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长城与北京城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长城与北京城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22 16: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长城与北京城
【导学指要】
1.课标要求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学法指导
通过观看明长城和故宫的相关视频,感受明长城和故宫的建造艺术与宏伟大气,增强民族自豪感z
【知识建构】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A.防御匈奴
B.防御突厥
C.方便交通
D.增加旅游设施
2.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D.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3.最早营建紫禁城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顺治帝
C.康熙帝
D.明成祖
4.小胡假期和同学一起去北京旅游。他们参观了故官博物院,看到了许多明清时的物品和照片,还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了很多关于故官的故事。小胡还买了一本介绍故宫趣闻逸事的书。关于小胡同学此次参观中接触到的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片属于文献资料
B.物品属于文物
C.介绍趣闻逸事的书不可信
D.导游的讲解是原始资料
5.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赵州桥
B.秦兵马俑
C.故宫
D.长城
【思维提升】
一、材料解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过防”条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绵亘万里,分地守御。”
——
《明史·兵志(三)》
材料二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
《饮马长城窟行》
材料三
长城沿线“六十年来,塞上物阜(丰富)民安,商贾辐辏(支集),无异于中原”

——明万历《宣府镇志》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秦、明两朝为什么修筑长城?
(2)你怎么理解材料二中反映的现象?
(3)你认为材料三所描写的与长城有关吗?为什么?
(4)秦、明两朝修筑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什么?
【学后反思】
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