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1单元检测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历史必修1单元检测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21 20:5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光荣革命”后,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  )
A.英国议会       
B.英国贵族
C.英国民众
D.英国王室
解析: “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答案: A
2.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英国(  )
A.议会的出现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通过革命处死国王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君主的权力受到很大制约,选项中只有B项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
答案: B
3.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从此代议制政府掌握了国家的实权
解析: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转变。
答案: C
4.(2016·潍坊市统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
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解析: 依据所学,1832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得以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A、B两项发生在17世纪;C项形成于18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根据时间也可以排除A、B、D三项。所以应选C项。
答案: C
5.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简洁”“奠基石”等,材料主旨,即在强调“1787年宪法所以具有的持久不衰的原则和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原则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分权与制衡”。据此,判断选项;A、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
答案: B
6.《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
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确立了责任制内阁
D.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专制政治的警惕”,其中心意思是权力的制衡。美国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民主共和制并不一定能避免专制政治,故排除B项;美国实行的并不是责任制内阁,排除C项。材料强调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也要防止因中央政府权力的过分集中而出现的专制独裁,因此联邦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原则,故选D项。
答案: D
7.(2016·江西临川市一中月考)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和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规定两国实行民主共和政体;但两国国情不同,具体制度上也有所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  )
A.国家元首是否拥有实权
B.参众两院是否选举产生
C.是否实行责任制内阁
D.是否采用权力制衡体制
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两个国家的元首均拥有实权,两个国家的参众两院均选举产生,两个国家也均用权力制衡体制。美国是总统制,而法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项。
答案: C
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规定:“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制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由此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A.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B.总统的权力大于参众两院
C总统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
D.参众两院具有同等的权力
解析: 由“共有”“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可知权力不是由总统或参众两院单独掌握,即分权制衡,故A项正确;根据题干所表述不能得出总统权力大于参众两院,故B项错误;有权制定或废除法律的是国会,并不是总统,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无法得出参众两院拥有同等权力,故D项错误。
答案: A
9.
(2016·汕头高一检测)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解析: “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说明了议会的重要,故选D项。
答案: D
10.代议制是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的政治制度,其基本特征不包括(  )
A.分权与制衡
B.制定宪法或法律
C.实行政党政治
D.民选产生国家元首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议会选举和立法,从而与行政权分离并达到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政党政治也是其重要的体现之一。英国的国家元首为国王,国王是世袭的而不是选举产生的,因此排除D项。
答案: D
11.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方式。其中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解析: 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统一的,并且在原统治者的领导下,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C项。
答案: C
12.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代议制的核心是(  )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代议制的核心特点是议会掌握立法权,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故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1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8分)
解析: 第(1)问,问“政体”,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日出”主要是用宪法所奠定的民主制度及其作用来说明;第(2)问“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包括美国宪法中限制总统的措施。
答案: (1)总统制共和制。对“日出”的理解: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12分)
(2)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8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巴比伦公主》
材料二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三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材料四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岳麓版)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6分)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法国“试种”的英国“椰子”在19世纪7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成果?(8分)
(3)结合材料四,德国“试种”的英国“椰子”有何特点?综合以上材料,英、法、德试种“椰子”给你留下什么启示?(6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英、法、德三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作用的理解、掌握。材料一、二、三通过伏尔泰的口吻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不同侧面作了阐述,包括其特点、作用、局限、形成过程以及对法、德民主政治的影响。材料四主要阐述的是德国民主政治的专制色彩。
答案: (1)特点: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分)
(2)理解: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试种”:1875年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制。(8分)
(3)特点: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启示:民主化趋势不可阻挡;依据国情坚持推进民主改革。(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