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该选项。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中国
2.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是( )
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发展到“民主政治顶峰”。此时的执政者是( )
A.屋大维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亚里士多德
4.公元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崛起。其最重要的国家机构是(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元老院
5.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传入西欧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6.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古代埃及 ④古代希腊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7.下列人物中,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的是( )
8.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
B.甲的航海规模小于乙的规模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9.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而制定的重要檄文有(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人权宣言》 ④《解放黑奴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11.下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0”号机车,现收藏于中国铁道博物馆。该机车是在1882年从英国购进,运用于唐胥铁路。那么,下列有关“0”号机车的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
A.它用蒸汽机作发动机
B.它用内燃机作发动机
C.它是由英国人制造的
D.它是伴随着洋务运动出现在中国的
12.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C.“三角贸易”为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创造了条件
D.“三角贸易”促进了非洲的经济繁荣
13.某班举办“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图片展”,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历史图片。其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关于近代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B.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C.俄国和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是全盘西化
D.改革使俄国和日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5.一部外国影视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党宣言》发表
二、填图题(本大题含2个小题,其中第16题7分,第17题2分,共9分)
16.(1)请在下面两幅图中A、B、C、D、E处,写出它所代表的古代文明的名称。(5分)
(2)图一的古代文明与图二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2分)
17.观察《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请将下列相关内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第一条从西欧直通东方的新航线;B.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路线
三、阅读判断题(本大题共10分)
18.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10分)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四年……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最高法院……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划“○”。
(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特殊地位( )
(2)《权利法案》颁布后,一个新的资产阶级联邦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
(3)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
(4)华盛顿被选举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
(5)这两部文献都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政治思想。( )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6分)
19.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过往甚密,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引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友好交流】
(1)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根据图一和图二列举古代史上中日友好交往的两个事例。(2分)
【各自探索】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2)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当时中国和日本分别正在开展什么运动?(2分)简要谈谈日本的这次运动对日本的影响。(2分)
【侵略扩张】
材料三:(日方消息)4月17日是日清战争后签订《下关条约》的日子,中方认为,1895年签订的这一条约使钓鱼岛(日方称为尖阁诸岛)被让与日本。
——人民网
材料四: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2分)“下关条约”是指我国近代史上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简要回答这次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分)
(4)材料四中表述的情形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2分)
【以史鉴今】
材料五: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部长王毅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2分)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0分)
20.“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20分)
【活动准备】
(1)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2分)
【表解历史】
历史事件
主要代
表人物
观点、目标
主题词
洋务运动
A
师夷长技以自强
开近代探索之先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等
B
圆救亡图存之梦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
C
D
陈独秀
民主、科学
开思想解放之门
(2)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4分)并请你为该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1分)
【读图释史】
材料一: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4分)图三所示艺术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愿望?(1分)
【文汇历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4)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崭新的景象”。(2分)指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2分)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有何认识。(2分)
答案
1.A 2.B 3.B
4.D 点拨:A、B、C三项是古代雅典的重要机构。
5.D 点拨:佛教创立于古代印度,其传播主要是传入东亚和东南亚各国,D项说法错误。
6.C 7.B
8.C 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甲是郑和下西洋,乙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据此分析各选项,只有C项正确。
9.D 点拨:《独立宣言》与《解放黑奴宣言》分别反对的是殖民统治和黑奴制度,与反对封建专制无关,故答案选D项。
10.D 点拨: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1789年,法国颁布《人权宣言》。1804,拿破仑颁布法典。这些法律文献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民主化进程,故选D项。
11.B 12.D 13.C 14.C 15.A
16.(1)A古埃及;B古巴比伦或两河流域;C古印度;D古中国;E古希腊。(2)图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图二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沿海地区。
17.左框:B;右框:A
18.(1)√ (2)× (3)√ (4)○ (5)√
19.(1)鉴真东渡。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2)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影响: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4)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5)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日方必须正视侵略历史,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②双方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友善解决分歧;加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③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两国政府应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写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0.(1)途径:查阅网络资料、阅读书报杂志、观看影像资料、参观访问遗迹等。(任答两点) (2)内容:A.奕(或曾国藩、李鸿章等);(任答一人)B.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C.创民主共和之国;(采意给分)D.新文化运动。主题:近代化的起步。(3)影响:图一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内战胜利,使英国新生。图二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图三核心思想:人文主义。阶级:资产阶级。(4)“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轰鸣、江河中轮船航行、铁路上火车奔驰。(任一点即可)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