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08——2009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第Ⅱ卷的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泊(pō) 隽秀(jùn) 蓦然(mù) 癖好(p )
B.龟裂(jūn) 辟邪(bì) 封禅(shàn) 饯别(jiàn)
C. ( http: / / www. / )殷红(yān) 包庇(pì) 干涸(hé) 绮丽(q )
D.憎恶(zēng) 慰藉(jiè) 骨髓(su ) 稽首(j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个被称为”幽灵网”的间谍系统_________了103个国家的
至少1295台计算机。
②在谈到即将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说:“我不会期
待出现非常新颖的__________,不过我希望能得到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承诺。”
③翟志刚从神舟七号轨道舱向太空跨出一小步,__________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
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A.侵入 提议 标志 B.侵入 建议 标致
C.侵犯 建议 标志 D.侵犯 提议 标致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你一个人搞技术革新,总是孤掌难鸣,只有依靠集体智慧,才能获得成功,还是再
找几个帮手吧。
B.承蒙您这些年来对他的关照,作为他的母亲,我真是感同身受啊!
C.二楼边上那块风雨飘摇的广告 ( http: / / www. / )牌,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令路人不安。
D.在化学课上,纪律委员孙小英和同桌侃侃而谈,被化学老师发现。课后,老师严厉
批评了她,并要求她以身作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麻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麻醉作用。人在吸食后会产生快感,有时会出现幻觉,
长期吸食会出现思维迟钝,精神障碍,免疫系统受破坏等。
B.根据调查,事实上,女工们的工资很少,而且大部分还被公司以住宿费等名目扣除。
剩余的每月大约三万多日元的工资,还有一部分会被强制“储蓄”。
C.西澳大利亚州自然环保局官员梅尔说,搁浅的鲸群能否成功返回大海,取决于潮汐
的水位和鲸的体力。
D.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一份报告称,在某些领域,中国的武器已达到甚至接近世界先
进水平,但报告并没有对此详细说明 ( http: / / www. /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千万年来,在中国的青藏高原生息着一种叫做蝙蝠蛾的昆虫。这是一种体色褐黄,体表长有长毛的普通昆虫,如果不是后来的一系列遭遇改变了它们的生命轨迹,它们将在这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不为人知地自由飞翔。
就像许多蛾类生物一样,蝙蝠蛾在长出翅膀之前,也经过蛹状幼虫阶段。蝙蝠蛾的幼虫极喜低温环境,它们生活在地表之下,以植物根茎为食。当大雪飘飞的冬季到来时,它们纷纷潜伏于冻土层中。春暖花开时节,气温不断上升,冻土解冻,蝙蝠蛾幼虫也随之来到土壤表层,并在四周筑起上下相连的隧道,以便活动取食。经过4年的生长之后,蝙蝠蛾幼虫长出了双翅。雌性蝙蝠蛾较重,只能边跳边飞,雄性蝙蝠蛾则可迅速飞行。这些成熟后的蝙蝠蛾像它们的前辈一样,继续在高原上生息繁衍。
但是,如果蝙蝠蛾幼虫一旦和一种真菌相遇,生命的运行方向将被强行拐弯。这种真菌就是虫草菌,它和蝙蝠蛾一样,也喜欢低温和高海拔。虫草菌生活在地面,与地表之下的蝙蝠蛾幼虫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当虫草菌的孢子随着雨水渗入地下后,如果机缘巧合,孢子恰好和蝙蝠蛾幼虫遭遇,便会黏附在蝙蝠蛾幼虫身上。一旦有适宜的条件,孢子就会萌发出芽管,这些尖状的芽管通过蝙蝠蛾幼虫的口腔、气孔等一切有可能的通道侵入其体内,并在它的体内形成真菌丝。真菌丝充分利用蝙蝠蛾昆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在其体内迅速蔓延。一种异物无端侵入体内且不断蔓延,小小的蝙蝠蛾幼虫为此烦躁、痛苦,它在人类看不见的地下苦苦挣扎。最终,一切挣扎都是徒劳,它死了。然后,风雪弥漫的冬天到了,一切又陷入无边无际的沉默与深睡 ( http: / / www. / )。
但风雪之下的另一个生命却在顽强孕育,它不会因外界的严寒而停止既定的进程。来年春天,又一次春暖花开时,原本潜伏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真菌丝一点点冒出了地面,它渐渐长成了一株紫红色的小草,顶端有一个菠萝状的囊壳。
到此,这场化蛹为蝶般的成长终于大功告成:原本普通至极的蝙蝠蛾幼虫在付出生命的代价之后,和同样普通至极的虫草菌珠联璧合,生成了一种神奇的药材,那就是名声在外的冬虫夏草。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23期
5.下列对“冬虫夏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在青藏高原的蝙蝠蛾幼虫因意外遭遇而改变了生命轨迹而成了虫草菌的营养。
B.真菌丝以蝙蝠蛾幼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为营养,次年冒出了地面成了“冬虫夏草”。
C.蝙蝠蛾幼虫一旦死去就会成为虫草菌的营养,最终长成了“冬虫夏草”。
D.虫草菌在蝙蝠蛾幼虫付出了生命代价后,经过一冬天的孕育于次年长出地面。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蝙蝠蛾幼虫生活在地表之下,原本与生活在地面的虫草菌井水不犯河水。
B.依靠地下水为媒介,虫草菌孢子与蝙蝠蛾幼虫相遇,从而生成了一种新的生命。
C.真菌丝一旦在蝙蝠蛾幼虫体内形成并蔓延后,蝙蝠蛾幼虫就会烦躁、痛苦,但它的
一切抗争都是徒劳。
D.真菌孢子与蝙蛹蛾幼虫遭遇并黏附在它身上,这是一种机缘巧合。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若非蝙蝠蛾幼虫在生活过程中遭遇不幸 ( http: / / www. / ),被虫草菌孢子侵入,蝙蝠蛾的生命轨迹就
可能不会改变。
B.边跳边飞的蝙蝠蛾到了冬天,就纷纷潜伏到冻土层中沉睡,等待次年春暖花开。
C.蝙蝠蛾普遍至极,虫草菌也同样普通至极,这两种生命一旦相遇,就会形成蜚声中
外的冬虫夏草。
D.冬虫夏草的产生是蛹化蝶的成长过程,蛹就是蝙蝠蛾的幼虫,蝶就是长出了双翅能
够飞行的成虫。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袁公未知用人之机,好谋无决,欲与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荀彧荐嘉于太祖。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大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孙策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人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遣辛毗乞降。大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大破之。
嘉深通有算略。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大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拳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谥曰贞侯。
(选自《三国志·郭嘉传》)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项是
A.(1)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2)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
B.(1)太祖曰:“善。”乃南征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1)袁公未知用人之机 (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D.(1)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9.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能表现郭嘉“有算略”的—项是
①征吕布,三战破之 ②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③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④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 http: / / www.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郭嘉北上拜见袁绍之后,认定袁绍不是一个可以共同成就霸业的人,就果断
离开了他。
B.在征讨吕布和应对孙策偷袭传言这两件事上,显示出郭嘉的识见和谋事能力超出众
人。
C.大军远征袁尚之前,郭嘉对时局的分析坚定了曹操讨伐袁尚的决心,之后又提出轻
装偷袭之计,结果大破敌军。
D.郭嘉病重之际。曹操接连多次带随从探问其病,郭嘉去世后曹操又亲自参加他的葬
礼,表达了极度哀痛之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5分)
(2)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臣策未决,嘉辄成之。(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 http: / / www. / )。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据洪迈《夷坚志》记载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长年奔走异乡。
①本诗前两句是如何写景的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②尾句中有一字用得自然贴切,请找出来并作简要赏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盖其又深,______________。方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其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屈原列传》)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巩乃斯的马(节选)
周涛
(1)我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认为那是由于生气不足和对美的感觉迟钝所造成的,而且这种缺陷很难弥补。有时候读传记,看到有些了不起的人物以牛或骆驼自喻,就有点替他们惋惜,他们一定是没见过真正的马。
(2)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骆驼却是沙漠的怪胎,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把自己改造得那么丑陋畸形。至于毛驴,顶多是个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难当大用。它们的特性和模样,都清清楚楚地写着人类对动物的征服,生命对强者的屈服,所以我不喜欢。它们不是作为人类朋友的形象出现的,而是俘虏,是仆役。
(3)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在巩乃斯后来的那些日子里,观察马渐渐成了我的一种艺术享受。
(4)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隔绝,生活单调;人与人互相警惕,唯恐失一言而遭灭顶之祸,心灵寂寞。只有一个乐趣,看马。好在巩乃斯草原马多,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 ( http: / / www. / ) 这样,我就从马的世界里找到了奔驰的诗韵,使我蓦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壮美和那时潜藏在我们心里的共同忧郁……
(5)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弄得我直到今天听到马蹄踏过大地的有力声响时,还会热血陡涌、热泪盈眶,大有战士出征走上古战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之慨。
(6)有一次我碰上巩乃斯草原夏日迅疾猛烈的暴雨,那雨来势之快,可以使悠然在晴空盘旋的孤鹰来不及躲避而被击落,雨脚之猛,竟能把牧草覆盖的原野瞬间打得烟尘滚滚。就在那场暴雨的豪打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仿佛分散在所有山谷里的马都被赶到这儿来了,好家伙,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牲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地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场面!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携裹,大喊大叫,却毫无反响,喊声像一堤小石片扔进奔腾咆哮的大河。
(7)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8)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 ( http: / / www. / ),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它们和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的人物、民族的英雄一起被铸成铜像屹立在最醒目的地方。
(9)纵览马的历史,还会发现它和我们民族的历史紧密相联着。至今,如同我们的一切美好的传统都像黄河之水似地遗传下来那样,我们的历代名马的筋骨、血脉、气韵、精神也都遗传下来了。那种“龙马精神”,就在巩乃斯的马身上。
(10)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11)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的吧。
[注]作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在草原农场接受“再教育”。
14.作者想称赞的是“巩乃斯的马”,但为什么第(2)段写到牛、骆驼和毛驴 请简要分析。
(6分)
15.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在“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
给予了我!”—句中,马重新给予了“我”什么
(2)“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的吧。”
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16.第(6)段写奔马很有气势,请简要分析作者用了那些手法来描写暴雨中的奔马形象 ( http: / / www. / )。
(6分)
17.作者对巩乃斯的马给予了怎样的评价 其中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6分)
六、(共15分)
18.今年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也是《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面是盖洛普公司就当今美国人对进化论的接受情况所做的最新民调结果,请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这次调查可以得出的结论。(4分)
美国人整体 中学生 大专生 研究生 定期礼拜者 不常礼拜者 从不礼拜者
相信进化论 39% 21% 53% 74% 24% 30% 55%
相信神创论 25% 27% 22% 11% 41% 26% 11%
难以确定 36% 52% 26% 16% 35% 44% 34%
19.下面这则通告用语不够简明、得体,标点符号使用也有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5分)
①在我市滨河公园的整治工作中,②发现公园河道内建有养殖场和简易厂房、游乐场等设施。③根据“××省河道管理条例”第27条“不准在行洪河道内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的规定,④因此,⑤责令当事人于2009年5月1日前自行拆除上述违章建筑,⑥否则,⑦逾期未拆者将依法强制拆除,⑧并对其当事人予以经济制裁。
特此通告
三川市河道管理处
2009年2月1日
20.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6分)
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像硬币一样有着两面性。比如压力,既像沉重的背囊,会拖累我们攀登的步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如网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像缀满星星的夜空,吸引着我们探寻的眼睛。
七、作文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 ( http: / / www.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项解析:A项应为“蓦(mò)然”C项应为“包庇(bì)”D项应为“稽(q )首”。
2.答案A项解析:侵入:①用武力强行进入境内。②外来或有害事物进入内部。侵犯:①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②侵入别国领域。建议:向人提出自己的主张。提议:商讨问题时提出主张来请大家讨论。标志:表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标致:相貌、姿态美丽漂亮。
3.答案D项解析:孤掌难鸣,多用于指人单力薄,难以成功。感同身受,如同亲身感受。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飞摇动,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在此处用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答案C项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句尾加“症状”与前面“出现”搭配。B项语意重复,划去“大约”。D项语序不当,应该先“接近”后“达到”。
5.C(C项说“蝙蝠蛾幼虫一旦死去就会成为虫草菌的营养”错,真菌丝入侵蝙蝠蛾幼虫是在其活着时,真菌丝把蝙蝠幼虫折磨死的;其他选项的理解均为正确的)
6.B(B项中“依靠地下水为媒介”错。“雨水”应为地表水)
7.A(B项中“边跳边飞的蝙蝠蛾到了冬天就纷纷潜伏冻土层中沉睡”错;C项中“这两种生命一旦相遇”的说法错,因为在地表两种生命相遇也不会成为冬虫夏草;D项“蛹化蝶”在原文中是比喻说法。“蝶”并非指蝙蝠蛾的成虫)
8.A(都是介词,“在”;B.表承接,于是;表转折,竟、却。C.关键、要点;通“几”,预兆。D.像是、好像;这样)
9.D(①句是曹操所为,④句是曹操评价郭嘉跟自己的知己关系的,这两句意思跟题干要求不符)
10.D(“接连多次带随从探问其病”错,原句“太祖问疾者交错”意思是“曹操派去询问病情的人往来不绝”)
译文:
郭嘉字奉孝,颖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后,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袁公不知晓用人的关键,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于是离开了袁绍。
荀彧向曹操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夫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就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跟随曹操)征讨吕布,三次交战之后击败了他,吕布后退,顽固防守。此时曹军士兵身心疲惫,曹操想要率军撤回去,郭嘉劝说曹操加紧进攻吕布,终于捉着了吕布。
孙策听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互相对峙,准备渡江北上袭击许昌。曹军众人听到消息都很害怕,郭嘉推测说:“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所杀的都是能得到别人为自己拼死力的英雄豪杰。但是孙策办事轻率而不做防备,即使拥有百万军队,也和独自一人在原野上行走没有两样。假如刺客从埋伏的地方冲出来,他不过是一个人(指刺客)的对手罢了。在我看来,他一定会死在平常人的手里。”孙策到了长江边还没有渡江,果然被人杀死。
郭嘉跟随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绍死后,他又跟随曹操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兄弟,接连几战都取得胜利。将领们想要乘胜进攻,郭嘉说:“袁绍喜爱这两个儿子,没有适时确立谁做继承人。有郭图、逢纪给他们做谋士。逼得急了,他们就会互相支持,进攻放松些,他们就会产生争斗之心。我们不如南下荆州好像要去征讨刘表的样子,以等待他们的变化,发生了变化然后攻打他们,就可以一举平定了。”曹操说:“好。”于是带兵南征。军队到达西平时,袁谭、袁尚果然相互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的军队打败后,就派辛毗向曹操请求投降。曹操回军援救袁谭。于是郭嘉跟随曹操平定了邺。
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三郡(辽西、上谷、右北平)的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以讨伐曹操为名派刘备乘机袭击许昌。郭嘉说:“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谈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不重用)刘备,那么刘备又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于是率军出发。到易县时,郭嘉说:“兵贵神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曹操于是悄悄出了庐龙塞,直捣单于的大本营,曹军大破敌军。
郭嘉性格深沉通达而有谋略。曹操说:“只有郭嘉能知道我的心意。”三十八岁时,郭嘉从柳城返回,病情严重,曹操派去询问病情的人往来不绝。等到郭嘉去世,曹操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十分哀痛,对荀攸等人说:“你们各位都是我的同辈人,只有郭嘉最年轻。等平定天下的大事完成后,我打算把后事托付给他,可是他中年夭折,这是天命呀!”于是上表说:“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我征伐以来有十一年了,每当有大事商议,我的计策还没定下来,郭嘉就促成我作出决断(或译:郭嘉就助我完成决策)。平定天下,他出谋划策的功劳最大。不幸短命而亡,事业未成。追念郭嘉的功勋,实在不可忘记。”赐给郭嘉贞侯的谥号。
11.(1)他自知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不重用)刘备,那么刘备又不会为他效力。(“御”“制”“用”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2分)
(2)军祭酒郭嘉,自从跟随我征伐以来有十一年了,每当有大事商议,我的计策还没定下来,郭嘉就促成我作出决断(或译:郭嘉就助我完成决策)。(“从”“臣”“成”各1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2分)
12.诗歌鉴赏
(1)答案:开头两句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诗人眺望江上秋景,看到江水浩淼无边,秋满人间,天地一片静谧。二句写晴空明净,白鸥翻飞,以动景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两句组成一幅江上秋色图。(手法2分,后面分析各1分)如果答为比喻手法,把天空比作明镜,把白鸥比作雪花,给2分。
(2)答案:“系”字用得好,作者请求高仅数尺的小柳帮助自己,要等它枝条茂盛时系住自己的扁舟。符合柳枝修长的特点,又表达出不愿再漂泊异乡,对安定生活的向往。(答出“系”字给1分,分析诗句1分,柳条特点1分,情感1分。)情感如果答成抒写出自己惜别,不愿离乡的情思也可给分。
13.(1)则其至又加少矣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 筋骨之强 用心一也 举类迩而见义远
14.文章以牛、骆驼和毛驴的隐忍驯服、忍气吞声和形象委琐(1分)来烘托(衬托、映衬或对比)(1分)马的强悍、阳刚之气,从而更加突出了对马的赞美(2分)。
15.(1)马给了“我”勇气、幻想、奔驰的诗韵,让我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壮美和我们心底共同的忧郁。(每点1分)
(2)a、呼应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完整。(1分);b、内容上,文意进一步深化(1分),(或:使开篇一句表达的意思更进一步)含蓄表达了作者对马的喜爱(1分)。
16.(1)用暴雨、怒雷、闪电做背景,烘托(衬托、映衬)出群马奔腾时的“壮阔”;
(2)用比拟手法写马群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小马“认真而紧张”、“不再顽皮、撒欢”、“老练”;
(3)用比喻描写马群奔跑“像一队尖兵”、像“不可收拾的潮水”、“奔腾咆哮的大河”。
(4)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写马群奔跑的情景,像‘尖兵’像‘潮水’像‘大河’。
(5)用对比写牧人被马群携裹的场面。喊声像“小石片”扔进“大河”。
(每一条2分,其中手法1分,描述1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6分)
17.(1)作者笔下,巩乃斯的马奔放有力、优美柔顺而不懦弱,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结合。(每点1分,共4分)
(2)寄托了作者对酣畅痛快、无所羁绊的生命状态和自由境界的向往,对奋发进取精控的赞美。(每点1分,共2分)
18.不到半数的美国人相信进化论(1分);相信进化论的人数多少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1分),与宗教信仰程度成反比(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通顺、表述恰当1分)
19.(5分,每指出一处并修改正确得1分,只找出而修改不恰当的不给分。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据合情程度酌情给分)
序号 修改结果
② 养殖场、简易厂房和游乐场
③ (××省河道管理条例)
④ 删除
⑥ (或⑦)删除(或⑦删除”逾期未拆者”)
⑧ 经济处罚或罚款
20.答案示例:又像坚硬的砧铁,能锤锻出我们锐利的剑锋。//既像裹挟着泥沙的水流,会堵塞我们心灵的泉源。(每句3分,分号前后内容相反、句式相同、比喻恰当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