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6-23 20: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世说新语》是
集,主要记述了

之间
。刘义庆是
宋文学家。
2.给下列加点字读音:
华歆(  ) 辄(  ) 携(  ) 拯(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通假字
不:通“
”,译为“
”。
5、词类活用
歆辄难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
”。
6、特殊句式
何为不可?(说说“何”的用法)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过中不至(过:

⑵去后乃至(乃:     去:

⑶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⑷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⑸元方入门不顾(顾:

⑹歆辄难之(辄:

⑺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⑻王欲舍所携人(舍:

⑼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⑽既已纳其自托(托:

⑾下车引之(引:

8、翻译句子。
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⑶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⑷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9、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10、《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11、《期行》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12、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13.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14.“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什么?
15、结合《期行》中陈元方的言行,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16、《期行》和《乘船》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做人道理?
17、《乘船》结尾说:“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你是如何评价二人的优劣?
18、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
(一)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命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世说新语》
20.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为
为乡里所患(

义兴人谓为三横(

终为忠臣(

②患
为人情所患(

且人患志之不立(

③或
或说处杀虎斩蛟(

统或浮或没(

21.说明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含义
①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
22.这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周处年轻时弃______从______的经过,赞扬了周处_______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文帝①尝令东阿王②七步中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不成者行大法③。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豆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世说新语》
注释:①文帝:曹丕,字子桓。②东阿王:曹植,字子建,封东阿王。③大法:重刑处分。
23.解释加点字。
(1)文帝尝令东阿王
尝:______________。
(2)应声便为诗曰
①应:______________。
②为:______________。
(3)相煎何太急
相:______________。
24.翻译文言句子。
(1)萁在釜下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深有惭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