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分层测评(一) 时评两篇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 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这里属望文生义。②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使用正确。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使用正确。⑤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盾。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使用正确。【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解析】 A项,“充满”与“辩证法”搭配不当。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句式杂糅,“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答案】 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________。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________。朝着既定目标前进,________。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解析】 第一条横线处,①和②选项有关联词的区别,语境强调的是悲观人的片面性和悲观性,所以选②更合适,“只”有排他性。第二条横线处,③和④选项只有语序的差别,③中的“它”指代上文的“机会”,使陈述的主体一致,并与后文形成顺承关系;第三条横线处,⑤和⑥选项中,“发挥潜能”是“发现机会的存在”的前提,所以选⑥。
【答案】 D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0字左右。
画面内容:
漫画寓意: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紧扣两个方面:①月饼的包装盒很漂亮、很大;②关注漫画中所注的文字。然后,图文结合,揣摩所隐含的指向性观点。
【答案】 (画面内容)高大的月饼包装盒和愁眉苦脸的小月饼形成对比。下方是“月饼诉苦”的内容,右上方是落款。
(漫画寓意)过度包装要不得。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马海燕)近期,中国多地传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其中,北京市《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2016年起语文学科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学科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并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这个消息出来后,社会反响巨大,据网上投票统计,大多数人赞成,也有不少人反对。
你对北京市《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有什么样的看法?请说明理由。不少于40字。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赞成也可反对。赞成可从英语的功能、并非否定英语的重要性方面作答。不赞成可从英语为世界性语言,有利于改革开放等方面作答。
【答案】 (示例一)赞成。首先,英语的功能是使用,将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一道道标准化试题,纯属“纸上谈
兵”。其次,改革并非否定英语的重要性。英语考试改革,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的积弊。降低英语分值权重,同时提高语文分值权重,就是通过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来缓解英语占用过多教学资源的现状,让各学科教学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示例二)不赞成。全球每年新增的知识和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以英语为载体。英语也是全球最通行的世界性语言。在全球化不断深化,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6.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语句,各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线句相同。
冰冷和肤浅未必不是一种美。雪山冰冷,但她有着别具一格的晶莹美;①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愿意欣赏冰冷背后的皎洁,你就能够与一窗的月光交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话主要围绕着第一句展开,写雪山“冰冷”,下面可联系小溪“肤浅”,后面的内容只要与前文画线处的句式相扣即可。
【答案】 ①小溪肤浅 但她有着超凡脱俗的清秀美 ②只要你期望品味肤浅背后的热情 你就能够与满眼的春色融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为何“著名”多“名著”少
韩志君
当下,我们中国的电影、电视剧的创作、生产数量出现“井喷”,其中有精品,也有平庸之作,还有不少属于“豆腐渣工程”。导演吴天明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尖锐地提出:“现在我们到处都是著名导演、著名编剧、著名演员,可名著在哪儿呢?”
文学艺术作品的价值,常常就表现在它是拷问人心的深度和触碰生活的硬度上,特别是表现在它所达到的人民性的高度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来进行创作,就是要提倡“有血痕无墨痕”的佳作,摒弃“有墨痕无血痕”的赝品。我们应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拉近银幕、荧屏与观众的距离,让我们的作品与广大的中国观众贴心、碰心。我们的国家正进行着伟大的社会变革,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太阳很亮,但有些角落又很暗;前行的大潮激流勇进,但同时又有各式各样的沉滓泛起;真与假同在,善与恶并行,美与丑互映;我们的人民,激情澎湃地创造着历史,同时也背负着历史的重负……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有责任表现这一切,要自觉地贴近、逼近乃至溶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活动中,以他们真实的生活为中心,勇敢地抨击假恶丑,大力地弘扬真善美。
但是,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进行艺术创作,强调努力让作品引起广大观众共鸣,与以媚俗的方式迎合观众不是一码事,与“娱乐至死”更不是一码事。娱乐,是文艺作品的重要品格之一,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一切意识形态最显著的标志。但娱乐,并非是文艺作品唯一的和全部的品格。
应当指出的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并不排斥像鲁迅先生那样以笔作为解剖刀,深刻剖析我们的“国民劣根性”。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歪风邪气不仅泛滥于官场、商场,也风靡于民间。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同样也是复杂的矛盾统一体。他们身上,同样也有人性的落后面,也有精神的痼疾,也有鲁迅先生所说的那种“国民劣根性”的东西。倘若一写到或一拍到他们,就只是一味地同情与赞许,那也不是很可取的。我个人认为,现在我们在表现官场和商场时,作品并不缺少批判的锋芒,但在表现底层人们的时候,往往凝视多于审视,同情多于解剖,甚至只有凝视没有审视只有同情没有解剖。这,会减弱作品的现实品格和现实主义力量。
还应当指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就要摒弃“恶劣的个性化”和过分的“边缘化”的创作。艺术家,在相同的道路上各自失败,在不同的道路上各自成功。没有艺术个性,不敢领新标异,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但艺术个性和领新标异,与“恶劣的个性化”和过分的“边缘化”是两码事。我们在创作中,需要有老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常醒的理解力”,需要关注“人类共同的认知”。早些时候,我读到艾斯特哈兹·彼得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在评价皮娜·鲍什的表演时说过:“把脸埋进洋葱里,自然会哭泣。艺术的问题在于:如何将私人的体验与感受转化为共同的认知,如何将个人的哭泣(或对哭泣的模仿)转化为舞台上的哭泣和观众的哭泣。在台上真正地去哭还不够,诚实仅仅是个起点……”历史的发展方向,不取决于少数杰出人物的意志,同样也不取决于个别和少数平民百姓的意志,它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合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只有在作品中“将私人的体验与感受”转化为“人类共同的认知”,才有可能在真正的意义上征服观众并与观众心灵相通。
综上所述,我们在电影、电视剧的创作中既要有平民情怀,又要有艺术家的良知。一个成熟的作家和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立场和价值判断,进而确定作品与生活现实的关系、作品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我一向认为,没有文学支撑的导演是走不远的,没有理论支撑的作家和编剧也是走不远的。艺术创作是一场马拉松竞赛。时间,唯有时间,才是文学艺术作品最权威最公正的评论家。
(选自《新华文摘》)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一部文艺作品,只有在拷问人心的深度和触碰生活的硬度上有所反映,才能体现其价值。
B.作为文学艺术创作者,不但有责任表现真善美,还有责任表现假恶丑。
C.现今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一味表现甚至扩大生活于底层的人们的优点,表露自己的同情和赞许,这样的作品没有可取之处。
D.对于电影导演而言,拍摄技术和技巧永远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文学素养的高低并不会太影响一个导演的创作生命。
E.艺术家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立场和价值判断,就难以确定作品与生活现实的关系、作品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解析】 A项,原文中是“常常”,选项将原文绝对化了。C项,原文中是“那也不是很可取的”,并没有完全否定同情底层人们的作品。D项,在原文中是“没有文学支撑的导演是走不远的”,显然点明了文学素养对于导演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答案】 BE
8.请你列出“著名”多而“名著”少的原因。不少于三条。
【解析】 可从“有墨痕无血痕”的作品、媚俗方式、创作体验等方面筛选相关信息,整合作答。
【答案】 (1)“有墨痕无血痕”的作品大大多于“有血痕无墨痕”的作品;(2)为引起观众共鸣,以“娱乐至死”指导创作,以媚欲的方式迎合观众;(3)创作者高扬私人体验与感受,忽视对人类共同认知的表达。
9.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相同的道路”和“不同的道路”?
【解析】 第6段“没有艺术个性,不敢领新标异,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这句话,即是对画线句子含意的解释。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相同的道路”即是指模拟,“不同的道路”乃是强调个性化创作。
【答案】 (1)“相同的道路”是指艺术家创作时一味模拟,缺乏创新,没有自己的艺术个性。(2)“不同的道路”指艺术家的创作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摒弃了抄袭和模拟。
10.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其作品以取材于人民、思想深刻著称,请以《祝福》为例,依据文意,分析鲁迅是怎样“以人民为中心进行艺术创作”的?
【答案】 (1)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就是要提倡“有血痕无墨痕”的佳作,摒弃“有墨痕无血痕”的赝品。鲁迅先生的《祝福》,以其批判礼教的深刻性,成为文学史上掷地有声的佳作。
(2)以人民为中心进行艺术创作,就要自觉地贴近、逼近乃至溶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活动,以他们真实的生活为中心,勇敢地抨击假恶丑,大力地弘扬真善美。《祝福》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祥林嫂的故事,表现了底层人民备受礼教摧残和压迫的现实,抨击了封建礼教的丑恶、残酷。
(3)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进行艺术创作,就需要让作品引起广大观众共鸣,摒弃媚俗和有意迎合观众的创作态度。《祝福》通过祥林嫂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激起了读者对礼教吃人本质的痛恨,对底层妇女的同情。学业分层测评(三) 呼唤生命教育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__①__不要依赖译文。__②__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__③__肯动脑筋,__④__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__⑤__,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__⑥__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解析】 本题从填关联词、副词等虚词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综合运用确认法和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答案。结合整个文段看,①处不能填“一定”,排除C项;③处是假设,填“如果”,这样就可以排除D项。再向下验证一下,④处表并列,填“而且”或“并且”,⑤处与③处的“如果”呼应,填“那么”。如此就可以确定答案为A。【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曾经如日中天的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涉嫌故意侵犯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6亿元的“天价罚单”。
B.从我国刚刚兴起的手机抢红包之事来看,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还改变了传统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比如拉家常的时间被抢红包挤去了。
C.本届斯诺克世锦赛继续进行,在首轮的一场比赛中,对阵双方为丁俊晖与伯内特。最终,他凭借出色的状态,以10∶2的总比分横扫对手成功晋级。D.随着中国央行降息,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正在冒更大的风险以提高回报率,促使国际评级机构惠普对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发出了风险传染的警告。
【解析】 A项,结构混乱,“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2.6亿元的‘天价罚单’”偷换了主语;B项,成分残缺,“从……来看”淹没了主语,应删除;C项,表意不明,“他”指代不明。【答案】 D
3.下面一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只要说及梧桐,人们总会冠以“法国”之称。
②原来,梧桐生长于中国云南,因曾移栽于法租界内,故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
③八年前,我在德国、法国、比利时,那满街的梧桐树,让我在一个个陌生之地似乎找到了唯一熟悉的感觉。
④这意外的惊喜,让我这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⑤然而,欧洲的朋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梧桐”。
⑥尔后,梧桐被带到法国种植,法国人以至全欧洲人皆称之为“中国梧桐”。
A.③⑤②④①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①③⑤②⑥④
D.①⑤③④②⑥
【解析】 根据衔接词语“然而”“原来”“尔后”“这”等即可判断。
【答案】 C
4.仿写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一个类似的句子,不超过30字。
例句: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答案】 (示例)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假如生命是花,不要华而不实,要无怨无悔地为大地献出自己的一丝芬芳。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__①__,不分男女老幼,不管地位高低。目前,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成因并无定论,一般人都觉得抑郁症只是心理原因造成的,哈佛医学专家则认为,__②__,包括大脑对于心境的错误调节、基因易损性、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和药物使用问题等。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抑郁症不单纯是__③__,还和某些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
①
②
③
【答案】 ①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 ②抑郁症的成因有很多 ③心理问题
6.阅读下面的图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
(2)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简明、得体、准确等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拟写标题要扣住漫画内容,语言要简洁。能比较理性地表达观点并做简要分析。或者立足于对现象的本质、危害和解决的办法发表看法,如讲到特权、走后门等现象,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标题:拼爹
(2)看法:①我认为求职者(或大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最有利于就业(求职)的因素,而非父母和亲戚的帮助。(认同与否)
②“拼爹”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拼爹”其实拼的是权,是钱,是不为多数人所享有的资源。(本质)
③“拼爹”现象会破坏社会的公平法则,催生出权力寻租(即通常所说的权物交易、权钱交易等等)的贪腐机会。(危害)
④堵塞“拼爹”空间,能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起点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的更多可能和机会。(解决办法与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纯朴的嗜血者
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草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
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水浒》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托出了一个“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山入伙,无论哪个梁山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
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了。他疾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来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脑袋掉了碗大个疤”,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梁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C.李逵既疾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
E.纯朴和嗜血在李逵身上奇怪地统一起来的原因是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
【解析】 A项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这一信息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所说的“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梁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而文中并没有提及其他梁山好汉的嗜血行为。D项中提及作者最终提及的观点,这应该是“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答案】 CE
8.对文中“纯朴”应如何理解?
【答案】 指活得洒脱奔放、坦荡率真、无牵无挂,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全无心机。
9.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②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③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
10.“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案】 ①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②反对滥用暴力。③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学业分层测评(二) 论“雅而不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奖”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②上级领导要具备高素质、高能力,才能做出更科学、更合理地决策,树立好的榜样,从而使基层干部上行下效,为转变作风提供动力和压力。
③数天前,孙艺在万般无奈之下卖光了中国中车的股票,她50余万元的积蓄也化为乌有,这位有着20多年股龄的老股民,被波动的股市折磨得心劳日拙。
④杨老师在职工微信群里对校长进行批评,校长对杨老师做出停职停薪的处罚,并让全体老师表决,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⑤经过历时半年的缜密侦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侦破一起涉嫌徇私舞弊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滥用职权案件。
⑥当前,“打虎拍蝇”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腐败和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不是一得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解析】 本题从误用褒贬、谦敬错位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①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使用正确。②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此处贬义褒用。不合语境。③心劳日拙: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此处不合语境。④假公济私:指假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词义轻,所做之事不一定触犯法律。此处使用正确。⑤徇私舞弊:指为了私利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词义重,所做之事触犯法律。此处使用正确。⑥一得之功:一点儿微小的成绩。谦词,不合语境。
【答案】 B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对重点省份的流感防控工作予以指导。
B.《江南style》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鸟叔的舞步契合了部分人慌张浮躁的心理特点,更主要的是由于对那种拜金主义及暴发的生活方式的反思而形成的。
C.在电影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对历史的追问,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使《一九四二》成为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D.美国总统奥巴马14日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副总统拜登已向他提交了控枪对策建议,他本周将把这一控枪对策公之于众。
【解析】 A项,“分析、研判和监测”语序不当,应改为“监测、分析、研判”。B项,成分赘余,应删去“而形成的”;D项,指意不明,第二个“他”代指奥巴马还是拜登,指意不明。
【答案】 C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解析】 解答关键要注意横线前后的语义衔接,同时要关注横线后的标点符号提示的总分关系。根据第一横线前的“欲望”一词,与⑤中的“超出生存需求”相照应,可知第一横线处应接⑤。排除A、B两项;接着,可从“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三个关键词入手,可知第二横线处应填③,最后一横线处应填①,排除C。
【答案】 D
4.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其中现象的看法。
近年来,一些高雅的艺术门票价格高得吓人,看一场演出动辄数百元、上千元,甚至更多。居高不下的票价把普通的百姓挡在了剧场门外。高雅艺术成了高价艺术乃至天价艺术,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
【解析】 答题时要抓住“高雅的艺术为何要卖出天价门票”这一问题展开,从题干中“门票价格高得吓人,看一场演出动辄数百元、上千元,甚至更多”的角度看,应从“金钱观念”来分析,要答出“高雅艺术成了高价艺术乃至天价艺术,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答案】 高雅的艺术为何要卖出天价门票?很大程度上是金钱观念在作祟。有人认为,一流的艺术就应该有一流的市场,这样才符合市场规律。殊不知只有那种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些远离群众、只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即使再高雅也不可能有普适性、广泛性、群众性,其艺术生命必将迅速终结,难以长久。
5.按照下列句意,补写出相关的语句,构成排比句。
真正的高雅未必就是生活富足的人们的专利,未必就是衣着光鲜华丽,衣香鬓影,珠宝首饰,举止翩翩。也许只是一位乡下姑娘的朴实善良,也许只是________________;也许只是________________,也许只是________________。高雅只是寓于平凡生活中的一种态度。【解析】 这实际上是一道仿写题,首先找出仿写的依据“一位乡下姑娘的朴实善良”,然后再根据句意“高雅未必就是生活富足的人们的专利”,然后确定仿写的内容应该是选取平凡的事物。
【答案】 (示例)一位老人豁达的微笑 一个关注弱者的眼神 一双充满爱心的手
6.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表总体为“中国梦演讲赛”赛事组织的流程图,涉及各类工作及各项要求,只要理清树形图的结构,就不难读懂图意。表述时要注意内在逻辑关系。
【答案】 示例:“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即只有了解和把握儒学传统,阐述其当代价值才有可能。在我看来,目前儒学界对于儒学传统的揭示和呈现,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哪些儒家学者足以代表儒学传统。这是个老问题。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大概在此时就产生这个问题了,即谁最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学传统?唐代韩愈提出“道统”说,是对这一问题系统而明确的回答。他编撰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孟的“道统”,并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接过韩愈的“道统”说,但把韩愈撇开,声称他们是直接继承孔孟道统的。从“五四”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现代新儒家,直至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到如今的海外新儒家,大体上是赞同“道统”说的。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是按照“道统”说的精神来阐释儒学传统的。近十几年来,随着现代新儒学日渐成为“显学”,他们对儒学传统的阐释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应当说,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因为儒学传统的全部并非如此,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杜国庠对冯友兰以“道统”说之理念考察儒学传统提出质疑,指出思想的发展,“其间实有一脉之潜通,但无道统的独霸”,而是贯串着与之抗衡的“异端”,只是“一切‘异端’思想遇到环境对它不利的时候,它就会披着‘正教’的外衣而出现,暂时进入伏流的状态”。他和侯外庐等在当时撰写的《中国思想通史》进一步系统地发掘了被“道统”所排斥的“异端”思想家。他们指出,随着儒术独尊,“有正统思想的‘法度’化和庸俗化,就会产生反抗正统思想的‘异端’”。他们所着重彰显的“异端”,有相当部分是儒家。就是说,他们揭示和呈现的儒学传统有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道统”说的正统儒学和“异端”的非正统儒学。考之于儒学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依据的。
把正统儒学当作儒学传统的全部,不仅有悖于史实,而且是不公正的。在历史上,正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非正统儒学则受到压制。我们今天应当给古人以公正的待遇,平等地从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这两种传统中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这对于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由“五四”孕育而来的,余英时分析“五四”与中国传统时指出:“五四”时期,“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便有意或无意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这意味着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导,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重要一环,就是以包括非正统儒学在内的“异端”为其思想的历史根基。侯外庐、杜国庠等写作《中国思想通史》的目的正在于此,他们把“异端”的思想传统称作“实事求是”或阐发其唯物主义因素,就表明了这一点。所以,探讨儒学传统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就更加不能只提正统儒学,而把非正统儒学弃置于一边。其二,儒家典籍的论述是否等于实际的儒学传统。我们现在用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的通常方法,是引证、排列儒家典籍上的种种论述,由此得出结论,儒学有什么样的传统。这固然是认知儒学传统的重要途径。但是,由此得来的儒学传统其实只能说是“典籍”上的传统,并不能等同于实际存在的传统。就研究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而言,显然把握实际的传统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从实际的传统中,我们才能认识到典籍上的传统是否实现了价值,是以怎样的形式实现价值的。
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这是特别需要提出的。因为对于当代中国实际产生影响力的儒学传统,基本上不是静滞在典籍中的东西,而是经过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淘洗,其内涵整合了异质文化尤其是西学,在动态的自我更新中获得了与现代价值的相匹配性。比如,现在常常讲的“天人合一”,继承了天人和谐的传统,但原先“天人感应”、“天命论”的神秘主义和宿命论色彩在近代以来一直遭到批评,已经被消除了,并且融进了来自西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对科学主义的现代反思。
7.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只有了解和把握了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有可能。
B.对谁最能代表儒学传统这一问题,韩愈做出了系统而明确的回答。
C.程朱陆王继承了韩愈之说,认为自己继承的是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
D.“五四”以后,国内外新儒家都按照“道统”的精神来阐释儒学传统。
E.学界揭示呈现的儒学传统,基本上是“道统”之一脉相承的历史。
【解析】 本题信息源是文章第二段,重点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C项与原文不符。程朱陆王等人只是“接过”而非“继承”,他们认为自己是“直接”继承孔孟道统的。注意文中“但把韩愈撇开”一句。D项,“都”以偏概全,文中表述为“大体上是赞同‘道统’”,
这也是E项“基本上”的根据所在。A项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所依据的句子是“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无疑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B项是对原文语句的整合再现,“系统”一词体现在“编撰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孟的‘道统’”一句,“明确”体现在旗帜鲜明地“认为自己继承了孟子之后所中断的‘道统’”一说。E项是对第二段的语意概括,同时可参考文章第三段“这样的揭示和呈现是有偏颇的”一句。
【答案】 CD
8.文中的画线句子“这对于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中的“这”指代什么?
【解析】 “这”承上指代,答题区域应在上文中寻找,要注意相邻的两至三句的内容。
【答案】 指“我们今天应当给古人以公正的待遇,平等地从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这两种传统中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
9.典籍上的儒学传统与实际中的儒学传统不同点在哪里?
【答案】 ①前者“是‘典籍’上的传统”,是理论,后者是“实际存在”;②前者只是一种“倡导”,后者则是“为人们普遍接受”;③前者是“静滞在典籍中”的,而后者是“动态的自我更新”。
10.综观全文,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去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
【答案】 不仅要阐释正统儒学的传统,也要发掘非正统儒学的传统;不仅要梳理典籍里的儒学传统,也要研究实际中的儒学传统。只有这样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才可能有全面的视野和坚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