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古代诗词二首 破阵子 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古代诗词二首 破阵子 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0 16: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古代诗词二首
破阵子
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是___________。
2.“壮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
3.“醉里挑灯看剑”的人是(
)
A.作者本人
B.陈同甫
C.一位将军
D.作者想象中的英雄
4.上阕描写的军营生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表现作者为国为民族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可怜白发生”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词中画线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面?有何表达作用?(4分)
答:

8.“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中考真题衔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
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可怜白发生”,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2.
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
)(2分)
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晏殊《玉楼春》)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五更归梦两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妆州作》)
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景。
8.“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八百里”既指牛,也指____________
这种修辞手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
9.《破阵子》上片________字点名是想象,写出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下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词中“醉”、“梦回”、“看”等动词让人体会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压抑复杂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痛感叹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