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相同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
C.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一定相同
【解析】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前者具有方向,无法比较两者是否相同,A错;匀速直线运动是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B错;相等的时间内路程相等,但是位移不一定相等,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错,D正确.
【答案】 D
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从经过“200
m”路标开始计时,第5
s末经过“300
m”路标,第10
s末经过“400
m”路标,第15
s末经过“500
m”路标,则这辆汽车(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 汽车在前5
s内位移为300
m-200
m=100
m,第二个5
s内位移为400
m-300
m=100
m,第3个5
s内位移为500
m-400
m=100
m,在连续三个相等时间内(5
s)内位移相等,此运动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但也不能说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每个5
s内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 C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
【解析】 速度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即运动快慢的物理量,A、B错,C对;位置的变化是位移,不是路程,D错.
【答案】 C
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某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若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若物体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D.物体通过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
m/s
【解析】 无论匀速还是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一定为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A正确.B中若变速运动,1
s末的速度和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等,因此B错.10
s内的平均速度和其中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等,因此位移不一定是5
m,故C错.物体通过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和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为一半的关系,故D错.
【答案】 A
5.(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v=,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s成正比,与运动的时间t成反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s和时间t都无关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解析】 v=是计算速度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选项C正确;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度可用位移s除以时间t,并不是说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选项A错误,B正确;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方向,选项D正确.
【答案】 BCD
6.为了传递信息,周朝设立了邮驿制度,宋朝增设“急递铺”,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金牌”一昼夜行500里(1里=500
m),每到一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则金牌的平均速度( )
A.与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相当
B.与成年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C.与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速度相当
D.与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相当
【解析】 金牌的平均速度v==
km/h≈10
km/h,可见与成年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当.
【答案】 B
7.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0.1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 2 2所示,则拍照全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图1 2 2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解析】 由照片图示可知时间为0.3
s内,小球的位移为(6-1)
cm=5
cm,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0.17
m/s.
【答案】 C
8.短跑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前5
s内的位移为45
m,接下来经5
s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1.5
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
A.9
m/s
B.11
m/s
C.10
m/s
D.11.5
m/s
【解析】 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不同的时刻运动快慢不同,但全程的平均速度=.由此可求得==10
m/s,故C正确.
【答案】 C
9.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
m/s,v2=15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3.75
m/s
B.12.5
m/s
C.12
m/s
D.11.75
m/s
【解析】 设整个过程的位移为2
s,t1=,t2=,由=得===12
m/s.
【答案】 C
10.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
【解析】 由题可知,球上升h又落回抛出点,则球的路程为s=h+h=2h,位移为0,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11.若在某次海上军事演习中,一艘驱逐舰以90
km/h的速度追赶在它前面120
km处正向同方向匀速航行的航空母舰,驱逐舰总共追赶了270
km才赶上,则航空母舰的航速为多大?
【解析】 根据追赶过程中驱逐舰的位移和速度,可求得追赶过程所用的时间t==3
h
追赶过程中,航空母舰的位移
x2=x1-120
km=150
km
所以,航空母舰的速度:v==50
km/h
【答案】 50
km/h
12.用飞机进行航空测量,飞机保持在离地面500
m的高度上匀速巡航,速度大小为400
km/h.飞机上测量仪器可在120°视角范围内测量,如图1 2 3所示.试计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有多大?(tan
60°=1.7)
图1 2 3
【解析】 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矩形面积,它的长度为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距离
x=vt=400
km/h×1
h=400
km
如图所示,由三角形知识可知矩形的宽
l=2htan
60°=2×500
m×1.7=1.7
km
由此可得飞机每小时测量的覆盖面积为
400
km×1.7
km=680
km2.
【答案】 680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