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2 14:5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市栖霞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3)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4)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6)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地不满东南,

。(《共工怒触不周山》)
(8)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滁州西涧》中体现“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嗔视(


羁绊(


污huì(


斑lán (


3.对下列名家书法作品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2分)
(1)《颜勤礼碑》
(2)《祭侄文稿》
A.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创作者都是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颜真卿。
B.第一幅作品中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
C.第二幅作品布局方面,字形大小、字距行距、墨色浅重,变化不大,较为庄重。
D.与第一幅作品相比,第二幅作品起笔、转折和收笔都有简化倾向,信笔而成,不作停顿和回锋。
4.请用正楷或行楷字体抄写下面句子。(3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5.下面句子标注的朗读重音,强调的意思与括号内的意思不吻合的一项是(

)(3分)
A.我看见你经常读《小王子》。
(别人没看见你在读《小王子》)
B.我看见你经常读《小王子》。
(你读不读别的书我不知道)
C.我看见你经常读《小王子》。
(别人读没读我不知道)
D.我看见你经常读《小王子》。
(你不要否认了)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狼》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B.《在沙漠中心》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作家。其作品多描述飞行员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小王子》等。
C.《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二(41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6分)
【古诗阅读】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①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7.诗的一、二两句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江山丽”从视觉角度,“春风”从

角度,“

”则从嗅觉角度描绘。(2分)
8.发挥想象,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三、四两句呈现的画面。(2分)

【古文阅读】
【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斥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选自《虞初新志·口技》
【乙】昔王心逸尝言:在都偶过市廛①,闻弦歌②声,观者如堵。近窥之,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并无乐器,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听之铿铿,与弦索无异。亦口技之苗裔③也。
——选自《聊斋志异·口技》
[注释]①市廛(chán):指商店集中的地方。②弦歌:用琴瑟等伴奏歌唱。③苗裔(yì):后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妇抚儿乳



(2)以为妙绝(


(3)昔王心逸尝言(


(4)闻弦歌声(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惟以一指捺颊际,且捺且讴。

12.两篇文章都写了口技表演,从描写角度看,甲文画线句和乙文中的“

”(填乙文语句)都通过

描写表现了口技表演之“善”。(2分)
(二)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完成13—16题。(12分)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13.根据选段内容,说说斯科特的心灵“无比高尚”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什么词性?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1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3分)

16.选段后半部分为什么要写探险队为英雄们垒了石墓和国王为英雄下跪?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一窠①八哥的谜
牛汉
小时候,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来②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远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
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
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
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注]①窠(kē):鸟兽昆虫的窝。
②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往下送。
17.通读全文,题目“一窠八哥的谜”是指什么谜?文中给出了哪两个谜底?(3分)

18.文中作者对八哥的情感变化:(3分)
发现八哥,

→八哥飞走了,

→听了诗人的解释,

19.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3分)
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

20.文章画线句子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用本学期读过的《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某个经历来证明这个道理。(4分)

三(34分)
21.下面是学生的一篇习作片段,请根据文后的要求进行修改。(4分)
①宁静的清晨,阳光洒在草地上,柔柔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睡梦中的孩子。②一阵风吹来,带来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我贪婪地吮吸着,心里感到久违的舒畅。③我绕着校园慢慢地走着,看着优美的环境,心中踊起种种欣喜和骄傲,为自己,为母校。来吧,让我带着你绕着校园走一圈,④领略她的内涵与美丽。
(1)第①句有个标点运用不当,应把“

”改为“

”。
(2)第②句有个词语运用不当,应把“

”改为“

”。
(3)第③句有一个错别字,应把“

”改为“

”。
(4)第④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
22.请以“我懂得了关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30分)
要求:(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2)不少于550字。
(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10分)(1)润物细无声
(2)凭君传语报平安
(3)对镜帖花黄
(4)此夜曲中闻折柳
(5)云从窗里出
(6)落花时节又逢君
(7)故水潦尘埃归焉
(8)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每空1分,错漏颠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2.(4分)chēn
bàn

斓(每空1分)
3.(2分)C
4.(3分)抄写正确1分,端正1分,美观1分。
5.(3分)B
6.(3分)D
二(41分)
(一)(16分)
7.(2分)触觉
花草香(写出一点可得1分)
8.(2分)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憨可爱。(2分,每句中意思对,有描写可得1分。两句仅翻译得1分)
9.(2分)则见/一少年/曼声度曲(对一处得一分)
10.(4分)(1)喂奶
(2)极点
(3)曾经
(4)听到(每小题1分)
11.(4分)(1)(各种声音)在同一时间一齐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2)只用一个指头按着脸颊,一边按一边唱。(每句2分,前后句各1分,意对即可)
12.(2分)观者如堵
侧面
(每空1分)
附乙文译文:
以前,朋友王心逸曾讲过:他在京城时,偶尔从集市上经过,听到一阵管弦音乐的声音,围着看的人好像一堵墙。他到跟前一看,是一位少年,用优美的声音在演唱。他手中并没有乐器,只用一个指头按着脸颊,一边按一边唱,听起来铿锵有声,与弦乐没什么差别。也是口技者的后代啊。
(二)(12分)
13.(3分)①对祖国的热爱;②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对亲人的爱;③为事业勇于献身/面对死亡的勇气/超人的毅力;④对战友的关心。(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即可)
14.(3分)“划去”和“补写”是动词(1分),表现斯科特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必死无疑,表现了他面对死亡的无畏、镇定。(2分)
15.(3分)“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心中回忆(浮现)的美好的往事(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但他即将死去再也无法拥有)
(3分,得分点为“回忆/浮现”“美好往事/人”“将死/再也无法拥有)
16.(3分)表明这些失败的英雄依然获得了国家和人民的敬重(1分),侧面表现/衬托(1分)了英雄们的崇高和伟大(1分)。
(三)(13分)
17.(3分)“谜”主要指小八哥是如何飞走的(1分,多答“究竟飞到哪里去了”不扣分)。两个谜底:一是大八哥用翅羽扶托着小八哥走的,二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2分,每点1分)
18.(3分)好奇/喜欢/据为己有
伤心,担忧
敬意/歉意(3分,每个要点1分)
19.(3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城墙人格化,/生动形象地(1分)表达了作者在知道八哥一家飞后内心的失望/伤心/担忧。(1分)
20.(4分)灾难往往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一下子成长坚强起来。(2分)比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遭遇海难漂流到荒岛,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在荒岛生活了28年,最终回到家乡。(2分,也可以用其中某个具体的情节。写出其中一处情节给1分,能证明道理1分)
三(34分)
21.(4分)(1)“;”改为“,”;(2)“吮吸”改为“呼吸”;(3)“踊”改为“涌”;(4)领略她的美丽与内涵。(每题1分)
22.(30分)评分标准:
(1)切入分: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结构完整,即可从24分切入。
(2)加分:结构精巧(1—2分),中心突出(1—2分),语言生动(1—2分)。
(3)减分:结构不完整,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顺,酌情减分。
(4)抄袭: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文字大部分(50%以上)与他人之作雷同。且阅卷教师拿原文来比对证实后,判为“抄袭”。一般得5分,最高10分。抄录本次期末试卷上阅读文章的,最高得5分。
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①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②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分。
③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④作文总分不得超过3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