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纸拎袋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4 纸拎袋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6-21 09: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纸拎袋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人版美术第五册第四课,课型为[设计·应用]。根据《新课程标准》对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创意的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纸拎袋》这一课就把这一要求融入了本课的教学中,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课堂。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提示,在本课中我将实现以下三个领域的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各种式样和材质的拎袋,以审美的眼光发现拎袋的美。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拎袋的制作方法,运用画画、剪剪、撕撕等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彩纸、废旧材料进行拎袋的设计制作。
情感目标:领悟生活中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3学情分析
由于本教材的编排体系呈螺旋形上升,学生在前几课的教学中以初步掌握了有关设计的知识,所以本课在学生掌握设计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大胆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纸拎袋。拎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拎袋的品种和式样也越来越多。《纸拎袋》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的拎袋不仅仅是为实用而设计,对其外形、色彩、材质、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利用三年级小朋友好学、好问,有强烈表现欲望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美,运用各种材质用撕、剪、折、卷曲、插接、粘连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和半立体纸工制作,参与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活动来体验造型设计活动的乐趣。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拎袋的设计制作方法,运用各种美术元素,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拎袋。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拎袋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新颖有趣的拎袋。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组织教学,对话激趣。
(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
(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设问:“漂亮吗?”“这是其他班的同学刚刚做的。”“这样的袋子有什么好?“提炼本课学习的精髓:美观、实用、独特、环保。
“想一起来做一做吗?”
从而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纸拎袋》吧!
活动2【讲授】实物
2、实物感知,欣赏体验。
图片展示各种款式、各种材质的拎袋,有云南白族的绣花拎袋、蓝印花布拎袋、旅行拎袋等,初步认识拎袋的外形、色彩、材质、图案及用途,感受拎袋文化的深厚,感受生活的美好。(重点板书拎袋的简笔画样式)
分类拎袋的类型:工具袋、商品礼品包装袋、活动资料袋……
活动3【导入】初试
3、初步了解,尝试制作。
发给各组一只简易的拎袋纸模型,各组所发到的拎袋为不同的造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甚至可以拆一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了解拎袋的简易的制作方法,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拎袋的分解图。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拎袋的分解图。各小组互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怎样使拎袋的容量更大?怎样粘连会更牢固?
活动4【练习】感悟
4、
感悟设计、拓展思路。
欣赏几只新奇的拎袋:
精心设计的纸拎袋就是一件艺术品。
像房子造型的拎袋、蜘蛛造型的拎袋等,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设计的魅力,并在拎袋的形状、色彩、图案基础上进行想象,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
再让学生欣赏综合使用卡纸、瓦楞纸等废旧材料,用各种手法制作的拎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总结学生对袋子图案装饰的关键词:撕、剪、折、撕、贴、添画。
活动5【作业】制作评价
5、任务驱动,规范设计。
小组讨论设计怎样的拎袋,发给学生作业设计单,在作业设计单上填好:
1、设计应用的对象:妈妈逛街的拎袋、自己携带学习用品的拎袋、金华农交会要用的拎袋、校庆资袋等等。
2、完善设计格式:设计说明、创意、色彩、材质、设计师签名。让学生领悟设计的意义,并根据设计方案有目的地选取材料进行分工合作。
6、师生互动,“展销”评价。
开个小小“展销会”,看哪一组设计制作的拎袋最受欢迎,“推销商”从拎袋的造型、色彩、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顾客”挑选自己喜欢和需要的拎袋。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用相机拍下“推销”的场面,给每个孩子两枚“心灵手巧”、“最佳创意”奖牌,让孩子选择心仪的作品进行黏贴评价。
7、游戏体验,拓展延伸。
学生提上拎袋作品进行“我们去……”的游戏,体验成功的愉悦。
总结:同学们设计制作的拎袋真是太精彩了,这些美丽的拎袋放入市场的话,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带来很多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纸质拎袋杜绝了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从纸拎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