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6-22 22:2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
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蛙
2.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③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3.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4.组成肽键中的C和O的比例是(  )
A.1:2
B.1:1
C.2:1
D.1:3
5.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
A.蛋白质→DNA→RNA
B.蛋白质→RNA→DNA
C.DNA→RNA→蛋白质
D.RNA→DNA→蛋白质
6.中心法则包含下列遗传信息的转移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7.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C.表示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所有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是通过DNA的复制来实现
8.在细胞中,以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
A.复制和转录
B.转录和翻译
C.逆转录和翻译
D.转录和逆转录
9.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B.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C.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
1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
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
1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可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B.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
C.m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D.RNA分子中不含碱基T
12.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13.如图表示转录的过程,则此段中含有多少种核苷酸(  )
A.5
B.6
C.8
D.4
14.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15.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转变为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A.G﹣C变为T﹣A
B.T﹣A变为G﹣C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16.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是逆转录病毒.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中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含碱基A占(  )
A.19%
B.42%
C.23%
D.21%
17.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可以决定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控制性状
18.图甲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
DNA
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已知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
①②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
A

U
配对的过程为
②③④⑤
19.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说明一些基因(  )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B.是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20.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21.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
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22.如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
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的位置
C.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
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23.如图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  )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B.三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C.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
D.此图能说明翻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的
24.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到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
B.tRNA
C.mRNA
D.rRNA
25.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
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
2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27.一个DNA分子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个腺嘌呤,如果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A.40个
B.80个
C.120个
D.180
28.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
B.
=
C.A+G=T+C
D.A+T=G+C
29.通过分析发现,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质量也分别相同,下列各项均为对此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B.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一定相同
C.两个生物的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定不同
D.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和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30.科学家在研究DNA的结构时发现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实,人和鼠的DNA竟然有80%是相同的.则可以推测出(  )
A.人和鼠体内的蛋白质80%是相同的
B.人和鼠的基因80%是相同的
C.人和鼠的染色体80%是相同的
D.不足以推出以上结论
 
二、非选择题
31.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
32.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人们对乙肝病的机理研究较多.乙肝病毒的DNA有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如图:
(1)发生在宿主细胞核的过程有 
 ,发生在宿主细胞质内的过程有 
 .
(2)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则: 
 .
(3)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过程.
(4)物质a的作用是 
 .同类的物质还具有的作用有 
 .
(5)过程⑤⑦的原料种类数可能分别为 
 种,都存在 
 现象.
(6)过程②和过程⑤的产物都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原因分别是 
 和 
 .
33.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吸收的CO2量.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 
 .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E点时的光照强度.D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
(2)如图乙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 
 .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 
 能够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暗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 
 (内、外).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含量将会 
 (变大、不变、变小).
(3)假设植物只有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且每个叶肉细胞生理状况相同,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b.
(4)一昼夜后该植株是否表现生长现象? 
 .为什么? 
 .
34.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
(1)A过程表示 
 ,它为B过程提供了[d] 
 和[e] 
 .
(2)图中b物质表示 
 .
(3)B、C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 
 .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 
 的措施,抑制 
 (填字母)过程,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5)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合作用中C3的含量变化是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高新部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是(  )
A.蛋白质分子
B.大肠杆菌
C.噬菌体
D.蛙
【考点】1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生命系统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生物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内的各种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解答】解:A.蛋白质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本身不进行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故A错误;
B.大肠杆菌属于细胞的层次,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故B正确;
C.噬菌体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故C错误;
D.蛙属于个体的层次,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③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元,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考点】1I: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图示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蔗糖不属还原搪;纤维素不是贮能物质,与果胶构成植物细胞壁.
【解答】解:A、分析图解可知,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
B、还原糖包括所有的单糖以及二糖中的麦芽糖和乳糖,①均属还原糖,②中的蔗糖不属还原搪,B错误;
C、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C正确;
D、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纤维素不是贮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3.下面是关于细胞中水含量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
C.越冬植物的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D.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要少
【考点】1T: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梳理细胞内水的含量、存在形式和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
B、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因此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细胞含自由水量较高,B正确;
C、越冬植物细胞代谢活动较弱,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低,C错误;
D、年老个体比年幼个体含水量少,D正确.
故选:C.
 
4.组成肽键中的C和O的比例是(  )
A.1:2
B.1:1
C.2:1
D.1:3
【考点】16: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
【解答】解: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CO﹣,所以组成肽键中的C和O的比例是1:1.
故选:B.
 
5.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
A.蛋白质→DNA→RNA
B.蛋白质→RNA→DNA
C.DNA→RNA→蛋白质
D.RNA→DNA→蛋白质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解答】解:A、遗传信息不能由蛋白质传递到DNA,A错误;
B、遗传信息不能由蛋白质传递到RNA,B错误;
C、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为DNA→mRNA→蛋白质,C正确;
D、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为DNA→mRNA→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6.中心法则包含下列遗传信息的转移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生物遗传实质指的是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而遗传信息的复制是其在上下代间传递的基础.
【解答】解: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使得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体现遗传的实质,故A正确;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是基因表达的一个环节,故B错误;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是遗传信息表达的一个过程,故C错误;
D、从RNA→RNA的复制过程,才能体现某些病毒的遗传,故D错误.
故选:A.
 
7.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仅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
C.表示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所有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是通过DNA的复制来实现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解答】解:A、中心法则可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但不是仅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也可以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A错误;
B、DNA除了来自DNA的复制,还可来自逆转录过程,B错误;
C、中心法则包括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C正确;
D、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都是通过DNA的复制实现的,如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RNA的复制来实现的,D错误.
故选:C.
 
8.在细胞中,以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
A.复制和转录
B.转录和翻译
C.逆转录和翻译
D.转录和逆转录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以mRNA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1)以mRNA作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2)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
【解答】解:A、复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A错误;
B、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翻译的模板是mRNA,B错误;
C、翻译和逆转录的模板都是RNA,C正确;
D、转录的模板是DNA的一条链,逆转录的模板都是RNA,D错误.
故选:C.
 
9.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B.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C.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和转录的原料都是脱氧核苷酸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7C: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解答】解:A、DNA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A正确;
B、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正确;
C、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C正确;
D、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转录的原料都是核糖核苷酸,D错误.
故选:D.
 
10.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相应代谢过程实现的
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有相应的酶
【考点】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7:酶的概念;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蛋白质的合成包括两个阶段;转录和翻译,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解答】解: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是基因转录和翻译的产物,A错误;
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DNA和结构蛋白,而不是酶,B错误;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
D、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点,细胞中的有些基因并不表达,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
A.RNA可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B.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
C.m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D.RNA分子中不含碱基T
【考点】7D: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1)mRNA:信使RNA;功能: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转运RNA;功能: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
(3)rRNA:核糖体RNA;功能: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解答】解:A、核糖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B正确;
C、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C错误;
D、组成RNA分子的含氮碱基有A、C、G、U,不含碱基T,D正确.
故选:C.
 
12.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考点】1C: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7D: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
【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有RNA和少量的DNA.
【解答】解:A、在DNA和RNA的结构中都存在氢键,A错误;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不可能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B错误;
C、原核细胞虽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DNA和RNA,C正确;
D、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DNA,核糖体不含有DNA,而含RNA,D错误.
故选:C
 
13.如图表示转录的过程,则此段中含有多少种核苷酸(  )
A.5
B.6
C.8
D.4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其中DNA链上含有4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但只含有3种;RNA链上含有4个核糖核苷酸,也只有3种.
【解答】解:图中含有两种核酸,上面一条为DNA模板链,其中含有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即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下面一条为转录形成的RNA链,其中含有3种核糖核苷酸,即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所以此段中共含有6种核苷酸.
故选:B.
 
14.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3E: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
2、ATP由1分子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构成.
【解答】解:甲表示DNA片段,含脱氧核糖,乙表示信使RNA,含有核糖,ATP中A表示腺苷,含核糖,故A正确;
B、甲中含三种脱氧核苷酸,乙中含三种核糖核苷酸,故B正确;
C、丙是ATP,属于直接能源物质,水解能提供能量,故C正确;
D、丙是ATP,其结构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但ATP不是乙的水解产物之一,故D错误.
故选:D.
 
15.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转变为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A.G﹣C变为T﹣A
B.T﹣A变为G﹣C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
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92: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解:一个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转变为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比较两者的密码子可知,原因是组氨酸密码子中第二个碱基由A变为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T﹣A变为G﹣C.
故选:B.
 
16.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是逆转录病毒.如果它决定某性状的一段RNA含碱基中A:19%;C:26%;G:32%,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DNA片段含碱基A占(  )
A.19%
B.42%
C.23%
D.21%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一段RNA含碱基中,A=19%,C=26%,G=32%,则U=23%,A+U=4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RNA逆转录形成的双链DNA片段中,A+T=42%,且A=T,因此A=T=21%.
故选:D.
 
17.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可以决定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控制性状
【考点】7G: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1、表现型=基因型+外界环境因素.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解答】解:A、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A正确;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C正确;
D、蛋白质的结构表现性状,而控制性状的是基因,D错误.
故选:D.
 
18.图甲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
DNA
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已知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
①②③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
A

U
配对的过程为
②③④⑤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分析图甲: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且这两个过程在同一时空进行,应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分析图乙:图乙为中心法则,其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RNA分子的复制;⑤表示逆转录过程.
【解答】解:A、图甲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空进行,应该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而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A错误;
B、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故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B错误;
C、图甲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图乙中的②③过程,C错误;
D、图乙中①位DNA分子的复制(A﹣T、T﹣A、C﹣G、G﹣C),②为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③为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④为RNA复制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⑤为逆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T、U﹣A、C﹣G、G﹣C),可见图乙中涉及碱基
A

U
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D正确.
故选:D.
 
19.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而引起突变.说明一些基因(  )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B.是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考点】7G: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的,我们把它称为间接控制.另一种情况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就是这种方式,我们把它称为直接控制.
【解答】解: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为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故选:A.
 
20.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由于密码子改变,则转运RNA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来决定.
【解答】解:t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tRNA上的反密码子也发生改变;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来决定,即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则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故选:A.
 
21.有关基因、DNA、蛋白质、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异常的色素
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考点】7E:基因与DNA的关系;89: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解答】解:A、由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可知,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正确;
C、白化症状的出现,是由于基因控制合成的酪氨酸酶异常,进而导致黑色素的合成异常,C错误;
D、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有性状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D正确.
故选:C.
 
22.如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结构含有核糖体RNA
B.甲硫氨酸处于图中的位置
C.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
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翻译的方向,即从左到右,因此图中表示的是相邻氨基酸,左侧的氨基酸才是起始甲硫氨酸.
【解答】解:A、图示结构为核糖体,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糖体RNA,A正确;
B、根据图中箭头可知翻译的方向是由左向右,因此起始甲硫氨酸处于图中位置的左侧,B错误;
C、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
D、mRNA上碱基改变即可改变相应的密码子,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改变,D错误.
故选:A.
 
23.如图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的正确理解是(  )
A.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B.三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C.图中表示3条多肽链正在合成,其氨基酸顺序可能不同
D.此图能说明翻译形成多肽链是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的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模板是mRNA,场所是核糖体,图中三条长短不一的多肽链,目的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解答】解:A、根据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短的翻译在后,可以判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A错误;
B、三个核糖体完成三条肽链的合成,B错误;
C、由于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各个核糖体合成的是氨基酸顺序相同的多肽链,C错误;
D、据图分析,翻译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D正确.
故选:D.
 
24.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到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
B.tRNA
C.mRNA
D.rRNA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解答】解:A、金鱼的遗传物质是DNA;故A错误.
B、tRNA不参与性状的控制,在翻译过程中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故B错误.
C、mRNA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故C正确.
D、rRNA和蛋白质用于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参与性状的控制;故D错误.
故选C.
 
25.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
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
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
【考点】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解答】解:(1)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
(2)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因此,反密码子在tRNA上.
故选:A.
 
26.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的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且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C+G含量越高,DNA分子就越稳定,也越能耐高温.
【解答】解: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18%,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18%×2=36%,A错误;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33%,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33%×2=66%,B正确;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其胞嘧啶含量为20%,则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20%×2=40%,C错误;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其胞嘧啶和鸟嘌呤含量为15%×2=30%,D错误.
故选:B.
 
27.一个DNA分子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个腺嘌呤,如果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A.40个
B.80个
C.120个
D.180
【考点】7C: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已知1个DNA分子区段具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含有40个腺嘌呤(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0个,则C=G=100﹣40=60个.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区段含有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如果该DNA连续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22﹣1)×60=180个.
故选:D.
 
28.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A.
=
B.
=
C.A+G=T+C
D.A+T=G+C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2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位于外侧,碱基在内侧,双链DNA分子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与T相等,G与C相等,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G=T+C,但是A+T不一定与G+C相等.
故选:D.
 
29.通过分析发现,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质量也分别相同,下列各项均为对此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B.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一定相同
C.两个生物的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定不同
D.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和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考点】79: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分析】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因此它们的DNA分子数量不一定相同,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表现出来的性状也不一定相同.
【解答】解:A、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因此这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A错误;
B、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这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
C、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两个生物的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一定相同,C错误;
D、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质量完全相同,四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和遗传信息都不一定相同,D正确.
故选:D.
 
30.科学家在研究DNA的结构时发现了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实,人和鼠的DNA竟然有80%是相同的.则可以推测出(  )
A.人和鼠体内的蛋白质80%是相同的
B.人和鼠的基因80%是相同的
C.人和鼠的染色体80%是相同的
D.不足以推出以上结论
【考点】7E: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基因不是连续分布在DNA上的,DNA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非基因片段将基因分隔开.每个基因由许多脱氧核苷酸组成,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解答】解:A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人与小鼠的DNA有80%是相同的,但不能确定基因部分有多少相同,又蛋白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因此也无法判断人与小鼠内蛋白质相同的比例,AB错误;
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由于无法确定人和鼠体内蛋白质相同的比例,因此无法确定人和鼠的染色体相同的比例,C错误;
D、根据ABC可知,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逆转录 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mRNA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转录 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 多肽(或蛋白质) .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小鼠上皮细胞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 病毒RNA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密码子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 RNA→DNA→mRNA→蛋白质 .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碱基序列中含U,所以是RNA.它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以其细胞中的化合物为原料,进行逆转录、转录和翻译.
【解答】解:(1)物质A呈单链,且含有碱基U,可推测是RNA;产物X含有T,可推测是DNA,所以甲试管模拟的是逆转录.Y能与核糖体结合,说明Y是mRNA.
(2)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宿主细胞﹣﹣小鼠上皮细胞,决定其遗传信息来自病毒RN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RNA→DNA→mRNA→蛋白质.
故答案为:
(1)①逆转录
②mRNA
转录
③多肽(或蛋白质)
(2)小鼠上皮细胞
病毒RNA
密码子
RNA→DNA→mRNA→蛋白质
 
32.乙肝被称为“中国第一病”.人们对乙肝病的机理研究较多.乙肝病毒的DNA有一条环状链和一条较短的半环链,侵染时先形成完整的环状,再把其中一条作为原始模板复制形成新的病毒.如图:
(1)发生在宿主细胞核的过程有 ③④ ,发生在宿主细胞质内的过程有 ⑤⑥⑦ .
(2)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则: D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 .
(3)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③④⑤⑦ 过程.
(4)物质a的作用是 携带DNA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 .同类的物质还具有的作用有 转运氨基酸,组成核糖体,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
(5)过程⑤⑦的原料种类数可能分别为 20、4 种,都存在 碱基互补配对 现象.
(6)过程②和过程⑤的产物都具有多样性特点,其原因分别是 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样 和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种类多和数目多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
【考点】7H:中心法则及其发展;79: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乙肝病毒的繁殖过程,其中②表示注入,只有DNA进入细胞;③是DNA复制过程;④是转录过程;⑤是翻译过程;⑥是RNA和蛋白质外壳进行组装的过程;⑦是逆转录过程.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③是DNA复制,④是转录,⑤是翻译,⑥是将mR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⑦是组装好的进行逆转录,其中③④发生在宿主的细胞核中,⑤⑥⑦发生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
(2)由图可知乙肝病毒的中心法则为:D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
(3)图中③④⑤⑦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物质a是mRNA,携带DNA上的遗传信息,并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将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RNA还包括tRNA和rRNA,其中tRNA可以转运氨基酸,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此外RNA还可以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5)翻译过程需要的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逆转录过程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这两个过程中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6)过程②的产物是DNA,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过程⑤的产物是蛋白质,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故答案为:
(1)③④⑤⑥⑦
(2)D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
(3)③④⑤⑦
(4)携带DNA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
转运氨基酸,组成核糖体,作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5)20、4
碱基互补配对
(6)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样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样、种类多和数目多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3.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叶肉细胞,a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b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吸收的CO2量.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如图甲所示,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是 温度较低,呼吸作用较弱. .从16时到18时,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的变化是 减慢. .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 < (>、=、<)E点时的光照强度.D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2)如图乙所示,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 减慢 .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 ATP[H]或NADPH 能够为暗反应提供能量,暗反应产物三碳糖转变成淀粉的场所是叶绿体 内 (内、外).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酸(C3)的含量将会 变大 (变大、不变、变小).
(3)假设植物只有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且每个叶肉细胞生理状况相同,当在图甲中D点时,图乙中a < (>、=、<)b.
(4)一昼夜后该植株是否表现生长现象? 是 .为什么? 因为植物总体是吸收co2积累有机物. .
【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本题为密闭的玻璃罩,因此玻璃罩内CO2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当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D点和E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图乙中,a表示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b表示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解答】解:(1)BC段接近凌晨,气温较低,呼吸作用较弱,产生CO2的速率慢;从16时到18时,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慢,叶绿体内ATP合成速率减慢;D点和E点时密室内二氧化碳的增长量或减少量为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强度,若两者温度相同,但D点时二氧化碳浓度高,所以两时刻的光照强度大小为D<E,D点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有氧呼吸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在氧气不足条件下,线粒体内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将会减慢.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和NADPH.光合作用过程的直接产物一般是葡萄糖,因此蔗糖的产生场所是叶绿体外.若光照突然停止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足,三碳酸(C3)的还原减慢,但是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酸(C3)的速率不变,故三碳酸(C3)的含量增大.
(3)由于植物细胞中只有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其它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而D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表示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该细胞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4)由密闭玻璃罩内A点和F点的二氧化碳浓度来看,一昼夜后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植物在一昼夜中总体表现二氧化碳的吸收,表现为有机物的积累.
故答案为:
(1)温度较低,呼吸作用较弱
减慢<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减慢
ATP[H]或NADPH

变大
(3)<
(4)是
因为植物总体是吸收co2积累有机物
 
34.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A~D表示相关过程,a~e表示有关物质,据图回答:
(1)A过程表示 光反应 ,它为B过程提供了[d] [H] 和[e] ATP .
(2)图中b物质表示 氧气 .
(3)B、C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叶绿体基质 、 线粒体 .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 温度 的措施,抑制 CD (填字母)过程,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5)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合作用中C3的含量变化是 增加 .
【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据图分析:A代表光反应,B代表暗反应,C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D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是水分子、b是氧气、c二氧化碳、d是[H]、e是ATP.
【解答】解:(1)据图分析,A表示光反应过程,B表示暗反应过程,d是[H]、e是ATP,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
(2)b是光反应产生的物质,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所以b是氧气.
(3)B表示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
(4)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光合作用强度不强,为了防止减产,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应该适当的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抑制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C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
(5)突然停止光照,[H]和ATP的生成停止,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短时间内其来源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
(1)光反应[H]ATP
(2)氧气
(3)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
(4)温度
CD
(5)增加
 
2017年6月22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