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寨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3、学生通过读文和欣赏风景,体会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和四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教学准备】
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地图)今天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这里有几条神奇的山沟,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而得名,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九寨沟)那么九寨沟是个怎样的童话世界呀?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九寨沟景色的?
2、(课件)
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待会,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美美的朗读,让别人听了也产生喜爱之情。
交流:
(1)湖泊
生说、读
(课件)自己读读这句,你有什么体会吗?
灵魂.清澈
什么是彩带般的沟谷啊?
九寨沟树种繁多,枝叶颜色多姿多彩,加上地势有高有低,光线有明有暗,就形成了这彩带般的沟谷。这就是九寨沟五绝之一的“彩林”谁知道其它“四绝”是什么?
(翠海、叠瀑、雪峰、藏情)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啊!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想看看吗?(课件)
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是太美了,读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如果能背下几句就更棒了!
谁来展示,简直是神童,给他鼓鼓掌,谁还来。
过渡:你还喜欢哪种景物?说说你的理由!
(2)森林
说、读,你体会出什么了?
谁再来读读。你看你都让大家看到了这美丽,茂密的原始森林。(课件)
过渡:谁喜欢瀑布?
(3)瀑布:
说、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什么是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还会有什么样的瀑布?(宽、高)
真不错、看看吧!和你想的一样吗?(课件)
感觉怎么样啊?那就读出你的感受,试着背一背。
谁来展示。
(4)师总结:九寨沟雪峰巍峨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那么多姿多彩,湖泊宁静,绚丽,而瀑布而充满了动感,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迷人)
(5)让我们去看看吧!(录像)多美的景色,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再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6)谁来展示,多棒啊,多给点掌声。
三、第四自然段
1、我们一边欣赏
九寨沟迷人的景色,一边向原始森林纵深处行进,何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会遇到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几种动物的特点;
3、朗读、表演;
4、总结:小游客们,也许我们会看到漂亮的金丝猴。也许我们会看到正在奔跑的羚羊。也许我们又会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可爱的小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5、你还知道九寨沟里有什么珍禽异兽(牛羚、鸳鸯、红腹角雉、白闲鸟、树叶虫、红腹锦鸡、枯叶蝶)
6、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些图片,请看。
也许,你会在哪看到什么样的牛羚在干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在哪里什么样的谁在干什么……
下面小组合作,看着画面说几句话,看谁会观察,会想象,会描述。
7、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板书)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8、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 为什么这么快乐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极处的生动见证。
四、学习5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九寨沟迷人的景色,看到了九寨沟快乐的小动物们,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童话般的世界吗?
2、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板书)
3、拿起书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延伸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吗?你们想亲自去看吗?你们想赞美它吗?我师特别想赞美她,我写了一首小诗,但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
这里有( )的雪峰,
这里有( )的湖泊,
这里有( )的森林,
这里有( )的瀑布。
这是一个( )的童话世界:
金丝猴( ),
羚 羊( ),
大熊猫( ),
假如来到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我要( )。
2、欣赏歌曲
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3、如果我们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3《九寨沟》课堂实录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寨沟,去感受那里的迷人风光,快看——
(伴随优美的轻音乐,大屏幕出示九寨沟风光,把学生引入景区。生欣赏九寨沟美景,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一进入景区,就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一进入景区,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生:一进入景区,就仿佛到了人间仙境。
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童话世界。
师板书:童话世界
【课件出示】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师:在我们的心目中“童话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我觉得充满奇幻的是童话世界。
生:是个美丽的地方。
生:我觉得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生:我觉得是一个充满了幻想的、想象中的世界。(师补充:可能和现实生活不太一样)
生:在那什么都能成真。
生:我觉得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那里非常美丽。人在那里生活会感到很幸福。
师:说世界上真有仙境,那就是九寨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板书:人间仙境
【课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两句话都是写九寨沟。
生:都是写九寨沟的美。
师: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好,这样的写法叫总写。一段放在开头,一段放在结尾,这叫首尾呼应。
师:齐读大屏幕上的两句话。
师:(过渡)从课文这两句话已让人感觉九寨沟的迷人风光,但课文就这两句行吗?为什么呢?
生:不行。因为只有这两句话看不出九寨沟具体美在哪。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景区,去真正领略这个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评价: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都是总写九寨沟的美,把这两段揉在一起学习,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勾勒出九寨沟美的轮廓,也渗透了课文
“总分总”的写法,另外还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感悟课文的重点部分。】
二、总揽全文,留下美的印象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3、4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那些景物?
生大声朗读课文。
全班交流:
生:九寨沟的雪峰非常高,插入云霄。
生:九寨沟的湖泊大大小小,湖水清澈见底,连湖底色彩斑斓的石块都看得清清楚楚。
生:原始森林。
生:还有蓝天、白云。
生: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大熊猫、羚羊、金丝猴。
生:还有小熊猫。
生:小熊猫也是熊猫嘛。
师:在这儿,老师告诉同学们,大熊猫和小熊猫不是一种动物。
引导归类:自然风光、异兽珍禽。
形成如下板书:自然风光、异兽珍禽
师:(过渡)你们是想先欣赏自然风光呢,还是先看看珍禽异兽?
生:自然风光
生:异兽珍禽
师:但书上提醒我们先看什么?
生:自然风光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继续向纵深行进
【评价: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走马观花般地领略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珍禽异兽,留下美的印象,为下面具体而深入地感悟课文打下基础。最后一个小环节设计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在暗示学生一些读书方法:读书要仔细,要边读边想;同时也体现教师“引”的作用,为下面“有序教学”作了必要的铺垫。】三、感悟重点,徜徉美的世界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我们先去看看九寨沟的自然风光。九寨沟的哪处自然风光吸引了你?根据要求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吸引你的自然风光。
(2)反复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想想它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
师: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你喜欢什么景物?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雪峰。“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九寨沟的雪峰非常高,插入云霄。
生:九寨沟的雪峰非常美,峰顶上白雪覆盖着,太阳一照显得银光闪闪。
生:九寨沟的雪峰重重叠叠,一座座的雪峰挺立在那。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呀!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样美丽的景象!(教师出示雪峰图片,配合学生的讲述。)高耸的山峰插入云霄,山顶的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美吗!这么美的景象,你能用朗读来读好吗!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喜欢哪处景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湖泊。“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很美。
生:我也喜欢九寨沟的湖泊。那里的湖泊非常清澈,在阳光的照射下,就象颗颗宝石镶嵌在沟谷中。
生:我觉得“大大小小”“颗颗”说明湖泊多;“清澈见底”说明湖水清;“色彩斑斓”说明湖石色彩多。
师:(出示湖泊的图片)的确,湖泊清澈见底加上色彩斑斓的湖石真是美不胜收呀!那大家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来领略这种美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哪些同学喜欢森林啊?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原始森林。“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出了森林很多,遍布着九寨沟。
生:我从这句话中也体会出九寨沟的森林范围很大,从河谷至山坡到处都是的。
师:(出示图片)指图,这个地方就叫做河谷,从河谷到山坡都布满了森林,这样的景色可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把这么美的景色用自己的朗读来读好吧!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那除了湖泊的形状美,湖水清,石块色彩多以外,还美在什么地方呢?
生: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师:对了,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湖泊的颜色很美,有红色、有黄色、有绿色……
师:你为什么知道这儿有这么多的颜色?
生:因为,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师:除了这么多的颜色,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
生:有紫色、白色,五颜六色。
师:这么多的颜色就叫做——“五彩缤纷”。
师:天空是蓝色的,云朵是白色的,雪峰闪闪,森林郁郁葱葱。不仅如此,春天百花盛开,秋天果实金黄。这些倒影再加上了色彩斑斓的湖石,使湖泊变得分外美丽,让人心都醉了!大家看,这就是五彩池、五花海的美丽景色,(教师出示彩池图片)怎么样?谁愿意把美景读出来呢?学生练读。(四人小组比赛读)
师:你还喜欢哪个景点?从哪些词体现出来的?
生:我还喜欢九寨沟的瀑布。“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生:瀑布十分壮观,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师:“白练”是什么意思?“银花”是什么意思?
生:“白练”指的是象绸缎一样的瀑布,“银花”指的是飞溅下的水花。
师:这么独特、美丽、壮观的瀑布可真神奇,大家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瀑布图片)你们看,瀑布就象一条白色的稠带从天而降,倾泻下来,真是——白练腾空,水花四溅,由于九寨沟的山谷有高有低、因而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台阶。这种情形美吗?愿意用你自己的朗读来读好它吗?学生练读(喜欢的同学站起来读。)
师:那同学们,如果你现在站在瀑布的旁边,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瀑布壮观的场面,听到了水声轰隆隆的声音。
生:我还看到了瀑布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生:我想到了如果能在下面洗个澡那该多好。
生:我也想到了会不会有小鱼儿跳到我身边来。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你来读读看。(生个别读)
师:老师听了你的朗读都感觉到水花都飞溅到我的身上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齐读)。
师:老师听得都陶醉了!真是水声轰响,水浪翻滚,水花飞溅,气势磅礴。
师:是你们美妙的朗读带给老师一路惊奇,一路美景,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九寨沟真是个——
生接: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师:同学们,九寨沟的山美、树美、水也美,让我们齐读第三小节。把美丽的童话世界长留心中。
生有感情齐读
师:(过渡)欣赏完了迷人的自然风光,让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我们或许能遇到些珍稀的动物呢!
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动物,好好读读,体会他最惹你喜爱的地方,在文中加上着重号。
生自读课文
师生交流
师:我们随着作者进入九寨沟的珍稀动物区,看到了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此时正在干什么?
生:金丝猴正攀吊在……向你窥视。
师:“窥视”是什么意思?
生:悄悄地看。
师:此时金丝猴悄悄看什么?
生1(脱口而出):看我们有没有乱扔纸屑。(生笑)
师:这肯定是一只有环保意识的猴子。(生又笑)
生2:(想了想)悄悄看猎人有没有拿枪进入森林。
师:这也许是一只曾经受过猎人捕杀的猴子。(生脸色沉重)
生3:看我们游人有没有带刀。
师:我们人类都没有好人吗?
生:(微笑)悄悄看我们有没有拿吃的东西给它们。
师:真贪吃啊!(生又笑)
师:啊!就“窥视”一词让我们品出了金丝猴的什么特点?
生:机灵
师:好一群体态粗壮、机灵的金丝猴。你能读出它的样子吗?
生把“眨巴”读的重而快,“窥视”读地轻。
师:大熊猫又在干什么?
生: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师:“若无其事”是什么样子?
生表演一幅悠闲自在的样子。
师:“若无其事”意思是——
生1:好像没有什么事,很悠哉。
生2: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管别人。
师:这么若无其事的咀嚼竹叶,大熊猫一定一边吃一边在想——
生1:这竹叶的味道真好!(生笑)
生2:它一定在想,看我吃的这么香,难道你们肚子不饿吗?
生3:管你们怎么看,俺大熊猫的脸皮可厚着呢!(生大笑)
师:(笑着)谁来读读大熊猫的句子。
生纷纷举手。
师:小熊猫们,你们面前就是清澈见底的河水,赶紧美美地照照吧!
全班生对着桌面在美美地表演,一片笑声。
师:(高兴)你们在照什么?
一男生(脱口而出):臭美!(有生附和)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是臭美!(生点头表示同意)
女生1(不好意思):我照照自己的头发是不是梳整齐了。
男生1(摸摸身体):我看看自己身上的毛干净不干净。
男生2(拍拍身体):我照照自己的脸有没有灰尘。
女生:我照见自己头上的蝴蝶结多漂亮!
……师:小熊猫们,把你们的高兴美美地读出来吧!
全班齐读,把“美滋滋”读的特好。“美——滋——滋——”
师:充满神奇的九寨沟就这几种珍禽异兽吗?(生摇头)此时你在九寨沟,一定会见到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赶紧把你们见到写下来吧!
生动笔,师巡视,发觉学生写得真不错。
生1:我看见在茂密是树林旁,一群体态粗壮的大象正津津有味地吸河里的水。
师(点头):真不错!能灵活地用上书中的词语。
生2:我看见勤劳的小刺猬,身上沾满了红红的小果子,正摇摇摆摆地在草地上走着。(生拍手)
师;真是勤劳的小刺猬。
生3:树上有一只穿着黄衣裳的小鸟,站在枝头若无其事地唱着优美的歌儿。
师:好生动的拟人化手法。歌声——(生补充:歌声真动听!)
师:是啊,在这样的湖光山色里,在这么美的童话世界里,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里,谁的心里不充满了快乐呢?让我们快快乐乐地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生齐读
师:读到这儿我们真想说: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
生接: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评价: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整节课设计理念的充分体现。语言文字训练和理解课文、感受风景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主要表现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说、读、写等训练,这些训练并没有脱离文本而显得刻意呆板,而是寓于课本之中,并且为理解课本服务。学生在感悟课文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课文,在整个感悟学习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最后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写话训练,实际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训练。】
四、欣赏音乐,享受美的熏陶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一起来看看课题,觉得前面加个什么词比较合适?
生:神奇的九寨沟
生:美丽的九寨沟
生:诗情画意的九寨沟
……
师: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一起来欣赏《神奇的九寨》。(共39张PPT)
九寨沟
3
1.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重点)
2.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叫九寨沟?它在世界上享有怎样的盛誉?
二思: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九寨沟的?
四品:本文在语言表达和构段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探:第3至6自然段每段的总起句,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核心问题:在作者心目中,九寨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间仙境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她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胜地。
表明了九寨沟的独一无二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两顶桂冠”表明了什么?
“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这句话在本段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这是本段的中心句,直接点明了水在九寨沟的重要性。因为有了水,才成就了九寨沟的色彩斑斓,才增添了九寨沟大大小小的湖泊的无限活力。所以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九寨沟色彩最美的湖泊要数五花海了。
这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总起句,下文紧紧围绕这句话来写。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总起句
什么是总起句?
一篇文章或一段话的开头,概括全文或全段主要内容或中心的话。本文中,第3
自然段的第二句、第4、5
自然段的第一句是各段的总起句。
总起句有什么作用?
总领全文或全段。
怎样判断总起句?
一般位于文章或段落的开头。
位于九寨沟中心部位的诺日朗瀑布最引人入胜,它高25
米,瀑顶宽270
米,宽度为全国瀑布之冠,是九寨沟的象征。
用准确的数字说明诺日朗瀑布的宏大壮观,让读者清楚地感受到瀑布确实是九寨沟水中的佼佼者。
本段先概括说明“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然后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分析这一特点。
思考(重点):此处是怎样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说明九寨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的?
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景区内既有亚热带植物,又有适合温带生长的油松、华山松等。动物呢,有脊椎动物170
种,鸟类1
418
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大熊猫、牛羚和金丝猴都生活在这里。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在作者的心目中,九寨沟是一个一尘不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的喜爱及对神奇的大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在作者心目中,九寨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一读: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叫九寨沟?它在世界上享有怎样的盛誉?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因有九处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胜地。
串珠问题:
2.二思: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九寨沟的?
作者从九寨沟的水和动植物资源两方面来详细描写九寨沟。
3.三探:第3至6自然段每段的总起句,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总起句点明了各段的主要内容,起到总领全段的作用。
4.四品:本文在语言表达和构段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课文采用具体与概括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构段,运用具体的数字、例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九寨沟的美丽景色。
九
寨
沟
引出九寨沟
位置
名字的由来
水美
动植物资源丰富
——“童话世界”总写
——美好愿望
概括全文
具体介绍
永驻人间
美丽景观
课文结构
分述
本文主要描写了九寨沟的水美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抒发了作者对九寨沟及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草
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
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入峡次巴东》白居易)
拔地万重清嶂(zhàng)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丈。(《千丈岩瀑布》王安石)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国学诵读
【有关九寨沟的俗语】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九寨沟六绝】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蓝冰、藏族风情。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珍禽异兽……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以我们不仅要热爱九寨沟,更要保护这片土地不要受到污染、破坏,让美丽永驻。
思考与交流。
在课文中找一找下列句子,并任选其中一两句,说一说作者怎样围绕这些句子写出了九寨沟的特点。
(1)“九寨归来不看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2)瀑布是九寨沟水中的佼佼者。
(3)九寨沟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4)原始森林覆盖了九寨沟保护区一半以上的面积。
参考答案:这四个句子都是概括描写的句子,写出了九寨沟水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它们分别概括了所在段落的主要意思。如第(1)句,突出写九寨沟水的美丽,水是灵魂。接下来就围绕水美具体写最美的五花海和九寨沟的瀑布。这两部分的描写又分别围绕“色彩最美”和“佼佼者”进一步写出了湖和瀑布的美丽,从而表现了水美的特点。
1.
我们领略了林海、三峡之秋、九寨沟的神奇景色,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这三处景物呢?用恰当的过渡语句,把它们串联起来,按照从北到南,或从南到北的顺序,说一说,表达你的思想感情。
点拨:可以按照从南到北,如九寨沟—三峡之秋—林海的顺序介绍,也可以将顺序反过来。介绍时,要先对这三处景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带着自己的感情来介绍,然后用合适的过渡语将三处景物连起来。
参考答案: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我是导游XXX,在接下来的旅行中,我将热忱为您服务。希望您能支持我的工作,指出我的不足。我们此次旅行的第一站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九寨沟因有九处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两千米以上,原始森林遍布,沟内分布着一百零八个湖泊。九寨沟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等景点,风景绝佳,五彩缤纷,宛若“童话世界”。看过九寨沟,让我
们再来欣赏三峡的奇特风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秋天的三峡,最迷人。早晨的三峡是清新明丽的,中午的三峡是热烈奔放的,下午的三峡变得平静,夜晚的三峡宁静而神秘。三峡之秋,明朗壮丽,充满成熟的气息,可谓人间之“大美”。让我们继续旅程,北上去观赏老舍笔下的林海,也就是著名的大兴安岭。这里是山的王国,山岭多变而温柔;这里是树的海洋,青松、白桦合奏美妙的乐章;这里是野花的天堂,河岸边、松影下,花儿们与蝴蝶共舞。这就是美丽的大兴安岭,是祖国的绿色宝库,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参考答案:第一篇课文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抓住“岭、林、花”来写的。第二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不同时间段三峡的不同特点。第三篇课文是按从概括到具体,从景色到资源的顺序来写的。
2.
本板块的三篇课文在写作顺序上很有特点,请结合你的学习体会,试着比较一下这三篇课文的表达顺序有什么不同。
积累。
点拨:注意几个易误读的字的读音,如“剔”读tī,“缤”读bīn,“驳”读bó,“暇”读xiá。
1.
读一读。
晶莹剔透
一尘不染
五彩缤纷
斑驳迷离
目不暇接
引人入胜
2.
背一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见教材第10
页)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蹿上船。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间把乌云吹散,风雨过后登上望湖楼,此时眼前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的景色。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上,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
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dàng)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读这首诗时,你会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风雨,又来到了望湖楼上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一、选音,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永驻人间(zhǔ zhù)
两顶桂冠(guān guàn)
全国之冠(guān guàn)
青藏高原(zàng cáng)
﹒
﹒
﹒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zī
yuán
jìn rǎn
bīn fēn
xióng
māo
hú
pō
mò
lǜ
资
源
浸
染
缤
纷
熊
猫
湖
泊
墨
绿
三、补充词语。
(
)不(
)接
晶(
)剔(
)
斑(
)迷(
)
(
)人入(
)
四、写近义词。
覆盖(
)
沉积(
)
纯净(
)
宛若(
)
目
暇
莹
透
驳
离
引
胜
遮盖
沉淀
纯洁
宛如
五、句子练习。
1.缩句:湖泊、泉水、滩流、瀑布,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例用带点词造句。
例:九寨沟因有九处藏族村寨而得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九寨沟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胜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泊、泉水、滩流、瀑布缀成珍珠。
示例:汉字因有书法艺术而显得特别的美。
九寨沟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胜地。(共25张PPT)
“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到底是谁在呼唤,那样真真切切……”一曲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神奇的九寨》,把我们带进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九寨沟。让我们跟随作者李绍华走进它,尽情欣赏吧。
九寨沟
3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
“九寨水”的民间传说
“九寨水,天下美。”108
个碧蓝似海的翠湖像108
块蓝宝石散落山间。传说神勇的山神达戈热恋着美丽的女神色嫫,达戈用风云磨成一面宝镜送给色嫫,由于魔鬼破坏,色嫫不慎打破了宝镜。镜子散成了108
个碎片,化作了108
个海子(高山湖泊),成为九寨沟最美丽的景观。这些海子或聚或分,群如珠玉相连,分如空谷明珠。湖水呈孔雀蓝色,清亮如缎,是大自然得意的神来之笔。
相关资料
冠
“元”的竖弯钩充分右伸,托住“寸”。
guān
我会写
缤
左窄右宽;“兵”第二横宜长。
bīn
浸
左窄右宽;“冖”托上盖下,“又”捺伸展。
jìn
资
上扁宽,下窄长。“欠捺画伸展。
zī
源
左窄右宽。“原”字撇要伸展。
yuán
熊
xióng
“匕”先写“
”,再写“
”,要注意哟。
钙
藻
佼
羚
覆
涵
驻
gài
zǎo
我会认
jiǎo
líng
fù
hán
zhù
浸染
jìn
易读错字
冠
guān(桂冠
衣冠整齐)
guàn(冠军
冠名)
多音字
桂冠:
佼佼:
涵养:
理解词语
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现在也用来指竞赛中的冠军。
造句:
中国选手赢得了花样滑冰的桂冠。
胜过一般水平。
造句:她成为她那一行的佼佼者。
蓄积并保持(水分等)。也用来指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
造句:专家强调要通过植树造林来涵养水源。
晶莹剔透:
一尘不染:
理解词语
光亮明澈。
造句: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惹人喜爱。
形容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本文指环境非常清洁。
造句:大雨过后,街道被冲刷得一尘不染。
目不暇接:
引人入胜:
理解词语
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造句:节日的街头如花似锦,
令人目不暇接。
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章等)。
造句:苏州园林,格局很小,
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引出九寨沟。概括讲九寨沟是“童话世界”。
第二部分(第2-6
自然段)具体介绍九寨沟。分别介绍了九寨沟的地理位置、名字的由来以及水美、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
自然段)祝福九寨沟。表达了作者感谢大自然,祝福九寨沟的真挚情感。
文章的开头介绍了三峡的橘柚树,通过写橘柚树的叶、果、香味,突出了三峡秋天充满成熟的气息的特点。
文章开头写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三峡秋景的什么特点?
文章开头概括介绍九寨沟,指出九寨沟是一尘不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然后具体写九寨沟的水和动植物。写水时,先写最美的湖泊五花海,再写水中的佼佼者瀑布;写动植物时,先写植物,再写动物,还介绍了九寨沟的原始森林。文章最后写感谢大自然,祝福九寨沟。
1.看拼音,写词语。
ɡuì
ɡuān
bīn
fēn
jìn
rǎn
zī
yuán
hēi
xiónɡ
桂
冠
缤
纷
浸
染
资
源
黑
熊
2.比一比,再组词。
缤(
)
姿(
)
浸(
)
宾(
) 资(
) 侵(
)
原(
)
冠(
)
熊(
)
源(
)
冤(
) 能(
)
缤纷
来宾
姿态
资源
浸染
入侵
原来
来源
树冠
冤屈
熊猫
能力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从天而( ) 目不暇( ) 一尘不( )
五彩( ) 斑驳( ) 晶莹剔( )
引人入( ) 山风( )来 永( )人间
接
降
染
缤纷
迷离
透
胜
徐
驻
4.句子加工厂。
(1)湖泊、泉水、滩流、瀑布,缀成一串串宛若从天而降的珍珠。(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区内有亚热带植物。有适合温带生长的油松、华山松等。(加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若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
景区内既有亚热带植物,又有适合温带生长的油松、华山松等。
(3)树木的树冠能够截留水,树下的枯枝落叶以及植被可以涵养大量的降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九寨沟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胜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冠涵养降水。
九寨沟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顶桂冠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