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0 06: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十四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吾与徐公孰美?知不如。:。1.了解《战国策》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借助语
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3.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一生著述颇丰,对保存我国古籍文献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留下了多部历史、文学名著:《战国策》《说苑》《烈女传》等。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的徐公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你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①修:②昳丽:③朝:⑤窥镜:⑥孰:长,这里指身高。光艳美丽。早晨。照镜子。谁。④服:穿戴。⑦甚:⑧及:极。比得上。重点词语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②美:漂亮。③旦日:④孰:明天。这里指第二天。谁。①不自信:不相信自己。⑤不若: 不如。重点词语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远远地不如。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以我为美,是因为偏爱我;妾以我为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以我为美,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①孰:远远地不如。④私:②弗如远甚:同“熟”,仔细。偏爱,动词。③美我 :以我为美。重点词语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于是邹忌上朝廷去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妃子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②以:以为,认为。③方:④左右:古代称面积的用语。国王旁边的近臣。①诚知:确实知道。⑤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⑥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重点词语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合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①善:好。②面刺:当面指责。④市朝:公共场合。③谤讥:批评议论。⑤闻:使……听到。重点词语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门口和院子里像个闹市;几个月后,不时才有人偶尔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赵、韩、魏四国听说了这件事,都来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①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②时时而间进:③期年:有时候,偶
尔有人进谏。满一年。⑤战胜于
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
国)。意思是内政
修明,不须用兵,
就能战胜敌国。④皆朝于齐:都到齐国来朝
见(齐王),
这是表示尊重
齐国。重点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方位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美。哪一个美?美。 课文中主要是通过语言对话刻画了邹忌和齐王这两个人物形象。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第1段:进谏的缘起。
第2段:进谏的内容。
第3段:进谏的结果。邹忌齐王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
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
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
明其感彩。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由衷地赞美,口气亦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感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
的态度如何? 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妻私我
妾畏我
客求我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家事喻国事王之蔽甚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比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6.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
邹忌(进谏者):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面刺上赏三变门庭若市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上书谤讥中赏下赏时时间进欲言无可进皆





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 生活小事 国家大事 见邹忌齐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王之蔽甚矣 受

推及 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
却不同于邹忌,请想一想:本文给你什么启示?
(1)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
(2)屈原劝楚怀王联齐抗秦而被放逐;
(3)伍子胥劝夫差不要轻信勾践而被杀;
(4)白居易因直言相谏被贬为江州司马。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总之,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的尊严,这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你掌握劝说的艺术了吗?请做如下尝试:
(1)劝说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劝说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劝说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 (4)劝说上级领导注意环保。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