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0 18: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情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相应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诗文填空。(10分)
⑴亡羊补牢,

。(《战国策》)
⑵出淤泥而不染,

。(

(作者)《爱莲说》)。
⑶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

(朝代)《破阵子》)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⑸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⑹君子坦荡荡,

。《论语》
⑺《观刈麦》中描写农民收麦精疲力竭,却希望夏日更长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3小题。(5分)
 
呵,这就是南极!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成群结队的企鹅步履蹒跚地朝你走来,用真贽的眼神望着你;而调皮的雪燕,从空中俯冲而下,在你的帽子上轻轻一啄,又飞走了……
……
为了chóu建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汉也流泪了。别看他沉漠寡言,心里却裹着一团火。……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步履(


chóu(

)建
⑵上面两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2分)

改为


改为

⑶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凌厉: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大丰区大中镇获得2016年度“江苏最美生态乡镇”的原因是全镇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徐盐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会使从我市到徐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一倍。
D.日前,江苏省首批“信得过”旅游景区名单揭晓,盐城地区7家景区榜上有名。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行车刹车突然失灵,我不能自已地随着车子向水渠冲去。
B.期末考试前夕,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考试时一定要沉着细心。
C.当地时间6月12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了耸人听闻的枪击事件,造成百余人伤亡。
D.六月的荷兰花海姹紫嫣红、芳香扑鼻,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四方游客,我与多年未见的同学也在这里不期而遇。
5、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不要急着让生活
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等一等。
你向空谷喊话,
要等一会儿,才会听见绵长的回音。也就是说,生活总会给你答案,
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
A. 赋予 如果 就 也 B. 赋予 即便 也 但
C. 给予 即便 也 但 D. 给予 如果 就 也
6、名著阅读。(10分)
(1)①恨得个行者轮铁棒要打,菩萨只叫:“莫打,我自有惩治。”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
菩萨话中提到的“守山大神”是妖精“黑风怪”,
“今观此怪无礼”中“此怪”指何妖?“黑风怪”和“此怪”是如何为难唐僧的?(3分)


②下列对名著《西游记》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当过两任小官,但很不得意。晚年回到故乡隐居,他的长篇小说大约就是这时候写成的。
B.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充满了斗争精神,
他始终是战胜妖魔鬼怪的战斗主力,最后得到一个“金身罗汉”的光荣称号。
C.《西游记》是根据唐代大和尚玄奘到天竺(古印度)去寻访佛经的故事改编的。
D.铁扇公主恼恨悟空把她的孩子红孩儿让观音菩萨收去做善财童子,所以不肯借芭蕉
扇。悟空与铁扇公主、牛魔王几次斗智斗勇,最终扑灭了火焰山的火。
(2)“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像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地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
这段文字出自于高尔基的《童年》,请举出“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中的一个并写出其性格特点。(2分)

(3)皇帝以及全朝官员站在岸边,等待这一次伟大冒险行动的结果。他们只看见船形成一个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的人,因我在水中,水已没过我的胸脯。当我到达海峡中心时,他们就越发愁闷了,因这时的水已没及我的脖子。皇帝断定我是淹死了,半月形的敌舰队正在向我们发动进攻。
这段文字出自于

(作者)的《格列佛游记》,文段中的“伟大冒险行动”是指

。(2分)
7、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
分)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6“向上 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向上 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8、综合性学习:荷花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和平圣洁的象征。学习了“荷”专题,请你完成下列活动。(4分)
【活动一】请写出荷花的两个别称。(2分)

【活动二】有同学建议把荷花作为盐城市市花,请你为荷花撰写一段推荐语。(50字左右)(2分)



50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第9、10两题。(6分)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用自己的话将一、二句话所表现的场景描绘出来。(3分)


10、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5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
泽①涸②,蛇将徙③。有小蛇谓大蛇曰:“子④行而我从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负我而行,人必以我为神君⑤也。”乃相负以越公道⑥。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注释】①泽:聚水的洼地,一般指湖沼。
②涸:干涸。
③徙:迁徙。
④子:你。
⑤神君:这里指蛇神。
⑥公道:大路,大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为且噬己也

(2)稍出近之

(3)驴不胜怒

(4)子行而我从之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不如负我而行,人必以我为神君也。

13、下列句中的“以”和“船载以入”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相负以越公道
B、太祖常劝以读书
C、以幽阴深邃奇
D、遂以名楼
14、同样是面对新奇的事物,甲文的“虎”和乙文的“人”反应却不同,二者分别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3分)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的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15、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


16、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4分)


18、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一样的事物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例,并简单解释其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其实很简单
戴希
 
“抓强盗——抓强盗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着。
  光天化日下,一个歹徒正在抢劫,旁若无人;被抢的女人拼命抱紧自己的挎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仅不敢制止,连呵斥一声的举动也没有;不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机报个警也无人肯试。
  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
  沉默过后,有个戴着眼镜、弱不禁风的小伙忽然一声怒吼,像狼一般冲向歹徒。
  歹徒大惊,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眦尽裂地瞪着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识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扑上去。
  很快,小伙摇摇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紧牙关站立起来。虽然被锋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强忍剧痛,没有倒下。他一手紧紧抓住刀柄,不让尖刀深入;一手像钳子,死死钳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机挣脱,嗷嗷大叫,挥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所措。
  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深深感染,群情激愤,一窝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脚,将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报警。
  警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迅速给歹徒戴上了手铐。
  人们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车。
  “儿子,我的儿子!”听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们才发现小伙的身旁还站着个小男孩。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警车一路鸣笛,将小伙送到医院。
  幸亏没有刺中要害。几天后,小伙的伤情得到缓解。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消息传来,小伙所在的单位竟炸开了锅。
  “他可是我们单位最胆小怕事的人啊!”
  “平常谨小慎微得不敢踩死一只蚂蚁!”
  “说歹徒不费吹灰之力抢劫了他,我们还信!他会赤手空拳与扬着凶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这样的议论传出,记者深感蹊跷。
“当时,那么多人鱼不动、水不跳的,你一个文弱书生,何来胆量挺身而出?特别令人震惊的是,面对歹徒凶狠的尖刀,你为什么还敢奋勇向前?”记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问。 
  小伙犹豫道:“你是想听真话,还是……”
  “当然想听真话!”
  “那好,只是我的话你千万不要对外报道。”小伙的脸上飞过一朵红云。
  记者认真地点点头。
  “当时,我的儿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儿子才6岁,还是稚气未脱的小毛孩,我堂堂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在他面前装孬种,让他都瞧不起吧?”
  记者一愣:“就这一点?”
  “对,就这一点!”
 
 
(选自《小说界》,有删改。)
19、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4分)
歹徒抢夺女士挎包,现场一片沉默——

群众合力制服歹徒,救助小伙——

记者去医院探访,真相大白。
20、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4分)
(1)文中写道:“沉默。好一阵可怕的沉默。”请问“可怕”有着怎样的含义?(2分)


(2)文中写小伙单位的人“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有什么作用?(2分)


21、作者以“其实很简单”为题,蕴含着怎样的深意?(4分)


2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4分)
【链接材料】
他勇猛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窗口边的旅客都看着他,然后不约而同地伸手去抱他。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我们家的男子汉》
本文第(29)段中的划线句子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刻画的人物形象又有何不同?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
请以《拥抱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书写认真规范;
(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诗文填空。(10分)
(1)犹未为晚
(2)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3)弓如霹雳弦惊
南宋
(4)惟有绿荷红菡萏
(5)芳草萋萋鹦鹉洲
(6)小人长戚戚
(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5分)(1)lǚ

(2)

改为


改为

(3)凌厉:意气昂扬、奋起直前的样子。
3.(3分)(
D

4.(3分)(
D

5.(3分)(
C

6、(1)(3分)①红孩儿
黑风怪盗走了唐僧的袈裟
红孩儿捉了唐僧要吃唐僧肉
②(
B
)(3分)
(2)(2分)示例:①外祖母,慈祥善良、宽厚、聪明能干、热爱生活;②小茨冈,纯朴、乐观;③“好事情”,献身科学,见识远大;④戈里格里,正直。
(3)(2分)斯威夫特(1分)
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不来夫斯库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格列佛潜水拖回敌舰。)(1分)
7、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启动(2分)
8、(4分)【活动一】莲花、芙蕖、芙蓉、……(2分)
【活动二】
示例一:“荷花”在我市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同时“莲花”在我国佛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佛教文化常将“莲花”喻作佛界的象征。因此,把“莲花”作为市花既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示例二: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崇高圣洁,是花中君子,用“莲花”作为市花,象征我们盐城市要进一步向洁净、美丽、文明、和谐……方向发展的进取精神。(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50分)
9、(3分)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在这个翻译的基础上最好要有自己的想象和发挥)
10、(
C

(3分)
11、(1)将要
(2)渐渐
(3)能承受,禁得住
(4)跟从/跟随/跟着(4分)
12、(4分)(1)于是老虎跳起来大吼一声,(扑到驴的身上)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驴的肉,才离开。
(2)不如(你)背着我走,人们一定会把我当作蛇神呢。
13、(3分)(
A

14、(4分)甲文: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乙文:要看清事物本质,不要被假象迷惑
/
面对新事物,不能迷信,要仔细观察,要积极探索。
15、第一自然段用自拍杆在“两会”上大放异彩的情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2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计4分)
16、列数字(1分)、打比方(1分),
具体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拍杆在使用时应注意伸缩杆的长度,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说明通俗易懂。(1分)。(计3分)
17、不能调换。⑨段说明的是自拍杆的发展历史及使用情况,第⑩段说明的是如今自拍杆的样式及使用情况,⑨⑩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2分),并且与第⑧段内容相照应(2分),所以不能调换。(计4分)
18、参考示例:手机支架、笔记本散热架、移动充电器、蓝牙耳机、车载导航等。例如手机支架,可以代替手和手臂,长时间托举电话,缓解疲劳。(举例恰当,得1分;能结合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清楚即可得1分,计2分)
19、(4分)文弱小伙挺身而出,被刺受伤。(2分)
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奖,却受到小伙同事的质疑。(2分)
20、(4分)(1)“可怕”就在于面对邪恶势力,人们选择了冷漠与袖手旁观,这是社会的悲哀。(2分)
(2)这一情节强调了小伙平时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与前面介绍小伙弱不禁风的外表相照应;(1分)为下文记者探寻小伙见义勇为的原因作了铺垫。(1分)
21、(4分)小说意在告诉人们:在关键时刻只要有人挺身而出,弘扬正义,那么唤醒人性之美,打造具有良好风气的和谐社会,其实很简单。这个简单的题目中含着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也引发读者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分析肤浅酌情扣分)
22、(4分)链接材料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本文划线句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2分)前者表现了“我们家的男子汉回家途中表现出的勇敢、沉着与成熟;后者表现了文弱小伙的儿子纯真的童心与善恶分明、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