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盛唐的社会景象
【导学指要】
1.课标要求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2.学法指导
(1)记住
(2)知道邓稼先和袁隆平等科学家为国争光的事迹,学习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
(3)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概念解读
唐三彩,汉族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誉中外。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
温馨提示:①曲辕犁、筒车②育苗移栽技术③桑蚕业④长安⑤诗仙⑥杜甫
【基础过关】
1.“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四方丰稔,百姓殷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2.右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
②直辕犁
③水排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
5.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思维提升】
材料一
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
——《开元纪事》
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这些生产工具的作用是什么?(2分)
A
B
温馨提示:【基础过关】1.B
2.B
3.D
4.B
5.A
【思维提升】(1)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2)图A耕作,图B灌溉.
【学后反思】
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修水利,改进工具——①
北方一粟、麦为主,冬小麦凸显
南方以水稻为主,种植小麦,②
开始推广,培育早中晚稻
四川的③
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成为新的蚕桑基地
茶叶产量迅速提高
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唐三彩)
经济的繁荣
原因: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
表现
④
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大都会。
唐朝妇女的地位相对要高一些
开放的社会景象
山水诗人:孟浩然和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和岑参。
李白:⑤
,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⑥
:诗圣,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歌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