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与下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两个生字,积累课文中有启发意义的句子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感悟在伟大人与凡人间其实没有差距,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教学重、难点:
抓住上将与下士的不同表现,感悟人生道理学习伟人的高尚品质。
教具:搜集资料。
教法:读出感悟。
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流程:
1.组织教法: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气度课题,质疑。
3.让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在读中认识生字,并将不认识的生字所带出来的词画出记号。
读一读,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把课文读流利。
4.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课本上。
5.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读课文
(1)默读、填表:
事件
人物表现
下士
上将
(2)讨论:华盛顿是一个怎样的人?
(3)从两个不同的表现中你获得了什么启迪?
6.读了这个故事,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人物的赞美。
7.积累内化:
(1)识字: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
(2)复述这个故事。
8.拓展活动:请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华盛顿的故事。
板书:
上将与下士
下士: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人物表现
伟人之所以伟大
上将:普普通通平等待人(共17张PPT)
华盛顿做过很多伟大的事情,其中最伟大的是领导美国人民赶走殖民者,开辟了美国的新纪元。这位伟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是专制独断?会不会是高高在上?会不会盛气凌人?
上将与下士
1.会认“殖、哦”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富有启发意义的句子。(重点)
乔治·华盛顿 (1732-1799),美国首任总统,被尊为“美国国父”,又称“合众国之父”。学者们则将他和亚伯拉罕·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相关资料
殖
哦
zhí
我会认
ò
殖民地
使劲
露出
zhí
jìn
易读错字
lù
朝
cháo(朝鲜 朝廷)zhāo(朝阳 朝霞)
假
jiě(解放 解决)
jiè(解送 押解)
xiè(浑身解数)
多音字
疾步:
军阶:
羞愧:
强迫:
理解词语
快步。文中指华盛顿快步跑上前去。
造句:开完会,老师疾步走出教室。
指军衔的等级。
感到羞耻和惭愧。
造句:听了老师的批评,小华羞愧地低下了头。
施加压力使服从。
造句:我不能强迫他接受这种决定。
浴血奋战:
与人为善:
独立:
理解词语
形容顽强地坚持战斗。
造句:战士们在这段时间,不是浴血奋战就是急行军转移。
指善意对待、帮助别人。
造句:我们要与人为善。
①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别的政权的统治而自主地存在。②不依靠他人。
造句:我国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
他不再依靠父母,而是独立工作和生活了。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伟大的人物。点明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为美国独立做出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真正伟大的人。写华盛顿用自己的行动教育了下士: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平等待人、身先士卒、与下属同甘共苦
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上将”与“下士”分别指的是谁?他们身上表现出什么特点和品质?
乔治·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
上将
下士
傲慢无礼、高高在上,只知道指挥人做事。
课文主要讲了士兵们用石块筑街垒时,下士和华盛顿的不同表现,用这件华盛顿身体力行地教育下士的事,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歌颂了华盛顿与人为善、不倨傲、尊重他人、关心下属的高贵品质。
1.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打上“√”,有错误的用“____”标出错别字并在括号里改正。
(1)他的参予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好了。士兵们转过身,拥抱华盛顿。( )
(2)这时,华盛顿疾步跑上前去,用他强劲的臂膀盯住石块。( )
(3)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
√
与
__
__
顶
2.形近字组词。
殖( )
欲( )
值( )
浴( )
尊( )
遵( )
殖民地
值日
欲望
洗浴
尊重
遵命
3.用“情”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当下士知道面前的人就是华盛顿本人时,他( )很不平静。
(2)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姑姑家做客,姑姑( )地招待了我们。
(3)华盛顿为美国人民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对他有着深厚的( )。
(4)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他十分( )。
心情
热情
感情
动情
你应该看得出我是这里的下士。
示例:这里的山和家乡的山颇为相似,一样的高耸入云、一样的奇石遍布、一样的绿意满山。
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华盛顿本人时,怎能不非常羞愧呢?
4.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用加点的词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士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华盛顿本人时,非常羞愧。(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30张PPT)
上将与下士
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富有启发意义的句子。
2.抓住上将与下士的不同表现,感悟人人平等的道理,学习乔治·华盛顿平等待人的高尚品质。(重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
一读:读课文,说说面对士兵抬石块这件事,下士是怎么做的,可见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思:面对士兵抬石块这件事,华盛顿是怎样做的?可见他是个怎样的人?
四品: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三探:文章运用对比写“上将”与“下士”在处理事情方式上的不同有什么作用?
核心问题: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华盛顿的平凡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尊
重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思考核心问题。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乔治 华盛顿是个伟人,但并非后人所想象的那样,专做伟大的事,把不伟大的事都留给普通人去做。实际上,他若在你面前,你会觉得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样,一样的诚实、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与人为善。
思考:第2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是个伟人”紧承上文对华盛顿作出的评价,“但”表示转折,强调了华盛顿是伟人,但不只做伟大的事,引出下面他做的平凡小事。这一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阅读方法解密:品析过渡段
什么是过渡段?
大的段落之间有一些承上启下性的简短自然段出现,而且有些段落的开头或末尾常有过渡性的句子,这些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就是过渡段。
过渡段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文章的各部分是靠过渡来连缀的。
这时,华盛顿疾步跑上前去,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
品析(重点):“疾步跑上前去,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是对华盛顿的动作描写,他主动帮助士兵的行为,体现了他身先士卒、关心士兵、与下属同甘共苦的人格魅力,与上文下士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你问我?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品析(重点):这里用反问的语气突出了下士的傲慢无礼、目中无人。
但至此他也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探究:最后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中心句,点出了华盛顿的伟大之处。“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道出了“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一真理。这句话起到点明中心、总结全文的作用。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本文通过写“华盛顿帮助士兵将石块放到正确位置上,并用这件小事身体力行地教育袖手旁观的下士”这件事来表现华盛顿的平凡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表现华盛顿的平凡以及对他人的尊重?
1.一读:读课文,说说面对士兵抬石块这件事,下士是怎么做的,可见他是个怎样的人?
下士的表现是:只是空喊口号,自己的双手连石块的边儿都没碰一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等级观念严重、只会指挥他人而不肯以身作则的人。
串珠问题:
2.二思:面对士兵抬石块这件事,华盛顿是怎样做的?可见他是个怎样的人?
华盛顿的做法是:疾步跑上前去,用他强劲的臂膀顶住石块,帮助士兵克服困难。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关心士兵、与下属同甘共苦的人。
3.三探:文章运用对比写“上将”与“下士”在处理事情方式上的不同有什么作用?
下士的袖手旁观与华盛顿的主动相助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华盛顿身先士卒、关心士兵、与下属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下士的语言表现了他当时的傲慢无礼、目中无人,而华盛顿虽然对下士的做法不满,但还是用委婉幽默的语言对下士进行了教育,两者态度的对比,表现了华盛顿高超的领导才能,以及对别人的尊重。
4.四品: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不论我们身处怎样的位置,只有学会与人为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只是靠权势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只会得到别人的嘲笑和“虚伪”的尊重。
简介华盛顿——功绩卓著
上将与下士
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
课文结构
华盛顿和普通人一样
华盛顿帮助士兵顶石块
下士受到教育
华盛顿
教育下士
课文主要讲了士兵们用石块筑街垒时,上将华盛顿和下士表现不同,华盛顿借此身体力行地教育下士的事,从而告诉我们: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歌颂了华盛顿与人为善、不倨傲、尊重他人、体贴下属的品质。
课文主旨
推荐阅读
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美国开国大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是个诚实的孩子。
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华盛顿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
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小樱桃树,微风吹得它一摆一摆的,好像在向他招手:“来吧,小华盛顿,在我身上试试你的小斧头吧!”华盛顿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
樱桃树砍去,只听“咯嚓”一声,小树成了两截,躺倒在地上。他又用小斧头将小树的枝叶削去,把小树棍往两腿间一夹,一手举着小斧头,一手扶着小树根,在花园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
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回头问华盛顿:“是谁砍倒了我的树?”
华盛顿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了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试小斧头快不快。”
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不仅没有打他,还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
这件事过去不久,秋天到了。
一个早晨,鸟儿在树上唱歌,树叶和花草上的露珠在初升的太阳光中闪烁。华盛顿的爸爸一手拉着小华盛顿,一手拉着他的表哥走进了一片苹果园中,只见一株株苹果树果实累累,压满枝头。
华盛顿的爸爸说:“嗨,儿子,”他指了指满园的果树,“瞧这儿,我的孩子,这许许多多的苹果都是你的。”华盛顿一听高兴地拍起了手。
爸爸低下头对他说:“你还记得春天表哥来时带来的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吗?”华盛顿一听低下了头,他用脚在松软的泥土上划来划去,不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泪水晶莹地望着爸爸,柔声说:“爸爸,就原谅我这一次吧,我今后再也不那么小气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华盛顿的表哥在春天时到他
家来做客,带给小华盛顿一
个大苹果,爸爸告诉他要分
给兄弟姐妹们吃,可华盛顿
怎么也不肯。爸爸给他讲了许多道理,可华盛顿还是不听,直到后来爸爸对他保证说:“只要你愿意把苹果分给大家一起吃,作为奖赏,万能的上帝就会在秋天送给你许许多多的苹果。”他才将苹果分给了别人。今天,爸爸带他到这儿来,就是要小华盛顿明白一个道理。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欧阳修集》欧阳修)
理解:用命令来统率别人不如以身作则,用行动的力量来统率人。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范晔)
大意: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导百姓,百姓就接受你的教化;若只流于言论,说一套做一套,百姓就不接受你的教化,反而生出是非。
国学诵读
【关于以身作则的谚语】
上梁不正下梁歪;
师傅不明徒弟拙;
正人先正己。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课文以“上将与下士”为题,讲述了乔治·华盛顿帮士兵抬石块的故事。作者抓住上将与下士的不同表现,告诉我们尊重不是强迫得来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无论什么人都不应该强迫别人尊重自己。我们应当以此为信条,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多音字注音组词。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强
参
qiáng
qiǎng
jiàng
cān
shēn
cēn
强大
勉强
倔强
参加
人参
参差
二、用“——”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他领导美国人民为了自由,为了独立,浴血愤战,赶走了值民者。( )
2.他的参于很及时,石块终于放好了。( )
3.下士明白了:真正伟大的人决不会强迫别人遵重自己。( )
—
—
—
—
奋
殖
与
尊
三、选词填空。
热情 热忱
1.乔治·华盛顿普通得和你一样的( )。
2.成功与其说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 )。
尊重 尊敬
3.( )他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4.张老师是一个受人(
)的人。
热情
热忱
尊重
尊敬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任总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应该看得出我是这里的下士。
华盛顿是总统。