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北极星定义:方向:自转周期: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15°每小时
(南北两极除外)
线速度: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极为0;
同纬度,线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2009年1月底前完成建站任务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我国南极内陆察站的位置确定为:80°25′01″S,77°06′58″E。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南极昆仑站是我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预计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实现了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1.南极洲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2.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年变化很大,其覆盖面积最大的月份应为( ) A.2~3月 B.8~9月 C.11~12月 D.6~7月 3.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你解释原因。 。
4. 昆仑站与长城站相比,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 。
5 . 在昆仑站设天文站的优势是: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
C.空气稀薄、干燥 D .海拔高,离太阳近(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CKD弧线中属昏线的是 。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晨昏线(1)分类及确定方法地球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经过它后由黑夜进入白天
日出地球上的点随着地球自转,经过它后由白天进入黑夜
日落A图中为晨线;
B图中为昏线;
C图上半部分为昏线,下半部分为晨线;
D图上半部分为晨线,下半部分为昏线。(2)画法1)垂直于太阳光线平分赤道;
2)侧视图中,经常画成一条直线,俯视图中有时画成一条过极点的直线,有时画成与某一纬线圈相切的弧线;
3)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平分;夏、冬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3)晨昏线应用1)晨昏线与太阳高度2)晨昏线与时间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白天,太阳高度角大于0度;黑夜,太阳高度角小于0度。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00;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3)晨昏线与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 晨线即日出,昏线即日落,故晨线至昏线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当地的昼长。 (二)地方时 1.地方时
以太阳“东升西落”为标准,在同纬度地区,相邻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
? (1)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称为地方时
(2)在同一瞬时,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时刻都不同。
(3)根据两地的经度差,进行地方时计算。
(4)根据两地地方时之差,换算两地经度差。?
(5)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2.区时及其应用
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1)已知经度求时区
(2)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172.5oE 180o 172.5oW 东12区西12区
特点:A、两侧日期要变更
B、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水平运动的物体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对风向、洋流、河流的流动影响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
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B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及其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轨道面叫黄道面速度: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方向:自西向东周期:365天6时9分——1恒星年地球公转的规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23、5°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1) 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能达到的最南、最北的纬度,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 2)极圈是极昼、极夜最大范围的界限,极圈度数等于90-黄赤交角的度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太阳光(夏至)太阳光(春秋分)太阳光(冬至)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其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北极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整个北极都为极昼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北半球夜长昼短,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北极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整个北极都为极夜
1.6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及其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即为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H最大北半球H最小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两分日:H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能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五带划分示意图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有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无阳光直射日照图判读 1. 确定晨昏线 2. 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特例除外)。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
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
(或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3. 季节或日期的确定 4.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①太阳直射经线的确定:地方时12时的经线。 ②直射纬线的确定:利用晨昏线相切的纬度计算:直射纬度=90°-相切纬度利用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5. 时间的确定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经度差1°时间相差4分钟。6.确定太阳出没时刻??? 某地日出时刻,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刻;日落时刻为该点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刻 (1)A点在B点的__________方向,A点正值__________季,A点夜长__________小时。(2)B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B点地方时是__________点,B点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4)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 。(2)图中AEC表示????????? 线,图中所示地区是????????? 季。(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时,B??????? 时,C??????? 时,D?????? 时。(4)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E地昼长????????? 小时。(5)此时????????? 半球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6)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 风。地方时计算: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地方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0/时说明:
1、式中+号使用说明:所求地在已知地之东,取“+”,在已知地西用“—”。
2、经度差计算:两地同为东经或西经,大数—小数
一地为东经,另一地为西经,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