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9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6-21 18: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和特点。
2、通过对兵马俑的细节分析,感受兵马俑的艺术美和他的恢宏气势。
3、通过对文物的了解,加强文物的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通过对秦始皇兵马俑图片的欣赏和细节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和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鉴赏能力欣赏兵马俑。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1、教师在课件上展示秦始皇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并说一说对图片中人物的了解。
2、教师简单介绍秦始皇(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统一了中国、货币和文字,秦始皇修建了著名的建筑长城,秦始皇希望通过建造陵墓来完成和延续他生前的一切,就动用了全国的能工巧匠为自己修建了陵墓同时还建造了一个一个规模庞大的地下军团),通过秦始皇引出秦始皇兵马俑。
3、出示课题:《秦始皇兵马俑》
活动2【讲授】初步了解兵马俑
课件展示兵马俑所坐落的位置以及建造的时间规模等。先展示图片,教师再进行文字介绍。
1、什么是兵马俑?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2、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在1974年,西安的一位农民打井时,无意间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从而发掘出了现在的秦始皇兵马俑。
3、坐落的位置?兵马俑坑坐西向东,有三个俑坑组成,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规模。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其中一号坑是最大的,呈长方形,坑内用6000多件兵马俑,由战车和步兵组成。二号坑由骑兵、步兵、车兵和弓弩队组成。三号坑最小,是统领整个队伍的指挥机关。
活动3【活动】拼图游戏
在学生初步了解兵马俑的基础上,教师准备好要拼图的兵马俑图片,请2-3个学生到讲台上把破碎的兵马俑图片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片,在拼图的过程中也考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拼出来的图是其中一个兵马俑的头像,图片中的头像清楚了描绘了兵马俑的表情。根据这张图引出对兵马俑的深入分析。
活动4【活动】深入分析
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兵马俑。
教师:兵马俑是古代的能工巧匠雕塑出来的作品,每一个兵马俑都是通过他们的精细雕琢而来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庞大,气势宏伟,还有着细致精美的艺术气息。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些兵马俑的独特之处。
1、兵马俑的面部特征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兵马俑面部表情都是不同的,他们的脸型方且阔,面部表情严肃庄重。仿佛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奔赴杀场的准备。
2、兵马俑的发型又有什么不同?每个兵马俑的发型都是各异的,有的戴着帽子,有的是炸起来挽了一个发髻。但是每一个束发的兵马俑扎发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发髻在头顶,有的则在侧面。发型是区分身份地位不同的重要标志,一般戴帽子的就是官员,而挽了发髻的就是普通士兵。
3、兵马俑的姿势和装束又什么区别?同样是士兵,他们的着装都是不同的,有的穿着布甲,有的穿着长衫布衣,一般指挥头阵的将军穿的都是铠甲。他们不仅着装不同,他们的姿势也各异有的手持长矛站立着,有的手持弓箭弯曲身体,有的则是半蹲着的。
活动5【讲授】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
教师:每一个兵马俑的大小都是模仿这我们真人的体态大小的,每一个兵马俑的姿态发型和服饰都不同,几千件兵马俑都是通过我们古代的能工巧匠之手完成的,如此大的工程量是怎么样完成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步,以陶土为材料,把它印在石板上做出四肢;第二步,制作身体,身服依照等级而做出不同的样样式;第三步,将四肢的身体接上,制出不同的姿势、形态;第四步,制作头和五官,并按等级制作发形;第五步,先往俑上开一个洞,然后放入窑内焙烧。第六步,为兵马俑着色;第九步,把头和身体接上,搬入坑内。兵马俑制成。
活动6【活动】分享感受
教师在课件上播放兵马俑的整体图片,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学习和了解兵马俑这么多的知识,给学生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活动7【讲授】课堂小结
教师:兵马俑气势庞大,场面恢宏,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我们先辈的结晶和血汗组成的,如此庞大的一支兵马俑队伍有太多另我们欣赏的和感叹的,对于这样的世界文物遗产我们是不是该好好保护他呢?
活动8【作业】课外拓展
学生在课外可以自己去网上搜寻有关兵马俑的资料,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自己用陶泥去模仿制作其中的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