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紫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紫石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6-22 20: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紫石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选对得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N,20°E)
B.(40°W,20°N)
C.(40°,20°)
D.(
20°S,40°W)
2.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北温带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A.
B.
C.
D.
4.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5﹣9题.
5.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B.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C.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D.自转和公相同转方向相反
6.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紫石中学旗杆的影子在正午时分最短的一天,地球位于图中(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8.20l7年5月30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处处粽叶飘香,喜气洋洋,此时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位置是(  )
A.甲与乙之间
B.乙与丙之间
C.丙与丁之间
D.丁与甲之间
9.当澳大利亚是冬季的时候,地球位于图中(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10.在下列比例尺中,能更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的是(  )
A.1:1000000
B.
C.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
D.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当图中甲地的气温为18℃时,乙地的气温大约是(  )
A.12℃
B.15℃
C.18℃
D.21℃
如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的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13﹣14题.
13.图中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14.A处与D处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读南通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天气符号表明的天气状况是(  )
A.小雨转多云
B.中雨转多云
C.暴雨转多云
D.中雨转阴
16.下面风力符号与天气预报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17.下列描述不属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是(  )
A.大河多发源于大陆内部
B.河网呈放射状
C.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D.内流区面积广大
18.据中东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处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
B.中东地处联系亚、欧、美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枢纽位置
C.中东地处联系南美、北美、非三大洲,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枢纽位置
D.中东地处联系亚、欧、大洋洲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
19.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20.法国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海上最短航线必经之地是(  )
A.黑海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21.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22.下面对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半岛众多的地区
②是一个多山地的地区
③是一个深受海洋影响的地区
④是世界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23.欧洲西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们喜欢吃牛排、奶酪等食物
B.河流稀少,牧草丰美
C.那里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
D.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多汁牧草广布
24.马六甲海峡位置示意图位于下列哪幅图中?(  )
A.
B.
C.
D.
25.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两洲,其经济中心主要在亚洲
B.地形东西差异很大,东部主要是平原,西部主要是山地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河流多,水量大,大部分河流全年通航
26.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澳大利亚的地形复杂多样
C.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D.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读“美国本土地形简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美国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广大
C.美国森林、草地、矿产资源丰富
D.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28.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本土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29.在巴西境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环境效益巨大的自然资源是(  )
A.热带雨林
B.水资源
C.铁矿资源
D.水能资源
30.某探险者,想去美洲享受“地球之肺”的清新,体验热带原始森林的乐趣,你认为下列地区中最合适的是(  )
A.安第斯山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落基山脉
 
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2分
3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洲.
(2)赤道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 
 
(南北回归线或南北极圈)附近,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 
 (低或中或高)纬度地区.
(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 
 (东或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 
 (东或西)岸.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和 
 等.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 
 ,B 
 .C 
 D 
 
(2)在以上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 
 (填字母),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 
 (填字母),黑土地和黄土地分布在 
 (填字母).我国水稻集中分布在 
 (填字母).
(3)A和B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 
 .该线大致与我国一月 
 等温线一致.其中,A区域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B区域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紫石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选对得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N,20°E)
B.(40°W,20°N)
C.(40°,20°)
D.(
20°S,40°W)
【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解答】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40°W,20°N.
故选:B.
 
2.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北温带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解答】解: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北温带的是B点.
故选:B.
 
3.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其中属于北半球的是(  )
A.
B.
C.
D.
【考点】1I: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的.
【解答】解:根据大洲、大洋的轮廓和位置判定,A是西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
故选:C.
 
4.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考点】1A: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分析】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是赤道;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解答】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所有纬线的长度不一定相等,最长的是赤道,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选项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故符合题意.
故选:C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5﹣9题.
5.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B.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C.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D.自转和公相同转方向相反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故选:C.
 
6.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位于图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读图可知,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丁处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7.紫石中学旗杆的影子在正午时分最短的一天,地球位于图中(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
【解答】解:图中乙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太阳高度最大,此时紫石中学旗杆的影子在正午时分最短.
故选:B.
 
8.20l7年5月30日,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处处粽叶飘香,喜气洋洋,此时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位置是(  )
A.甲与乙之间
B.乙与丙之间
C.丙与丁之间
D.丁与甲之间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5月30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即甲和乙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故选:A.
 
9.当澳大利亚是冬季的时候,地球位于图中(  )
A.甲附近
B.乙附近
C.丙附近
D.丁附近
【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是冬季时候,北半球是夏季,图中乙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故B正确.
故选:B.
 
10.在下列比例尺中,能更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的是(  )
A.1:1000000
B.
C.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
D.
【考点】2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解:比例尺大小比较时,比例尺不是数字式的应先化成数字式再比较大小.四个比例尺为:A是1/1000000,B是1/500,C是1/10000,D是1/6000,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得知,1/500比例尺最大.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因此四个选项中能更详细地显示地理事物的是B.
故选:B.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解答】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①坡面等高线密集,坡度最大.
故选:A.
 
12.当图中甲地的气温为18℃时,乙地的气温大约是(  )
A.12℃
B.15℃
C.18℃
D.21℃
【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从图中看出甲地的海拔为250米,乙地的海拔为750米,根据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计算得知,乙地的气温为:18﹣÷100×0.6=15℃.
故选:B.
 
如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的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13﹣14题.
13.图中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解答】解:读图可得,C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故选:C.
 
14.A处与D处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
【解答】解: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A的海拔高度是600米,D的海拔高度是900米,故A、D的相对高度是900﹣600=300米.
故选:C.
 
读南通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天气符号表明的天气状况是(  )
A.小雨转多云
B.中雨转多云
C.暴雨转多云
D.中雨转阴
【考点】42: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的天气符号表明的天气状况的是中雨转多云,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6.下面风力符号与天气预报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考点】42: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他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解:风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二道风尾是4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图可知,D是东南风四级.
故选:D.
 
17.下列描述不属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是(  )
A.大河多发源于大陆内部
B.河网呈放射状
C.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D.内流区面积广大
【考点】84:亚洲的河湖.
【分析】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解答】解: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大陆内部,河网呈放射状,流向是自西向东,外流区面积广大.根据题意.
故选:D.
 
18.据中东位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东地处联系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
B.中东地处联系亚、欧、美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枢纽位置
C.中东地处联系南美、北美、非三大洲,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枢纽位置
D.中东地处联系亚、欧、大洋洲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
【考点】9Q:西亚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
【分析】中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本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解答】解:中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9.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D.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考点】9X:西亚石油的集中产区.
【分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主要输往西欧、美国、ri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
【解答】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
故选:A.
 
20.法国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海上最短航线必经之地是(  )
A.黑海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考点】35:洲界线.
【分析】西亚的三条石油运输路线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或北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或北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日本.
【解答】解:法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其海上最短航线的路径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法国.
故选:C.
 
21.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莫桑比克海峡
【考点】9H: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解答】解: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需要经过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故选:C.
 
22.下面对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半岛众多的地区
②是一个多山地的地区
③是一个深受海洋影响的地区
④是世界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考点】C7: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半岛、岛屿,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气候以北温带为主,降水均匀,全年湿润.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经济发达国家;该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较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解答】解: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半岛、岛屿,故①正确;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故②错误;
欧洲西部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降水多,故③正确;
欧洲西部是世界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该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较高,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故④正确.
故选:C.
 
23.欧洲西部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们喜欢吃牛排、奶酪等食物
B.河流稀少,牧草丰美
C.那里阴雨天气较多、光照不足
D.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多汁牧草广布
【考点】CA: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分析】欧洲西部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没有旱涝灾害,适合发展畜牧业.
【解答】解: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灾害,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
故选:D.
 
24.马六甲海峡位置示意图位于下列哪幅图中?(  )
A.
B.
C.
D.
【考点】9H: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解答】解: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白令海峡,B图所示的是马六甲海峡,C图所示的是麦哲伦海峡,D图所示的是土耳其海峡,故B正确.
故选:B.
 
25.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两洲,其经济中心主要在亚洲
B.地形东西差异很大,东部主要是平原,西部主要是山地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河流多,水量大,大部分河流全年通航
【考点】DG:俄罗斯温带大陆性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特征.
【分析】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解答】解:俄罗斯地跨两洲,其经济中心主要在欧洲;地形东西差异很大,东部主要是高原、山地,西部主要是平原,地处高纬,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低.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6.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澳大利亚的地形复杂多样
C.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D.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考点】G7: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分析】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惟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解答】解:澳大利亚在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汪洋之中,再加上当地自然条件比较单一,使得动物的演化十分缓慢,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种类仍能保存至今.世界上266种有袋哺乳动物中,有近一半是澳大利亚大陆独有的,像袋鼠、树袋熊和袋狸等.目前仅存的两种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和针鼹,还有珍稀动物鸸鹋等,只在澳大利亚才能找得到.
故选:C.
 
读“美国本土地形简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美国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广大
C.美国森林、草地、矿产资源丰富
D.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考点】FA: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
【解答】解:美国大部分国土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故A叙述正确.
美国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是世界第一位,故B叙述正确.
美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资源丰富、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适宜牧草生长、矿产资源丰富,故C叙述正确.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流经美国本土,且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内河航运发达,故D叙述正确.根据题意.
故选:D.
 
28.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本土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考点】E3:北美的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
【分析】美国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山地,美国的地势特点是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且西部最高.
【解答】解:美国地形分为三列: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读图分析可知,选项B符合其地势特点:西部高、中间低、东部缓.根据题意.
故选:B.
 
29.在巴西境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环境效益巨大的自然资源是(  )
A.热带雨林
B.水资源
C.铁矿资源
D.水能资源
【考点】FM:巴西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分析】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解答】解:在巴西境内,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环境效益巨大的自然资源是热带雨林.
故选:A.
 
30.某探险者,想去美洲享受“地球之肺”的清新,体验热带原始森林的乐趣,你认为下列地区中最合适的是(  )
A.安第斯山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落基山脉
【考点】FM:巴西对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分析】巴西境内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在这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有“地球之肺”的美称.由于人们对它的滥砍滥伐,其面积在不断地缩小,以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
【解答】解: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巴西境内的热带雨林区.位于面积最大的平原上﹣﹣﹣亚马孙平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它能够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保持水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故选:B.
 
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2分
3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南美 洲,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非 洲.
(2)赤道附近分布面积最广的是 热带雨林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 南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或南北极圈)附近,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 高 (低或中或高)纬度地区.
(3)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 东 (东或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 西 (东或西)岸.
(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 、 海陆位置 和 地形 等.
【考点】4S: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1)(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极圈以内.在北半球有两种寒带气候类型:一是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苔原气候;二是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地区岛屿上的冰原气候.南极洲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岸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多为人口密集区.
(4)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1)南美;非;
(2)热带雨林;南北回归线;高;
(3)东;西;
(4)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在以上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 C (填字母),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 D (填字母),黑土地和黄土地分布在 B (填字母).我国水稻集中分布在 A (填字母).
(3)A和B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 秦岭﹣淮河一线 .该线大致与我国一月 0℃ 等温线一致.其中,A区域的耕地类型以 水田 为主.B区域的耕地类型以 旱地 为主.
【考点】R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为: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西北地区,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是青藏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分布在北方地区.我国水稻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还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故答案为:(1)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C;D;B;A;(3)秦岭﹣淮河一线;0℃;水田;旱地.
 
2017年6月22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