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沪科版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第2章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6-21 11:1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1.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的加速度为2
m/s2,那么在任何1
s内(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的末速度大2
m/s
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
s的初速度大2
m/s
【解析】 在任何1
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故A错误,B正确.某1
s初与前1
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C错误.某1
s末比前1
s初多2
s,所以速度的变化量Δv=4
m/s,故D错误.
【答案】 B
2.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bt,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其中b=0.3
m/s2时(  )
A.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解析】 电车的加速度a=b=0.3
m/s2,即v=0.3
t,故电车做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D错,C对;由于没有给定时间,故不能确定速度的变化量,B错.
【答案】 C
3.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  )
A.1∶1        
B.1∶2
C.1∶3
D.1∶4
【解析】 设加速度为a,由v2-v=2as可知
v2=2asAB (2v)2-v2=2asBC
所以sAB∶sBC=1∶3.【答案】 C
4.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加到2v时的位移为s,则当速度由3v增加到4v时,它的位移是(  )
A.s   
B.s   
C.3s   
D.4s
【解析】 根据v-v=2as可得速度由v增加到2v时,(2v)2-v2=2as,
速度由3v增加到4v时
,(4v)2-(3v)2=2as4,
得s4=
s.B正确.
【答案】 B
5.我国自行研制的“歼-31”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A.
vt
B.
C
2vt
D.
不能确定
【解析】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得:x=
t=t=.即B正确.
【答案】 B
6.(多选)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初速度为6
m/s,经28
m后速度增加到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段运动所用时间为4
s 
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0.5
m/s2
C.自计时开始,2
s末的速度为6.5
m/s 
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
m处的速度为7
m/s
【解析】 ==7
m/s,t==4
s.
由vt=v0+at得a==m/s2=0.5
m/s2
v2=v0+at2=7
m/s,
由v-v=2as,得v1=
m/s.由此可知A、B正确.
【答案】 AB
7.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
B.
C.
D.
【解析】 若物体到达底端时的速度为v,对于整个下滑过程有v2-0=2aL,若当物体速度为时,下滑的距离为L′,则有2-0=2aL′,由以上两式可得,
L′=,B正确.
【答案】 B
8.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的初速度为(  )
A.v
B.(+1)v
C.v
D.v
【解析】 运用逆向思维,设斜面的长度为2s,由v-v=2as得:v2=2as,v-v2=2as,解得初速度为v,C正确.
【答案】 C
9.星级快车出站时能在150
s内匀加速到180
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
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列车减速时,若运用v=v0+at计算瞬时速度,其中a=-
m/s2
C.若用v t图像描述列车的行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轴的下方
D.列车由静止加速,1
min内速度可达20
m/s【解析】 列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
m/s2,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a′=-
m/s2,故A、B两项都正确.列车减速时,v t图像中图线依然在时间轴t轴的上方,C项错.由v=at可得v=×60
m/s=20
m/s,D项对.
【答案】 C
10.(多选)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如图2 3 3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2 3 3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由v t图像知,甲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
m/s2,2~6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1
m/s2,A错误,C正确;t1=1
s和t2=4
s时二者速度相同,B正确;0~6
s内甲、乙的速度方向都沿正方向,D错误.
【答案】 BC
11.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方向向东,5
s后物体的速度为15
m/s,方向向西,试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这5
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的大小及方向;
(3)这5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
【解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vt=v0+at
a==
m/s2
=-5
m/s2.
(2)s=
t=t=×5
m=-12.5
m
即位移大小为12.5
m,方向向西.
(3)根据s=
t=t
匀减速阶段的路程s1=×2
m=10
m
匀加速阶段的路程s2=×3
m=22.5
m
总路程s=s1+s2=32.5
m.
【答案】 (1)5
m/s2 (2)12.5
m 向西 (3)32.5
m
12.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在前4
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第5
s内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 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则v0=2
m/s,a=0.5
m/s2
(1)由v=v0+at可知,
v=2
m/s+0.5×3
m/s=3.5
m/s.
(2)前4
s内位移
s1=v0t+at2=2×4
m+×0.5×42
m=12
m.
由=可得=m/s=3
m/s.
(3)第5
s内的位移等于前5
s内位移减去前4
s内位移.
s2=v0t′+at′2-s1=2×5
m+×0.5×52
m-12
m=4.25
m.
【答案】 (1)3.5
m/s (2)3
m/s (3)4.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