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剪纸欣赏
剪花娘子——库淑兰
童年
家境贫寒
随父亲逃荒要饭
6岁开始跟母亲学剪纸作
画
中年
家境越发贫苦
但仍不放弃剪
纸,坚持不懈得练习剪纸
晚年
因为一次意外坠入深沟,
昏迷几天几夜。可她一醒
来就坚持要剪纸,甚至更
痴迷剪纸了。
坚持不懈
热爱剪纸
库淑兰奶奶为什么能够剪出这些作品呀?
想一想:
她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都表现在剪纸作品里了。
想一想:库淑兰奶奶为什么能够剪出这些作品呀?
那剪纸作品中的形象与生活中的形象是一样的吗?
想一想:
仔细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
夸张
变形
概括
比一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套色剪纸
单色剪纸
找一找,你发现了哪些花纹?
1
2
3
4
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欣赏小朋友的套色剪纸作品
以动物(牛)为主题,将月牙纹、锯齿纹、圆孔等剪纸纹样,组合成形态各异的花纹,剪贴出美丽的套色剪纸。
注意:套色时注意色彩搭配。
1、颜色深浅搭配
2、色彩对比搭配
小练习:
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的运用
希望同学们,多关注生活中的民间工艺,感受她的独特的魅力!
木
雕
皮
影
泥
塑
刺
绣
吹
糖20
剪纸欣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了解有关剪纸艺术的相关内容。
2、通过对剪纸大师库淑兰的认识以及对剪纸作品的欣赏,感受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学会用基本纹样元素进行剪贴制作,并能简单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剪纸艺术的感受。
3、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体会传统艺术所表达的对生活的热爱,从而热爱生活,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几种简单形式的剪纸,对剪纸艺术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套色剪纸的了解并不深入,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归纳出剪纸中纹样的基本元素,发现纹样的组织方式,要求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剪纸艺术的独特感受,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并分析库淑兰剪纸的特点和方法,感受民间剪纸的独特魅力。
难点:学会用基本纹样元素进行剪贴制作,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民间剪纸的喜好和独特感受。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猜一猜,激发兴趣
师:出示剪纸作品。
小结:这是一件剪纸作品,是最常见剪纸形式,还想再看看其他更精彩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剪纸的世界吧。
揭示课题:剪纸欣赏
活动2【讲授】二、识大师,初步感知
1.
出示库淑兰照片,教师以一个小故事的形式简要介绍库淑兰的坎坷一生。
2.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库淑兰是怎样的一个人?(坚持不懈、生命力顽强)那她会剪出怎么样的剪纸作品呢?
3.
出示多幅库淑兰的剪纸作品。
(1)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日常物品剪纸作品)
师:对呀,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能看到。不仅如此,她还会剪出一个个故事来呢。
(1)你猜他们在做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库淑兰奶奶能够剪出这些作品?
小结:库淑兰奶奶剪纸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那我们现在去看看剪纸作品中的形象与生活中形象是一样的吗?
4、探究剪纸艺术的造型艺术处理方法。
课件展示图片和库淑兰剪纸作品《鸡》。
师:剪纸作品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剪?
师小结:头和身体等特征进行了夸张、变形、概括,形象更加简洁、概括、突出,在形象的中间部分剪贴出花纹。
总结:库淑兰奶奶仔细观察生活,将这些剪纸形象特征进行夸张、概括、变形,使之成为一个生动的剪纸作品。
活动3【练习】三、学大师,探究方法
1、欣赏库淑兰的三张剪纸作品。
2、了解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学生进行比较。
3、探究套色剪纸艺术的基本纹样元素。(学习剪纸语言)
出示剪纸作品《马》
师: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纹样呢?
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小结
4、教师演示套色剪纸
教师以动物(牛)为例,直观地演示套色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点。
活动4【练习】四、成大师,创作评价
1、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学习对比色和冷暖色搭配。
2、小练习
以动物为主题,将月牙纹、锯齿纹、小圆孔等剪纸语言,组合成形态各异的花纹,剪贴出美丽的套色剪纸。
3、教师巡回指导,套色时注意色彩搭配。
(1)颜色深浅搭配
(2)色彩对比搭配
4、展示评价
在教室黑板前布置“我们的剪纸展”
(1)学生介绍自己的剪纸及创意。
(2)当当小评委,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剪纸作品,为什么?
(3)教师点评。
活动5【测试】五、小结拓展
1.
欣赏图片——剪纸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筑的外形、服装设计……)
2.
师总结:像民间剪纸这样的民间工艺有许多,像木雕、泥塑等等。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多关注这样的民间美术,感受这些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