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1全册课件(2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1全册课件(2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6-24 11:21:46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远古——1840年)夏、商、周秦~~~~~清 那是一个让人着迷的时代,其都城和王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追寻,依旧充满变数;那是个钟鸣鼎食的朝代,她从巫风弥漫的鬼神世界轻盈步入坦荡质朴的人文天地;那也是充盈着旺盛生命力的朝代,周公”制礼作乐“不仅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更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2500-3000年前,人们便拥有了这样一个一去不复返的”郁郁乎文哉“的诗样年华。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C2070-AD1912) 背景:禹死后,以天下授伯益,益干启(禹之子)位,启杀之,确立家天下格局。
国家性质:天下为公 → 家天下
权力传承: 传贤 → 传子
社会转型: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评价: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探究:世袭制出现是历史倒退或是进步?黄帝炎帝尧禹舜启部落首领部落联盟首领国君禅让制世袭制(二)商朝的政治制度1.商王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都亳,后迁至殷。2.商朝的统治读图思考下面两幅甲骨文的图片,反映了商朝统治的什么特征?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1.发展演变:兴于夏,发展于商,完善于西周2.阅读材料理解分封制的内涵材料一: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史料中的封邦建国充分说明了“封建”的含义。西周分封制也称封建制,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由周天子以土地和义务为纽带,对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建立诸侯国。(一)分封制3.分封的对象、布局、权利与义务材料1:材料2: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告子》
材料1反映出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从布局看,王族占领战略要地,是分封的主体,直观地反映了“拱卫王室”的分封意图。服从天子,定期朝见,纳贡服役,随从天子作战(1)依据材料1,分析分封的对象和布局?
(2)材料2反映了分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4.分封制下的等级隶属关系老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庶人人口、土地、职务受封对象享受权利世袭关系世袭关系世袭关系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上下级关系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强大弱小(1)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层层分封,等级森严5.分封制的特点与评价(2)评价: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②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③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国王,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中央集权。④随着诸侯国日益坐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分析原因?)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出现私田开垦多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公田减少国王渐失分封大权 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西周后期,楚强盛后,
庄王曾率军至周都洛邑
郊外示威,向周 王的代
表询问鼎之大小轻
重,史称“楚王问鼎”。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被破坏.“楚王问鼎” 反映什么问题?(二)宗法制1.目的 固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
——《吕氏春秋》2.核心内容(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3.原则4.实质、特点及作用(1)实质:用血缘关系来维系夏商周王朝和分封诸侯国的关系。(2)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③血缘关系与政权相结合;
④家族等级与政治隶属相结合。(3)作用:防止纷争,维护稳定、巩固统治老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庶人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大宗)(大宗)(大宗)余子余子余子(小宗)(小宗)(小宗)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浓厚淡薄血缘
关系5.宗法制下的血缘关系 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法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思想放飞分封制
(表)维护统治宗法制
(里)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血缘纽带和内核目的目的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家族国家(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三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分封制与宗法制具有牢固血缘关系2.政权、王权、神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1.再次受封后,不直接属于君主,易产生离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2.重血缘亲缘而轻法律,缺乏对诸侯约束,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缺陷:夏(前2070—前1600)
商(前1600—前1046)
周(前1046—前770)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
发展和完善 宗法制的
产生和完备夏:实施王位世袭制、分封侯、伯 商:沿袭世袭制、分封制西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分封制 天子分封:授土、授民、授职 诸侯义务:纳贡、服役、出征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略)由来:产生于夏,发展于商,完备于周 内容:特点:作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确立
嫡长子继承制(核心)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
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知识结构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被称为“三代”的夏、商、周,实行一家一姓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智慧,成为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源头,影响巨大。 课堂小节课件26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导 言
“六王毕,四海一”,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它是如何建立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秦兼并六国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秦国兼并六国,统一中原 秦朝中央政权的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皇权至上;
其次是皇位世袭制;
三是三公九卿的设置及其权限。课堂设问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史记·秦始皇本纪》1.“皇帝”称号的由来: 。 2.特征: 。 3.实质: 。一、皇帝制度的创立三皇五帝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君主专制 阅读下面材料: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回答: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史料链接】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分封子弟广建诸侯的建议,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主张郡县制。
想一想,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统治方式治理地方呢?为什么?课堂设问 采用郡县制。因为西周采用分封制表面看是巩固了周的统治;但从长远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都是因为分封诸侯的问题而引起的。秦刚刚完成统一,若再实行封邦建国,无疑是自寻动乱。若实行郡县制,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春秋战国时期 郡尉 郡守 监御史郡—县(道)—乡—里(军事)(监察) (行政)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制 阅读下面材料: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回答:材料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史料链接】 郡县制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思维拓展】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诸侯具有一定的独
立性,封位世袭直属中央,官员由皇帝
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巩固了统治,扩大了
疆域,但是地方权力
过大,容易出现割据地方服从中央,利于
中央集权的加强 仔细观察下图,谈谈你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特点的理解。合作探究 西周的天下共主制与秦的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西周体制的特点是“亲贵合一”的国家组织原则与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
周王既是宗法上的大宗,政治上也是天下诸侯的共主和国王。国家依据宗法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等级的尊卑高下。
政治分权与财产分配相结合,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通过宗法制得以实现,没有形成官僚系统。 秦代的中央集权体制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
管理者不再由世袭贵族垄断,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邑,官吏之间的关系是上下级服从关系。
法律对官吏提出了各种要求,促进了官僚制度的进一步确立,同时司法监察系统以严法酷刑杜弊防奸。它反映了皇权专制与政府施政之间的权力制约作用。
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实行《 》
2.统一全国的 、 和 。
3.北击匈奴:派大将 夺回 地区,设
置 。
4.修筑 :西起 ,东到 。
5.统一东南和 地区,设置闽中郡、 、
桂林郡和 。
6.修建 ,开凿 。秦律 文字 象郡 货币 度量衡蒙恬河套 九原郡长城 临洮 辽东岭南 南海郡驰道 灵渠 秦 律 秦代法律的总称,内容涉及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各方面的法律关系。秦律中的刑罚有: 1.死刑,主要有弃市和磔。 2.肉刑,有斩足、宫、劓、 黥等肢 体刑。 3.徒刑,将犯人拘禁起 来,并使服 苦役。 4.迁刑,即将犯人流放边地。 5.笞刑,即鞭笞之刑。 6.赀罚,让罪人向官府交纳财物或提 供劳役以达到惩罚的目的。 统一文字
以秦国的小篆为统一文字,后又出现了更为简便的隶书。圆形方孔钱依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归纳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六合之内,皇帝之上。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史记· 秦始皇本纪》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史料链接】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1.积极:
(1)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对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兴建大型工程。
(3)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消极:容易形成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文治武功令人赞叹,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大的秦帝国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秦帝国的历史悲剧成为历代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秦始皇的看法。【分组讨论】知识结构课件22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导 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从西汉到北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直延续不断。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唐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割据,都表明了中央集权过程的坎坷。
那么,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呢? 好 了 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说一说皇帝愁什么?官吏管理:选官、用官的问题
中央:皇权与相权—君主专制
地方:地方与中央—中央集权一、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三公九卿、内朝外朝、尚书台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与枢密院并重的二府制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归纳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多人共同行使宰相职权,相互牵制一种是利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中书省、门下省 思考:从材料看 汉初中央存在什么问题?后来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丞相位尊权重;相权威胁皇权。
汉武帝重用尚书及侍从,形成“内朝”是实际的决策机构。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特点:中朝位低权重,相权一分为二。 仔细观察下面“汉代中外朝制度”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中外朝制度的特点。1、汉武帝“内朝”和“外朝”皇帝尚书台尚书令尚书仆射吏曹三公曹民曹二千石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虽置三公,事归台阁2.东汉——设置尚书台,下分六曹办事皇 帝中书省
(决策)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吏、户、礼、兵、刑、工 3.隋唐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 思考: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相权分散,
相互制约;
分工明确; 作用: 分散、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 如果唐玄宗要给美丽的杨贵妃修建一个庭院,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呢?情景设置1.中书省草拟修建的方案2.门下省对方案进行审核3.政令由尚书省(工部)实施4.宋元时期:二府制度 皇帝中书省枢密院 军 事 行政 最高行政机构 最高军事机构影响:宰相职权被分割,使皇帝集权更为强化;政府枢府 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趋势和变化方式角度,总结从汉至元中央官制的发展特点。

相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选用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削弱相权;
分散相权,使相互牵制,从而使君主独揽大权。趋势:方式:总结提升汉初:郡国并行制 武帝:设刺史监察郡国唐太宗时设十个监察区,设使监察州县,唐末出现藩镇割据,五代后逐步形成道、府、县三级制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二、从郡县并行制到行省制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增强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严密军事上:守内虚外; 行政上: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 财政上:地方财政上交中央. 材料一 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
——柳宗元《封建论》1、材料一中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二分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的原因,后果如何?
后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刘邦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没有封国拱卫,所以实行分封制,结果发生了“七国之乱”。汉武帝评定叛乱,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1. 演变过程: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官位世袭品行和才学门第出身考试成绩三、选官制度的变化 【史料链接】(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职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2)与材料一比较,材料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 (1)世袭 (2)注重品行和才学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三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
(3)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 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材料五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反映什么选官制度?其主要特点有哪些?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制度:科举制
特点: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
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四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科举考场宋代科举考试2.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1.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A B C D A B C DCB试题反馈 3.(2011·高考山东文综卷)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命题分析】 科举制可以使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做官,从而可以培养“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同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这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也就有利于封建政府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知识结构课件23张PPT。 第4课 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形成)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元(新发展)宋朝(加强)明清(顶峰) 一、明朝内阁制的建立 1. 背景:明太祖废丞相
问题一:明太祖为什么要废相?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今属安徽)人。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
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凭李善长推荐,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物不可胜数。
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 材料二:胡惟庸案 1.背景:明太祖废丞相
废相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横专权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结果: 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内阁”
应运而生2.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问题二: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材料: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特点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作用: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清代皇帝的批红 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宰相能够制约皇权,内阁不是行政机构也不是决策机构,它的建立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思考: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承旨、下达)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问题: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
(2)结合三个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军机处特点:简、速、密 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军机处的设立 政治决策缜密、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决定。3)军机处机构特点:4)军机处作用:1)设立时间:2)职能演变: 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渐发展到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机构.清朝雍正时设立合作探讨:请从军机处设置的动机、人员组成、职责以及结果来思考,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最终达到了顶峰?1.从设置动机来看,是为了改变君权被议政王大臣会
议限制的局面,加强君权;
2.从人员组成来看,成员皆为皇帝亲信,听命于皇帝;
3.从职责来看,完全秉承皇帝的意旨;
4.从设立结果来看,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内 阁
和南书房的三个机构的权力,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三、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明朝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的? (1)蒙古地区:蒙古地区部落受到明朝的封号;
(2)在东北,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
(3)西藏设立僧官制度,修通四川到西藏的驿道 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的管理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1)对西藏:册封制度,“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册封;
驻藏大臣的设立
共同管理西藏
(2)对新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南包南海诸岛东



洋北接西伯利亚清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
喀什湖北岸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清朝的疆域【小故事大道理】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走向绝境—— 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1644年] ,另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1649年] ,而两人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就是在这个年代以后,东西方的崛起与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明朝崇祯帝英国查理一世世界天平怎样失衡了? 结论:绝对君主专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1)西方(2)中国东西方拉开差距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秦朝:创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两汉:隋唐:元:宋:明: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设立军机处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发展线索课件41张PPT。第1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 言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一 内战爆发的背景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理解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材料1: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材料2: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内战蒋介石:一是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二是拖延时间,准备内战
材料3:美国对华外交方针:“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内目标首先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杜鲁门提交国会咨文
材料4: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美国: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中共:争取和平民主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重庆谈判国民党目的:拖延时间为发动内战准备希望把战争的罪名加于共产党共产党目的:代表人民争取和平,表达自身求
和平态度团结教育广大人民(1)目的(2)斗争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任未达成一致)(3)结果: 签署 《双十协定》内容: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实现政治民主化(4)意义:政治上取得主动权, 赢得民心。二 内战爆发的过程(一)防御阶段(1946.6~1947.6)
(二)反攻阶段(1947年夏)
(三)决战阶段(1948年秋~1949年1月)(一)防御阶段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思考: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该怎么打?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方针?1.阅读材料,思考1946年6月
国民党围攻
中原解放区全面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陕
北山
东几个月后,重点
进攻被粉碎重点进攻2.防御阶段国民党军: 全面进攻
目标: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的标志)重点进攻
目标: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解放军: 运动战,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孟良崮战役粉碎全面进攻粉碎重点进攻100万人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5万人373万人国民党的机动兵力
大为减少意义:为战略反攻创造条件(二)反攻阶段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思考: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该怎么打?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方针?1.阅读材料,思考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 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1、其中第二年指的是那一年?
2、外线和内线指的是什么?外线反攻的重点是哪里?
①时间:1947年夏1.阅读材料分析②事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两翼牵制,中路突破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
进入大别山刘伯承登上大别山三角峰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战略反攻的意义是什么?③意义: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作用。130万人430万人1946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1948年秋280万人365万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7月280 万365 万优于 敌军不足大为改善略占 优势巩固危机四伏高昂低落为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三)决战阶段1.过程——三大战役辽沈战役示意图参战部队:东北野战军
作战方针:关门打狗结果:东北全境解放
黄百韬黄维杜聿明参战部队:华东、中原野战军
淮海战役示意图方针:分割包围,逐个歼灭结果: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平津战役示意图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参战部队:东北、华北野战军
战略方针:先两边,后中间结果:华北全境解放2.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154万余人,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三大战役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探究:三大战役为何首战东北? 2.战略态势:1.兵力对比:工业基础雄厚,占全国一半,可以支援解放战争。唯一超过国军的战场(103万:55万人)防止国军弃东北收缩入关3.经济角度:4.其它:东北守军分散,空中补给困难东北完成土改,人民广泛支持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北平谈判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解放战争全记录》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1)阅读材料,思考北平谈判的目的(一)过程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结果2.渡江战役江阴湖口东突击集群中突击集群西突击集群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国民政府覆灭3.解放南京4.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守台湾5.筹建新中国背景: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召开:1949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内容: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确定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方针。 (1)七届二中全会(2)召开新政协会议(3)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天意”还是“民意”?(二)胜利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核心)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1.客观:国民党反动统治
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2.主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回顾解放战争的过程:1945年1946年1947年1948年1949年政治
斗争粉碎全、重……战略
进攻战略
决战渡江
战役……五四运动 191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抗日战争1937—1945解放战争1946—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史实?(三)胜利的意义1.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屈辱、分裂的历史结束,新民主主义国家即将诞生。
2.国际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3.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胜利。知识结构本章小结侵略史:1840 19世纪末 1937
鸦片 甲午中日战 日侵华
战争 八国侵华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抗争史:1840年19世纪末1921年1919年1949年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备兴起:夏朝发展:商朝完善:西周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原因:统治力量有限,无法有效控制都城及其周围以外的其他地区结果:分封众多候、伯、通过他们间接管辖都城以外广大地区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商分封制为商朝所沿袭时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经过1.周武王分封子第功臣及先代部落首领和君王后裔2.周公旦大规模分封贵族、功臣及归顺的异族首领为诸候内容:授土、授民、授职作用:通过分封,开拓了边远地区,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使西周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等级,是统治阶级维系内部关系、
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经过:产生于夏,发展于商,完善于西周原则:严格区分嫡庶长幼,确定嫡长子继承制等级:天子—诸候—卿大夫—士作用:旨在防止奴隶主贵族之间因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和内乱,有利用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知识结构 “我是为我们的父辈而写作的,因为解放战争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一场国内战争,很多战争的参与者现在还活着,我见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我非常崇敬的父辈,他们身上所给予我的一种对于信仰,对于幸福、快乐等等这些生活观念的传输,使我深受感动。我相信能够感动我的东西,通过我的笔也能够感染和感动我们的读者。我想我写战争史,在某种意义上是写这种族谱,这种族谱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每个人都应该有理由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向何而去,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我们为什么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状况、生活状况之中,这些东西从哪来的。我想这些东西也是我渴求探望的东西。” ——著名作家王树增的采访词:“课堂小节 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课件51张PPT。 第5课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19世纪上半叶航海工具主要是帆船,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你想过吗?一、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1.渐行渐远
——战前的中国与世界 2.危机乍现
——鸦片的输入 3.临危受命
——林则徐赴粤禁烟(一)虎门销烟(导火线——战端因何而起?)英 国中 国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英国发动鸦片
战争的战舰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封建主义,日益腐败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装备陈旧,营务废弛船坚炮利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罂粟花罂粟果鸦 片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清政府就鸦片问题有何争论?道光帝最终采纳了哪一种建议?想一想英国对华倾销鸦片财政危机扭转逆差打开市场吏治腐败军备废弛危害身心出 超入 超“弛禁论”与 “严禁论”林 则 徐 禁 烟严重灾难中国正当贸易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 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 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虎 门 销 烟(1839.6.3—6.25)虎门销烟广场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不对。
理由: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何以战败?)1.战争进程2.《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3.中国战败的原因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南京条约》抄本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鸦片战争后留在广州的英国军队●外交方面
1.开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先例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国家主权方面
1.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2.丧失领事裁判权
3.丧失关税自主权
4.给予列强最惠国待遇
●经济方面
1.国民经济大受打击,鸦片为患
2.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左图是19世纪中叶英国报章上刊登的一幅漫画。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等),并结合教材,多角度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议一议1.客观原因── 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 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3.根本原因
──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四)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 ,那英格兰现有的 工厂就已经供不应 求了” 。 1.从上图这组数据你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假如你是一名受雇于英国商人的市场调查人员,你能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 改变这种局面呢?出出主意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3.6亿人均 0.75便士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1.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目的、时间、参与国、过程)3.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2.火烧圆明园扩大权益担心危及统治利益提出“修约”要求拒绝“修约”清政府英法等国矛盾(忙于镇压起义)《天津条约》 (1858年)《北京条约》 (1860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圆明园(鸟瞰图) 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观察右图,并结合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及影响。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你知道“继续”一词的含义是什么?对前一事件有本质连续关系的另一事件(2) 战争中最能体现其本质的因素是:根本目的(3)比一比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提示:从战争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去分析)相 同根本原因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不 同侵略国家英国→英法出兵,美俄参与侵略时间两年→四年侵略区域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到内地危害

影响开放的口岸增多(5个→11个), 领土、主权更多地遭到破坏,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刺激了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继 续扩 大比一比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真知灼见 你是否赞同上面的说法? 鸦片战争在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同时,有没有促进近代中国的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蹒跚起步……权力机构的变化总理衙门的设置总税务司的设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洋务运动清政府被迫应对变局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课后思考: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三、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1864年6月)(一)天国之梦全景看:整体过程1851年1853年1856年1864年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军事全盛天京变乱天京陷落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悲喜剧焦点一洪秀全与“拜上帝教”出身农家,苦读诗书四次乡试,次次落榜仇视孔子,毁弃孔学希望失望痛恨创立组织,传教宣传梦想心理探析 “上帝人人当拜,上帝对天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拜上帝教”教义指导思想留隐患焦点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请思考:材料体现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 , 按人口多寡实行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1853年冬天的某日,天京街头出现太平天国的一个告示:《天朝田亩制度》,平民甲、乙、丙在讨论: 小官吏:众人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这项制度,尔等以后都有田耕,有饭吃,有衣穿,有钱用,尔等再也不愁饥寒,不愁欺压,尽可以享福了。
甲、乙、丙(异口同声)真的?看看去。
甲:我家有5口人,3男2女,按《天朝田亩制度》的规定,不论男女,都可以分得一份田地,那我家可以分得5人的田地了。

情景模拟: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丙:另外这上面还规定,好田和差田要搭配分。你家只能分得一半好田,一半差田。
甲:管他呢,这比以前没有田耕好多了。5个人的田地够我耕种了,以后不但吃穿不愁,还可以把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添置一些家当。
乙:你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你没看清告示上的规定:每户除留足口粮外,其余多的东西都要上交天国的圣库,统一管理。
甲:呦,还有这样的规定?这可不好,我辛辛苦苦多收一点粮食,自己不能处理,却要上交,这不是好了他人吗?罢了,罢了,我还不如省省力气,生产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了。
丙:是啊,自己花力气种出的粮食,却要给别人,谁有心思多种粮食呀。另外,现在长期打仗,天国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分田呢?嗨!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A.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原则?B.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田亩制度》的产品分配原则?C.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式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能否行得通?情景体验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A、由谁来发展资本主义。农民吗 ? 资产阶级吗?B、顾得上发展资本主义吗?社会观察兴银行、发展工商业先进中国人向西
方学习资本主义农民阶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战乱战乱,不能满足农
民得到土地的要求顺应不顺应(违背)否是纲领文件有缺陷调查报告 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张德坚《贼情汇纂》 焦点三封王与变乱阶级分析等级森严的天国秩序 生活腐化的领导集团 你死我活的天京变乱历史宿命难逃脱指导思想留隐患纲领文件有缺陷历史宿命难逃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小结4、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湘军淮军清军英法联军支援天京陷落慈溪上海安庆汉口武昌三河镇天京
   它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9世纪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义者。
——《太平天国轶事》知识结构 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旨都是以武力夺取殖民利益,而且从中英《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的条文可以看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实际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和延续。正是由于外国侵略激化了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致使中国农民在外国经济掠夺和国内封建压迫的双重挤压下最终破产,从而爆发了反侵略反封建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外国的在华利益,二者随即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勾结起来,使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课堂小节课件24张PPT。第6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第6课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古代日本以中为师,全方位学习中国的文化。19世纪50年代以前,日本和中国一样面临外来侵略。然而在近代中国,日本却是中国最凶恶、最野蛮的敌人。日本在近代前后三次侵略中国,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陆政策台湾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日本“大陆政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
第五期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一、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一 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国会发展的施政演讲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指日本)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去的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布林克莱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问题一:结合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根本原因、历史原因和导火线角度回答)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支持默许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
的准备尚未就绪怂恿不干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1894年7月25日2.甲午中日战争的进程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黄海战役威海战役丰岛战役平壤战役旅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日军进军路线清军进军路线 3.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和影响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问题二: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
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
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后,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请你对比中日两国,思考和分析中国为何会在战争中失败?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员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材料一 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李鸿章)的脾胃,特以新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是……举朝只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两。其时正当中法战争失败之后,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呼吁建设海军,却不料名义上作为建设海军之用的购船经费,大半都被挪用于修建颐和园。因此,自光绪十四年(1888)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册 问题三:为什么中国会输于日本?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三 明治天皇于1887年谕令:“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有爵位的人及其家属)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到9月底,捐款总额达103万8千日元。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 ──《日本海军史》 你如何看待“扶清灭洋”这一口号? 1、义和团运动的高涨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危机兴起:1898年在直隶、山东交界处兴起口号:“扶清灭洋”进步性:爱国 、反帝局限性: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盲目排外原因: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高潮:1900年春夏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八国联军侵华(1)原因:

①根本原因:
②直接原因:(2)概况:(3)结果: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英、法、德、意、奥、俄、
美、日八个国家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1900年7月占领天津。?1900年8月攻陷北京。清政府战败并签订《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司令西摩尔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宁死不屈的义和团团民八国联军在北
京朝阳门外屠杀义和团团民1901年9月奕劻与李鸿章同十一国代表签订《辛丑条约》 问题四: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①赔款4.5亿
②划使馆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内 容危 害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腹地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下,便于镇压反帝运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根本:列强要求瓜分世界
直接:义和团损害了列强利益
经过:廊坊狙击战→天津保卫战→北京陷落
结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
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背景:世界、日本、朝鲜、清政府
经过:(1894—1895年)
丰岛→平壤→黄海→辽东→威海等战役
结果: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原因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虚弱腐朽的清政府一幕幕的演绎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悲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农民运动的探索又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国的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课堂反思课件29张PPT。第7课 辛亥革命
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段令人刻骨铭心、脑海翻腾的往事巍巍哉,革命也;
皇皇哉,革命也。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
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
——邹容《革命军》1.原因 (1)列强加紧控制和掠夺一、辛亥革命的原因及条件1.原因 (1)列强加紧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的反动统治1.原因 (1)列强加紧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的反动统治(3)“新政”无力挽救危机2.条件(1)组织上:中国同盟会的建立(2)思想上: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3)军事上:多次发动武装起义革命新阶段更多人接受孙中山手书 (1)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以前,革命团体分散,各自为战,先后举行的起义均失败。现在有了统一政党,便于领导全国革命。
(2)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3)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的领袖。由于孙中山的威望,他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者。 问题一: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鄂军镇川
2.新军策划
3.意外爆炸
4.提前起义
5.临阵无首
6.枪声自起
7.炮轰督府
8.各地响应鄂军驰川压保路,武汉薄弱现机会湖北新军有基础,胭脂巷筹谋起义(6日)宝善里孙出意外,革命党全城遭捕(9日)蒋翊武当机立断,急发难匆匆下令总部遭袭蒋出走,彭刘杨英勇就义熊秉坤背水一战,楚望台勇夺军械(10日)义军炮轰总督府,武汉三镇得民心月余遍及南中国,北上黄河陕晋鲁……二、武昌起义(1911.10.10)问题二:武昌起义为什么事出偶然却如此迅猛?1.清廷:后继无人小皇帝
2.民谣:宣统就坐三年半
3.百姓:民心思变盼光复
4.孙文:决心革命吁民国
5.发难:兴中会到同盟会
6.危局:立宪党人齐倒戈
7.危机:保路运动闹独立
8.朝内:众叛亲离大贪腐 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重新整理以上史实就不难发现……民谣:宣统就坐三年半
百姓:民心思变盼光复
孙文:决心革命吁民国
发难:兴中会到同盟会
政局:立宪党人齐倒戈
危机:保路运动闹独立
清廷:后继无人小皇帝
朝内:众叛亲离大贪腐 被统治者已经不能照旧被统治下去了! 统治者也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了!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1912、1、1——民国元年)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新闻报道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纪年: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政权性质: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 身、
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
第三章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
律。”
第五章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
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
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问题三:
(1)第一章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2)第二章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第三、四、五、六章中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1)内容:2)目的:限制袁世凯专制,确立并维护民主共和政体主权在民自由和权利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成果革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辛亥革命的结局 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材料一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的政治引发了哪些变化? 2.辛亥革命的影响 经济工业化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材料三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材料四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等。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根据材料四,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知识结构 辛亥革命推翻了 ,建立了 ,颁布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宪法性质的《临时约
法》,昭示了人民应有的 权利。
辛亥革命是在革命条件 充分,但清王朝已经
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背水一战、以
求全的中国民族 革命之首创伟业,可谓20世纪
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辛亥革命使国人在激荡、迷茫,困苦、抗争中,看
到了近代 政治的一线曙光,也使 痛
感社会觉醒和革命武装严重不足的致命伤。
清王朝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尚不一触即溃民主共和 革命党人 小结:辛亥革命之评价民主民主退课件20张PPT。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经过: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1919年5月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
6月初-6月底,中心--上海,主力--工人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2)原因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根本原因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经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性 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关键: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1)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标志着中国 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讨论: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前途:社会主义比较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性质:都属于反侵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点:
①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③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 思维拓展
21世纪的我们不再经历枪林弹雨,不再需要上街游行,相反我们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营养。虽说我们今天远离了1919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可是五四精神坚决不能忘记。什么是五四精神呢?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挥五四精神?
史料链接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成立标志 中共一大
(3)中共二大
时间、地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意义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中共一大纲领(俄文译稿)》
材料二:为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有: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宣言》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党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是什么?这一判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思考(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前途:社会主义
(4)新的革命纲领:中共最低纲领,即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纲领
(5)广泛的群众基础;
(6)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二、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合作)
(1)历史条件: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从中共、共产国际和孙中山三个方面分析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材料一:共产党于1922年8月底,又在杭州西湖召开特别会议,专门讨论与国民党合作的方式问题。会议虽然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进一步作了肯定。特别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
——互动百科《中共三大》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6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2)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
(3)方式:党内合作 张孙国民政府冯吴北伐战争前夕全国形势图2.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北伐战争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4.教训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标志(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材料一: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材料二: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以下四则材料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三: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重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材料四: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共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立,图为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知识结构 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建立、长征和遵义会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出现过两次具有生死攸关意义的转折。”要论证这个说法,应使用上述哪些材料?为什么?思考: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思考 从中共一大到二大,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到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从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从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遵义会议独立而又正确地解决自己的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本课小结课件31张PPT。 第9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罪行一:军事侵略长驱直入一、法西斯的血腥与野蛮——“战争之殇” 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劳工在日军监督下往火车上装运木材罪行二:血腥殖民统治 掠 夺 军 需 奴 化 教 育妈妈,你在哪里! 被日军剜了心的婴儿被残杀的中国村民的头颅罪行三: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日军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日军731部队用于挂人肉的铁钩生命之殇300000——节选自《中华民国ょりの掠夺文化财总目录》 日本侵华时期中国文物损失统计表文明之殇追问“殇之凶”?恶 魔丈夫
父亲
普通人 历史课和德育课的依据是天皇的《教育敕令》……学校的假日选在:天皇诞辰、神武天皇纪念日、陆军建军节、海军建军节。
——《日本人记忆中的二战》日本人 凶手 ?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 再问“殇”之凶?军国主义人性泯灭! 如果连一个俘虏都没砍过,我无法当野战小队长……在做一个人和做一个野战小队长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战争与罪恶》人性之殇日本士兵刺杀婴儿 大约150万士兵死在战场
平民60万人在战争中丧命 ——生命之殇
——文明之殇——人性 之殇 历史反思:嚣张的军国主义——为什么日本不学德国?
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不为侵略战争道歉,日本政府的种种行为使得中国人无法在情感上接受日本。大陆民间时常责问日本政府为什么不学德国政府,彻底反思其军国主义的罪恶,向受害国道歉?
历史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日本不道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初美国邀请国民党政府一起占领日本的时候,蒋介石为了准备内战而放弃了这一权力,使得日本并不像德国一样由几国共同占领,而是由美国一家占领。美国除了军人之外,普通民众和政治家对日本缺少切肤之痛,加之冷战需要,所以对日本的制裁,特别是对其军国主义传统的根除,远远比不上在德国的所作所为。 在战后对日问题上,中国总是显得过分宽容,大量日本战犯被无罪释放回国,很多抗日的国民党将领因为内战而被关押。葛剑雄说:“侵华日军的司令官冈村宁次被无罪释放,你怎么能让日本人也认同他的部下是有罪的?现在日本已经是战后几代人了,你又怎么能让他们的后代相信他们的父辈是有罪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每年都会派遣代表团到日本参加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纪念活动,而日本政府却极少派代表参加中国的抗战纪念活动。在八十年代以前,大陆也没有标志性的抗战纪念场所。此后,大陆才开始兴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卢沟桥的抗战纪念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一位画家到日本访问后写了一篇文章,说在日本听到日本人讨论南京大屠杀的人数问题,他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这件事。曾景忠对《凤凰周刊》说:“我是直到看到这篇文章,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这回事的。”
葛剑雄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作为最大的受害者的中国人民,也缺乏犹太人那种坚忍不拔、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死者和生者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中国3500万的死难者,对南京大屠杀30万受害者,我们能像犹太人那样将他们的姓名一个个列出来吗?” 作为世界现代文明史最黑暗的一页,每一次翻阅这段史实的资料,我心情异常沉重和愤怒。我们太幸福了,因为我们远离了那个战争年代。然而当年南京下关江边、草鞋峡、煤炭港、燕子矶、汉中门外……那狂绝的枪杀声,那悲惨的嘶喊声,那毁灭性的火焰,那暗无天日的蹂躏,我们永远不能忘怀。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六个星期里,南京城中三十余万无辜军民被屠杀,发生了二万起强奸事件。无数生灵涂炭,无数文化珍宝被掠夺,无数民房被焚灭。中华在哭泣,神州在淌血。南京沦陷,首都尽毁,俨然死城。偌大的中国乌云密布,警号哀鸣,国人奔突走难。泱泱中华,面临亡种灭国之危机!二、救亡中的觉醒——中华民族的奋起抗争
从抗日救亡运动到全民族抗战
共赴国难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百团大战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武汉会战反扫荡斗争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正面战
场(国民党)敌后战场(共产党)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1940年下半年发动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种形式的游击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平型关台儿庄开辟共赴国难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他刚经过惨烈的战斗,手上缠着绷带,赤脚穿着草鞋,他是那样年轻,还带着孩子的稚嫩,可他是山、是海、是大地,为了胜利,他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至今,我们不知道他生在哪里?多大年纪? 8月13日,堪称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淞沪会战打响了。日本侵略者动用了海陆空28万大军,企图一个月占领上海,这也是现代中国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上海的战场在一百里以外看着半边天都是血红的。我们的队伍每天一师一师的,两师两师的加入前线,不到五个小时就战死过半,这场战役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亡数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悲壮的大迁移 当日本侵略者把炮火指向上海、南京,企图达到摧毁中国经济命脉,进而摧毁中华民族意志的目的时,中国人民的刚强被充分释放出来。为了保护中国近代工业的精华,用不算先进的设备支援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悲壮的大迁移开始了!优秀的中国工人,爱国的实业家,不愿做亡国奴的工商业者,利用一切可以用输的工具,将机器设备运往后方,能带走的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炸毁烧掉,茅以升先生甚至亲自炸掉了他自己设计仅通车一个月的钱塘江大桥。还有卢作孚等爱国实业家,他们同战士一样慷慨悲歌走向战场,还有川江航道上的纤夫么,他们以最大的气力抗紧纤绳,拼死把船拖向大后方。 这些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抗战纪念碑,又在彰显着那种力量的抗争呢?自近代民族国家诞生以来,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在世界上孤立存在。在法西斯主义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和平构成威胁的时候,团结已经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籍,也跨过了意识形态的羁绊。在全民族的团结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下,我们走出了战争 !众 志 成 城飞虎队三、民族振兴的转折——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时我们处在一种劣势。但我们抗战的意志精神非常的强烈。我们都有这个观念,我们人口比他们多,多多少倍。我们只要打死一个日本人,我们就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一个。就是这样想的。一定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那时在精神生活上可说比现在活得还充实。大家很苦,可是不觉得苦,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有希望。” 教育家高梓说:“那时很了不起,可以说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敌忾同仇,打倒日本。天一亮就听到唱这个歌,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那个时候很振奋,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在青木关马路边上,看着那些青年,站在卡车里开着走,真了不起。” 回眸整个中国近代史,当我们的目光停留在照片上日本递交投降书的那一刻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1、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42《南京条约》1895《马关条约》1901《辛丑条约》1945、9、9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抗战正面战场淞沪会战粉碎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日军的“扫荡”“蚕食”“清乡”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发展壮大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主动出击日军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从1937年7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中国军队进行了松沪战役, 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太原保卫战、忻口保卫战、徐州会战(台儿庄)、衡阳战役、贵阳战役、百团大战(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南昌会战、昆仑关战役、远征军征缅、中条山战役、常德保卫战等较大规模的战役。为此,我国军队(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中将(67军军长) 、冯安邦中将(42军军长)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124师参谋长)、王凤山少将(暂45师师长)等32名少将。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就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在8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到3500余万人,光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就死了30多万人,财产损失按1937年7月的美元计算,约为1000亿元。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民伤亡总数超过9000万人,其中中国伤亡约占40%。中国抗战胜利,树立了弱国能够打败强国的光辉典范,但代价是沉重的。
——邹宇雷《关于落后的历史沉思》 中国的抗战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1940年以后,生活必需品被迫实行配给制。1941年,成人每天粮食定量为330克。到1943年,这个定量也难以维持。1945年,每人定量仅有280克,其中尚有17.8%的杂谷、薯类等代用品。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也拖垮了日本。对历史另一面的思考 请对比两则史料,分析长期的战争对两个国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知 识 结 构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课件26张PPT。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人民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1、新政协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内容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确定国旗、国徽、国歌和采用公元纪年法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49年9月)背景:政治背景思想背景组织背景 与会代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政治背景 为筹备新政协的召开,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筹备委员会的任务是为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组织背景 1949年6月底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政协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理论、路线和方针准备思想背景 你能从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找出新中国的性质、各阶级在新政权中的地位、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等内容吗?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载《毛泽东选集》 第4卷
(一)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载《毛泽东选集》 第4卷新中国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共成员4名,民主党派3人。这三人及当时的身份分别是:宋庆龄(民革成员)、李济深(民革成员)、张澜(民盟成员)。材料二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有近一半比例,代表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阶层。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徽图案分别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
其中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整个画面鲜明地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独立自主——新中国的成立
1.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了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4. 新中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国内意义国际
意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年)(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内容: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义:(1)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2)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保证。
(3)标志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内 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
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
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新中国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力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国 务 院 各部委
中央军委

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毛泽东主席、朱德副主席、刘少奇人大委员长、周恩来任总理2、二届人大的召开(1959年)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3. 三届人大的召开(1964年)在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原因:(1)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救国方案未能实现,最后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1954年后政协性质与职能: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年)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发展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打下合作基础。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代表大会代替人民政协,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1966年—1976年,政治协商制度遭破坏。
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材料一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阅读材料后回答: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1.含义:各民族面临着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历史: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的原因地理: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西藏自治区(1965)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建的意义 到1998年年底,全国共建立自治区5个,自治州、县(旗)150多个。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又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知识结构 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在新的奋斗征程上,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课堂小节课件24张PPT。 第12课 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阅读课本,说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
原因?思想根源:1957年后,“左倾”思想日益严重理论基础:“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保障: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年)重大挫折(1) 宪法和法律遭受破坏,人
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3)党的组织也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
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定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出党,并迫害至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文革实质: 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先后被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与损害的内乱。 2. “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 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思考1 材料中,刘少奇以什么为武器进行了抗争?这些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 思考2 “文化大革命”期间致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思考3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可怕的历史悲剧的重演呢?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历史背景思考: “新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何决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立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阅读思考: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想一想:邓小平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邓小平的回答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表明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决心。经过“文革”,党和人民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认识到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提供了社会条件。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①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②加快法制建设,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多次进行修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 《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1989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 (1)文化大革命给了我们党和人民以最深刻的历史教训:要想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与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我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时期。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因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意义 民主首先和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它有两个方面:一是国体,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民主的本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民主政治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是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这是民主的形式(我国是民主的共和国)。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国体的具体表现和保证条件。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法制完备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1. 进行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十一届全会之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政府职能无所不包,严重影响到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建设。 2. 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职能的转变:裁撤合并部门、精简压缩人员。(2)199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进一步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组成部门从40多个减少到29个;将多项职能交给企业、中介组织或地方政府承当。效果: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发展。 近年来,“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政府败诉已不是新闻。人大代表吕忠梅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导致政府败诉的几种行政行为“常见病”,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诊断。
病症一为乱收费、乱罚款的权力“膨胀病”。?民告官? 病症二为乱盖公章、乱发文件的“昏聩病” 。吕忠梅为该病症开出的处方是: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依国家法规清理部门规章和文件,完善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及公示制,严格在行政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病症三为行政不作为的“懒惰病”。吕忠梅为该病症开出的处方是:要从思想抓起,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力行勤政爱民;层层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对不作为者及时进行处罚,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病症四为“不审就批”的“糊涂病” 。吕忠梅为该病症开出的处方是:谨记“权为民所用”,切忌“公共权力私有化”,勿假“糊涂”之名,行地方保护、钱权交易之实;增强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责任感,对审批或许可的事项要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管理和服务。?民告官案例? 案例:某人因船驳转让纠纷,在两县交界处被6人群殴,他给两县及管辖这两县的地级市“110”报警求助,均不见警察前来,导致被打近两个小时,后经法医鉴定为“重伤偏轻”,他将三个公安局的“110”告上法庭,胜诉并获赔偿。
  请你给这个民告官的案例作出“诊断”,并开个“处方”。民告官案例?【诊断】
1.此“病”处于高发期。以湖北省为例,去年受理“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案件近400件,比上年增长20%。
  2.相互推诿的衙门作风导致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淡薄。
【处方】
1.深入学习“三个代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作为自己执政行为的重要指导思想。
2.此“病”要从思想抓起,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力行勤政爱民。
  3.层层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对不作为者及时进行处罚,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知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崭新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六十多年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然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坎坷和曲折。“文化大革命”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粗暴的践踏,民主政治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课堂小节课件26张PPT。第13课 “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告台湾同胞书》(节选) 近三十年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作用越来越重要。各国人民和政府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几乎莫不对我们寄予极大期望。每一个中国人都为祖国的日见强盛而感到自豪。我们如果尽快结束目前的分裂局面,把力量合在一起,则所能贡献于人类前途者,自更不可限量。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不仅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希望。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霸占台湾。
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还给中国。
1945年: 《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把台湾还给中国。
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知识窗:台湾问题的由来雏形 萌芽 提出 确立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一国两制” 构想怎样形成(2)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 “一国两制”的构想萌芽: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提出: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确立:1982年新宪法第31条。
198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雏形: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提示:一国两制对港澳与台湾的不同点“一国两制”构想
是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2.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成功实践在香港
——1997年7月1日2. 成功实践在澳门
——1999年12月20日1842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1860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1898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香港问题由来香港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主权问题香港的回归 回顾香港问题的由香港和平回归的原因 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
重要原因:“一国两制”方针战略的正确,为中英港三方接受。
再次: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经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中英双方在北京
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经
过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1.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率先示范作用,对祖国的完全统一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 构想的伟大成功,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5.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香港的回归意义澳门问题由来 1553 年(明嘉靖三十二年) 苏萨买通经纪商人周鸾,假冒其他国家名字,请求通商;又托言商船被风浪冲击缝裂,货船潮湿,请借地晾晒。广东海道副使汪柏受贿,许之。于是葡人获准在澳门岸上搭棚暂住。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 葡萄牙人在青州山建立天主教堂,高六七丈,香山知县劝阻未果。11 月20 日M A C A U 名称首次在信函中使用。
  1557 年(明嘉靖三十六年) 葡人正式占据澳门,依山建楼房筑炮台修城墙,雄踞海畔。 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署
《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1987年4月13日,在北京正式签署。 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澳门回归倒计时牌前的“龙”字(法新社)澳门大三巴前飞起
和平鸽。 (新华社)解放军驻澳门部队首次
公开亮相。(新华社) 终于盼到了回家这一天 澳门莲花广场
升旗仪式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家了 结合材料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学习探究 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给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有利因素?前提条件: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
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准备工作: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1.原因1、早日结束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改革开放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 针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2.表现1979年,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的真正停火。中央政府又倡议三通。
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汪辜会谈 1992年两岸民间团体: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和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重要共识。汪辜会谈-----两岸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1993年,海协会与海基会会长在新加坡会谈,协议:
(1)确认两岸的经济应加强交流互补互利;
(2)确立加强两岸科教文化交流的原则;
(3)决定联合成立经济科技小组、综合事务小组,处理两岸有关紧急事务问题。九二共识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 2005年4月29日下午, 举行“胡连盛会”。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同年5月7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南京中山陵发表讲话。知识结构 《乡愁》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强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心愿课件38张PPT。一、外交方针的制定二、外交成就的取得知识结构背景具体方针第一次建交高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第1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第14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标要求】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
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
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
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
赔偿白银13亿两,
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二 战 后 世 界 形 势 图VS二、七十年代的外交
——使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三、新时期的外交
——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新中国外交建国初期(50年代)的外交
——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孤立“三大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第一年的外交成就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国家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17中苏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 周恩来 中印谈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1954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提高了国际声誉
1955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坚持“求同存异” 促进了团结合作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年日内瓦会议参加国家:中、美、苏、英、法五大国
主题: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 1955年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会议第一天,伊拉克的发言人法迪尔·贾马利开始疯狂地攻击共产主义。他声称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求同存异4、 1955年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求同存异同:
异: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望:维护国家独立,谋求经济发展。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求同: 共同的发展目的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会议成果:
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形成了显示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万隆精神”。
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535455五项日内瓦万隆五大国
身份求同存异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思考?新中国初期(50年代)的外交内容概括为:一个方针: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两大会议:即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三大政策:即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五项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随堂练习2、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4、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主要针对
A、外来势力对中国的敌视
B、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制造紧张局势
C、有的与会国反对共产主义,对中国怀疑
D、帝国主义破坏会议和各国间的分歧5、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第26界联大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60年代的中国外交在苏联和美国不断压制中国的五六十年代,中国进一步开展对外援助活动,广交朋友。
周恩来曾这样说过:“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某些亚非国家提供一些经济援助。就其数量来说是极其微小的,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中国先后支援柬埔寨、尼泊尔、锡兰、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仍尽量满足非洲兄弟的请求,慷慨解囊。七十年代的外交
——使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二、七十年代的外交 ——使国际地位空前提高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历史性的握手
(1)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历程(2)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联合声明》(3)影响打开外交新局面 建交热潮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126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
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请结合教材内容思考:
(1)为什么要说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新中国成立时为什么没恢复?
(3)70年代又为什么能恢复?
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也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美国的阻挠(1)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971年4月,“乒乓外交”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 敌视对抗、关系断绝
→抓住契机、逐渐缓和 →关系正常化、
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的演变:中美历史性的握手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 周恩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 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强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间的关系… …美方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建交公报》,再次强调美国认知中国的立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2、中美关系正常化(1)背景: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后,
日本朝野各界强烈要求早日恢复中日邦交。
(2)正常化: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3)意义: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也对缓和       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中日关系正常化亚洲紧张局势70年代中美、中日历史性握手(掌握)尼克松1979田中角荣新中国50-70年代外交内容概括为:课件28张PPT。 第15课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和平安静的国际环境.
(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有利于在国际事物中团结战斗,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形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闭关自守。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美帮阿富汗游击队抗苏欧共体国家经济发展上述图片体现了什么时代潮流 (1)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
(3)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邓小平论国际形势 材料一 (1984)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素在增长。
材料二 (1985)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材料三 (1985)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上述材料反映了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什么?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
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发展
不发生世界战争有可能
维护世界和平有希望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 2.外交政策的调整(1)改变了过去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2)奉行不结盟政策
(3)开展无敌国外交
(4)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1984.5.12接见尼日尔国家元首赛义尼 为什么邓小平说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推行不结盟的原因)参考答案:
1.与大国结盟可能会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
2.中国力量的上升,一旦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都有可能 影响世界战略的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探究学习二、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俄罗斯1.大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11年胡锦涛访问美国2008年胡锦涛访问日本2011年胡锦涛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会面 2.积极发展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关系2013年3月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 3.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1.发挥在联合国的作用三、发挥在联合国和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9月6日)达尔富尔中国维和部队 1996年9月,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议一议 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作用。3. 维护联合国权威,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2.发挥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1)十分重视改善和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ASEAN)。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截至2011年8月)有10个成员国,分别是文莱(1984)、柬埔寨(1999)、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马来西亚、缅甸(1997)、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 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政治、经济、安全、国际和地区事务等诸多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不仅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还能够推动亚洲与其他地方的合作(2)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2001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圆满结束。本次贸易部长会议通过重申APEC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的主张,强调APEC支持尽早启动新一轮谈判的立场,并就推动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以及加强经济技术合作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对于保持健康、开放的国际经贸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前身——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人口14.89亿,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语言为汉语和俄语。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对内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次元首会议在沪举行 背景:面临共同问题—-边境走私、民族分裂分子的分裂活动、边境贸易、边境资源的开发……
目标:
(1)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2)推进经济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共同发展。
(3)开展人文合作,增进成员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特点:结伴而不结盟。
意义:丰富了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新型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际。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课件24张PPT。 第16课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第五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民主(demokratia): 由古希腊语“demos”(人民、地区)和“kratos”(统治、管理)两词组合而成,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强调的是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以及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近乎绝对的平等权利。 什么是民主?1. 古代希腊地理环境特点?多岛环海多山探:民主之因耕地缺乏、
土地贫瘠
粮食不能自给
海外贸易、
商业活动平等互利的观念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城邦林立 探究2:城邦制度对希腊民主政治有何影响?公民能够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基本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孕育民主的载体城邦: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2.城邦制度 “是城邦给了我生命,使我受到抚养和教育。我首先是城邦的孩子和仆人,比起父母和其他祖先来,城邦更为尊贵,更为可敬,更为神圣,她受到众神和所有理智的人的尊敬。”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前夜 “人是城邦的动物 ”“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 ”
——亚里士多德 (1)突出特点:数量众多,小国寡民
(2)民主政治,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繁荣 城邦有哪些特点?地理条件:环海、多岛、多山
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
政治条件: 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思想条件: 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一、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
公民大会议事会陪审法庭出身 财产血缘选举单位地域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选民资格 寻:民主之路奠 基确 立顶 峰贵族制凭血缘出身的世袭特权垄断国家政权 广大平民
(尤其是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力
主张民主改革全体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民主制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自由的要领是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我们的政体确实可以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使我们信服。探究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什么?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
法律至上
(公民)内部平等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发展历程主要机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
轮番而治黄金时代 “知识是精神食粮”
柏拉图(BC427—BC348)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BC469—BC399)探究4:如何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品:民主之果露天剧场雅典卫城和帕特农神庙维纳斯对当时:使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选举权表决权知情权发言权美国公民积极投票全国人大代表举手表决美国国会议员聆听政府报告英国议会议员就国家事务辩论对后世:
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近现代民主政治提供借鉴。 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公元前399年,被控犯有“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苏格拉底之死 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 一名农民加迪这次参加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他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听见苏格拉底竟然说:像他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加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 审判过程2.加迪投票的理由是什么?10岁雅典男童 雅典贵妇 40岁雅典男性公民
奴隶 来自波斯的商人1.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启示:抽签、轮番而治虽然体现公开平等,但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可能导致国家权力滥用和误用。 是奴隶制基础上的男性公民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进步性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促进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希腊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男性公民的民主
少数人的民主双

剑小国寡民 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 轮流坐庄的弊端局限性三、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 课堂小结:知识结构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由于战乱,爱琴文明土崩瓦解,古希腊经历了三个世纪的艰难岁月,西方学者称之为“黑暗时代”。随后,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兴起了上千个城邦,成就了璀璨的古典文明。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措施有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通过抽签差额选举的办法选拔公职人员;设立陶片放逐法约束公职人员,设立一整套辩论和章法等。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课堂小节课件18张PPT。 第17课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罗马法第五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人类迈进现代化,“法治”替代“人治”成为国家政治的必然趋向。但是,2000多年来中央集权专制的积重难返,使人们深感缺少“法治”的血脉正是中国政治传统的最大症结之一。思想家们注意到西方自由民主宪政制度的进步,随着思考的推进,我们把目光转向宪政的古代起源——罗马法(ROMAN LAW)。罗马人的金戈铁马征服了地中海,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一方面,它从把公民权扩充到帝国境内所有自由人,体现出罗马人明智的宽仁与道义;另一方面,它又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摸索出一套治理国家的成熟经验,即制定出古代世界最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求得社会纷争的和谐与安宁……既然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都有其礼仪与法律条文,为什么惟独罗马法成了现代法治的最重要的渊源呢?导 言BC8C BC6C末BC27共和国时期 帝 国 时 期 3954761453东罗马帝国 城邦时期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元首制 君主制)西罗马帝国 一、罗马法的起源:习惯法成文法 1.习惯法: (1)概念:所谓的习惯法就是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 (2)特点: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 (3)局限性: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2.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原因①没有成文的规定;
②习惯法的局限性;
③平民斗争的结果。(2)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3)实质: 探究1:《十二铜表法》颁布的原因、其内容是什么?有何成果?原因: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和强烈要求。
内容:保护债务奴隶制和家长制,维护贵族利益。
成果:成文法按律量刑,贵族不能按习惯法欺诈平民。结论:这是第一部由贵族、平民两个阶层共同接受的成文法典,把贵族压迫的隐蔽特权变成了受法律约束,体现了贵族的妥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民。这是第一部自然法,体现出法律的均衡、约束与道义。探究2:《十二铜表法》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受到什么启示?答案提示:
《十二铜表法》的出现是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结果,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结果,其实质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罗马共和国。
启示:①平民斗争的坚决;②贵族妥协的明智与开明;③平民政治的成熟;④法律建设的超越性的清醒克制和宽宏大量。(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为罗马最终成为世界性大帝国提供了保证。) 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原因:(2)内容:(3)实质:①……最早的成文法;
②实质是……
③按律量刑,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保护了平民的利益。(4)评价:公民法 二、罗马法的发展:公民法万民法 1.公民法(1)概念:(2)适用范围:公民法适用范围: ①随着版图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②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出现新问题;
③公民法自身狭隘;
④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法学家也积极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
⑤2世纪,行省奴隶主和罗马奴隶主逐渐融合,行省居民和罗马公民的界限逐渐消失。2. 万民法 (1)概念:(2)产生背景:简洁灵活,实用有效注重形式,程序方式帝国统治较为稳定社会矛盾日渐突出效果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侧重国家事务 偏轻私法规范内容帝国境内一切自由人罗马公民范围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建国到BC3C中时间万民法公民法项目三、罗马法的集大成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思考:《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由哪四部法典组成?为什么说它集罗马法之大成?如何评价它的历史地位? 成果与评价:罗马法是帝国境内自由人的“国际法”,它注重调解贸易、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国家公法与民间私法具备,尤其私法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帝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民法大全以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有助于巩固帝国政权并促进社会稳定及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四、对罗马法的评价 1.目的:维系和稳固帝国的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2.评价:(1)国内影响:
①罗马法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意志,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保护奴隶占有制的剥削关系,是奴隶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②罗马法保证了阶级矛盾复杂、民族矛盾尖锐的罗马帝国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③罗马法适应当时奴隶社会的发展水平,用法律维系和促进社会进步,推动了奴隶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国际影响:
①罗马法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法律模式;
②罗马法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探究3:有人说,罗马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就罗马帝国彪炳辉煌的同时,又设置了埋葬罗马帝国的陷阱,你如何理解与评价这句话? 答案提示:罗马法在调节罗马社会生活,维护罗马国家统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罗马国家基本上沿着法律规范的轨道或快或慢地向前发展。在东方“人治”专制盛行时,罗马的“法治”建制促进了社会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并走向繁荣。但罗马法保护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作为广大奴隶、平民在为奴隶主提供丰富产品的同时,得到的只有枷锁和杀戮!所以,它在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帝国全面衰落,直至灭亡。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第三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知识结构 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
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制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课堂小节课件20张PPT。 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第六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议会决定了国王的命运1689年议会颁布
《权利法案》2.建立标志 英国《权利法案》
(the Bill of Rights)《权利法案》的内容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材料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限制了国王
哪些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权利法案》的内容 材料五: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六: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七: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权利法案》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第一次转移:立法权由国王向议会的转移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制度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 System in England宪法的君主制 (1)“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行政大权 材料一: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上台,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第二次转移:行政权由国王向内阁的转移 (2)当国王和内阁出现矛盾,内阁如何应对? 首相率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材料二: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材料三:新华网伦敦2010年5月11日电 在本月6日的大选中,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卡梅伦11日晚接任首相职务,他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要求着手组建新一届政府。 (3)根据材料和图片,说明卡梅伦要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保守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卡梅伦本人必须是保守党领袖;要由国王任命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材料二:2008年8月17日,据英国王室高级官员称,现年82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改变了“永不退位”的承诺,她计划在2013年自己87岁时正式退位,从而将英国王位传给查尔斯王子,这意味着当了大半辈子王储的查尔斯王子终于有望在65岁时成为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 —至今)是英国唯一访问过中国的国家元首(权力中心 立法权)特点:
国王是国家元首,是英国的象征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内阁对议会负责知识结构 英国内阁制度和中国明朝内阁制度有何区别?思维拓展思维拓展中国明朝内阁制度和英国内阁制度有何区别?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而对议会负责。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选 举亲 信 君主专制,
大权独揽。君主统而不治,
虚有其位。 明朝的内阁是封建专制皇权的辅助机构,
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雅典民主制度与当今西方民主制度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雅典民主制度:只有男性公民享有公民权。实行的是单纯的、直接的民主,公民大会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时少数异己分子包括社会精英均处在被排斥的地位。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所有成年人均享有公民权。实行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和分权制衡,力求在大众意愿和社会精英(包括与大众意愿相左的少数人)之间维持某种平衡。
——摘自龚月萍《浅探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异同》思维拓展 课堂小节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课件26张PPT。 第19课 美国的联邦制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图说历史1776年1783年1781年《独立宣言》约克镇英军投降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一、1787年宪法的颁布1.背景:邦联制的弊端 邦联:又称州际联盟,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 材料一:独立后,失掉英国舰队的护航美国商船队经常遭受海盗的袭击,损失惨重。1786年,美国爆发谢司起义,州际联盟也是束手无策。
材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于1787年思考:美国独立之初,邦联制有什么弊端? 松散的邦联制导致了美国独立初期政局不稳和经济困难。2.制定:1787年费城会议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 3.内容 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参议员由各州议会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院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高法院大法官共有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孟德斯鸠主张在君主国家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孟德斯鸠在政府权力分配方面主张应遵循什么原则?思想基础①体现“分权制衡”原则,任何一项权力不允许大于另外两项权力,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②体现“中央集权” 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小州之间、南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体现“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4.原则 5.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1)进步意义①是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建立了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利于国家的巩固;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又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⑤使美国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2)局限性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黑人)。并包括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1870年之前,黑人、印第安人是没有选举权的)(1920年之前,妇女是没有选举权的) 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 (1865年之前,保留了黑人奴隶制) ①1789年: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规定了公民的若干自由权 (如言论、集会、出版、宗教信仰自由)
②南北战争结束:第13和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③1920年通过第19条修正案,给予妇女选举权。
④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国会制定了关于保障黑人选举权的第23、24条修正案。 二、联邦与各州政府的权力划分华盛顿第一届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9年, 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邦联体制 权力很小 权力非常大中央地方地方有较大自主权中央收回大权 联邦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发挥地方积极性联邦政府各州政府(一定的自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比较英美两国政体。活动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政体的异同点1. 两党制的形成共和党民主党19世纪二三十年代19世纪50年代19世纪60年代后(两党制开始形成)(两党对峙局面最终确立)(两党交替执政) 三、“驴象之争”的两党制 2.影响
(1)两大政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 的一大特色。
(2)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都是 政党。共和政体资产阶级[探究升华]阅读下列两幅漫画,谈谈你如何认识美国的两党制? 提示: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代表不同的派别,为了能够获得执政地位,互相攻击指责,竞争激烈;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又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上是一致的。知识结构 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都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文明。
我们应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应理解和尊重各国不同政治文明形式,从中汲取养分,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课堂小节课件20张PPT。 第20课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封建专制君主立宪共和制帝制政体时间1788178917921804181518301848185218701789大革命爆发
推翻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共和国第三共和国(1792-1804)(1804-1814)(1815-1830)波旁王朝七月王朝(1830-1848)(1848-1852)(1852-1870)(1870-1940)一、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1.背景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法国大革命 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这段期间,法国的政局有什么样的特点?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 2.共和之路虽然艰难,但是最终胜利实现,说明了什么?民主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性想一想? 材料一: 18世纪末法兰西是欧洲大陆的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锐,1789年至1794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1789年革命后第一帝国时期是法国近代法律开创和形成的阶段,革命的持续与发展直到1830年的七月革命法国的局势才基本稳定。
——《人教版历史必修1教师用书》 材料二:法国共和之路确立过程中充满了一系列矛盾和斗争,主要表现在: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的斗争;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资产阶级中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斗争。 探究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政治上,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外部因素,反法同盟的干涉;
(4)法国各派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不断斗争。 第一条 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第三条 ……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据法律行之,总统统帅武装部队,总统任免全体文武官员。总统主持国家典礼;接受外国的公使和大使。
第六条 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
——摘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①赋予总统极大权力;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
③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国庆日,阻断保皇派复辟道路。参议院众议院总统内阁组
建法国选举负责①②议会共和制 ★ 宪法的颁布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 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影响: 16世纪初德意志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但是在“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有7个选帝侯,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和上千个骑士国。各地关卡林立,征收高额赋税,币制极不统一,多达上千种。
——《剑桥德国史》

阅读材料后回答,19世纪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Not by speeches and resolutions of majorities are the great questions of the time decided upon—but by blood and iron.
——Bismarck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或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俾斯麦所说的“铁和血”指用什么方式解决德意志的统一问题?1、1864普奥对丹麦2、1866普奥战争3、1870普法战争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节录)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 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问题探究: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归纳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行 政 权皇帝宰相继 承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权力巨大由皇帝任命掌握行政大权,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立 法 权联邦议会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权力巨大,未经联邦议会同意,任何法律均无效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小,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才能生效,不拥有任何行政权监督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
的专制主义色彩。首相内阁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德:君主立宪制立宪是虚,专制是实任命②①负责 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诸如黑格尔、马克思、贝多芬、爱因斯坦、歌德、海涅、西门子、本茨、伦琴等人类文明史上的巨星,也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发源地,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知识结构 与英国的《权利法案》和法国的1875年宪法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它规定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而英国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共和制的政体,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行政权,并向议会负责。课堂小节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基本特征与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基本特征及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是一种间接民主,适应了大规模国家发展民主政治的需要。2.以分权与制衡为原则。3.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作用:1.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2.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3.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议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大进步作用。
单元总结: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三点原因:(政体形式不同)①历史传统不同;②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不同;③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四个特征:①代议制间接民主②实行分权原则③以立法形式确立国家政体④实行政党制度2.都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和政党制度。1.均有形式代表民意的议会或国会;相同点议会制总统制二元制议会制特点国民议会总统皇帝议会权力中心国民议会国会联邦议会议会立法权总统总统皇帝首相行政权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法国美国德国英国课件29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记的我在上海交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共产党宣言》。 上述材料中你获取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三代中国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怎样的发展? 一、理想社会的科学思考——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酝酿——历史条件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19世纪欧洲工人的生活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生活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基本矛盾暴露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 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

海 涅
悲愤的眼睛里没有一滴泪,
他们坐在织机前咬牙切齿,
古老的德意志,
我们在织你的尸布,
我们要织进去三重的诅咒。
一咒那既瞎又聋的上帝……
二咒那富人的王国……
三咒那虚伪的祖国……
工人的生活困境引发了他们怎样的思考?他们的思考与马克思主义主要区别何在?又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何联系? 黑格尔费尔巴哈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批判吸收批判吸收批判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
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讨论 两位导师一起工作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街头,接触工人群众1.经济基础:
2.阶级基础:
3.实践基础:
4.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已觉醒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请结合以上四组材料及教材内容,谈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1999年,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意测验,请人们猜一猜一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 BBC宣布,人们评选的结果是卡尔·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二至第四名。《共产党宣言》封面
(1848年出版)《共产党宣言》
手稿中的一页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作用 解读经典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 ——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表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决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意义: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
结合《共产党宣言》的首句与尾句,谈谈其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假设你是《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商之一,请你为其写一宣传语。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你能举出哪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或建设实践? 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恩格斯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记录片。记录片中称,“没有一个德国人对世界的影响能超过马克思”,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德国“马克思城”重新挂牌》(2011 年 2 月 23 日)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的主要不同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一)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条件下爆发的,以及巴黎公社的概况。二、理想社会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革命概况:(1)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2)1871年3月28日公社成立(3)1871年5月28日革命失败措施: 政治上摧毁旧机构,建立新政权;经济上没收资本主义私有制。
性质: 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
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根据材料概括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有何重要意义?1.“巴黎公社为现今唯一的政权,不承认凡尔赛政府,炸毁旧的国家政权,并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
2.下令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规定公社支援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男女教师同工同酬……公社还成立了救济贫民的机构,设立劳动就业登记处,实行免费教育等等。
——公社《告法国人民书》解读史料英勇斗争,虽败犹荣,精神永存 公社战士共有7.29万人在作战中牺牲,2.98万人被枪杀,6万多人被投入监狱或被流放.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曾参加公社街垒保卫战的幸存者——公社委员欧仁、爱德蒙·鲍狄埃,在巴黎市郊一所简陋的木屋里,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国际歌》。《国际歌》
(中文版 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鲍狄埃 巴黎公社“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因此它既不可能取得胜利……
——马克思
1872年的法国,全国平均每个企业雇佣工人只有2.9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三)请结合材料及教材内容,谈谈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①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②没有乘胜打击敌人;③没有割断敌人经济命脉,④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客观原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四)谈一谈巴黎公社留给后人的经验教训教训: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革命政党;
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
资本主义上升,革命条件不成熟;
单一的城市政权,势单力薄。经验:
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工人政权。知识结构 “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872年德文版序言 )
①《宣言》中的基本原理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②它的实际运用要求与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课堂小节课件40张PPT。第 22 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课程标准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本课结构
一、十月革命的条件
二、革命过程
三、十月革命的影响一、十月革命的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俄皇亚历山大二世
(现藏于意大利的米拉马雷城) 亚历山大二世于1855—1881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废除农奴制已势在必行。为了阻止革命的爆发,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于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条件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解放农奴条件一:俄国沙皇的农奴制改革条件一:农奴制改革与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俄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1861年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上流社会举行的豪华酒宴条件二:社会矛盾尖锐材料: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营业税,尤其是对酒类的税收简直成了令人窒息的重负,因为农民们就是靠饮酒才使自己得到点安慰的。
——《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条件二:社会矛盾尖锐材料: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大10多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的1/3)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 俄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受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条件二:社会矛盾尖锐材料:
沙皇俄国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战争使得沙俄经济陷入困境。1916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因大量劳动力投入战争,全国播种面积较之1909年下降85%,马匹减少500万匹,粮食价格上涨5O%,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1914年8月时,俄国已缺少3O万支步枪,10月,则缺少87万支,1916年,仍有20万士兵没有武器,前线每月需2.5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仅为5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15O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5万发。
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在战争中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条件三: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条件三: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不发生发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一、十月革命的条件1.客观条件:
?1861年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社会矛盾尖锐,是当时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成工农联盟。 主观条件 布尔什维克为俄文多
数派之意,原为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
1905年该党发生分裂。以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将
少数派孟什维克开除,成
为俄国独立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 布 尔 什 维 克 党 一、十月革命的条件2.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有列宁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农民。
④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和伟大的导师列宁。
二、革命过程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忙从前线调回军队,但已无济于事。3月12日,彼得格勒起义获得胜利,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当晚工兵代表苏维埃成立。3月15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从此覆灭。1、二月革命倒沙皇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妇女举行示威游行。
高喊“打倒战争”,“要面包”的口号。1、二月革命倒沙皇 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群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1、二月革命
(1)时间: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
(2)结果: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际掌权)并存。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革命过程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2、《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了工人、士兵和水兵的热烈欢迎。在演讲的时候,喊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社会主义万岁”2、《四月提纲》指方向材料解析《四月提纲》材料:“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请回答: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②这一文献的历史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①出自《四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的报告。
②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2、《四月提纲》---见课本
(1)内容
(2)作用二、革命过程被射杀的抗议者3、七月事件抛幻想3、七月事件
(1)原因: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2)影响:
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二、革命过程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1)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代表大会,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夺取国家权力的决议。
(2)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士兵成功粉碎了临时政府前线最高司令发动的叛乱,提高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威信。
(3)10月提出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口号。4、十月革命现曙光斯莫尔尼宫 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是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战斗司令部。1917年11月6日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这次伟大的革命。为保证起义的顺利进行,当日的中央委员会议决定中央委员不得离开指挥中心斯莫尔尼宫。这幅图描绘的是赤卫队员守卫斯莫尔尼宫的情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
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4、十月革命现曙光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18世纪中叶。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攻打冬宫4、十月革命现曙光1917年11月7日列宁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4、十月革命现曙光二、革命过程4、十月革命
(1)时间:
1917年11月
(2)成果:
推翻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巩固措施:见课本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 结束了封建
王朝专制统治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请你来找茬?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1917年3月,莫斯科人民发动武装起义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人民委员会形成了两权并立的局面他们退出了“一战”,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三、十月革命的意义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1)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2)保持了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
(3)加速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2、对世界的影响:
(1)冲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
(2)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方向本课结构一、十月革命的条件
1、客观 2、主观
二、革命过程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七月事件
4、十月革命
三、十月革命的影响
1、对俄国 2、对世界 课堂讨论:
1、比较巴黎公社的历史,你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之处何在?
2、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课堂巩固1、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课堂巩固2、“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
A.列宁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斯大林课堂巩固3、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课堂巩固4、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课件32张PPT。 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材料一 雅尔塔会议内容摘要
1.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
2.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
3.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4.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
5.建立联合国。 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一、从盟国到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材料二
材料三 战后初期美苏实力对比美国成为世界
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杜鲁门:“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控制东欧地区,领土扩张60万平方公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苏军总数达1140万,
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
战略导弹1910枚
1949年研制成功原子弹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材料四
罗斯福总统在1945年初抱怨:“要想找一个方法来和苏联相处很不容易。”
丘吉尔: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斯大林: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从盟国到对手的原因 1.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3.二战后美国确立称霸全球战略,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1.揭开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1)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是指:
(2) 铁幕演说的实质:
(3) “冷战”的含义: 二、北约与华约的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记者问:你怎样估计丘吉尔先生最近在美国发表的演说?
斯大林答:我认为这个演说是危险的行动,其目的是要在盟国中间散播纠纷的种子,使它们难于合作。
记者问:是否可以认为丘吉尔先生的演说使和平和安全的事业遭受损失?
斯大林答:无疑是的。实际上,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的,而且丘吉尔先生在这里并不是孤独的,他不仅在英国有朋友,而且在美国也有朋友。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冷战”的含义(Cold war)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由于传统的不安全感,苏联的对外政策具有扩张性;斯大林深信,与西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主要特征,必须是对苏联加以长期的、耐心而坚定的、警惕的遏制。
——乔治·凯南(遏制政策之父)
《苏联行动的根源》(1947) 2.“冷战”的目的3.具体经过杜鲁门主义(开始标志)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九国情报局(了解)经济互助委员会(了解)华约组织杜鲁门主义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
1.材料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2.“外来压力”指的是什么?
3.杜鲁门讲话的实质是什么?“冷战”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 根据马歇尔计划,1948—1950年美国共援欧130多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受援国家被纳入美国势力范围,成为美国的商品市场。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军事上都受美国控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马歇尔计划的真正目的。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之一:德国分裂 三、国际局势的持续紧张1 . 全面“冷战”全面“冷战”之一:德国分裂 人类历史上有过很多种阻挡工事和分界线,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她为什么能够屹立成百上千年?因为她保护了人民,而柏林墙却分离了人民。
——普京全面“冷战”之二:朝鲜分裂全面“冷战”之三:古巴导弹危机局部“热战”之一:朝鲜战争中朝死亡109万人,联合国军伤毙14万2 . 局部“热战”局部“热战”之二:越南战争美国:
65万人参战, 6万人死亡,
耗费4000亿美元
越南:
117万人死亡,
1000余万人流亡思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失去亲人的痛苦
动荡不安的生活
经济的衰退
…… 从上述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呈现出冷热交织的态势,但是直到苏联解体之前,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苏两国并没有爆发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原因何在?想一想:探究:“冷战”的影响材料一 1959年的全球“冷战”形势材料二 战争中满目疮痍的城市材料三 “冷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击溃苏联集团,瓦解社会主义阵营,赢得“冷战”胜利,制订并实施了诸如遏制战略、贸易管制战略、和平演变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现实威慑战略、以及隐蔽行动战略等一系列名目繁多的战略。……(“冷战”)造成国际局势的长期紧张。
——摘自查德·克罗卡特:《50年战争》 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导致国家与民族的分裂;
给各国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
的紧张;
……“冷战”的消极影响 丘吉尔: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双方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材料一材料二 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原则和宗旨第三世界崛起材料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1.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各国相互学习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第三世界崛起;
4.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冷战”的积极影响知识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同盟瓦解,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世界上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美国倚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西欧各国遭受战争之害,国力衰退,只得依附美国,与苏联对抗。在这个过程中,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在战争中深陷泥潭,以失败而告终。课堂小节课件29张PPT。 第24课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第一位……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现在,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年7月在堪萨斯城讲话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德黑兰会议上的三巨头——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二战后的德国 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
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二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 左图为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教堂——考文垂大教堂,它只留下了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 以上图片反映了“二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面临的什么困境? 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阿登纳的话反映了西欧国家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经济状况:经济恢复并得到很快发展;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
困境:任何国家的力量都不足以和美国抗衡,只有走联合之路。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经过形成
进展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的合作从什么领域开始?欧共体成立后内部各国进行的合作反映了什么问题?从经济领域开始,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两个法国人的功劳较大:法国前总理罗贝尔·舒曼与让·莫内。他们一起倡导欧洲建设,并于1950年5月9日提出舒曼计划,奠定了欧洲煤钢联营和防务共同体的基础。罗贝尔·舒曼“欧洲之父”——让·莫内
参观一家钢铁厂。阿登纳:西德第一任总理,先后7次访美,与美国建立了很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促成法德和解和欧洲统一。2003年11月,在德国电视二台举办的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节目中,阿登纳名列第一。其他二人是倡导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马丁-路德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将战败德国带出困境的阿登纳 1962年11月,阿登纳访美与肯尼迪总统见面时,抱起了小肯尼。3. 西欧联合过程中的特点(1)成员国不断增多,范围逐渐扩大
(2)从单一经济联合到多重经济联合
(3)从经济一体化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4. 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总统蓬皮杜在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上说“欧洲必须以一个声音说话”,“西欧决不能脱离美国”,“然而,欧洲也必须保持其独立的实体”。 怎样理解蓬皮杜总统所说的美欧关系?这时候的美欧关系和“二战”后初期相比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关系:战略伙伴。
变化:由不平等的战略伙伴到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原因:是西欧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美苏争霸造成了美国地位的削弱。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
③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5个欧洲联盟成员
国(到2003年)不断扩大的欧洲联盟2004年5月1日后的欧盟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材料一 “在改变日本政府的封建主义和极权主义倾向方面,允许和支持日本人民和日本政府主动进行的政府形式的变革”,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实行宗教和信仰自由,废除国家神道,实现政教分离,鼓励建立民主政党等。
——《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方针》

材料二 1946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第 9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战争和战争手段。通过修改宪法,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 二战后进行民主改革,铲除封建因素1. 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据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重视科技,引进先进技术 材料五 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资的订货单。从1950年开始的五年时间里,日本的企业由于军用物资的巨大需求而发达起来。对于日本来说,这种发展是极其幸运的。
——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美国大力扶植、朝鲜战争的机遇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2.经济崛起的表现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日本外相大平正芳(1972)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80年代)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1)冲击了两极格局,使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进一步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日本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3.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 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你认为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有哪些?亚非国家的纷纷独立;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铁托尼赫鲁纳赛尔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 2.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创始人
成立
宗旨原则
影响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四、中国的振兴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知识结构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它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课堂小节课件22张PPT。 第25课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观察图片,说说戈尔巴乔夫的表情在诉说着什么?  这是一张沮丧的脸.这张脸曾经使世界为之感伤,“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时代被改写。这张脸在诉说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凄凉,这张脸在诉说着一种制度在一个超级大国的幻灭。 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的背景——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为 2:2:6;到1990年;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40%,但军事力量却相当,几乎把全国70-80%的工业能力都用于军事生产。历史原因:长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得不到纠正。★如何看待材料所反映的苏联的经济军事状况?★读图,结合教材归纳东欧剧变的表现、实质?2.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悄然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思考:苏联的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两极格局瓦解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的特征——缓和与动荡并存1. 民族矛盾冲突激烈 2. 宗教纠纷不断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发动对美国的恐怖袭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3. 国际恐怖主义横行综合分析当前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探究与思考: 提示:
  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局面并存。
  原因:多极化的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联系,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所以和平是主流。
  1、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
  2、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 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3、恐怖主义也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三、跨世纪的世界格局的展望 “我们将追究提供援助或藏身之所给恐怖分子的国家。每个地区的每个国家现在要做个决定,你不跟我们一道,就是跟恐怖分子一道。从今天起,任何一个继续窝藏或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将被美国视为具有敌意的政权。”
——“9·11”事件后,总统布什的国会演说★该段材料反映了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什么外交方针?其实质是什么?1.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  苏共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1992年2月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
  必须有一个领导,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具有领导这个世界的能力。——1999年克林顿
美国显然更愿意建立一个由它作为霸主国的单极世界,而其它大国则致力于建立一个多极世界。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懑,而美国也因为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于是单极与多极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单极+多极格局的主要特点。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美国倡导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美军士兵乘直升机对阿富汗东部地区发动“清剿”行动,打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残余分子。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法国总统希拉克 在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后,法、德、俄领导人公开发表讲话,反对美国单边行动。德国总理施罗德俄罗斯总统普京多极力量对美国单边主义的牵制 2. 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对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各国态度?实质?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 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中国: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第三世界:联合自强,不可忽视“一超多强”创建一个更为和平、繁荣和公正的世界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宣言》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
知识结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军事实力都有所下降。“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力量相比俄罗斯没有明显的优势;经济实力相比欧盟、日本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但要真正实现多极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课堂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