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指要】
1.课标要求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2.学法指导
(1)记住唐朝的建立者、都城,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唐朝的鼎盛——开元盛世。21·cn·jy·com
(2)了解唐太宗及唐玄宗的治国政策和唐朝盛世局面的繁荣景象,理解其形成的原因。
(3)对唐太宗、武则天及唐玄宗的评价,进一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4)对唐朝盛世局面的学习,认识到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概念解读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并维护中央集权的补充和调整。www.21-cn-jy.com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温馨提示:①李渊②李世民③魏征④天可汗⑤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⑥唐玄宗(李隆基)⑦开元盛世
【基础过关】
1.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这个评价的依据是唐太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奖励军功,按照功劳大小分封爵位 B.大力加强监察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C.善于听取臣下建议,鼓励臣下直言 D.创立行省制度,推行改革采用汉法
3.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4.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5.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思维提升】
材料一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
——《资治通鉴》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唐太宗
材料三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21教育网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材料一说明什么?并解释唐太宗统治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⑵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⑶通过以上材料综合评价唐太宗?
温馨提示:一、单项选择:1.C 2.C 3.C 4.C 5.C
【思维提升】(1)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被成为“贞观之治”。② 因为唐太宗统治时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重视纳谏的治国方针,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等统治措施。⑵唐太宗意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图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3)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但晚年也出现一些暴政。21cnjy.com
【学后反思】
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