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6-23 09: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是为解释
A.光电效应实验规律提出的
B.康普顿效应实验规律提出的
C.光的波粒二象性提出的
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提出的
2、热辐射是指所有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要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辐射强度指垂直于电磁波方向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在研究同一物体于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辐射强度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纵轴Mλ表示某种波长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则由Mλ―λ图线可知,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
A.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相同
B.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相同的
C.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向短波方向偏移
3、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4、在下列各组所说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A.光的折射现象、偏振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色散现象

D.光电效应现象、康普顿效应
5、分别用波长为λ和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A.


B.

C.


D.
6、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A.
B.
C.
D.
7、2003年全世界物理学家评选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排名第一的为1961年物理学家利用“托马斯 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进行电子干涉的实验.从辐射源射出的电子束经两个靠近的狭缝后在显微镜的荧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该实验说明 
光具有波动性
B.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C.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微观粒子也是一种电磁波
8、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A.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B.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
C.增加电路中电源两极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一定增大
D.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一定没有光电流产生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钢球A、B,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开始时A球以一定的速度向右运动,B球处于静止状态。两球碰撞后均向右运动。设碰撞前A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碰撞后A、B两球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如下四个图描述的是竖直上抛物体的动量增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和动量变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那么正确的是
(
)
11、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O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
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
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
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12、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放着一个内部光滑的凹槽,槽两端固定有两轻质弹簧,一个弹性小球在两弹簧间往复运动,把槽、小球和弹簧视为一个系统,则在运动过程中
A.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B.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C.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系统的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二、多项选择(每空4
分,共20分,选错不得分,选不全得2分)
13、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B.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逸出时所需做的最小功,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由于不同金属的逸出功是不相同的,因此使不同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同
14、某激光器的功率是P,辐射光的波长λ,频率为υ,则激光器每1s内辐射的光子数为 

A.

B.

C.


D.
15、质量为m的小球A,沿光滑水平面以v的速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1/3,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A.v/3
B.2v/3

C.4v/9
D.5v/9

16、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17 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B.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C.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他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8、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子不仅具有能量,也有动量,下图给出了光子与静止电子碰撞后,电子的运动方向,则碰后光子可能沿方向
运动,并且波长
(填“不变”“变小”或“变长”)。

19、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三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可见,一方面,随着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
(选填“增加”
或“减少”),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
(选填“较长”或“较短”)的方向移动.
20、在“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让质量为m1的小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处自由滚下,与静止在轨道末端的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碰撞(如图所示),则
(1)两小球质量及大小关系应满足
;
A、m1=m2 B、m1>m2
C、m1E、没有限制
(2)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轨道末端必须是水平的
B、斜槽轨道(不含水平部分)必须尽可能光滑
C、斜槽轨道的水平部分必须尽可能光滑
D、入射球m1每次必须是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3)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A、小球的质量m1和m2
B、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
C、小球m1的初始高度h

D、小球m1单独落下的水平距离OB
E、小球m1和m2碰后的水平距离OA、OC
F.测量小球m1或m2的直径
(4)本实验我们要验证等式:
是否成立。
四、计算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21、从1907年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开始以精湛的技术测量光电效应中几个重要的物理量。他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某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作出---的图象,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测出的h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图中频率、、遏止电压、及电子的电荷量均为已知,求:①普朗克常量h;
②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22、某光源能发出波长为0.6μm的可见光,用它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25eV.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速c=3×108m/s.求:
①上述可见光中每个光子的能量;
②该金属的逸出功。
2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800g的木块,一质量为m=50g的子弹以v0=170m/s的水平速度射人木块,最终与木块一起运动.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
求①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②木块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2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A=0.1kg的小球A,以8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质量为mB=0.2kg的静止小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B滑向与水平面相切、半径为R=0.5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且恰好能通过最高点N后水平抛出。g=10m/s2。求:
(1)
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
(2)
小球B从轨道最低点M运动到最高点N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3)
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损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D
5B
6C
7C
8A
9C
10C
11A
12B
二、多项选择
13BD
14AD
15AB
16ABD
17ABC
三、填空题
25、 1
变长
27、减少、
较长

28、(1)
B
(2)
ACD
(3)
ADE
(4)m1
OB
=
m1
OA
+
m2
OC
四、计算题
21,
22,
23、(1)


(2)

24、 (1)
m/s
(2
=-()N s,方向向左(3)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
0.5
J
大荔中学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答题纸
题号


总分
得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8、


(填“不变”“变小”或“变长”)。
19、
(选填“增加”
或“减少”)
(选填“较长”或“较短”)
20、(1)

(2)
(3)

(4)
四、计算题(每题10
分,共40
分)
21、
22、
23、
24、
Δp
Δ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