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1.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的是( )
A.马拉松 B.跳水C.击剑 D.体操
【解析】 跳水、击剑、体操的比赛成绩,都与运动员的动作有重要的关联,其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视为质点,对马拉松比赛只关心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与运动员的形状无关.所以,马拉松运动员可以视为质点.选A.
【答案】 A
2.(多选)下列情况的物体,哪些可看做质点( )
A.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
B.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其箱高的中点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在地面上滑动
C.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是多少
D.研究钟表时针的转动情况
【解析】 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可忽略不计,该物体就可看做质点.B项中箱子、C项中的地球虽大,但对于研究的问题其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所以能看做质点.D项中钟表转动的时针不能看做质点.A项中转动的箱子,不能视为质点.
【答案】 BC
3.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的通信,人类发射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如图1 1 13所示,同步通信卫星位于距地面大约36
000
km的高空,则( )
图1 1 13
A.以地面为参考系同步卫星静止
B.以太阳为参考系同步卫星静止
C.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
D.同步卫星相对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是运动的【解析】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A正确,D错误;若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则是运动的,B错误;C选项没有选定参考系,不能确定其运动情况,C错误.
【答案】 A
4.观察下面的漫画,图1 1 14中司机说乘车人“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他运动得“真快”.关于司机和小女孩对乘车人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 )
图1 1 14
A.地面、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地面
D.汽车、汽车
【解析】 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5.(多选)高一(5)班上午第一节课上化学,第二节课上英语,若每节课为40
min,课间为10
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相同
B.英语课和化学课的时间相同
C.化学课的末时刻即是英语课初时刻
D.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时间
【解析】 英语课和化学课起、止时刻不同,相差50
min,A错;英语课和化学课都是用时40
min,时间相同,B对;化学课的末时刻比英语课的初时刻早10
min,C错;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10
min,是时间,D对.【答案】 BD
6.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解析】 画时间轴如图所示,
5
s时指的是5
s末这一时刻,5
s内指的是0~5
s这一段时间,第5
s内指的是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第4
s末和第5
s初是同一时刻.故选B.
【答案】 B
7.出租车载丁丁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1 1 15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
图1 1 15
A.6.3
km,0
B.6.3
km,6.3
km
C.0,6.3
km
D.0,0
【答案】 A
8.如图1 1 16所示,某同学沿图示路径从开阳桥出发,经西单到达王府井.从开阳桥到西单的距离为4
km,从西单到王府井的距离为3
km,两段路线相互垂直.整个过程中,该同学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
图1 1 16
A.7
km 7
km
B.5
km 5
km
C.7
km 5
km
D.5
km 7
km
【解析】 全过程的位移是由开阳桥指向王府井的有向线段,由直角三角形的特点不难得出,位移方向为北偏东37°,大小为5
km,而路程等于两个阶段的路程之和为7
km.
【答案】 D
9.如图1 1 17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艘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图1 1 17A.A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A船肯定是静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B船可能是静止的
【解析】 从河岸上的旗帜的摆动方向,可以判断风向右吹,由此可以判断B船一定向右运动且比风速快;A船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还有可能向右运动,但是比风速慢.
【答案】 C
10.如图1 1 18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图1 1 18A.πR
B.2R
C.2πR
D.R
【解析】 如图所示.
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的过程中,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位移大小为x==R,选项D正确.
【答案】 D
11.一个人晨练,按如图1 1 19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走到D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
图1 1 19
【解析】 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与半径为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的圆周长的,即2πR+2π·-·2πR=πR.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R,方向由A指向D,即东南方向.
【答案】 πR R 东南方向
12.如图1 1 20为400
m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DA是半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A点为200
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
图1 1 20
(1)200
m赛跑的路程和位移;
(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的路程和位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1)在200
m赛跑中,200
m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
位移是从起点A指向终点C的有向线段,因BC是半圆弧,则直径d=
m≈63.7
m,故位移的大小=≈118.6
m,方向由A指向C.
(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路程是
s=+=100
m+50
m=150
m;
位移的大小
=
≈135.6
m
方向由A指向P.
【答案】 (1)200
m 118.6
m,方向由A指向C
(2)150
m 135.6
m,方向由A指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