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
4
课时
吨的认识
R
三年级上册
3
测量
课后作业
探索新知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认识“吨”
(2)吨与千克的换算
1
课堂探究点
2
课时流程
探究点
1
认识“吨”
猜一猜老师的体重
问: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1.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
2.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那么,计量更重的物体有多重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你能读一读这些数吗?
1吨有多重呢?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数一数有几袋大米。
10个100是多少?
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
1吨就是1000千克。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这名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呢?
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4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
10名这样重的同学约重250千克。
40名这样重的同学约重1吨!
25千克
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我的体重用吨作单位。
我的载质量用吨作单位。
桥的载质量
:20吨
一艘货轮的载质量:50000吨
恐龙体重约8吨
波音747货机载质量:110吨
柴油发动机大约5吨
大象体重大约7吨
归纳总结: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认识“吨”: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典中点》)
1.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
)和
(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常用
(
)作单位。
2.1只羊重100千克,(
)只这样的羊重1吨。
3.1台机器重500千克,(
)台这样的机器重2吨。
克
千克
吨
吨
10
4
探究点
2
吨与千克的换算
4吨=(
)千克
4000
3000千克=(
)吨
3
想:1吨是1000千克,
4吨是4个1000千克。
想: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
方法点拨:
(讲解源于《点拨》)
吨和千克互化的方法:
把大单位“吨”换算成小单位“千克”时,只需在数的末尾加上3个0;把小单位“千克”
换算成大单位“吨”时,就从数的末尾起去掉3个0。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
)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
也就是(
)千克。
6
5000
1.做一做
小试牛刀
2.
你能进行千克与吨的换算吗?
3吨=(
)千克
4000千克=(
)吨
6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3000
8
4
6000
(
)只熊猫重1吨
(
)头牛重1吨
(
)只狗重1吨
20
2
200
3.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认识“吨”:
吨与千克的换算:
1.将吨转化为千克,要去乘进率1000(即在末尾加
上3个0);
2.将千克转化为吨,要去除以进率1000(即在末尾
去掉3个0)。
t
1.填一填。
(1)我们已经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 )和(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常用( )作单位。
(2)1只羊重100千克,( )只这样的羊重1吨。
(3)1台机器重500千克,( )台这样的机器重2吨。
(4)每个同学的平均体重25千克,( )名同学合起来重一吨。
夯实基础
克
千克
吨
吨
10
4
40
2.填一填。
3吨=( )千克
想:1吨是1000千克,3吨是( )个1000千克,也就是( )千克。
6000千克=( )吨
想:1000千克是1吨,6000千克里面有( )个1000千克,也就是( )吨。
1吨=( )千克 5000千克=( )吨
3000
3000
3
6
6
6
1000
5
7000千克=( )吨
2吨=( )千克
9吨=( )千克
( )吨=4000千克
6千克=( )克
4000克=( )千克
7
2000
9000
4
6000
4
3.比一比。(在
中填上“>”“<”或“=”)
1吨
1100千克
3吨
3000千克
2300千克
2吨30千克
4000千克
4吨50千克
2吨20千克
220千克
<
<
=
<
<
4.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千克 1吨 2500千克 1500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0千克
1吨
2千克
1500克
5.判断:1吨棉花比1吨铁轻。( )
易错辨析
×
辨析:比较物体质量时,与物体的种类、体积无关,所以1吨棉花和1吨铁一样重。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第2题,第
34页练习七第1题、第2题、第3题、第6题。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课题
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吨的认识”是学生对质量单位认识的进一步扩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生活,从而缩短了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课中的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及举例等活动,让学生由抽象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1.在实践活动中建立吨的质量观念。通过提一大桶矿泉水,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吨的质量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了解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估一估、找一找、算一算等一系列的数字实践活动,使学生既获取了吨的有关知识,建立了吨的质量观念,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大桶矿泉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2.老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老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小结: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学生回忆并回答老师的问题。2.认真观察。明确本节课的内容。3.学生交流。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填空。1个鸡蛋重50(
)2袋白糖重1(
)小明重20(
)答案:克
千克
千克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25分钟)
一、初步认识吨。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主题图。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思考:1吨有多重?3.解决: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老师小结: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体验1吨有多重。1.提一提,感知一桶水的质量。(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提一大桶矿泉水,感知一桶水的重量。(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这桶水重吗?再给你加一桶,重吗?10桶这样的水有多重?50桶呢?(3)猜一猜这桶水的质量。老师明确一桶水的质量是20千克。2.算一算50桶这样的水重多少千克。推导得出:1吨=1000千克。三、吨与千克的换算。1.自学教材第32页例8。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四、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教师课件展示: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一、1.学生交流: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2.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汇报。3.列式:100×10=1000(千克)。4.学生讨论:1吨里面有1000个1千克,即1吨=1000千克。二、1.(1)按照老师的要求提一提,感受它的重量。(2)小组交流思考:在加一桶就是原来的2倍,10桶就是原来的10倍,50桶就是原来的50倍。(3)学生知道1桶水是20千克。2.小组讨论算出50桶水的质量。三、1.交流换算方法:几吨就是几千千克,几千千克就是几吨。2.集体纠正。四、学生交流意见。
2.填空。(1)吨是比千克(
)的质量单位,1吨=(
)千克(2)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
)。(3)在我的生活中,(
)大约重1吨。答案:重
1000
1吨
10袋
100千克的大米(答案不唯一)4.填空。6吨=(
)千克9000千克=(
)吨1600千克-600千克=(
)吨1吨-400千克=(
)千克答案:6000
9
1
6005、.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答案:10只熊猫约重1吨。
三、巩固练习。(5分钟)
引导学生估一估。1.问问小组内同学的体重。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对方的体重。3.小明的体重是25千克,10个同学重多少?多少名这样体重的同学合起来大约重1吨?
1.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体重。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感受对方的体重。3.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4分钟)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
1.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感慨很多,结合生活实际,感受1吨有多重,让学生提20千克的矿泉水体验2桶有多重,这样的50桶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更进一步体验1吨的重量。我通过让学生相互背一背感受一个三年级同学的体重25千克,再想象40个同学的体重,但其实,部分学生体验只停留在表面,还是很难想象1吨的重量的。
作业中,对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掌握得还不错,就是解决有关
“限载”的问题时审题较有困难。课堂作业本中“哪些水果正好是1吨”对“正好”的关注还不够,也有些同学只想到了1种,不够全面。对于“吨的认识”应该加强有关解决问题的综合练习。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