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6-23 08: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据此完成1—2题。
1、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A、汉中
B、商洛
C、西安
D、绥德
2、双水村所在地区可(

A、利用坚硬的岩石开挖安全的窑洞式民居
B、在沟谷建造拦截坝,淤积泥沙形成耕地
C、利用水草丰美的条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利用年温差小的特点发展优质果木业
读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区域图,回答3—5题。
3、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4、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萎缩
5、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下图为新疆某地,L湖原为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湖泊四周沿岸有芦苇分布。读图回答6—8题。
6、甲乙两河圆圈内等高线画法正确的是(

7、芦苇分布面积较小的是湖泊的(

A、东岸和南岸
B、南岸和西岸
C、西岸和北岸
D、北岸和东岸
8、与L湖由淡转咸无关的是(

A、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大量引甲河水灌溉
C、乙河流域植被破坏
D、甲河流域过度开垦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挡风墙,侧面是唯一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9—10题。
9、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人们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①a处土壤条件好
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
④b处通风好
⑤b处温度高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⑤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1—13题。
11、对图示地区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北高南低
B、南高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高东低
12、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较小
B、用水量大
C、地上河
D、河流较少
1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①旱作农业
②两年三熟
③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④人均耕地面积大
⑤易遭受旱涝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下图为某日中国1150E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晴天区域北部地区的温度带为(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5、关于该经线在390N处此时天气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B、主要影响华北西北地区
C、沙源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D、与图中的西北风密切相关
16、据图可知该经线穿过的地区(

A、全部位于外流区
B、全部位于季风区范围内
C、全部位于第一级阶梯
D、都可以受东南季风影响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下图为洞庭湖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17—18题。
17、引起洞庭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上游退耕还林
B、人口激增围湖造田
C、湖泊沼泽化加快
D、长江干流水量较少
18、洞庭湖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旱涝灾害频次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气候由暖湿变为冷干
读R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9—20题。
19、据资料可以推测,1980—2010年R河流域(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0、四位同学针对如何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整治措施,其中较合理的是(

甲同学:T—R河段西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
乙同学:T—R河段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丙同学: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丁同学: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A、甲、丙同学
B、甲、丁同学
C、乙、丙同学
D、乙、丁同学
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年降水量400mm左右的地区
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
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2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读某河流水系图,回答23—24题。
23、该河流许多支流与干流垂直的原因是(

A、人工裁弯取直
B、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
C、山脉走向多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D、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24、该流域上游地区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治(

A、石质荒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水土流失
下面左图为黄河中游局部区域图,右图为咸阳——潼关河床的纵坡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5—27题。
25、建设三门峡枢纽后咸阳——潼关河段河床的纵坡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咸阳水位下降
B、潼关河床抬高
C、支流汇入水量增多
D、人为取水量大
26、据图判断,建设三门峡以后,下列地理现象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A、咸阳到潼关大力发展航运
B、洛河的水速变快
C、潼关上游的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小
D、渭河涝灾增多
27、从三门峡到入海口黄河水量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

A、变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补给
B、变大
水库调节作用显著
C、变小
蒸发下渗无支流汇入
D、变小
全球变暖降水减少
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读图回答28—29题。
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沙漠化、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29、该河下游弱水河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A、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减少
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
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依据材料和图,回答30题。
30、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来自(

A、河流冬季流量小,含沙量大
B、因修建铁路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严重
C、冬春季节河、湖水位低,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大
D、桑曲、巴索曲、母姆曲等河流入错那湖,河口三角洲的泥沙沉积面积大
二、综合题(40分)
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候干燥度示意图。
材料二: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8分)
(3)针对B湖日趋缩小的现状,有专家提出“治湖的关键是治河,治河的关键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治理思路。请说明B湖面积缩小及A河水量减小、断流期延长的原因。(注: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4分)
32、(10分)读西安市冬、夏季气体污染和能见度变化曲线,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冬、夏季的浓度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从大气角度分析冬、夏季9时至14时能见度上升的原因。(6分)
33、(10分)2016年10月18日—23日,第七届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在巴中举行。本届自博会以“美丽中国入画巴中”为主题,以“山水入画乐驾巴中”为宣传口号。巴中市设计了三条考察线路:政务客人主要巡视露营地装备展、商品展和图片展,考察恩阳古镇、南龛摩崖石窟;旅行社、自驾游组织、投资商、媒体等嘉宾代表主要考察恩阳古镇—南龛摩岩石窟—南江光雾山景区和通江诺水河景区一线;自驾游团队主要考察恩阳古镇—南江光雾山景区—通江诺水河景区—通江王坪红军烈士陵园—平昌佛头山景区—平昌驷马水乡—南龛摩崖石窟等大旅游环线。这将充分展示巴中旅游发展的新成就,推介巴中市精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线路,扩大巴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分析说明巴中市设计的考察线路的旅游价值及巴中市举办自博会的有利条件。
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地理答题纸
题号


总分
得分
综合题
31、(1)
(2)
(3)
32、(1)
(2)
33、
高二地理(中测)
共8页
第2页
高二地理(中测)
共8页
第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