孔A巩固练习2、移栽植物时,常摘掉几个大叶片,目的是减少植物的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A3、绿色植物白天进行的是: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D植物为什么落叶植物为什么落叶?back导航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